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一個君王褻瀆耶和華的聖地
    守望台1993年 | 11月1日
    • 一個君王褻瀆耶和華的聖地

      「惟獨認識上帝的子民必剛強行事。」——但以理書11:32。

      1,2.2000多年來,人類歷史上有什麼戲劇性的衝突發生?

      兩王互相為敵,激烈鬥爭,為了爭奪世界霸權而傾盡全力。他們此起彼伏,相繼崛起,鬥爭一直延續了二千多年。在我們的日子,這場鬥爭不但影響到地上大多數的人,而且使上帝子民的忠誠大受考驗。最後這場鬥爭由一項雙方都未能預料的事件加以結束。這段戲劇化的歷史由天使預先向古代的但以理先知透露出來。——但以理書第10至12章。

      2 這個預言與北方王和南方王的持續敵對有關,而《「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英文)一書對此作了詳細的討論。a該書指出,北方王最初是位於以色列北面的敘利亞。後來,這個角色改由羅馬擔任。最初的南方王則是埃及。

      末期的衝突

      3.據天使透露,人到什麼時候才會明白關於北方王和南方王的預言?怎樣得以明白?

      3 把這些事情向但以理透露出來的天使說:「但以理啊,你要隱藏這話,封閉這書,直到末[期]。必有多人來往奔跑,[真]知識就必增長。」(但以理書12:4)不錯,預言是關於末期的——就是始於1914年的一段時期。在這段深具歷史意義的時期裡,很多人會在聖經裡「來往奔跑」;憑著聖靈的幫助,真知識——包括人對聖經預言的了解——會大大增加。(箴言4:18)隨著我們漸漸深入這段時期,但以理書的預言有越來越多的細節獲得澄清。那麼,時至1993年的今日,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英文)一書出版了35年之後,我們應該怎樣理解北方王和南方王的預言呢?

      4,5.(甲)在但以理書有關北方王和南方王的預言裡,1914年處於什麼位置?(乙)據天使透露,1914年會有什麼事發生?

      4 耶穌曾預告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其他世界苦難的發生,這些預言的應驗標明末期已在1914年開始。(馬太福音24:3,7,8)我們能夠憑但以理書的預言算出這個年份嗎?能夠。末期的開始就是但以理書11:29所說的「定期」[「指定的時期」,《新世》]。(可參閱英文《「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一書第269-70頁。)這個時期早已由耶和華在但以理的日子指定了,因為這個時期會在一段長達2520年的時期結束時來到;這段2520年的時期則是由但以理書第4章所載的一些含有預言性的重大事件將其顯示出來。

      5 這段2520年的時期——從公元前607年(當時但以理還年輕)耶路撒冷遭受毀滅的時候開始,直到公元1914年結束——稱為「指定的列國時期」。(路加福音21:24,《新世》)什麼政治事件將這段時期的結束標明出來呢?一位天使把問題的答案向但以理透露出來。天使說:「到了定期,他[北方王]必返回,來到南方。後一次卻不如前一次。」——但以理書11:29。

      一王戰敗

      6.在1914年,北方王是誰?南方王又是誰?

      6 到1914年,北方王的角色由德國擔任。德國的統治者是威廉皇帝。(「皇帝」這個頭銜來自羅馬「凱撒」的稱號。)當時在歐洲爆發的大戰不過是北方王和南方王之間多場衝突的其中之一而已。在1914年,南方王的角色由英國扮演。英國迅速佔領了埃及——亦即最初的南方王的領土。大戰進行了一段時間之後,前英國殖民地美國加入支持英國,於是南方王就變成了英美雙元世界霸權——歷史上最強大的世界霸權。

      7,8.(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事情怎樣「不如前一次」?(乙)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如何?但據預言透露,北方王有什麼反應?

