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帝做的事全都公正親近耶和華
-
-
第11章
上帝做的事全都公正
1,2.(甲)約瑟受了什麼冤屈?(乙)耶和華怎樣為他討回公道?
真是冤枉!牢房裡的小夥子相貌堂堂,從來沒有犯法,卻被誣告企圖強姦婦女。這個小夥子叫約瑟,他不是頭一次受到不公正的對待了。17歲那年,他差點被親哥哥害死,還被他們賣到外地做奴隸。在異地,主人的妻子勾引他,被他連番拒絕,不料那女人惱羞成怒,竟誣告他,使他成為階下囚。看來,沒有誰會為約瑟討回公道了,他真可憐啊!
2 但耶和華是一位「喜愛正義和公正」的上帝,他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了。(詩篇33:5)上帝扭轉事態,為約瑟這個階下囚討回公道,使他不但能離開牢房,還成為國家重臣,地位尊貴顯赫。(創世記40:15;41:41-43;詩篇105:17,18)約瑟的冤屈最終被洗刷了。他憑著自己的顯赫地位,執行上帝的旨意。(創世記45:5-8)
約瑟含冤入獄
3.我們人人都希望受到公正的對待,為什麼這並不奇怪?
3 約瑟的事例的確振奮人心。誰沒有見過不公平的事?誰沒有受過不公平的對待?我們人人都希望受到公正的對待。這並不奇怪,因為耶和華把一些特質賜給我們,使我們能反映他的美德,而公正就是其中之一。(創世記1:27)要熟悉耶和華,就要明白他對公正的看法。這樣,我們才能深入了解他的處事方式,更想親近他。
何謂「公正」?
4.一般人往往認為「公正」是什麼意思?
4 在人看來,「公正」的意思往往只是依法辦事、秉公無私。《正義與理性——道德準則的理論與實踐》(英語)一書說:「公正跟法律、義務、權利和責任息息相關,也就是裁決時要鐵面無私,有功則賞,有過則罰。」可是,耶和華的公正卻更勝一籌,不僅是由於義務或責任而依法辦事那麼簡單。
5,6.(甲)聖經原文譯作「公正」的詞語有什麼意思?(乙)聖經說上帝是公正的,這是什麼意思?
5 我們仔細看看聖經原文譯作「公正」的字眼,就能更透徹地了解耶和華的公正牽涉到哪幾個方面。在《希伯來語經卷》裡,跟「公正」有關的詞語主要有三個。其中一個通常譯作「公正」,有「正當」的意思。(創世記18:25)其餘兩個詞語通常譯作「正義」。在《希臘語經卷》裡,譯作「正義」的詞語,意思是「正當或公正」。因此,正義和公正這兩個詞語息息相關。(阿摩司書5:24)
6 由此可見,聖經說上帝是公正的,意思就是他做的事既正當又公平,從不偏心。(羅馬書2:11)我們完全不用懷疑這一點。上帝的忠僕以利戶說:「上帝不可能作惡,全能者絕不會做不對的事!」(約伯記34:10)耶和華絕不會不公正。為什麼呢?主要有兩大原因。
7,8.(甲)為什麼耶和華絕不會不公正?(乙)什麼特質促使耶和華做公平正義的事?
7 第一個原因是:上帝是聖潔的。本書第3章指出,耶和華純潔正直,沒有半點瑕疵,因此絕不會做任何不正義、不公正的事。我們的天父是聖潔的,所以我們可以完全相信,他絕不會對我們不好。耶穌就深信這一點。他犧牲前的最後一個晚上,為門徒向上帝禱告說:「聖潔的父親啊,為了你自己的名,求你照顧他們。」(約翰福音17:11)聖經中只有耶和華才稱為「聖潔的父親」,因為人世間的父親沒有一個像他那樣聖潔。天父完全聖潔,沒有半點瑕疵,沒有任何罪。耶穌完全相信,有天父照顧他的門徒,他們就會十分安全。(馬太福音23:9)
8 第二個原因是:無私的愛是上帝的基本特質,這種愛使他待人公平正義。種族主義、歧視、偏心等不公正的事,往往源自貪念和自私,跟愛心背道而馳。談到上帝的愛,聖經以下的話實在叫我們安心:「耶和華是正義的,他喜愛正義的行為。」(詩篇11:7)耶和華描述自己說:「我耶和華喜愛公正。」(以賽亞書61:8)我們的上帝喜歡做公正的事,這實在讓我們安心。(耶利米書9:24)
耶和華充滿憐憫、完全公正
9-11.(甲)耶和華的公正跟憐憫有什麼關係?(乙)耶和華對待有罪人類的方式怎樣表明他既公正又憐憫人?
9 耶和華的各種美德,包括公正在內,全都無與倫比、盡善盡美。摩西讚美耶和華,說:「他是磐石,所做的完美無瑕,他做的事全都公正。他是信實可靠的上帝,大公無私,又正義又正直。」(申命記32:3,4)耶和華的公正是完美的,既不過鬆,也不過嚴。
10 耶和華是既公正又憐憫人的上帝。詩篇116:5說:「耶和華體恤世人,處事正義[或譯『公正』];我們的上帝充滿憐憫之情。」耶和華處事總能堅守公正,卻又充滿憐憫。他向人開恩,並不是由於他待人過於嚴苛。事實上,他能同時表現這兩種特質。我們看看以下的例子。
11 所有人生來就遺傳了罪,因此都要付出代價,就是死亡。(羅馬書5:12)但耶和華並不喜歡看見罪人死去。他是「寬恕人的上帝,體恤人,憐憫人」。(尼希米記9:17)然而,他是聖潔的,不能容忍不正義。那麼,他怎樣憐憫遺傳了罪的人類呢?方法就是,安排贖價來拯救人類。這個仁慈的安排,是聖經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真理,我們會在第14章深入地探討。這個安排除了反映耶和華大公無私,也盡顯他的憐憫,使他既能向悔改的罪人開恩,又不影響他那完美的公正標準。(羅馬書3:21-26)
耶和華的公正吸引我們親近他
12,13.(甲)為什麼耶和華的公正吸引人親近他?(乙)關於耶和華的公正,大衛怎麼說?他的話為什麼讓我們感到安慰?
12 耶和華的公正是感人的,不是冷冰冰的,這會吸引人歸向他,不會讓人敬而遠之。耶和華的公正也有憐憫的一面,聖經清楚描述了這點。讓我們看看以下的事例,分析一下耶和華怎樣以感人的方式主持公正。
13 耶和華是完全公正的,因此他忠貞地對待他的僕人。這是耶和華表現公正的一種方式,詩篇執筆者大衛曾親身體驗過。大衛根據親身經歷和他對上帝的了解,看出上帝是一位怎樣的神呢?他說:「耶和華喜愛公正,不離棄他的忠貞子民。他們會永遠受到保護。」(詩篇37:28)這番話叫人多麼安慰!我們的上帝絕不會撇下忠於他的人,因此我們可以放心親近他,相信他一定會關心我們。他的公正就是個保證!(箴言2:7,8)
14.摩西法典的什麼法令顯示耶和華關懷窮苦不幸的人?
14 上帝主持公正時,特別照顧受苦的人。耶和華賜給以色列人的法律,處處顯示他十分關懷困苦無助的人。例如,摩西法典明文規定,人民應該照顧孤兒寡婦。(申命記24:17-21)耶和華知道,他們的生活實在苦不堪言,所以他就像慈父一樣保護他們,為他們申冤,「為孤兒寡婦主持公道」。a(申命記10:18;詩篇68:5)耶和華警告以色列人,要是他們欺凌無助的婦女和兒童,他一定會聽受害者的哀號,向作惡的人發怒。(出埃及記22:22-24)耶和華並不是易怒的上帝,但如果有人故意欺壓別人,他就會很生氣。受害人如果弱小無助,他就更會滿腔義憤。(詩篇103:6)
15,16.耶和華是不偏心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是什麼?
15 耶和華「不偏心,也不受賄」,這一點也叫我們大感安心。(申命記10:17)世上不少權貴都會見利忘義,或者以貌取人,耶和華卻不會這樣。他處事不偏不倚,不會偏袒任何人。在這方面,以下是個很好的例子:耶和華不是只讓一小群精英才有資格崇拜他,享有永生的希望。事實上,「無論哪個國族的人,只要敬畏他,做對的事,他都接納」。(使徒行傳10:34,35)所有人都有機會得到永生這個奇妙的希望,不分貧富貴賤,不分國籍膚色。這確實是不折不扣的公正!
16 耶和華在對待違反他正義標準的人時,也表現出完美的公正,很值得我們沉思,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一點。
一定執行刑罰
17.請解釋,為什麼世上有不公正的事並不代表耶和華不公正。
17 有些人可能想:既然耶和華絕不容忍不正義的事,那當今世界又為什麼到處都是不公正和腐敗的事呢?世上有不公正的事,並不代表耶和華是不公正的。這個邪惡世界裡許多不公正的事,都是人類遺傳了亞當的罪而引起的。既然人類本身不完美,大部分人又偏偏選擇作惡,不公正的事也就大行其道了。不過,這種情況很快就會改變。(申命記32:5)
18,19.什麼事例表明,耶和華不會一直容忍那些故意違反他正義法律的人?
18 世間充滿不公正的事,實在羞辱耶和華的聖名,因此他絕不會一直容忍下去。而在這段時間裡,凡是誠心歸向他的人,他都以憐憫相待。(詩篇74:10,22,23)公正的上帝是不可蔑視的,他絕不會包庇故意作惡的人,也不會讓他們逃過應得的懲罰。耶和華是「憐憫人、體恤人的上帝,不輕易發怒,有忠貞的厚愛,極其信實可靠……卻一定會懲罰該受罰的人」。(出埃及記34:6,7)耶和華為了實踐這番話,有好多次不得不懲罰故意違反他正義法律的人。
19 上帝對待古代以色列人的方式就是個實例。儘管以色列人已經在上帝賜予的土地上安頓下來,卻屢次反叛上帝。耶和華見以色列人腐敗不堪,雖然痛心,卻沒有立刻唾棄他們。(詩篇78:38-41)他反而憐憫他們,網開一面,勸他們改過自新,說:「我絕不喜歡邪惡的人死亡,卻喜歡這樣的人改過,得以活下去。以色列人啊,回頭吧,回頭改過吧,何必死亡呢?」(以西結書33:11)耶和華十分珍視生命,於是一次又一次地派先知到以色列人那裡去,希望他們會離棄惡行。可惜以色列人大都頑固不化,不聽勸告,不願悔改。最後,耶和華為了表明自己是聖潔、公正的上帝,不得不把他們交在敵人手裡。(尼希米記9:26-30)
20.(甲)了解耶和華對待以色列人的方式,會讓我們看出什麼?(乙)為什麼獅子象徵耶和華的公正是很適當的?
