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幫助孩子在敬虔的智慧中成長
    守望台1987年 | 8月15日
    • 「每年到逾越節,他父母就[按慣例]上耶路撒冷去。」(路加福音2:41)根據上帝的律法,每個男丁都要前往耶路撒冷守節。(申命記16:16)但聖經的記載說,「耶穌的父母就照常上耶路撒冷去。」約瑟帶著馬利亞,很可能連同其餘的家人,踏上超過60英里(100公里)的旅途前往耶路撒冷出席這個歡樂的場合。(申命記16:6,11)這是他們的慣例——生活上的一個經常部分。此外,他們並非僅是象徵式地在這個場合露面而已。反之他們留下來,直至守完了節期為止。——路加福音2:42,43。

  • 幫助孩子在敬虔的智慧中成長
    守望台1987年 | 8月15日
    • 一次疏忽

      耶穌較年幼的時候,他無疑在每年上耶路撒冷的旅途中留在父母身邊。可是,隨著耶穌逐漸長大,他也許享有較多的自由。到12歲時,耶穌差不多已達到猶太人視為邁向成年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的年齡。也許由於這項正常和自然的轉變,約瑟一家人離開耶路撒冷回家時發生了一次疏忽。聖經的記載報導說:「他們回去,孩童耶穌仍舊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並不知道,以為他在同行的人中間,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在親族和熟識的人中找他。」——路加福音2:43,44。

      父母和年幼的人無疑都可以看出這宗事件的若干特色。可是,不同之處是:耶穌是完美的。既然耶穌很樂於順服約瑟和馬利亞,我們無法想像他蓄意違背父母與他所作的某些安排。(路加福音2:52)遠較可能的情形是彼此的溝通中斷了。耶穌的父母假設耶穌在同行的親族和熟識的人當中。(路加福音2:44)我們可以很容易想像得到,在離開耶路撒冷的一片忙亂中,約瑟和馬利亞首先留意照顧較年幼的兒女;他們假設長子耶穌也跟著一道來。

      在另一方面,耶穌顯然以為父母知道他在哪裡。這點從他後來的回答可以看出:「為什麼找我呢?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的家裡麼?」耶穌並非表現不敬的態度。他的話僅是表明他對於父母不曉得應往何處找他一事感到驚訝而已。這是個典型的「誤會」,是許多有兒女正在成長的父母都可以理解的。——路加福音2:49,《新譯》。

      在第一天的末了,約瑟和馬利亞發現耶穌失蹤了。試想想他們對這件事多麼擔心。在隨後兩天,他們走遍耶路撒冷各處去找尋耶穌。試想像一下他們越來越深的焦慮。可是,在這場虛驚中,事情的結局卻表明他們對耶穌所施的教養並沒有白費。耶穌沒有結交壞人,也沒有為父母帶來羞辱。約瑟和馬利亞找著耶穌時,他正「在殿裡,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凡聽見他的,都希奇他的聰明和他的應對。」——路加福音2:46,47。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