      7 在兩王以前所發生的衝突裡,身為北方王的羅馬帝國連連得勝。但『這一次卻不如前一次』了。為什麼呢?因為北方王吃了敗仗。一個原因是,「基提戰船」跟北方王作對。(但以理書11:30)這些戰船是什麼?在但以理的日子,基提就是塞浦路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不久,塞浦路斯給英國吞併了。此外,據《桑德文聖經圖畫百科全書》說,基提這個名稱「延伸到包括一般西方國家,尤其是指以航海為業的西方」。《新國際譯本》把「基提戰船」譯做「西方海岸的戰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基提戰船便是英國的戰船,這些戰船以歐洲西岸的海域為基地。後來,英國海軍得到位於該國之西的北美洲的戰船所支持,實力更大為增強。

      8 在這項攻擊之下,北方王「喪膽」起來,終於在1918年投降。但北方王並沒有就此完結。「他……要惱恨聖約,任意而行;他必回來聯絡背棄聖約的人。」(但以理書11:30)天使這樣預告,結果證明他的確所言不虛。

      王任意而行

      9.什麼導致阿道夫·希特勒崛起得勢?他怎樣「任意而行」?

      9 大戰之後,得勝的協約國在1918年把一項極為苛刻的和平條約加於德國之上,看來是要使德國人民無限期地陷於飢餓邊緣。結果,德國在極度艱辛下熬過好幾年之後,時機終於成熟,容許阿道夫·希特勒崛起。希特勒在1933年奪得大權之後隨即向「聖約」——由耶穌基督的受膏弟兄所代表——發動惡毒的攻擊。藉此,希特勒對這些忠貞的基督徒任意而行,殘酷地逼迫他們當中的許多人。

      10.為了取得支持,希特勒與誰訂立協議?結果如何?

      10 希特勒在經濟方面卓有成效,在外交上也相當成功,所以他在這些方面都能任意而行。不出數年,在「背棄聖約的人」協助下,希特勒使德國搖身一變成為強國。這些背棄聖約的人是誰呢?顯然就是基督教國的領袖。這些人自稱與上帝有立約的關係,但其實長久以來已不再是耶穌基督的門徒了。希特勒獲得這些「背棄聖約的人」的支持。羅馬教皇與他訂立協議。在希特勒恐怖統治的12年間,羅馬天主教會和德國境內的基督新教各教會都全力支持他。

      11.北方王怎樣「褻瀆聖地」和「除掉常獻的燔祭」?

      11 正如天使準確地預告,希特勒眼見自己成就卓越,就悍然發動戰爭。「他必興兵,這兵必褻瀆聖地,就是保障,除掉常獻的燔祭。」(但以理書11:31甲)在古代的以色列國,聖地乃是耶路撒冷聖殿的一部分。可是,猶太人拒絕接受耶穌之後,耶和華就捨棄了他們和他們的聖殿。(馬太福音23:37-24:2)因此,從第一世紀起,耶和華的聖殿其實是一座屬靈的殿。殿的至聖所在天上,屬靈的外院則在地上,大祭司耶穌的受膏弟兄就在其中服務。自1930年代以來,大群人與受膏的餘民一起從事崇拜;因此,他們也可以說是『在上帝的殿裡』服務。(啟示錄7:9,15;11:1,2;希伯來書9:11,12,24)北方王在自己的領土上殘酷無情地逼迫受膏餘民和他們的同伴,從而褻瀆了聖殿的地上外院。由於逼迫極為猛烈,以致常獻的燔祭——就是那公開讚美耶和華聖名之人嘴唇的果子——也被除掉。(希伯來書13:15)雖然如此,歷史卻表明,忠貞的受膏基督徒即使歷盡艱辛痛苦,也依舊不屈不撓,繼續與『另外的羊』在暗中向人傳道。——約翰福音10:16。

      『可憎之物』

      12,13.『可憎之物』是什麼?正如忠信審慎的奴隸所預見,這個可憎之物在何時及如何重新建立起來?

      12 第二次世界大戰行將結束的時候,世局又有另一項新發展。「他必……設立那行毀壞可憎的。」(但以理書11:31乙)基督徒意識到,耶穌也曾提及過的這個『可憎之物』,就是國際聯盟;正如啟示錄說,當時這頭猩紅色的獸已落入無底坑裡。(馬太福音24:15;啟示錄17:8;可參閱英文《光》一書第二冊第94頁。)這件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可是,在1942年耶和華見證人舉行的新世界神治大會上,守望台聖經書社的第三任社長內森·諾爾討論啟示錄第17章的預言;當時他向人提出警告,猩紅色的獸將會再次從無底坑中上來。

      13 歷史證實他的確所言不虛。1944年8月到10月之間,在美國敦巴頓橡樹園,列強開始著手擬定所謂的聯合國憲章。這份憲章受到51個國家所採納,包括前蘇聯在內。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憲章生效的那天,一度銷聲匿跡的國際聯盟彷彿從無底坑中上來一般。

      14.北方王的身分什麼時候改變了?經過如何?