20 了解耶和華對待以色列人的方式,會讓我們對他有更深的認識。我們知道,一切不正義的事都逃不過他的眼目,這些事也令他痛心疾首。(箴言15:3)此外,我們知道,他只要看到一點理由,就會設法對人開恩,這實在叫我們感到安心。此外,我們也看出,他不會草率地主持公正。耶和華對人表現耐心,許多人卻因此誤以為他姑息惡人,永遠不會懲罰他們。但這絕不是事實,耶和華最終懲罰了以色列人,這表明他的容忍是有限度的。耶和華不但堅決維護正義,而且勇氣十足。他不會像有些人那樣,在應該主持公道時猶豫不決。聖經用獅子代表耶和華的公正。這是很適當的,因為獅子象徵勇氣和公正。b(以西結書1:10;啟示錄4:7)因此我們可以放心,上帝是言出必行的,一定會鏟除世上所有不公正的事。總而言之,他主持公正時,總會留意以下的原則:必要時鐵面無私,只要可能就開恩。(彼得後書3:9)
親近公正的上帝
21.沉思耶和華主持公正的方式,讓我們看出他是一位怎樣的上帝?為什麼?
21 我們沉思耶和華怎樣主持公正時,不應該以為他是個冷酷無情的法官,只顧懲罰作惡的人。我們想到的應該是一位堅定又慈祥的父親,總會以最好的方式待自己的兒女。天父在地上的兒女需要他的幫助和寬恕。他是個公正的父親,在堅守正義的同時,也能向自己的兒女顯露溫情。(詩篇103:10,13)
22.耶和華做事公正,所以讓我們享有什麼前景?他這樣做的出發點是什麼?
22 上帝主持公正,不只是懲罰惡人而已,這讓我們很安慰。耶和華做事公正,所以他給我們一個美好的前景,就是在「有正義住在其中」的新世界裡,永遠享受完美的生命。(彼得後書3:13)這顯示他主持公正的出發點是拯救,而不是懲罰。我們深入理解耶和華的公正後,就會更想要親近他!在接著幾章裡,我們會看看一些事例,進一步分析耶和華怎樣表現公正這種美好的特質。
a 孤兒又譯「沒有父親的孩子」,這說明耶和華很關心沒有父親的男孩,也非常關心沒有父親的女孩。比如說,西羅非哈沒有兒子,於是耶和華決定讓他的女兒們繼承他的產業。這個判決成了一條法令,保護那些失去父親的女孩的權利。(民數記27:1-8)
b 耶和華懲罰不忠的以色列人時,也用獅子比喻自己。(耶利米書25:38;何西阿書5:14)
-
-
「上帝有什麼不公正嗎?」親近耶和華
-
-
第12章
「上帝有什麼不公正嗎?」
1.看見不公正的事,我們可能有什麼感覺?
年老的寡婦被人騙去了畢生的積蓄。嗷嗷待哺的嬰兒慘遭無情的父母遺棄。無辜的人被誣陷入獄。你對於這些事有什麼感覺呢?你感到憤憤不平也是人之常情。人生來就有強烈的是非善惡感,看見不公正的事自然會感到憤怒。我們渴望見到吃了虧的人得到補償,欺凌弱小的被繩之以法。如果正義沒有得到伸張,我們可能想:上帝竟看不見嗎?他怎麼不插手?
2.哈巴谷對於不公正的事有什麼反應?耶和華為什麼沒有責怪他?
2 古往今來,類似的問題,耶和華的忠僕不知道問過多少次。例如,先知哈巴谷曾問上帝:「你為什麼要我看見惡行?你為什麼容忍人們受壓迫?為什麼在我面前有毀滅和暴行?為什麼有那麼多爭吵和衝突?」(哈巴谷書1:3)哈巴谷的詢問很率直,耶和華卻沒有責怪他,因為公正感是他賦予人類的。耶和華有強烈的公正感,而且把這種特質賜給我們。
耶和華恨惡不公正
3.為什麼我們可以說,耶和華比我們更了解不公正的事?
3 對於不公正的事,耶和華全都看見了,絕不會坐視不理。聖經說,在挪亞的日子,「耶和華看到人在地上作惡多端,心裡總是想著壞事」。(創世記6:5)請仔細想想這句話。對於不公平的事,我們知道的往往只是聽來的或經歷過的幾件而已。可是耶和華看到的,卻是世上所有不公平的事!除此之外,他能洞悉人心,連人心裡的壞念頭也都看得一清二楚。(耶利米書17:10)
4,5.(甲)聖經怎樣表明耶和華的確關心受欺壓的人?(乙)為什麼說上帝自己也受過不公正的對待?
4 耶和華不只看見不公正的事,也關心受害者。他看見自己的子民被敵國「壓迫欺凌」,就「悲傷嘆息」。(士師記2:18)你可能發覺,不公正的事見得多了,人就會變得麻木。耶和華卻絕不會這樣!六千年來,他看盡世上不公平的事,卻始終嫉惡如仇。聖經明確地說,上帝恨惡的,包括「說謊的舌、殺害無辜人的手……滿嘴謊話的證人」等等。(箴言6:16-19)
5 請也留意耶和華怎樣強烈譴責以色列人當中徇私舞弊的領袖。上帝通過彌迦先知質問這些人:「難道你們不知道什麼是公正嗎?」接著,耶和華用生動的措辭描述他們怎樣仗勢欺人,然後指出他們會有什麼下場:「將來你們向耶和華求救,他卻不會回應。到時他要轉頭不顧你們,因為你們作惡多端。」(彌迦書3:1-4)耶和華實在厭惡不公正的事!這也難怪,因為幾千年來,他自己也一直受到撒但的無理譏諷。(箴言27:11)還有,耶和華的愛子耶穌雖然「從來沒有犯過罪」,卻像罪犯一樣被人處死,這樁天大的冤案,也叫上帝大感傷痛。(彼得前書2:22;以賽亞書53:9)那些受欺壓的人有多痛苦,耶和華不但很了解,而且有切身的感受。
6.我們對不公正的事可能有什麼反應?為什麼?
6 我們看見或者遭遇不公平的事,很自然會滿腔義憤,因為我們是照著上帝的形象造的,而上帝絕沒有半點不公正。(創世記1:27)那麼,上帝為什麼會容忍不公正的事呢?
一個重大的爭議
7.上帝的聖名和統治方式受到什麼質疑?
7 這個問題的答案,牽涉到一個重大的爭議。我們知道,造物主耶和華有權統治地球,管轄地上的眾生。(詩篇24:1;啟示錄4:11)可是,有了人類之後不久,耶和華的聖名就受到詆毀,他的統治方式也受到質疑。事情的經過是怎樣的呢?耶和華吩咐他造的第一個人亞當,不要吃伊甸園中某棵樹上的果子。上帝說,如果亞當違反了禁令,「就一定死」。(創世記2:17)上帝的禁令對亞當和他的妻子夏娃來說都不難遵守。但撒但卻煽風點火,使夏娃以為上帝蠻橫專制。他竟然騙夏娃,說她要是真的吃了那棵樹上的果子,也「一定不會死。其實上帝知道,你們吃的那一天,眼睛就會打開,你們會像上帝一樣,決定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創世記3:1-5)
8.(甲)撒但對夏娃說的話暗示了什麼?(乙)撒但怎樣質疑上帝的聖名和他的統治方式?
8 撒但這番話暗示,耶和華不但故意向夏娃隱瞞重要的事實,還撒謊欺騙她。撒但讓夏娃懷疑耶和華不是個好的上帝,這大大破壞了耶和華的名聲,也是在挑戰耶和華的至高統治權。撒但很狡猾,沒有對上帝是否擁有至高統治權這件事提出質疑。他所針對的,是上帝的統治方式是否正當,是否合乎正義。換句話說,他聲稱耶和華的統治方式並不正義,沒有為眾生帶來益處。
9.(甲)亞當和夏娃要為反叛承受什麼惡果?撒但的謊話引起哪些重大的疑問?(乙)為什麼耶和華不乾脆把叛徒當場消滅?
9 亞當和夏娃違反耶和華的禁令,吃了那棵樹上的果子。兩人違抗了命令,當然應該按照上帝事先頒布的規定被處死。然而,撒但的謊話引起了一些重大的疑問:耶和華對人類的統治真的正當嗎?還是由人類管理自己更好?耶和華的統治方式是最好的嗎?耶和華本來可以運用無上的能力,把叛徒當場消滅。但撒但質疑的,並不是上帝的力量,而是他的名聲,包括統治方式在內。因此,上帝如果當場除掉亞當、夏娃和撒但,非但不能證明他的統治是正義的,還可能引起更多問題。人類脫離上帝的統治,自己管理自己能不能成功呢?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只能讓時間來證明一切。
10.人類自己管理自己能不能成功,歷史證明什麼?
10 隨著時間過去,事實證明了什麼呢?幾千年來,人類嘗試過各種不同的統治方式,包括獨裁、民主、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結果怎樣呢?結果都像聖經說的:「人轄制人,使人受害。」(傳道書8:9)難怪先知耶利米說:「耶和華啊,我清楚知道,人不能掌握自己的道路,人行走也無法確定該走的方向。」(耶利米書10:23)
11.為什麼耶和華容許人類受苦?
11 其實耶和華早就知道,人類自己管理自己只會帶來無窮痛苦。既然如此,上帝讓人撞個頭破血流,是不是有違公正呢?當然不是!舉個例:假設你的孩子患了重病,要動手術才能救回一命。你肯定會很苦惱,因為你知道,手術會讓孩子很痛苦。但你也知道,手術成功的話,以後孩子就可以健康快樂地生活了。同樣,上帝知道他容許人類自行統治後,他們會經歷不少痛苦磨難,他也預告了這件事。(創世記3:16-19)但他也知道,只有讓全人類都嘗到反叛的苦果,他們才能得到永久的紓解。這樣,關於統治權的爭議才會徹底解決。
人崇拜上帝的動機
12.約伯的事例說明,撒但對人的指控是什麼?
