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剛果民主共和國(金沙薩)
    2004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60年代的王國聚會所

      在較大的城市裡,聚會所通常是四面通風的。當地天氣炎熱,十分潮濕,這種房子比較適合。大部分聚會都在傍晚或清早舉行,因為在這些時段比較涼快。如果不下雨就沒有問題。但在雨季,聚會時常就得改在另一天舉行了。

      1962年,第一棟王國聚會所舉行呈獻禮。這個聚會所坐落在金沙薩的金班塞凱區。當時金沙薩有六群會眾,聚會所由其中一群擁有。自那時以來,各地的會眾很努力興建王國聚會所。可是,弟兄有時遇到法律上的難題。有時,一個弟兄讓會眾在他自己的土地上興建聚會所,卻沒有簽署任何法律文件。一旦弟兄死去,他的家人就會佔據聚會所,並霸佔其中的所有物品。會眾對此束手無策。後來在工作受禁期間,許多聚會所被當地政府沒收,撥做其他用途。由於這些難題,弟兄們沒有大量興建王國聚會所。

      可是,王國聚會所仍在全國各地興建起來。雖然大部分聚會所都相當簡陋,卻全都反映出建築的人的信心。請讀讀一位海外傳道員怎樣描述60年代後期的聚會所。

      「我們的目的地是利奧波德維爾的一棟王國聚會所。我們沿著一條夾在水泥房子之間的小路前行,後面有一群小孩跟著我們。最後我們來到一個院子,四周有水泥牆圍著。聚會所就在一所房子後面,房子是弟兄的。聚會所是四面通風的,當時弟兄正在練習唱王國詩歌。聽見他們的歌聲,我們十分興奮!他們唱詩時全情投入,十分感人。聚會所的房子幸好有樹蔭覆蓋,不致受猛烈的陽光暴曬。那裡大約有200個座位。講台是水泥的,講者如果身材較高,在台上就得稍稍彎下腰。講台旁邊放著幾盆植物。屋頂用波紋鐵鋪成。牆上掛著布告板,展示分部來信和聚會程序表。還有一張用來擺放書刊的桌子。聚會所備有煤油燈,讓弟兄在晚上也可以舉行聚會。我們離去時,小孩仍在外面,尾隨著我們回到大路上。

      「我們繼續前行,深入剛果內陸。我們來到一個由茅舍組成的村莊,看到村裡有一間王國聚會所,房子由九條柱子支撐,房頂鋪著厚厚的茅草。聚會所裡挖了好些從房子一邊伸延到另一邊的長溝。聽眾坐在地上,雙腳放進溝裡。我們也試試這樣坐,原來並不吃力。講台上方掛著一個牌子,用當地文字寫著『王國聚會所』幾個字。大約有30人出席聚會,估計只有一半是傳道員。他們會唱不少首王國詩歌。雖然他們的歌唱技巧不怎麼好,但大家都全神投入,引吭高歌。

      「接著我們向北部進發,來到一個村落,停下車來,遙望村內,看見一些茅屋。不遠有一棟與眾不同的房子,是用粗竹建成的,十分堅固。竹牆上有門和窗,房頂用茅草蓋成。房子前面有一塊整潔的草地,小徑旁豎著一個細小的牌子,寫著『耶和華見證人』幾個字。我們沿著小徑走到王國聚會所,弟兄們歡歡喜喜地出來迎接我們。進了聚會所,我們留意到座位是把一排竹竿固定在直立的竹棒上。幸好王國聚會所的屋頂不漏水,不然就麻煩了。因為雨水滴在竹棒上,竹棒就會生根,迅速長高。這樣,長凳的高度就不僅是30厘米了。有一個布告板展示各聚會的舉行時間和分部來信。另外有一張用竹片和蘆葦紮成的桌子,擺著供弟兄領取的書刊。

      「我們向南進發,在日落時分來到加丹加省。這裡清涼得多,要加衣才行。我們抵達一個村落,走近王國聚會所時,聽見弟兄在唱詩歌。村裡的弟兄一般都沒有手錶,他們看看太陽的位置,就知道聚會的時候到了。誰先抵達聚會所就先開始唱詩歌,等大部分人來了,聚會才開始。我們跟大夥兒坐在一起,長凳是用鋸開一半的樹幹做成的。書刊放在一個舊櫥櫃裡,但不可以放很久,因為有蟑螂和白蟻。聚會結束後,弟兄請我們參觀聚會所。聚會所的牆是用蘆葦稈綁紮細樹枝,再塗上泥建成的。防水的屋頂則用茅草蓋成。」

  • 剛果民主共和國(金沙薩)
    2004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第205頁的圖片]

      國內各處簡樸的聚會所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