      14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都是南方王的主要敵手。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的一部分跟南方王結盟,其餘的部分則跟另一個強大的帝國結盟。這時,共產集團——包括部分德國在內——站起來與英美聯盟為敵,兩王於是展開了一場冷戰。——可參閱《「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英文)一書第264-84頁。

      王與聖約

      15.「作惡違背聖約的人」是誰?他們與北方王有什麼關係?

      15 天使接著說:「作惡違背聖約的人,他必用巧言勾引[叛道]。」(但以理書11:32甲)這些作惡違背聖約的人是誰呢?再次地,他們只可能是基督教國的領袖;這些人以基督徒自居,卻在行動上褻瀆基督教的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政府竭力促請各教會予以物質和精神上的支持,以求捍衛祖國。」(《蘇聯的宗教》,沃爾特·科拉茲著)大戰之後,儘管蘇聯這個新任北方王正推行無神政策,教會領袖仍設法與蘇聯政府維持友好關係。b這樣,基督教國與世界打成一片,達到比以往更甚的程度。在耶和華眼中,這的確是可憎的叛道行為。——約翰福音17:14;雅各書4:4。

      16,17.「智慧人」是誰?他們在北方王統治之下情況如何?

      16 真正的基督徒又怎樣?「惟獨認識上帝的子民必剛強行事。民間的智慧人必訓誨多人;然而他們多日必倒在刀下,或被火燒,或被擄掠搶奪。」(但以理書11:32乙,33)生活在北方王統治之下的基督徒雖然適當地「順服較高的權威」,卻絕不屬於世界。(羅馬書13:1,《新世》;約翰福音18:36)他們仔細留意把凱撒的物還給凱撒,但同時把『上帝的物歸給上帝』。(馬太福音22:21)由於這緣故,他們的忠誠受到嚴峻的考驗。——提摩太後書3:12。

      17 結果怎樣?這些基督徒一面「剛強行事」,一面『仆倒』。他們之所以仆倒是因為他們受到猛烈的逼迫和苦待,有些人甚至被殺。他們之能夠剛強行事,是因為他們當中大多數人都能保持忠貞。不錯,他們勝了世界,正如耶穌勝了世界一般。(約翰福音16:33)此外,這些真正的基督徒從沒有停止傳道;即使身陷囹圄或被囚在集中營裡,他們也繼續向人作見證。藉著傳道,他們得以「訓誨多人」。在北方王統治的廣大地區裡,耶和華見證人雖然受到猛烈的逼迫,人數卻不斷增加。由於這些「智慧人」忠信不二,在上述地區裡出現的「大群人」正與日俱增。——啟示錄7:9-14,《新譯》。

      18.生活在北方王統治之下的受膏餘民怎樣「稍得扶助」?

      18 論到上帝子民所受的逼迫,天使預告說:「他們仆倒的時候,稍得扶助。」(但以理書11:34甲)這件事怎樣實現呢?首先,南方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得勝,從而為生活在北方王統治之下的基督徒帶來了很大的舒解。(可參閱啟示錄12:15,16。)在繼而興起的北方王統治之下,基督徒也不時得到舒解。而且,隨著冷戰逐漸結束,很多政治領袖意識到,忠信的基督徒其實並沒有對他們構成威脅,於是就給予這些基督徒法律上的認可。c另外,大群人的數目劇增也為真正的基督徒帶來很大的幫助。大群人不僅回應受膏餘民忠貞不二的傳道,同時也像馬太福音25:34-40所描述一般,給予餘民所需的協助。

      上帝的子民受到潔淨

      19.(甲)有些人怎樣「用諂媚的話親近他們」?(乙)「直到末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請參閱腳注。)

      19 在末世期間,對於事奉上帝表示感興趣的人並非全都懷有正當的動機。天使警告說:「有許多人用諂媚的話親近他們。智慧人中有些仆倒的,為要熬煉其餘的人,使他們清淨潔白,直到末了;因為到了定期,事就了結。」d(但以理書11:34乙,35)有些人對真理表現興趣,卻不願真正獻身事奉上帝。另一些人看來接受好消息,其實只是為當權者作間諜。來自一個國家的報告說:「有些這類奸詐無恥的人物其實是如假包換的共產黨員;他們滲進主的組織裡,表現很大的熱心,甚至被授予身負重責的服務特權。」

      20.為什麼耶和華容許有些忠貞的基督徒因為偽善的滲入者而「仆倒」?