12 事情還涉及另一方面。撒但指控上帝,聲稱他的統治方式並不正當。在這件事上,撒但除了詆毀耶和華的至高統治權和聖名,還質疑他僕人的忠義。例如,請看看撒但怎樣對耶和華談論義人約伯:「你不是圍上了籬笆,保護他和他的家,以及他擁有的一切嗎?你賜福給他,使他事事順利,讓他的牲畜遍布這片土地。現在,要是你伸手奪走他擁有的一切,他一定會當面咒罵你!」(約伯記1:10,11)
13.撒但對約伯的指控暗示什麼?這件事為什麼跟所有人都有關?
13 撒但聲稱,耶和華一直施展大能保護約伯,所以約伯才忠於上帝。言下之意,約伯是個見利忘義的小人,他崇拜上帝、緊守忠義,只是虛情假意。撒但宣稱,要是約伯得不到上帝賜的福分,就一定會咒罵造他的主。撒但知道約伯是好榜樣,「正直忠義,敬畏上帝,遠離惡事」。a如果他能讓約伯放棄忠義,世上其他人豈不都會像約伯一樣嗎?因此,撒但的矛頭其實指向世上所有渴望崇拜上帝的人,認為他們全都不會保持忠貞。事實上,撒但曾對耶和華說:「人……寧可放棄一切來保住自己的性命。」(約伯記1:8;2:4)
14.歷史證明,撒但對人的指控能不能成立?
14 歷史證明撒但是錯的。許多人雖然吃盡苦頭,卻仍然對耶和華保持忠心。他們忠心耿耿,不但使耶和華的心歡喜,也叫耶和華能回答撒但的譏諷。撒但再也不能說,人一遭遇逆境就會停止崇拜上帝。(希伯來書11:4-38)正義的人是不會背棄上帝的,他們就算面對非常嚴重的問題,也只會更信賴耶和華,靠他所賜的力量忍耐下去。(哥林多後書4:7-10)
15.關於耶和華的判決,有些人可能有什麼疑問?
15 耶和華主持公道,不僅限於處理至高統治權和人類忠義的問題。聖經中有大大小小的事例,記述耶和華怎樣秉公審判某個人或者整個國家。聖經中也有很多預言提到上帝將來會作出什麼判決。有些人可能會想,耶和華過去和將來的判決都一定是正義的嗎?
上帝的公正為什麼無與倫比
耶和華不會「把正義的人跟邪惡的人一起消滅」
16,17.哪些事例表明,凡人的判斷容易出錯?
16 耶和華「做的事全都公正」,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申命記32:4)世上沒有誰能像上帝那樣完全公正,因為凡人的判斷難免有誤差,以致分不出對與錯。就以亞伯拉罕為例。有一次,耶和華說要毀滅所多瑪城。城裡的人罪大惡極,亞伯拉罕竟為他們求情。他問耶和華:「你真的要把正義的人跟邪惡的人一起消滅嗎?」(創世記18:23-33)上帝當然不會這樣做,他等到義人羅得和兩個女兒都平安到了瑣珥城,才把硫磺和火像雨一樣從天上降下,落在所多瑪城上。(創世記19:22-24)又有一次,情況恰恰相反。約拿奉命向尼尼微人宣告,上帝要毀滅尼尼微城。後來城裡的人衷心悔改,上帝就憐憫他們,沒想到約拿卻因此「發起怒來」。(約拿書3:10-4:1)
17 耶和華對亞伯拉罕說,他伸張正義時,不會只消滅惡人,還會拯救義人。至於約拿,他應該明白,耶和華充滿憐憫之情,「樂意寬恕」改過自新的人。(詩篇86:5)耶和華不像那些既心虛又怕事的人,他懲罰人不是為了顯示自己是強者,他憐恤人也不怕被視為懦弱。只要有理由,他就會向人顯出憐憫。(以賽亞書55:7;以西結書18:23)
18.請舉出聖經的例子,說明耶和華不會被感情蒙蔽。
18 不過,耶和華絕不會被感情蒙蔽。耶和華見自己的子民沉迷於拜偶像,無可救藥,就斬釘截鐵地說:「我會……按你的行徑審判你,還要你為自己做過的一切可憎的事負責。我的眼不會顧惜你,我也不會可憐你,卻要按你的行徑懲罰你。」(以西結書7:3,4)由此可見,耶和華一定會懲罰頑固不化的人。不過,他一定要看到真憑實據才會這樣做。例如,耶和華聽到「指控所多瑪、蛾摩拉的聲音」後,就說:「我要下去看看他們所做的,跟我聽到的控訴是不是一樣。」(創世記18:20,21)有些人還不知道全部實情,就貿然下定論。耶和華卻不會這樣,這讓我們多麼高興!聖經對耶和華的描述多麼貼切:「他是信實可靠的上帝,大公無私。」(申命記32:4)
深信耶和華一定會伸張正義
19.如果我們對耶和華的判決感到困惑,就應該有什麼態度?
19 有人可能不明白,耶和華在古代為什麼要作出某個判決;也有人很想知道,耶和華在將來會怎樣審判某個人或某個群體。對於這些問題,聖經不一定有明確具體的答案。我們讀聖經中的歷史或預言時,如果因為這些問題而感到困惑,就應該像先知彌迦那樣保持忠心,「耐心等候」上帝我們的救主。(彌迦書7:7)
20,21.為什麼我們能深信,耶和華一定會伸張正義?
20 我們可以放心,耶和華無論做什麼事,總會行事公正。哪怕世人對冤屈視而不見,耶和華也絕不會坐視不理,他說過:「我會懲罰,我會治罪。」(羅馬書12:19)如果我們耐心等候上帝,這就說明我們跟使徒保羅有一樣的信心,他說:「上帝有什麼不公正嗎?當然沒有!」(羅馬書9:14)
21 我們正生活在「難以應付的非常時期」。(提摩太後書3:1)世人無視公正,欺壓別人,結果導致了無數悲劇。(傳道書4:1)不過,耶和華從沒有改變自己的看法,他一如既往,不但憎恨不公正,而且深深關注受害的人。如果我們忠於耶和華和他的至高統治權,他就會賜給我們力量,使我們能忍耐下去,直到他的王國統治天下,鏟除所有不公正的事為止。(彼得前書5:6,7)
-
-
「耶和華的法律完美」親近耶和華
-
-
第13章
「耶和華的法律完美」
1,2.為什麼很多人都不尊重法律?我們對上帝的法律卻有怎樣的感覺?
「法律訴訟有如無底深淵,把人的一切吞噬淨盡。」這句話見於1712年出版的一本書,作者批評有些法律訴訟往往持續多年,當事人本來想討個公道,到頭來反落得傾家蕩產,一無所有。很多國家的法律制度和司法制度都十分複雜,不但充滿偏見、有失公正,而且反覆無常。由於這緣故,很多人都不尊重法律。
2 以上引用的話跟2700多年前的另一番話形成強烈的對比:「我多麼愛你的法律!」(詩篇119:97)為什麼詩篇的執筆者這麼喜愛法律呢?因為他歌頌的法律來自耶和華上帝,而不是來自世上的任何政府。你對耶和華的法律了解得越深,就越會像詩篇的執筆者那樣喜愛上帝的法律。此外,你也會領略到全宇宙最高的立法者兼法官是多麼崇高偉大、無與倫比。
最高立法者
3,4.為什麼說,耶和華是立法者?
3 聖經說「賜下法律、施行審判的,只有一位」。(雅各書4:12)沒錯,只有耶和華才有權為受造物制定法律。上帝甚至制定了「高天的法則」,管理日月星辰的運行。(約伯記38:33)耶和華手下億萬聖潔的天使也服從上帝的法律,各司其職,隨時待命,為耶和華效力。(詩篇104:4;希伯來書1:7,14)
4 耶和華也賜法律給人類。人與生俱來就有良心,而良心反映了耶和華的公正。良心好比人心裡的法律,幫助人明辨是非。(羅馬書2:14)人類始祖有完美無瑕的良心,所以需要的法律不多。(創世記2:15-17)不完美的人就需要有更多的法律指引他們遵行上帝的旨意。古時耶和華上帝把法律頒布給挪亞、亞伯拉罕和雅各等族長,這些族長繼而把法律向家人轉述。(創世記6:22;9:3-6;18:19;26:4,5)後來耶和華通過摩西把一套法典賜給以色列人,這樣的做法是史無前例的。通過這套法典,我們能夠對耶和華的公正有深入的認識和理解。
綜觀摩西法典
5.摩西法典真的複雜繁瑣嗎?你為什麼這麼回答?
5 很多人都覺得,摩西法典非常複雜繁瑣。但事實並不是這樣。整套法典包含600多項條文,聽來繁多,然而在20世紀末,單是美國聯邦法律的條文就有15萬多頁,而且每兩年都增加600多項條文!由此可見,單從數量來看,世人的法律比摩西法典複雜得多。可是,上帝的法律涉及以色列人生活的各方面,有些方面甚至是現代法律從未觸及的。以下是幾個例子。
6,7.(甲)摩西法典跟其他法典在哪方面截然不同?摩西法典的首要誡命是什麼?(乙)以色列人怎樣表明他們順服耶和華的至高統治權?
6 法典顯揚耶和華的至高統治權。摩西法典大大顯揚上帝的至高統治權,其他法典根本不可能做到這點。摩西法典的首要誡命是:「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的上帝是獨一的耶和華。你要全心,全力,用全部生命愛耶和華你的上帝。」以色列人應該怎樣表達對上帝的愛呢?他們應該敬奉上帝,順服他的至高統治權。(申命記6:4,5;11:13)
7 每個以色列人都必須順服上帝設立的領導安排,藉此表明他們順服耶和華的至高統治權。父母、首領、法官、祭司以及君王,都有上帝授予的領導權。在耶和華看來,反抗有領導權的人,就等於反抗他。另一方面,有領導權的人如果行事不公或心高氣傲,欺壓上帝的子民,就會觸怒耶和華。(出埃及記20:12;22:28;申命記1:16,17;17:8-20;19:16,17)無論是有領導權的,還是順服領導權的,都有責任擁護上帝的至高統治權。
8.摩西法典怎樣顯揚耶和華的聖潔標準?
8 法典顯揚耶和華的聖潔標準。在摩西法典中,「聖潔」這個詞和有關的字眼出現了280多次。法典舉出大約70件會導致以色列人在禮儀上不潔的事,幫助上帝的子民分辨潔淨和不潔的事物。在衛生、飲食,甚至處理廢物方面,法典提供的指引都對以色列人的健康大有益處。a這些法律還有一個更崇高的目的:防止以色列人仿效四周墮落民族的敗行,使他們繼續得到耶和華的認可。請留意以下例子。
9,10.摩西法典中的什麼法令跟性關係和生育有關?這些法令對人有什麼益處?
