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果民主共和國(金沙薩)2004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首批海外傳道員抵達,設立剛果分部
正如上文提及,耶和華見證人的其他分部屢次派代表前往剛果,卻一直不成功。可是,政治形勢改變了,讓厄茲弟兄有機會到剛果服務。
厄茲弟兄是比利時人,身材高大結實,頭髮捲曲烏黑。他勇氣十足,但也深知在剛果生活,對他和妻子埃萊娜,以及11歲的女兒達妮埃爾來說會相當困難。厄茲弟兄以往的經歷,使他有足夠的能力應付未來的種種挑戰。1947年,他曾在布魯塞爾伯特利服務,一年後結了婚,跟妻子一同投入先驅工作。之後,他奉派造訪律師和政府官員,分發一本特別冊子,冊子論述耶和華見證人跟基塔瓦拉派的分別。後來他奉派作分區監督。
厄茲弟兄曾多次請求當局書面允准他到剛果去,他甚至親自向比利時國王提出請求,可惜勞而無功。當局反而把他列入「不受歡迎人物」的名單,禁止他進入剛果。
厄茲弟兄鍥而不舍,繼續想辦法。他曾多次前往非洲,試圖從鄰國進入剛果,但也不成功。最後,他獲得簽證前往剛果共和國的首都布拉扎維爾,然後乘船渡河,來到利奧波德維爾。他抵達後,當地官員當中起了不少爭議。有些官員說,既然他被列為不受歡迎人物,根本就不該發簽證給他。最後,一個名叫西里爾·阿杜拉的官員(他後來成為總理)說,他知道厄茲曾多次設法進入剛果。他的想法是,既然以前的殖民政府官員不喜歡厄茲,他就一定是剛果人民的朋友了。厄茲終於獲發臨時簽證,後來更獲得居留簽證。因此,到1961年5月,耶和華見證人終於有了一個代表在剛果督導傳道工作。
厄茲弟兄把妻子埃萊娜和女兒達妮埃爾接到剛果來。到9月,達妮埃爾已在利奧波德維爾的學校上學。1962年6月8日,剛果分部辦事處在首都設立。分部辦公室和住宅設於埃特費爾特大街(現稱馬爾)一座樓房三樓的一間屋子裡。由於房子面積有限,書刊要存放在另一個地方。雖然情形並不理想,但鑑於市內房屋十分短缺,能有這樣的設備已算不錯了。
厄茲弟兄立即展開工作。他從布拉扎維爾分部借來一台放映機和一部稱為《新世界社會的快樂》影片,放映給利奧波德維爾的各群會眾和一些政府官員看。剛果的弟兄和對聖經感興趣的人看完影片,才知道耶和華見證人原來是個和睦共處、滿懷喜樂的國際弟兄團體。他們見到一個黑人弟兄為一些歐洲人施浸,都驚訝不已。利奧波德維爾的市長十分欣賞這部影片,感慨地說:「我們實在應當全力支持耶和華見證人的工作。」放映的頭四場共有1294人觀看。
弟兄們很高興,苦苦等候了多年,終於有人來幫助他們了。以前,他們只是聽說有歐洲弟兄。有些人甚至懷疑這些弟兄是否真的存在,因為比利時當局堅稱,在比利時根本沒有耶和華見證人。現在看見厄茲弟兄來到主持大局,令當地弟兄興奮不已。
-
-
剛果民主共和國(金沙薩)2004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第185頁的圖片]
厄茲,妻子埃萊娜和女兒達妮埃爾,20世紀60年代攝於金沙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