      20 滲入者曾使一些忠貞的人落入當權者手上。為什麼耶和華容許這樣的事發生呢?為了要熬煉、潔淨他的子民。正如耶穌「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這些忠貞的人也因信心所受的考驗學到忍耐。(希伯來書5:8;雅各書1:2,3;可參閱瑪拉基書3:3。)這樣,他們經過「熬煉」、『潔淨』之後,就得以「潔白」了。指定的時候一來到,這些忠貞的人便會由於忍耐到底而獲得獎賞,從而得享莫大的喜樂。我們進一步討論但以理書的預言時,就會看出這點。

      [腳注]

      a 1958年在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的旨意」國際大會中以英文發行,紐約守望台聖經書社出版。

      b 《世界新聞評論》1992年11月刊引述《多倫多明星日報》的一篇文章說:「過去幾年間,俄國人目睹國家歷史上多個一度無懈可擊的美夢,在殘酷的現實中一一粉碎。但教會與共產政權勾結一事被揭發出來,卻是最具震撼性的打擊。」

      c 可參閱《守望台》1991年8月15日刊第8-11頁。

      d 「直到末了」這句話可以含有「在末期」的意思。這裡譯做「直到」的語詞曾在阿拉米文的但以理書7:25出現過,含有「期間」或「在」的意思。在希伯來文的列王紀下9:22,約伯記20:5和士師記3:26,這個語詞都含有類似的意思。可是,大多數的譯本都將但以理書11:35的這個語詞譯做「直到」。因此,如果這個譯法是對的,那麼,「末了」必然是指上帝子民忍耐的末了而言。——可參閱《「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英文)一書第286頁。

  • 米迦勒大君獲得最後勝利
    守望台1993年 | 11月1日
    • 米迦勒大君獲得最後勝利

      「那時,[一直站著]保佑你本國之民的[大君]米迦勒必站起來。」——但以理書12:1。

      1.世界統治者們有很多都對耶和華的至高統治權表現怎樣的態度?北方王怎樣也不例外?

      「耶和華是誰,使我聽他的話,容以色列人去呢?」(出埃及記5:2)法老這段充滿挑戰性的話是對摩西說的。法老不肯承認耶和華的至高神權,因此堅要留下以色列人為奴。其他的統治者也對耶和華表現類似的蔑視態度,但以理書所預言的眾王並非例外。(以賽亞書36:13-20)不錯,北方王甚至變本加厲。天使說:「王必任意而行,自高自大,超過所有的神,又用奇異的話攻擊萬神之神。……他必不顧他列祖的神,也不顧婦女所羨慕的神,無論何神他都不顧;因為他必自大,高過一切。」——但以理書11:36,37。

      2,3.北方王怎樣拒絕事奉「他列祖的神」,轉而崇拜另一個「神」?

      2 北方王應驗了這段預言性的話,拒絕事奉「他列祖的神」,不論這神是羅馬的異教諸神,還是基督教國的三合一神。希特勒利用基督教國去達成自己的目的,但看來打算以一個新的德意志教會去取代基督教國。希特勒的繼承者則提倡徹頭徹尾的無神論。這樣,北方王把自己立為神,「高過一切」。

      3 預言繼續說:「他倒要敬拜保障的神,用金、銀、寶石和可愛之物敬奉他列祖所不認識的神。」(但以理書11:38)事實上,北方王信賴「保障的神」——現代科學軍國主義。在末世期間,北方王自始至終尋求這個「神」的拯救,並且不惜獻上巨量財富為祭。

      4.北方王有什麼成就?

      4 「他必靠外邦神的幫助,攻破最堅固的保障。凡承認他的,他必將榮耀加給他們,使他們管轄許多人,又為賄賂分地與他們。」(但以理書11:39)北方王信賴窮兵黷武的「外邦神」;他「任意而行」,在「末世」期間成為一股令人生畏的強大軍事力量。(提摩太後書3:1)擁護他的意識形態的人都獲得政治和經濟上的支持,有時甚至受到軍事上的援助。

      『在末世期間』

      5,6.南方王怎樣與對手「作戰」?北方王有什麼反應?