9 摩西法典表明,性交(即使是夫婦)和生孩子後,人都會有一段時間不潔。(利未記12:2-4;15:16-18)當然,夫妻間的房事和生育能力都是上帝的恩賜,是聖潔的;摩西法典並沒有貶低這些恩賜。(創世記1:28;2:18-25)其實法典顯揚了耶和華的聖潔標準,讓崇拜上帝的人跟錯誤宗教毫無瓜葛。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人鄰近民族的宗教儀式往往包括性交,而迦南人的宗教中更包括男女廟妓的角色。這些宗教儀式讓越來越多人變得無恥、道德敗壞。與此相反的是,摩西法典禁止人把任何性愛活動跟耶和華的崇拜扯上關係。b
10 這些法律還帶來另一個益處,就是使人學到一個重要的真理。c歸根結底,亞當的罪是怎樣從一代傳給另一代的呢?就是通過性關係和生育。(羅馬書5:12)上帝的法律不斷提醒他的子民:人是有罪的。事實上,所有人生來就有罪。(詩篇51:5)人必須得到耶和華的寬恕和救贖,才能親近聖潔的上帝。
11,12.(甲)法典強調什麼重要的司法原則?(乙)法典中的什麼法令能維護公正?
11 法典顯揚耶和華完美的公正標準。在司法的事上,摩西法典強調「對等」的原則。法典聲明:「要以命償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申命記19:21)因此,在審理刑事案件時,刑罰必須跟罪行成正比,輕重恰當。上帝的公正標準在整套法典中清楚可見。今天,我們要理解這點,才能明白基督耶穌的贖價。本書第14章會進一步說明。(提摩太前書2:5,6)
12 摩西法典也防止冤案發生。舉例說,法典規定至少要有兩個證人,被告的罪狀才能確立。作偽證的人會受到嚴厲的懲罰。(申命記19:15,18,19)法典也嚴禁人貪污受賄。(出埃及記23:8;申命記27:25)甚至在商業活動方面,上帝的子民也必須遵守耶和華崇高的公正標準。(利未記19:35,36;申命記23:19,20)由此可見,摩西法典公正嚴明,大大造福以色列人。
法典教導人寬大為懷、公平合理
13,14.摩西法典怎樣確保竊賊受到公正的懲罰,並為受害者主持公道?
13 摩西法典嚴格死板、不近人情嗎?絕對不是!大衛王有感而發地說:「耶和華的法律完美。」(詩篇19:7)大衛清楚看出上帝的法律教導人寬大為懷、公平合理。為什麼這麼說呢?
14 今天,有些國家的法律制度看來不是對受害者,而是對罪犯更有利。舉例來說,雖然竊賊被判坐牢,但受害者可能還是無法得回失去的財物。不但這樣,受害者還要納稅,維持監獄的開銷和囚犯的生活。古代的以色列並沒有今天我們所謂的監獄。刑罰的輕重都受到法律嚴格的限制。(申命記25:1-3)竊賊不但要悉數償還受害者所損失的財物,還要向受害者作出額外的賠償。賠償多少?這看情況而定。看來審判官可以衡量各種因素,例如犯罪的人有沒有悔意,然後作出判決。這可以說明為什麼利未記6:1-7規定竊賊賠償的數額,比出埃及記22:7規定的少得多。
15.摩西法典怎樣確保犯誤殺罪的人可以受到公正、寬大的處治?
15 摩西法典的規定說明,不是所有過錯都是蓄意的,這反映出耶和華寬大為懷的一面。舉個例:人在意外中導致別人喪命,可以逃到以色列境內任何一個庇護城。他這樣做就無須以命償命。審判官審理過他的案件後,他就要住在庇護城裡,直到大祭司去世為止。到時他可以重獲自由,在任何地方居住。這條法律不但保證犯誤殺罪的人可以被從寬處治,也清楚表明人命是很珍貴的。(民數記15:30,31;35:12-25)
16.法典怎樣保障個人權利?
16 摩西法典也保障個人的權利。請留意法典怎樣保障欠債人的權利。根據法律,債主不可闖進欠債人的家裡奪取抵押品。他必須站在屋外,等欠債人自己交出抵押品。這樣,別人就不能隨便闖進欠債人的家。如果債主拿走的抵押品是欠債人的外衣,一到日落就必須歸還給對方,讓他在晚上有衣服禦寒。(申命記24:10-14)
17,18.在打仗方面,以色列跟其他國家有什麼分別?為什麼?
17 法典裡甚至有跟戰爭有關的規定。上帝的子民發動戰爭,不是因為渴求權力,也不是為了擴張領土,而是要在耶和華的戰爭中執行他的吩咐。(民數記21:14)以色列人往往必須主動向敵方提出議和的條件。如果某座城不肯講和,以色列人才可以圍攻那座城,但必須遵守上帝的規定,例如不可強姦婦女,也不可肆意屠殺。這跟古代很多士兵的行徑截然不同。此外,以色列士兵還要愛護自然環境,不可砍伐敵方的果樹。d其他國家的軍隊並沒有這樣的禁令。(申命記20:10-15,19,20;21:10-13)
18 在有些國家,甚至兒童也被迫當兵,這樣的事真是令人髮指!在古代的以色列,被召入伍的男子至少要滿20歲。(民數記1:2,3)成年的男子如果非常膽小,就可以免役。剛娶妻的人也可以免役一年,讓他在上陣之前有機會留後。正如法典說的,丈夫要讓他的新婚妻子快樂。(申命記20:5,6,8;24:5)
19.法典怎樣保障婦女、兒童、家庭、孤兒寡婦的權益?
19 法典也保障婦女、兒童和家庭的權益,使他們得到照顧。法典吩咐父母必須時刻關心兒女,教導他們學習關於耶和華的事。(申命記6:6,7)法典禁止各種亂倫關係,違法者會被處死。(利未記第18章)通姦也是死罪。事實上,通姦往往導致家庭破裂,讓家應有的安全感和尊嚴蕩然無存。此外,法典也讓孤兒寡婦有生活保障,並嚴厲禁止人苦待他們。(出埃及記20:14;22:22-24)
20,21.(甲)為什麼摩西法典容許以色列人多妻?(乙)關於離婚問題,為什麼摩西法典的標準跟耶穌說的不同?
20 有鑑於此,有些人對於法典容許多妻感到費解。(申命記21:15-17)要明白有關多妻的法律,就必須考慮當時的社會背景。人如果用現代人的眼光和文化去評價摩西法典,就一定會有誤解。(箴言18:13)婚姻是一夫一妻的永久結合,這個標準是耶和華在伊甸園的日子就已經確立的。(創世記2:18,20-24)當耶和華把法典賜給以色列人的時候,多妻的習俗在以色列人當中已經根深蒂固。耶和華清楚知道以色列人是「一群頑固不化的人」,連最基本的命令,比如不可拜偶像,也常常違背。(出埃及記32:9)上帝很明智,沒有在當時就糾正以色列人有關婚姻的所有習俗。但要記住,耶和華並沒有創立多妻制,反而通過摩西法典保障妻子的權益,不讓丈夫欺負她們。
21 摩西法典也容許人根據一些嚴重的理由離婚。(申命記24:1-4)但耶穌表明,上帝是因為猶太人「心硬」,才「通融」他們這樣做。然而,上帝不會永遠通融他們。耶穌說,所有跟從他的人都必須遵守耶和華原定的婚姻標準。(馬太福音19:8)
法典強調愛的精神
22.摩西法典怎樣鼓勵人表現愛心?對誰表現?
22 今天,沒有一個國家的法律制度提倡愛的精神,摩西法典卻處處顯示愛的重要性。事實上,單在申命記裡,跟「愛」有關的字眼就出現了超過二十次。「要愛人如己」是整套法典的第二大誡命。(利未記19:18;馬太福音22:37-40)上帝的子民不但要愛同胞,還要愛他們當中的外族居民,因為以色列人自己也曾僑居異鄉。此外,以色列人要憐恤窮人和困苦的人,接濟他們,不可趁人之危。法典甚至吩咐以色列人對牲畜也要仁慈體貼。(出埃及記23:6;利未記19:14,33,34;申命記22:4,10;24:17,18)
23.對上帝法律的愛推動詩篇119篇的執筆者做什麼?我們也要決心怎樣做?
23 除了古代以色列人,還有哪個民族遵從這麼出類拔萃的法典呢?難怪詩篇的執筆者說:「我多麼愛你的法律!」他沒有只把這種愛藏在心底,這份愛推動他採取行動,切實遵守上帝的法律。執筆者還說他「終日沉思默想」上帝的法律。(詩篇119:11,97)沒錯,他經常安排時間學習耶和華的法律。他這樣做不但加深了自己對這些法律的愛,也更愛賜下法律的上帝耶和華了。你繼續學習上帝的法律,也會跟偉大的立法者、公正的上帝耶和華更親近。
a 例如,法典規定人必須把糞便掩蓋好,病人必須被隔離,觸摸過屍體的人必須洗澡。這些法律制定後過了許多世紀,其他國家才有類似的規定。(利未記13:4-8;民數記19:11-13,17-19;申命記23:13,14)
b 迦南人的神廟設有供人行淫的房間。可是摩西法典規定,發生性關係會使人在一段時間內不潔,而處於不潔狀況的人連進入聖殿都不可以。所以,只要人們遵守這條法律,就絕不會在崇拜耶和華的聖殿裡行淫。
c 摩西法典的主要目的在於教導人。《猶太百科全書》(英語)指出,「法律」的希伯來語原文含有「教導」的意思。
-
-
耶和華提供贖價,救贖許多人親近耶和華
-
-
第14章
耶和華提供贖價,救贖許多人
1,2.聖經說人類處於什麼悲慘的狀況?唯一的解救方法是什麼?
「受造的眾生全都一起痛苦呻吟。」(羅馬書8:22)使徒保羅這樣描述人類的悲慘狀況。在人看來,罪、死亡和世上的種種苦難根本是無法解決的。然而,耶和華跟世人不同,他是全能的。(民數記23:19)公正的上帝已經打開出路,要拯救我們脫離悲慘的狀況,方法就是為人類提供贖價。
2 贖價是耶和華給人類的最大恩賜,能夠拯救我們脫離罪和死亡的影響。(以弗所書1:7)有了贖價,人類才有希望到天上享永生,或在地上的樂園裡永遠活下去。(路加福音23:43;約翰福音3:16;彼得前書1:4)耶和華提供的贖價究竟是什麼?關於耶和華的公正標準,我們從贖價學到什麼?
