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函
從馬太福音11:11看來,我們應當斷定耶穌預先知道施浸者約翰會先於他自己死去嗎?
耶穌顯然預知約翰不會活到有機會成為受膏的基督徒,因為他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大過施洗約翰的;然而天國裡最小的比他還大。」——馬太福音11:11。
天使加百列在宣布約翰行將出生時預言約翰會「有以利亞的心志能力,……為主[耶和華]預備合用的百姓」。約翰會擔任先驅的角色,為耶和華所差來的彌賽亞預備一群合用的百姓。但這項宣布並沒有表示約翰自己會成為將臨的彌賽亞的門徒,約翰的父親撒迦利亞所作的預言也沒有暗示這件事。——路加福音1:17,67-79。
約翰替耶穌施浸之後繼續傳道和為人施浸,盡力履行他為彌賽亞預備百姓的任務。上帝曾以神奇的方式使約翰知道耶穌會以聖靈為人施浸,但約翰本人並沒有表示自己會獲得聖靈而成為受膏的基督徒。(馬太福音3:11)約翰也承認自己會逐漸衰微,耶穌則會日益興旺。——約翰福音3:22-30。
耶穌說出馬太福音11:11的一段話時,約翰已身陷囹圄。耶穌預先向人指出,未來在天上以君王兼祭司的身分服務的人當中,甚至最小的一位也大過當時身在獄中的先知。此外,耶穌看來也知道約翰不久便會去世,在上帝把通往屬天生命的「新」路向人打開之前便結束他的一生。(希伯來書10:19,20)這意味到約翰不會活到公元33年的五旬節,目擊耶穌的門徒受聖靈所膏。有鑑於此,我們可以認為耶穌在馬太福音11:11所說的話的確表示他知道約翰不會升到天上去。
何以公元29年而非路加福音3:1所提及的凱撒提庇留開始統治的年代——公元14年——被人視為聖經歷史的關鍵日期?
聖經沒有提及提庇留即位的日期,可是卻報導了一宗在他作王第15年發生的事。這使研究聖經的人能夠確定事情發生在公元29年。從聖經的觀點看來,我們可以把這一年視為關鍵日期。
羅馬第二位皇帝凱撒提庇留的統治時期是歷史所一致接受的。《新大英百科全書》說:「公元14年8月19日,奧古斯都[第一位皇帝]駕崩。居於至高地位的提庇留操縱元老院,差不多有一個月之久不准元老院立他為皇帝,然而他卻在9月17日繼位成為羅馬帝國的元首。」a
提庇留開始統治的確定時間與聖經的記載有密切關係,因為路加福音3:1-3論及施浸者約翰的服事職務說:「凱撒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本丟·彼拉多作猶太巡撫,……撒迦利亞的兒子約翰在曠野裡,上帝的話臨到他。他就來到約旦河一帶地方,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
提庇留登基時,約翰仍未開始傳道和為人施浸。他在「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才開始執行這項工作。這一年從公元28年秋季開始,直至公元29年秋季結束。然而,獲悉這件事並不足以使人確定約翰是在該年的哪個時候開始執行服事職務,也無法藉此算出有關事件發生的精確時間。
可是,聖經給我們一些十分重要的補充資料。例如,但以理那關於「七十個七」的預言透露公元29年是彌賽亞出現的年份。預言同時表明耶穌的服事職務會共長三年半。(但以理書9:24-27)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幾項聖經細節:耶穌比約翰遲六個月出生;耶穌受浸時「年紀約有三十歲」;耶穌死於公元33年的春季(逾越節時分),當時他是33歲半。——路加福音1:24-38;3:23;22:14-16,54。b
既擁有這些精確的聖經資料,同時參考世俗歷史所定出的提庇留在位時期,聖經研究者能夠算出約翰的服事職務開始於公元29年的春季;在此之後六個月,即公元29年的秋季,約翰為耶穌施浸。因此,從聖經的觀點看來,我們是應當將公元29年而非公元14年視作關鍵日期。
[腳注]
a 儒略曆9月17日相當於今日普遍使用的格雷果里曆(西曆)9月15日。
b 請參看守望台聖經書社出版的《洞察聖經》第一冊,第458,463,467頁;第二冊,第87,899-902,1099,110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