      5 但以理書11:40甲說:「到末了,南方王要與他[作]戰。」有些人認為,這一節和接著的幾節經文會在未來的日子才應驗。可是,如果「末了」這個語詞跟但以理書12:4,9所用的語詞意思相同,我們就應該在末世的整段期間見到這些話獲得應驗。在這段時期,南方王有跟北方王『作戰』嗎?不錯,的確有。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戰勝國訂立的苛刻和平條約無疑是一種『作戰』的方式,結果激使對方採取報復手段。南方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得勝之後,一方面把令人生畏的核子武器指向敵手作為攻擊目標,同時也設立強大的軍事聯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牽制對方。隨著時間過去,『作戰』的方式進一步包括高科技的偵察活動,並發動外交和軍事攻勢。

      6 北方王對此有什麼反應呢?「北方王必用戰車、馬兵,和許多戰船,勢如暴風來攻擊他,也必進入列國,如洪水泛濫。」(但以理書11:40乙)北方王的擴張主義是末期歷史的特色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王」勢如洪水泛濫,越過疆界進入周遭的列國。大戰結束之後,繼而興起的「王」在自己的領土以外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帝國。冷戰期間,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北方王與對手透過雙方所操縱的傀儡政府,以及各自發動和挑起的叛亂互相交戰。他極力逼迫真正的基督徒,限制(但無法完全制止)他們的活動。北方王在軍事和政治上發動攻勢,結果佔領了不少土地。情形正如天使所預言一般:「[他]又必進入那榮美之地[上帝子民的屬靈領域],有許多國就被傾覆。」——但以理書11:41甲。

      7.北方王的擴張主義有什麼限度?

      7 可是,即使從對手的角度來看,北方王是一股頗具威脅性的勢力,他卻未能征服世界。「但以東人、摩押人,和一大半亞捫人必脫離他的手。」(但以理書11:41乙)在古代的日子,以東、摩押和亞捫大致位於埃及和敘利亞之間。我們可以說,這些國家代表今日受北方王所覬覦,但未能劃入自己勢力範圍內的各國和組織。

      「埃及地也不得脫離」

      8,9.北方王的勢力怎樣連他的主要對手也感受到?

      8 天使繼續說:「他必伸手攻擊列國;埃及地也不得脫離。他必把持埃及的金銀財寶和各樣的寶物。利比亞人和古實[衣索匹亞]人都必跟從他。」(但以理書11:42,43)甚至南方王「埃及」也無法避免受北方王的擴張政策所影響。例如,南方王在越南就吃了一場大敗仗。「利比亞人和古實人」又如何?從地理上說來,古代埃及的這些鄰邦正好預表現代「埃及」周遭的國家,有時這些國家轉而「跟從」北方王。

      9 北方王有沒有把持「埃及的金銀財寶」呢?北方王無疑沒有征服南方王。而且,直到1993年,從世界形勢看來,他很少可能會這樣行。但北方王對於南方王運用資源的方式卻操有強大影響。由於恐懼敵手,南方王每年花費大量金錢以維持龐大的陸軍、海軍和空軍。至這個程度,北方王可說是「把持」和控制了南方王運用財富的方式。

      北方王的最後一戰

      10.天使怎樣描述兩王鬥爭的結局?

      10 兩王的鬥爭會永無止境嗎?不然。天使告訴但以理說:「但從東方和北方必有消息擾亂他[北方王],他就大發烈怒出去,要將多人殺滅淨盡。他必在海和榮美的聖山中間設立他如宮殿的帳幕;然而到了他的結局,必無人能幫助他。」——但以理書11:44,45。

      11,12.最近的什麼政治形勢與北方王和南方王的鬥爭有關?有些什麼事是我們尚未知曉的?

      11 這些事情還未發生,所以我們無法詳述預言會怎樣獲得應驗。最近,兩王的政治形勢轉變了。美國和東歐各國的苦鬥已冷卻下來。此外,蘇聯已在1991年解體而不復存在了。——可參閱《守望台》1992年3月1日刊第4、5頁。

      12 那麼,現在北方王是誰呢?他是前蘇聯境內的某個國家嗎?抑或他正完全改變身分,像他在以往曾多次所為一般?我們無法肯定。但以理書11:44,45獲得應驗時,北方王會是誰呢?兩王的鬥爭會死灰復燃嗎?很多國家地區仍然儲備的巨量核子武器又如何?這些問題的答案究竟怎樣,將來才會見分曉。

      13,14.關於兩王的未來,有些什麼事是我們所確知的?