為什麼人類需要贖價
3.(甲)為什麼人類需要贖價?(乙)為什麼上帝不能直接撤銷亞當後代的死亡處分?
3 由於亞當犯罪,人類才需要贖價。亞當反叛上帝,結果為後代帶來了疾病、痛苦和死亡。(創世記2:17;羅馬書8:20)上帝不能心腸太軟、感情用事,直接撤銷死亡的處分,否則就等於出爾反爾,沒有堅守自己所定的公正律則:「罪給人的報酬是死亡。」(羅馬書6:23)假如耶和華沒有堅守自己的公正標準,全宇宙就會無法無天,秩序大亂了!
4,5.(甲)撒但怎樣誹謗上帝?為什麼耶和華必須回應撒但的指控?(乙)撒但怎樣誣衊耶和華的忠僕?
4 本書第12章表明,伊甸園的反叛事件引發了一些比反叛本身更嚴重的問題。撒但抹黑上帝,指控耶和華不但說謊,還濫用權力、剝奪人類的自由。(創世記3:1-5)上帝的旨意是要讓正義的人遍滿大地,撒但卻企圖阻礙這個旨意實現,讓人以為上帝很無能。(創世記1:28;以賽亞書55:10,11)假如耶和華對撒但的指控置之不理,宇宙眾生就很可能對上帝的統治失去信心了。
5 此外,撒但也誣衊耶和華的忠僕,說他們只是為了自私的利益才敬奉上帝,一旦遭遇逆境,就會離棄上帝。(約伯記1:9-11)這些爭論關係重大,影響深遠。解決這些爭論,比拯救人類更加重要。因此,耶和華必須回應撒但的指控。那麼,上帝怎樣解決爭論,同時又拯救人類呢?
贖價——一個對等的概念
6.聖經用過哪些字眼去描述上帝用來拯救人類的方法?
6 耶和華的解決方法既公正又憐憫人,凡人無法想出這麼簡單卻又巧妙的方法。關於這個解決方法,聖經用過「救贖」「贖盡」「買」「和好」「求恩」等字眼來描述。(詩篇49:8;但以理書9:24;哥林多前書6:20;歌羅西書1:20;希伯來書2:17)然而,最恰當的描述要算是耶穌自己所說的:「人子來到,不是要人為他服務,而是要為人服務,並且獻出生命,作為救贖許多人的代價[希臘語,利特龍]。」(馬太福音20:28)
7,8.(甲)在聖經裡,「贖價」一詞有什麼意思?(乙)贖價怎樣牽涉到對等的原則?
7 贖價是什麼?譯作「贖價」的希臘語詞源自一個動詞,含有「鬆開、釋放」的意思。這個詞用來指為了使戰俘獲釋而付出的贖金。因此,「贖價」的基本意思是「為了買回某樣東西而付出的代價」。在《希伯來語經卷》裡,譯作「贖價」的希伯來語詞「科費」源自一個動詞,意思是「遮掩」。所以救贖就是指遮掩罪過。(詩篇65:3)
8 值得注意的是,《新約神學詞典》(英語)指出,「科費」總是用來指對應或「對等的事物」。因此,要贖罪或遮掩罪,所付出的代價必須跟罪造成的損失對等。也就是說,能夠完全彌補罪造成的損失。上帝給以色列人的法律說:「要以命償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申命記19:21)
9.為什麼上帝的古代忠僕獻上祭牲?耶和華對這些祭牲有什麼看法?
9 從亞伯開始,耶和華的忠僕都向上帝獻上祭牲。這表明他們不但承認自己有罪,需要獲得救贖,也表明他們深信上帝一定會實現他的承諾,通過他指定的「後代」解救人類。(創世記3:15;4:1-4;利未記17:11;希伯來書11:4)耶和華接納這些祭物,獻祭的人也得到上帝的嘉許。不過,祭牲只是一種象徵而已。動物根本就不能遮掩人的罪,因為動物比人類低等。(詩篇8:4-8)由於這個緣故,聖經說:「公牛和山羊的血不可能把罪除去。」(希伯來書10:1-4)祭牲不過是用來象徵將來能夠真正遮掩罪的贖價而已。
「對應的贖價」
10.(甲)付出贖價的人必須跟誰對等?為什麼?(乙)為什麼只需一個人犧牲生命就夠了?
10 使徒保羅說:「因為亞當,現在所有人都會死。」(哥林多前書15:22)所以,必須有一個跟亞當完全對等的完美的人犧牲生命,才能救贖人類。(羅馬書5:14)只有這樣的人符合上帝的公正標準。因為他沒有遺傳到亞當的罪和死,所以他能付出跟亞當完全「對應的贖價,救贖所有人」。(提摩太前書2:6)雖然亞當的後代有億萬之多,卻無需有億萬個完美的人為他們一個一個犧牲生命。使徒保羅說:「罪通過一個人[亞當]進了世間,死又通過罪而來。」(羅馬書5:12)「死亡既然因一個人而來」,上帝於是安排「一個人」去救贖人類。(哥林多前書15:21)他是怎麼做的呢?
耶穌「做對應的贖價,救贖所有人」
11.(甲)為什麼說,付出贖價的人「為人人嘗了死亡的滋味」?(乙)為什麼亞當夏娃不能從贖價受益?(見腳注)
11 耶和華作出安排,讓一個完美的人犧牲生命。羅馬書6:23說,「罪給人的報酬是死亡」。因此,付出贖價的人要犧牲生命,為人人嘗「死亡的滋味」。換句話說,他為了亞當的罪付出了代價。(希伯來書2:9;哥林多後書5:21;彼得前書2:24)他的犧牲具有深遠的法律效力,因為他付出的贖價能使亞當後代當中順服上帝的人免受死亡的懲罰,這樣他們就不再受罪和死的影響了。a(羅馬書5:16)
12.請用比方說明,清償一筆債為什麼能使很多人受益。
12 比方說,在你居住的鎮上,你和大多數居民都受雇於一所大工廠,薪酬優厚,生活安定。後來,工廠突然停業。為什麼呢?因為經理挪用公款,弄得工廠破產。你和同事突然失業,以致無法支付生活開銷。工人的配偶子女以及工廠的債權人,也被這個人連累。有沒有解決方法呢?有!一個富翁願意伸出援手。他不但看出工廠的生意其實值得繼續經營,也非常同情工廠的工人和家屬。因此,他決定清償工廠的債務,讓工廠恢復運作。他清償了一筆債,使眾多的員工、家屬和債權人受益。同樣,償還亞當留下的罪債,也能使千百萬人受益。
誰提供贖價?
13,14.(甲)耶和華怎樣為人類提供贖價?(乙)贖價付給誰?為什麼必須付出這樣的代價?
13 只有耶和華才能提供「綿羊羔……除掉世人的罪」。(約翰福音1:29)上帝沒有隨便派一個天使去拯救人類。他派來的救主能夠徹底駁倒撒但對上帝忠僕的指控,這位救主就是他特別疼愛的獨生子。上帝作出的犧牲多麼偉大!(箴言8:30)上帝的兒子也甘願「放棄」在天上的榮耀地位。(腓立比書2:7)耶和華把天上這位頭生子的生命,神奇地轉移到一個名叫馬利亞的猶太處女的腹中。(路加福音1:27,35)他降世為人後名為耶穌。但在法律的意義上,他可以稱為第二個亞當,因為他跟亞當完全對等。(哥林多前書15:45,47)因此,耶穌能夠為有罪的世人犧牲生命,救贖他們。
14 贖價是付給誰的呢?詩篇49:7明確指出,贖價是「給上帝」的。可是,起初提供贖價的不就是耶和華嗎?對,但這並不表示贖價的安排是多此一舉、毫無意義的,彷彿人把錢從一個口袋取出,又放進另一個口袋。關於耶和華的公正,我們可以從贖價的安排學到一個重要的道理。耶和華讓自己親愛的兒子獻出生命作為贖價,這證明他一定會堅守自己完美的公正標準,即使要作出重大犧牲,也在所不惜。(創世記22:7,8,11-13;希伯來書11:17;雅各書1:17)
15.為什麼耶穌必須受苦和死去?
15 公元33年春季,耶穌基督甘願接受嚴峻的考驗,最後為人類付出贖價。他忍辱負重,被人誣告、逮捕和定罪,最後更被釘在柱上,遭受處決。耶穌飽受折磨真的是必要的嗎?是的,因為上帝的僕人能否堅守忠義這個問題,是必須解決的。值得注意的是,耶穌還是嬰孩的時候,上帝並沒有容許希律把他殺死。(馬太福音2:13-18)耶穌成年後才受到撒但攻擊,那時的耶穌已經完全明白撒但挑起的爭論,而且也有能力抵抗撒但的全面攻擊。b儘管飽受種種可怕的虐待,耶穌仍然「忠貞不渝,清白無邪,沒有污穢,與罪人截然不同」,從而證明耶和華的僕人中有人能經得起考驗,繼續忠於他。(希伯來書7:26)所以,耶穌在斷氣前一刻以勝利的口吻喊道:「成了!」(約翰福音19:30)
完成救贖任務
16,17.(甲)耶和華做了什麼,讓耶穌能完成救贖人類的任務?(乙)為什麼耶穌必須「為我們出現在上帝面前」?
16 耶穌死去的時候,救贖任務還沒有完成。在耶穌死後的第三天,耶和華把他復活過來。(使徒行傳3:15;10:40)耶和華復活耶穌不只是要獎賞他,也是要讓他能以大祭司的身分完成救贖人類的任務。(羅馬書1:4;哥林多前書15:3-8)使徒保羅解釋說:「基督已經成了大祭司……他不是帶著山羊和牛犢的血,而是帶著自己的血,只一次進了至聖所,就為我們取得了永恆的救贖。基督不是進了人手建造的至聖所,那不過是按照實體仿造的。其實他進了天上,如今為我們出現在上帝面前。」(希伯來書9:11,12,24)
17 基督不能把實際的血帶到天上去。(哥林多前書15:50)他帶到天上去的,是血象徵的東西:作為一個完美的人活下去的權利。耶穌把這個祭物正式呈交給上帝,作為拯救有罪人類的贖價。耶和華接納這個祭物嗎?公元33年五旬節,神聖力量傾注在耶路撒冷大約120個門徒身上,表明上帝接納耶穌獻出的贖價。(使徒行傳2:1-4)這件事實在令人興奮!但贖價帶給人的美好福分還有很多。
贖價帶來的益處
18,19.(甲)基督的血促成的和睦造福哪兩群人?(乙)在現今和未來,「大群人」能從贖價得到什麼益處?
18 保羅在寫給歌羅西會眾的信裡說,上帝照著自己的美意,藉著耶穌在苦刑柱上流出的血促成和睦,通過基督使「其餘的一切」與上帝和好。保羅也表明,跟上帝和好的包括兩群人,分別是「天上的」和「地上的」。(歌羅西書1:19,20;以弗所書1:10)「天上的」包括14萬4000個基督徒,他們有希望到天上去跟基督耶穌一起做祭司和君王,統治地球。(啟示錄5:9,10;7:4;14:1-3)在那1000年裡,他們會跟耶穌一起幫助順服的人,讓他們從贖價的安排逐漸得到益處。(哥林多前書15:24-26;啟示錄20:6;21:3,4)
19 「地上的」是指另一群人,他們有希望在地上的樂園裡享有完美的生命。啟示錄7:9-17把他們描述為「一大群人」,能夠渡過未來的「大患難」。可是,他們已經從贖價獲得不少益處,「用綿羊羔的血把自己的袍子洗得潔白了」。由於他們對贖價有信心,耶和華已經賜給他們很多福分,包括把他們算作正義的人,稱為自己的朋友!(雅各書2:23)贖價也讓他們能夠「到施恩的寶座前,放心向上帝傾訴」。(希伯來書4:14-16)他們即使犯錯,也能得到上帝的寬恕。(以弗所書1:7)他們雖然不完美,卻能享有無愧的良心。(希伯來書9:9;10:22;彼得前書3:21)由此可見,與上帝和好並不是將來才會實現的希望,而是現在就能享有的福分!(哥林多後書5:19,20)在基督千年統治期間,這一大群人會逐漸「獲得釋放,不再像奴隸一樣受制於會朽壞的身體」,最後能夠享有「上帝兒女榮耀的自由」。(羅馬書8:21)
20.沉思過贖價的安排後,你有什麼體會?
20 「感謝上帝通過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提供贖價!(羅馬書7:25)贖價的道理雖然簡單,卻意義深遠!(羅馬書11:33)我們只要懷著感激之心沉思贖價的安排,就會深受感動,與公正的上帝更加親近。我們確實有理由像詩篇的執筆者一樣,衷心讚美「喜愛正義和公正」的耶和華。(詩篇33:5)
a 亞當夏娃不能從贖價受益。談到蓄意殺人的人,摩西法典聲明:「該處死的殺人犯,你們不可收取贖價免他一死。」(民數記35:31)亞當夏娃顯然是該被處死的,因為他們明知故犯,蓄意反叛上帝,自己放棄了永生的希望。
b 為了抵消亞當的罪,耶穌死去時必須是個完美的成年人,而不是個完美的孩子。要記住,亞當是蓄意犯罪的,他很清楚自己的行為多麼惡劣,也知道後果多麼嚴重。因此,耶穌要成為「末後的亞當」,抵消亞當的罪,就必須在心志成熟和完全知情的情況下,甘願對耶和華堅守忠義。(哥林多前書15:45,47)耶穌一生忠於上帝,甘願犧牲生命,成就了救贖人類的「義舉」。(羅馬書5:18,19)
-
-
耶穌「在地上確立公正」親近耶和華
-
-
第15章
耶穌「在地上確立公正」
1,2.耶穌在什麼場合發火?為什麼?
耶穌這次真的很生氣,但他發怒是有原因的。你可能想像不到他竟然會大發雷霆,因為他向來都是和藹可親的。(馬太福音21:5)當然,他完全控制得住自己的情緒,但這一刻他滿腔義憤。a他向來跟人和睦相處,那麼是什麼令他大動肝火呢?這件事簡直天理難容。
2 耶穌深愛耶路撒冷的聖殿,因為這是世上唯一獻給他的天父、用來崇拜天父的聖地。猶太人從各地前來崇拜上帝;敬畏上帝的外族人,也可以進聖殿的外族人院來崇拜耶和華。耶穌展開傳道工作之後不久,有一次,他一進聖殿,就看見一個讓人震驚的景象。這哪裡像個崇拜的地方,簡直就是個市場!商販、兌換錢幣的人,把院子擠得水泄不通。這也是不公正的事嗎?當然是,因為他們竟在聖殿榨取民眾的錢財。為什麼這麼說呢?(約翰福音2:14)
3,4.耶和華的聖殿裡竟然有什麼壓榨百姓的事?耶穌怎麼做?
3 當時的宗教領袖規定,只有一種錢幣能用來繳納聖殿稅,這樣從外地來的人就必須兌換錢幣。有些商人乾脆在聖殿的院子裡擺兌錢攤,收取兌換費。販賣牲畜也是一門利潤豐厚的生意。百姓本可以在城裡任何一個地方買牲畜,然後帶到聖殿獻做祭牲。不過,聖殿的人往往諸多挑剔,動不動就說牲畜不合規格。但在聖殿出售的祭牲,他們卻一概接納。商販見百姓別無選擇,往往就漫天要價,簡直是搶劫。b所以他們比一般奸商更缺德!
4 耶穌實在不能容忍這種不公正的事,因為這是他天父的聖殿!他拿繩索做鞭子,趕牛羊離開聖殿,又走到兌錢商那裡,推倒他們的桌子。一大堆錢幣紛紛散落在大理石地板上!耶穌又命令賣鴿子的人:「把這些東西拿走!」(約翰福音2:15,16)耶穌一身正氣,在場的人什麼話都不敢說。
「把這些東西拿走!」
有其父必有其子
5-7.(甲)耶穌降世為人前的經歷,對他的公正感有什麼影響?我們可以從他身上學到什麼?(乙)對於撒但的誣衊,耶穌採取了什麼行動?將來他還會怎樣做?
5 當然,商販後來都回到聖殿做買賣。三年後,耶穌再次抨擊他們的所作所為,這一次更引用耶和華的話,譴責這些商人使聖殿淪為「強盜的巢穴」。(耶利米書7:11;馬太福音21:13)耶穌看見商人剝削平民,玷污上帝的殿,他的感受跟天父一樣。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耶穌和天父共處了億萬年,受他教導,他們的看法和感受完全一致。因此,耶穌對公正的感覺,也就是耶和華對公正的感覺。俗語說「有其父必有其子」,耶穌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如果我們想了解耶和華怎樣表現公正,就要想想耶穌的榜樣。(約翰福音14:9,10)
6 撒但誣告耶和華上帝撒謊,又聲稱上帝的統治方式不正當。撒但肆意誹謗耶和華上帝時,上帝的獨生子耶穌也在場。後來耶穌還聽到撒但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人會出於無私的愛心敬奉耶和華。這些話肯定使耶穌那顆正義的心大感傷痛。因此,當他知道自己會負起重任,洗雪上帝所受的一切污衊時,必然十分振奮!(哥林多後書1:20)他會怎樣負起這個重任呢?
7 本書第14章指出,耶穌基督完全而且徹底地駁倒了撒但的誣衊,證明耶和華創造的眾生不是由於私利才緊守忠義。耶穌做的這件事,為洗雪耶和華的聖名、證明他統治的正當性,打下了重要的基礎。耶穌身為耶和華任命的領袖,將會在全宇宙顯揚上帝的公正。(使徒行傳5:31)耶穌在地上的一生也顯示他效法上帝,行事公正。談到耶穌,耶和華說:「我會把我的神聖力量降在他身上,他會向列國闡明公正的含意。」(馬太福音12:18)耶穌怎樣向列國闡明公正的含意呢?
耶穌「闡明公正的含意」
8-10.(甲)猶太宗教領袖的哪些口傳法律,使人鄙視外族人和婦女?(乙)口傳法律怎樣使守安息日成了苦差?
8 耶穌喜愛耶和華的法律,而且樂於遵守。可是,當時的宗教領袖卻歪曲和濫用法律。耶穌對這些人說:「抄經士和法利賽派啊,你們這些虛偽的人有禍了!因為……法典上更重大的事,就是公正、憐憫、忠信,[你們]反而漠視了。」(馬太福音23:23)這些人本應教導人認識上帝的法律,不過他們非但沒有闡明公正的含意,還使人誤解上帝的公正標準。為什麼這麼說呢?以下是一些例子。
9 耶和華規定,他的子民不可跟四周的外族人來往。(列王紀上11:1,2)可是,有些狂熱的猶太宗教領袖卻誤導人民,要他們鄙視所有外族人。《密西拿》有一條法律說:「不可讓牛留在外族人的客店中,因為他們有獸姦之癖。」這種對外族人的鄙視是不公平的,也違背了摩西法典的精神。(利未記19:34)宗教領袖還定了其他條例,貶低婦女的地位。口傳法律規定:妻子不得和丈夫並肩而行,只可以跟在丈夫後面;在大庭廣眾之下,男人不可跟任何女人甚至妻子交談;女人和奴隸一律不得在法庭上作證。有一篇禱文甚至說,男人可以為了自己不是女人而感謝上帝。
10 宗教領袖定了一大堆規定和誡命,埋沒了上帝法律的真義。例如,法典規定人在安息日不可以工作,應該用這一天來崇拜上帝、親近他。但法利賽派卻在「工作」一詞上大做文章,使遵守這條法律成了苦差。他們把39種活動,例如收割莊稼和捕捉動物,都列入「工作」的範圍,結果引起了數不盡的問題:在安息日把跳蚤捏死,算不算捕捉動物呢?經過麥田時摘麥穗來吃,算不算收割莊稼呢?治病又算不算工作?他們竟為每種情況,一一定下繁瑣而嚴格的規定。
11,12.耶穌怎樣駁斥法利賽派那些不符合聖經的傳統?