      13 但有一件事是我們確知的。不久,北方王就要發動攻勢,而這件事是由於『從東方和北方來的消息擾亂他』而觸發的。攻勢發動之後,北方王的「結局」就會接踵而至。藉著考慮聖經的其他預言,我們會對這些「消息」知道得更清楚。

      14 首先,請留意預言說北方王採取這些行動,並不是要對付南方王。北方王也不是毀在這個大仇敵手上。照樣,南方王也不是被北方王所滅。南方王(在其他預言裡,由獸頭上長出的最後一角所代表)「非因人手」滅亡,而是被上帝的王國所滅。(但以理書7:26;8:25)事實上,全地的君王最後都會在哈米吉多頓大戰中被上帝的王國所滅。顯然,這也是北方王的結局。(但以理書2:44;12:1;啟示錄16:14,16)但以理書11:44,45描述導致這場最後大戰的各事。無怪乎北方王遭遇末日時,「必無人能幫助他」!

      15.有些什麼重要問題尚待討論?

      15 關於挑激北方王要「將多人殺滅淨盡」的「消息」,有些其他什麼預言能夠進一步加以解釋呢?北方王要殺滅的「多人」又是誰?

      東方傳來的消息

      16.(甲)哈米吉多頓臨到之前,必定先有什麼顯著的事件發生?(乙)「那從日出之地[而]來的眾王」是誰?

      16 在哈米吉多頓這場最後大戰爆發之前,純真崇拜的大敵——與淫婦相若的大巴比倫偽宗教世界帝國——必定會被毀滅。(啟示錄18:3-8)大巴比倫的毀滅由上帝把他的第六碗忿怒傾倒在象徵性的幼發拉底河上一事所預表。河水乾了,為「要給那從日出之地[而]來的眾王預備道路」。(啟示錄16:12)眾王是誰?就是耶和華上帝和耶穌基督!a

      17.(甲)關於大巴比倫的毀滅,聖經告訴我們什麼?(乙)「從東方」傳來的消息可能是什麼?

      17 啟示錄一書生動逼真地描述大巴比倫的毀滅:「你所看見的那十角[在末期掌權統治的『列王』]與獸[猩紅色的獸,代表聯合國組織]必恨這淫婦,使她冷落赤身,又要吃她的肉,用火將她燒盡。」(啟示錄17:16)不錯,列國必「吞吃多肉」!(但以理書7:5)但為什麼各國的統治者(包括北方王)要毀滅大巴比倫呢?因為「上帝使諸王同心合意,遵行他的旨意」。(啟示錄17:17)「從東方」傳來的消息很可能是指耶和華的這項行動;屆時,他會促使人為領袖們同心合意,把大巴比倫這個宗教大淫婦一舉消滅。——但以理書11:44。

      從北方傳來的消息

      18.北方王還有其他什麼攻擊目標?這使他在結局臨到時處於什麼位置?

      18 但北方王所發的忿怒還有另一個攻擊目標。天使說:「他必在[大]海和榮美的聖山中間設立他如宮殿的帳幕。」(但以理書11:45)在但以理的日子,大海是指地中海,聖山則指錫安山(一度是上帝聖殿的所在地)。因此,這個預言獲得應驗時,忿怒的北方王會發動一項軍事行動去對付上帝的子民!在屬靈的意義上,今日北方王置身於「[大]海和榮美的聖山中間」,就在上帝受膏僕人的屬靈領域之中。上帝的這些受膏僕人從那與上帝隔絕的人「海」中出來,他們有希望與耶穌基督一同在屬天的錫安山上施行統治。——以賽亞書57:20;希伯來書12:22;啟示錄14:1。

      19.正如以西結的預言顯示,我們可以怎樣看出激使歌革發動攻擊的消息是什麼?(請參閱腳注。)

      19 與但以理同時代的以西結先知也預告,上帝的子民會在「末後的日子」受到攻擊。以西結說這場攻擊是由瑪各的歌革——預表魔鬼撒但——所發動的。(以西結書38:16)按照象徵性的說法,歌革來自何方呢?耶和華通過以西結說:「你必從本地,從北方的極處……來。」(以西結書38:15)因此,『從北方傳來』的消息很可能是指撒但的宣傳,旨在煽動北方王和其他眾王起來攻擊耶和華的子民。b——可參閱啟示錄16:13,14;17:14。

      20,21.(甲)為什麼歌革慫恿列國,包括北方王在內,向上帝的子民發動攻擊?(乙)他的攻擊會成功嗎?