11 在這樣的情況下,耶穌怎樣教導百姓明白什麼才算公正呢?他一直勇敢無畏,用言行表明宗教領袖的主張是錯誤的。我們先看看他教導人的話。耶穌毫不留情地抨擊宗教領袖自定的法律,指責他們「用自己傳給人的傳統,使上帝的話語作廢了」。(馬可福音7:13)
12 耶穌果敢地指出,法利賽派歪曲了安息日的法律——事實上他們完全誤解了安息日的真義。他說,彌賽亞是「安息日的主」,自然有權在安息日治病。(馬太福音12:8)為了強調這一點,他在安息日公開施行奇跡為人治病。(路加福音6:7-10)這些神跡預示了他會在千年統治期間醫治世上所有人。那一千年將會是最偉大的安息日。到時,所有忠於上帝的人都會擺脫一直以來的奴役,永遠不再受罪和死亡的轄制。
13.耶穌完成地上的職務之後,什麼法律設立了?這套法律跟摩西法典有什麼不同?
13 耶穌也通過一套新的法律闡明公正的含意。這套法律就是他完成地上的職務之後設立的「基督法律」。(加拉太書6:2)這套法律雖然跟它所取代的摩西法典不同,著重原則而非詳盡的條文,但也有一些明確的誡命。其中一條是耶穌所說的「新誡命」:基督怎樣愛門徒,門徒也應該怎樣彼此相愛。(約翰福音13:34,35)不錯,所有按照基督法律生活的人,都應該顯出無私的愛心。
公正的好榜樣
14,15.耶穌怎樣表明,他承認自己的權力有限?這一點為什麼使我們更加安心?
14 耶穌不光是教導別人要有愛心,他也實踐了「基督法律」,我們從他在地上的一生就能看出這點。耶穌在三方面闡明了公正的含意。
15 首先,耶穌謹言慎行,避免處事不公。你可能留意到,世上許許多多不公正的事,禍根往往是當事人心高氣傲,越權妄為。耶穌卻不是這樣的人。有一次,有人求他說:「老師,請吩咐我的兄弟跟我分家業。」耶穌怎樣回答他呢?「朋友,誰委任我做你們兩人的審判官或仲裁人呢?」(路加福音12:13,14)我們從他的回答學到什麼呢?論才智,論判斷力,他是遠遠超越世上所有人的,而且又有上帝所賜的莫大權力,然而他卻回絕了那個人的請求,因為替人分家產並不是他分內的事。耶穌一向都謙虛謹慎,在降世為人之前的億萬年裡也從沒有越權。(猶大書9)由此可見,耶穌的確很謙卑,相信耶和華才有權決定什麼是公正。
16,17.(甲)耶穌傳講上帝王國的好消息時,怎樣顯出公正?(乙)耶穌怎樣表明自己不但充滿正義感,而且非常憐憫人?
16 其次,耶穌傳講上帝王國好消息的方式也體現了公正。他不偏心,無論窮人富人、男女老少,他都熱心教導。法利賽派卻完全相反,他們看不起貧苦大眾,還輕蔑地把百姓稱為「安·哈阿雷茨」,意思是「土地之民」。面對這股歪風,耶穌勇敢地起來伸張正義。他無論做什麼都堅守上帝的公正原則,例如向所有人宣講好消息,傳道時跟平民一起吃飯,給他們食物,醫治他們,把死人復活。「各種各樣的人」他都願意接觸,而這正是上帝的旨意。c(提摩太前書2:4)
17 第三,耶穌不但充滿正義感,而且非常憐憫人。他主動向有罪的世人伸出援手。(馬太福音9:11-13)他樂意救助弱小,也沒有像宗教領袖那樣,教導人處處提防外族人。雖然他的任務主要是向猶太人傳道,卻也仁慈地教導過一些外族人。有一次,他行神跡醫好了一個羅馬軍官的僕人,並且說:「這麼有信心的人,在以色列我還沒有見過。」(馬太福音8:5-13)
18,19.(甲)耶穌怎樣尊重婦女?(乙)耶穌的榜樣說明勇氣跟公正有什麼關係?
18 耶穌也不贊同一般人對婦女的輕蔑態度。事實上,他不怕別人怎麼看自己,勇於做對的事。比如說,當時的人認為,撒馬利亞人跟外族人一樣,都是不潔的。但在敘加城的井旁,耶穌毫不猶豫地向一個撒馬利亞女人傳道,這也是他第一次在別人面前表明自己就是上帝承諾的彌賽亞。(約翰福音4:6,25,26)法利賽派主張不要教導女人學習上帝的法律,耶穌卻樂意花時間和精力教導她們。(路加福音10:38-42)按照當時的傳統觀念,婦女的證詞是不可信的。耶穌卻讓幾個婦女有幸成為第一批見證他復活的人,還吩咐她們去找他的男性門徒,告訴他們這件大事!(馬太福音28:1-10)
19 耶穌的確向列國闡明了公正的含意,而他這樣做往往要冒很大的風險。他的榜樣說明,人要有勇氣才能堅守公正。因此他堪稱「猶大部族的獅子」。(啟示錄5:5)還記得嗎?獅子象徵公正和勇氣。不久,耶穌就會進一步伸張正義,完完全全「在地上確立公正」。(以賽亞書42:4)
彌賽亞君王「在地上確立公正」
20,21.今天,彌賽亞君王怎樣在全世界和基督徒會眾裡伸張正義?
20 1914年,耶穌登基成為彌賽亞君王,此後他一直在地上伸張正義。他怎麼做呢?在他的領導下,馬太福音24:14的預言應驗了。耶穌的門徒一直向世界各地的人宣講上帝王國的真理。他們像耶穌一樣大公無私、不偏心,設法讓所有人,不論男女老少、窮人富人,都有機會認識公正的上帝耶和華。
21 身為基督徒會眾的元首,耶穌也在會眾裡伸張正義。正如聖經預言,他賜下一些人「作為禮物」,在會眾裡帶頭。這些人就是忠心的長老。(以弗所書4:8-12)這些長老都跟從耶穌公正的榜樣,牧養上帝珍視的羊群。他們時刻謹記,無論弟兄姐妹有什麼職責、名望或財富,耶穌都希望他們公平對待每一個人。
22.當今世界到處都是不公正的事,耶和華有什麼感覺?耶和華委派他的愛子怎麼做?
22 耶穌很快就會在地上完全確立公正,這是前所未有的壯舉。當今世界腐敗不堪,到處都是不公正的事。有些國家投入巨量的金錢和時間去研發武器,有些富人揮金如土,終日只顧享樂。然而,在有些地方,卻有不少孩子餓死。這樣看來,這些孩子其實都是受害者。每年有千千萬萬人枉死,連同其他數不勝數的冤案,都讓耶和華非常憤怒。上帝已經委派他的愛子為正義而戰。在不久的將來,耶穌會鏟除當今的邪惡制度,永遠消滅不公正的事。(啟示錄16:14,16;19:11-15)
23.哈米吉多頓大戰之後,基督會怎樣彰顯耶和華的公正?
23 不過,公正的耶和華不僅會消滅惡人,還委任了他的愛子做「和平的領袖」,在哈米吉多頓大戰後「以公正」統治全球,締造太平盛世。(以賽亞書9:6,7)那時,世上各種讓人痛苦的不公正的事,都會被耶穌完全消除。他會時刻堅守耶和華完美的公正標準,萬世不變。因此,我們現在就必須努力效法上帝,堅守公正。接著,我們會談談在哪幾方面可以效法上帝的公正。
-
-
要處事公正,與上帝同行親近耶和華
-
-
第16章
要處事公正,與上帝同行
1-3.(甲)耶和華為我們做了什麼?(乙)仁愛的救主耶和華對我們有什麼要求?
請想像你正置身在一艘快要沉沒的船上,在你以為必死無疑的時候,有人把你救出險境,帶到安全的地方,然後對你說:「沒事了!」你肯定對那個人感恩戴德,因為他對你有救命之恩。
2 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彷彿都遇到危險,耶和華卻救我們脫離險境,他對我們實在恩重如山。為了拯救我們脫離罪和死亡,耶和華提供贖價,作出了重大的犧牲。我們很有安全感,因為知道只要繼續對上帝提供的贖價有信心,他就會樂於寬恕我們的罪,讓我們享有永遠光明的前途。(約翰一書1:7;4:9)正如第14章表明,贖價的安排證明耶和華的愛心多麼偉大、他的公正標準多麼崇高。那麼,我們該怎樣報答上帝的厚恩呢?
3 我們應該聽聽仁愛的救主耶和華對我們有什麼要求。耶和華通過彌迦先知說:「世人啊,上帝已經告訴你什麼是善。耶和華對你有什麼要求呢?他只是要你處事公正,喜愛忠貞,謙虛地與你的上帝同行。」(彌迦書6:8)請注意,耶和華對我們的一個要求是:要「處事公正」。怎樣做才是「處事公正」呢?
努力做正義的事
4.我們怎麼知道耶和華要求我們符合他的正義標準?
4 耶和華要求我們符合他的善惡標準。上帝的標準絕對正義,完全公正。我們努力做正義的事,就是追求公正、追求正義了。以賽亞書1:17說:「要學習行善,尋求公正。」聖經也勸勉我們要「追求正義」。(西番雅書2:3)此外,我們還要「穿上新品格。這種新品格是按照上帝的旨意創造的,反映出真實的正義」。(以弗所書4:24)人追求正義,就會遠離暴力、不潔和不道德的事,因為這樣的事跟上帝的聖潔標準背道而馳。(詩篇11:5;以弗所書5:3-5)
5,6.(甲)按照耶和華的正義標準生活為什麼不會太難?(乙)聖經怎樣表明人必須持續不斷地追求正義?
5 按照耶和華的正義標準生活會太難嗎?愛耶和華的人絕不這樣看。我們深愛上帝,對他各種無與倫比的美德欽佩不已,所以我們努力做他嘉許的事。(約翰一書5:3)我們記得,耶和華「喜愛正義的行為」。(詩篇11:7)因此,我們必須學會愛耶和華所愛,恨耶和華所恨,這才是真正效法上帝,做正義的事。(詩篇97:10)
6 人是不完美的,要追求正義並不容易。我們必須除去種種舊品格和違反上帝標準的行為,並努力穿上新品格。聖經表明新品格是藉著確切的知識「漸漸更新」的。(歌羅西書3:9,10)「漸漸更新」這句話意味著,培養新品格的過程是持續不斷的,必須堅持不懈才行。然而,無論我們怎樣竭力做對的事,有時仍會被與生俱來的罪性壓倒,會說錯話、做錯事或有錯誤的想法。(羅馬書7:14-20;雅各書3:2)
7.如果我們沒有達到耶和華的正義標準,該對自己有什麼看法呢?
7 如果我們沒有達到耶和華的正義標準,該對自己有什麼看法呢?我們不想輕視罪的嚴重性,但也不用灰心喪氣,自慚形穢,覺得自己不配崇拜耶和華。充滿恩典的上帝已經作出安排,讓衷心悔改的人能重新被他接納。使徒約翰說:「我把這些話寫給你們,免得你們一時犯罪。」由於我們生來就不完美,難免犯錯,因此約翰安慰我們說:「可是,誰真的一時犯罪,在天父那裡有一位幫助我們的,就是正義的耶穌基督。」(約翰一書2:1)沒錯,耶和華派耶穌來,獻出生命作為贖價,讓生來有罪的人也可以崇拜他,得到他的認可。這讓我們深受感動,決心要使耶和華的心歡喜。
上帝的公正與傳講王國好消息
8,9.為什麼說,耶和華使好消息傳遍天下表明他是公正的上帝?
8 處事公正也包括要積極傳講上帝王國的好消息。事實上,我們這樣做就是效法上帝處事公正了。傳講好消息跟耶和華的公正有什麼關係呢?
9 耶和華會在毀滅這個邪惡的制度之前發出警告。耶穌預言在這個制度的末期會有什麼事發生,說:「好消息必須先傳遍萬國萬族。」(馬可福音13:10;馬太福音24:3)「先」一詞暗示,傳道工作擴展到全球以後,會有其他事件接連發生。這些事件包括聖經預告的大患難,這場患難會使惡人遭受毀滅,為正義的新世界鋪路。(馬太福音24:14,21,22)誰也不能指控耶和華對惡人不公正,因為他已經發出警告,讓惡人有充分的機會改過自新,保全生命。(約拿書3:1-10)
10,11.為什麼我們向人宣揚好消息,就表明自己效法上帝、處事公正呢?
10 為什麼我們向人宣揚好消息,就表明自己效法上帝、處事公正呢?首先,我們盡力幫助別人得救是義不容辭的。請再想想從沉船獲救的比喻:你已經在救生艇上,當然也希望幫助那些還在大海裡掙扎呼救的人。同樣,有很多人還在這個邪惡的世界裡掙扎求存,我們有義務向他們伸出援手。雖然許多人不想聽我們的信息,但只要耶和華繼續耐心地對待他們,我們就應該繼續努力幫助他們悔改,讓他們有機會得救。(彼得後書3:9)
11 此外,我們向各種各樣的人傳講好消息,也是在效法耶和華對人一視同仁。要記住,「上帝是不偏心的,無論哪個國族的人,只要敬畏他,做對的事,他都接納」。(使徒行傳10:34,35)我們效法上帝,處事公正,就不會對人有偏見。無論別人屬於什麼種族、他們的社會或經濟地位如何,我們都應當一視同仁地向他們傳講王國的信息。這樣,所有願意聆聽的人都有機會認識真理,服從上帝。(羅馬書10:11-13)
待人接物
12,13.(甲)為什麼我們不該妄自批評別人?(乙)耶穌勸我們「不要再妄自審判人」「不要再譴責人」,他的話是什麼意思?(參看腳注)
12 我們處事公正,就會在待人接物方面效法耶和華。人很容易妄自批評、挑剔別人,或猜疑別人的動機。然而,誰願意耶和華冷酷無情地猜疑他們的動機、挑剔他們的弱點呢?耶和華絕不會這樣對待我們。詩篇執筆者說:「耶和華,耶和華啊,要是你細察罪過,誰能站得住呢?」(詩篇130:3)公正又憐憫人的上帝不會一直盯著我們的缺點,我們實在感激不盡。(詩篇103:8-10)那麼,我們該怎樣看待別人呢?
13 要是我們真的明白上帝既公正又憐憫人,就不會在一些無關緊要、跟自己沒有關係的事上妄自批評別人。耶穌在「登山寶訓」中警告說:「你們不要再妄自審判人,免得你們被審判。」(馬太福音7:1)根據路加的記載,耶穌還說:「不要再譴責人,你們就不會被譴責。」a(路加福音6:37)耶穌的話顯示,他深知不完美的人很容易批評別人。人如果喜歡挑別人的錯,聽了耶穌的教導後,就不該再這樣做了。
我們一視同仁地向人傳講好消息,就是效法上帝,處事公正
14.為什麼我們「不要再妄自審判人」?
14 為什麼我們「不要再妄自審判人」呢?理由之一是,我們根本無權定別人的罪。門徒雅各提醒我們,「賜下法律、施行審判的,只有一位」,就是耶和華。因此,雅各提出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你是誰,竟敢妄自譴責別人?」(雅各書4:12;羅馬書14:1-4)此外,由於與生俱來的罪性,我們很難作出公正的判斷。自尊心受損、偏見、妒忌心、自以為是的態度等,都會妨礙我們用正確的眼光看待別人。我們還有其他許多局限,只要仔細想想,就不會動不動批評別人。我們既不能洞悉人心,也無法完全清楚別人的處境。既然如此,我們憑什麼猜疑其他信徒的動機,或認為他們沒有盡力崇拜上帝呢?要效法耶和華,留意弟兄姐妹的可取之處,而不是挑剔他們的過錯。這樣才是更好的做法!
15.崇拜上帝的人絕不該有怎樣的言行?為什麼?
15 我們又是怎樣看待家人的呢?家,本應是個安樂窩,可惜在許多家庭裡,惡言相向已成家常便飯,虐待配偶或虐待兒女的事也很常見。可是,崇拜上帝的人絕不可以說污言穢語、對人冷嘲熱諷或行為粗暴蠻橫。(以弗所書4:29,31;5:33;6:4)因此,即使在家裡,我們也應該聽從耶穌的勸告,「不要再妄自審判人」,「不要再譴責人」。要記住,我們要處事公正,就該以耶和華對待我們的方式待人。上帝對我們絕不會冷酷無情,而是充滿溫情的。(雅各書5:11)耶和華確實值得我們效法!
長老「主持公道」
16,17.(甲)耶和華對長老有什麼要求?(乙)如果犯罪的人不肯悔改,長老該怎麼辦?為什麼?
16 我們所有人固然都要處事公正,但身為長老的基督徒更該如此。以賽亞預言說:「看!會有一個王掌權,伸張正義,會有首領們治國,主持公道。」(以賽亞書32:1)「首領們」就是指會眾中的長老。沒錯,耶和華要求長老按照他的公正標準履行職責。長老怎樣才能做到這點呢?
17 這些成熟的長老明白,要主持公道、伸張正義,就必須使會眾保持聖潔。如果會眾裡有人犯了嚴重的過錯,長老有責任審理案件。長老記得,要效法公正的上帝,就應該儘可能對人顯出憐憫。因此,他們會設法勸導犯罪的人,幫助他們悔改。如果長老已盡力而為,對方卻不肯悔改,長老該怎麼辦呢?耶和華是完全公正的,他吩咐他們要採取堅決的行動:「要把邪惡的人從你們當中除掉。」換句話說,要把不肯悔改的人從會眾裡開除。(哥林多前書5:11-13;約翰二書9-11)這樣的事雖讓長老十分難過,可是他們明白,為了使會眾保持聖潔,這樣做是必須的。儘管如此,長老仍然希望犯罪的人最終醒悟過來,重新被會眾接納。(路加福音15:17,18)
18.長老提出基於聖經的勸告時會謹記什麼?
18 長老效法耶和華主持公道,就會在必要時向弟兄姐妹提出基於聖經的勸告。當然,長老不會刻意尋找弟兄姐妹的過錯,也不會動不動就糾正別人。但如果有人「不知不覺失足了」怎麼辦呢?長老深知,按照上帝的公正標準處事就不該待人苛刻或漠不關心,倒該「用溫和的態度,設法糾正」失足的人。(加拉太書6:1)因此,長老不會怒氣沖沖地責罵犯錯的人,也不會尖刻地指責他們。長老仁愛地提出勸告,對方就會比較樂於接受糾正。即使長老不得不坦率地責備犯錯的人,指出對方的行為會有什麼後果,但也會謹記,犯錯的弟兄姐妹仍然是耶和華的羊。b(路加福音15:7)長老提出勸告或責備時只要出於愛心,而且態度仁慈,就更能感動犯錯的人改過自新。
19.長老往往要做怎樣的決定?他們必須按照什麼去做決定?
19 長老往往要做一些對弟兄姐妹影響很大的決定。比如說,長老團會定期商議會眾中哪些弟兄符合資格,可被推薦做長老或助理僕人。長老深知,在這方面大公無私十分重要。上帝在聖經裡清楚表明,做長老或助理僕人的基督徒必須符合什麼資格。長老必須按照上帝所定的標準,而不是憑著自己的感覺去推薦人。這樣,他們才能像聖經說的那樣,對人沒有成見,也不偏心。(提摩太前書5:21)
20,21.(甲)長老盡力怎樣做?為什麼?(乙)長老可以做些什麼去「安慰憂鬱的人」?
20 長老還以其他方式伸張上帝的正義。以賽亞預言做長老的會「主持公道」之後,說:「各首領會像避風之所,避暴雨之處,像河流在無水之地,像大磐石的影子在乾旱之地。」(以賽亞書32:1,2)因此,長老們會盡力安慰和鼓勵弟兄姐妹。
21 這個世界充滿難題、令人沮喪,很多人都需要得到鼓勵。長老可以做些什麼去「安慰憂鬱的人」呢?(帖撒羅尼迦前書5:14)要懷著體恤之心聽他們說話。(雅各書1:19)他們也許需要向一些值得信任的人傾訴。(箴言12:25)要讓他們知道,耶和華和弟兄姐妹都珍視他們、深愛他們。(彼得前書1:22;5:6,7)長老也可以跟他們一起禱告。憂鬱的人聽見長老衷心地為他們向上帝祈求,一定會深感安慰。(雅各書5:14,15)長老懷著愛心幫助憂鬱的信徒,公正的上帝一定不會忘記!
長老扶持和安慰憂鬱的人,就能體現上帝的公正
22.我們可以怎樣效法耶和華處事公正?這會帶來什麼美好的結果?
22 我們效法耶和華處事公正,就會跟他越來越親近。只要我們擁護上帝的正義標準,努力傳講拯救生命的好消息,留意別人的優點而不是一味挑錯,就能反映出上帝的公正。長老努力使會眾保持聖潔,提出基於聖經的勸告去加強弟兄姐妹的信心,在會眾決策上大公無私,扶持和鼓勵憂鬱的人,就能體現上帝的公正。耶和華從天上看見他的子民努力做公正的事,與他同行,一定會心花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