      20 歌革所以發動這次全面攻擊是由於「上帝的以色列民」興旺繁榮的緣故。「上帝的以色列民」與大群另外的羊都不屬於世界。(加拉太書6:16;約翰福音10:16;17:15,16;約翰一書5:19)歌革敵視這「從列國招聚、得了[屬靈]財貨的民」。(以西結書38:12;啟示錄5:9;7:9)正如這段話所描述,今日耶和華的子民正經歷前所未見的興旺繁榮。在歐洲、非洲和亞洲的許多國家地區,上帝子民所從事的崇拜雖曾一度受到禁止,現在他們卻得以享有崇拜的自由。在1987年至1992年之間,有逾一百萬的「珍寶」從列國中出來,一同來到耶和華的殿裡從事純真的崇拜。這些人享有靈性上的富裕、和平。——哈該書2:7;以賽亞書2:2-4;哥林多後書8:9。

      21 歌革把基督徒的屬靈領域視作「無城牆的鄉村」,是可以隨時征服的,於是全力發動攻擊,務求把這個妨礙他控制全人類的障礙鏟除。(以西結書38:11)但他會一敗塗地,因為地上眾王攻擊耶和華子民的時候,就會『遭遇他們的結局』。這件事會怎樣發生呢?

      第三個王

      22,23.歌革發動攻擊的時候,誰會站立起來保護上帝的子民?結果會怎樣?

      22 以西結說,歌革發動攻擊時,這件事會成為信號,使上帝起來保護他的子民,在「以色列的山上」把歌革的大軍消滅。(以西結書38:18;39:4)這件事使我們想起天使對但以理所說的話:「那時,[一直站著]保佑你本國之民的[大君]米迦勒必站起來,並且有大艱難,從有國以來直到此時,沒有這樣的。你本國的民中,凡名錄在冊上的,必得拯救。」——但以理書12:1。

      23 耶穌——屬天的戰士米迦勒——在1914年登基成為上帝屬天王國的君王。(啟示錄11:15;12:7-9)自那時以來,他一直站著『保佑但以理本國之民』。不久,他就會奉耶和華的名『站立起來』,以所向無敵的戰士君王身分「報應那不認識上帝和那不聽從我主耶穌福音的人」。(帖撒羅尼迦後書1:8)地上的萬國——包括但以理書所預言的眾王在內——「都要哀哭」。(馬太福音24:30)這些人對『但以理本國的民』仍然懷著惡念,因此他們要在『米迦勒大君』手中永遠滅亡。——啟示錄19:11-21。

      24.對但以理書的預言所作的這項研討應該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24 我們豈不渴望目擊米迦勒和他的上帝耶和華獲得輝煌的勝利嗎?對真正的基督徒來說,這場勝利意味到他們得以『逃脫』而生還。(可參閱瑪拉基書4:1-3。)因此,我們一方面熱切期待未來,同時也把使徒保羅的話謹記在心:「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提摩太後書4:2)我們要緊緊持守生命的話語,趁環境仍然有利就努力尋找耶和華的羊。在永生的賽程上,我們已踏上最後一段路。獎賞已在望了。願我們大家都下定決心,忍耐到底;這樣,我們便能夠置身在得救的人之列。——馬太福音24:13;希伯來書12:1。

      [腳注]

      a 可參閱《啟示錄的偉大高潮近了!》第229-30頁,紐約守望台聖經書社出版。

      b 另一方面,『從北方傳來』的消息也可能來自耶和華,因為他曾對歌革說:「我必用鉤子鉤住你的腮頰,……將你……帶出來。」「我必……使你從北方的極處上來,帶你到以色列的山上。」——以西結書38:4;39:2;可參閱詩篇48:2。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