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最暢銷書——它如何奮鬥圖存警醒!1980年 | 9月8日
-
-
世界最暢銷書——它如何奮鬥圖存
在歷向出版的每千本書中,只有五十本能夠繼續流行至少七年。因為讀者的興趣消失得很快,於是書的壽命就相當短促。
那末,你對於繼續流行了3,000年以上的一本書有什麼感想呢?除此之外,事實上這本書還遭受過比世界歷史上任何書本所遭受的最猛烈反對而屹立不倒。暴君、國王、諸侯,不錯,甚至整個帝國,都曾力圖把它毀滅。可是,今日它已成為世界最暢銷書!
有時在反對者看來,聖經的毀滅已成定局。許多勢力強大的統治者頒令嚴禁聖經和對之大肆攻擊,結果卻是勞而無功。這本書仍然生存。它經過多個世紀的攻擊浪潮而歷劫生存這項事實被稱為「歷史的奇蹟。」
請想想!像聖經這樣古老和遭受過這麼激烈反對的一本書竟能成為古今最暢銷書豈不是非常奇怪嗎?書本在若干方面像人一樣。它們有個開始,也許增長至全盛時期,然後衰老和死亡。圖書館通常是數百萬本死書的墓地。
可是,聖經及其三十五個世紀之前的寫作始源卻欣欣向榮,譯成的文字可供全球百分之97的居民閱讀。它的傳布廣泛得驚人,甚至「最暢銷書」這個名詞未創立之前,聖經已是世上最渴求的書。
僅是聖經本身得以留存尚且未足
聖經聲稱含有上帝的道,它的寫作是受上帝的靈直接感示的。(提摩太後書3:16;彼得後書1:20,21)上帝論及他的道說:「草必枯乾,花必凋殘,惟有我們上帝的話必永遠立定。」(以賽亞書40:8)它的『永遠立定』意味到上帝的道不僅以書本形式存在一段長時期而已。
事實上今日存在的「許多書」在寫作形式上看來比聖經更為古老。例如,許多現存的泥板和古代巴比倫與埃及的文獻的寫作被認為比摩西在公元前1513年開始輯集聖經時還早幾個世紀。但這些古代文獻的文字現已成為死的文字,今人對其中所討論的事物已不感興趣。在實用的意義上,「這些書」已成為死書。
相反地,聖經聲稱上帝的道會「運行在信主的人心中」。(帖撒羅尼迦前書2:13)聖經信息的力量會影響到加以實踐的人的生活。《耶路撒冷聖經》把同一節經文譯成「上帝的信息」:「在你們相信的人當中仍是一種活的力量。」
巨大的挑戰
上帝能保全他的道作為「活的力量」直至永遠嗎?若然,這便意味到要克服巨大的障礙。除了天然災劫之外,聖經還遭受攻擊,這使它差不多被摧毀至不能在相信的人當中作為活力的程度。
聖經怎樣克服這一切障礙遂成為一項令人深感興趣的討論題材。多個世紀以來,不斷有人企圖把它焚燒埋葬。勢力強大的國王和君主曾以舉國力量反對聖經。可是聖經卻屹立不移直至今日。
有人也許納罕:『出力保全聖經是為了什麼呢?聖經僅是對我的生活有良好影響而已?還有其他較深刻和更有意義的理由嗎?』不錯,為什麼在以往有人肯付出這麼大的努力,而且今日仍然努力,使每個人能夠擁有和閱讀聖經?
你在下列資料中會發現這些問題的可喜答案。它同時令你對聖經保全至今這件事具有更深的體會。
-
-
聖經克服各種天然障礙警醒!1980年 | 9月8日
-
-
聖經克服各種天然障礙
埃及亞歷山大利亞瑰麗堂皇的圖書館無疑是今日尚存的世界最大圖書匯集中心。有一個時期,它的古代書架上充滿了五十多萬文獻。
這間圖書館建於公元前第三世紀,在建成將近350年後,火災焚毀了其中若干書籍。殘存的寶貴文獻不久又遭受掠奪和摧毀。英國歷史家吉朋聲稱,「許多古代天才作品遭受無法復元的摧殘。」
不錯,大部份寫在紙草(以埃及盛產的紙草植物所製的紙)上的巨量書籍都毀於天然災劫,但有一本書卻能渡過災劫——火災和人的掠奪。那些文獻若是刻在石上或泥板上而非寫在可毀的紙草上,則它們的命運便會較佳。
但在公元第一世紀所寫的《基督教希臘文聖經》的若干部份卻寫在同一可毀的物質,紙草,之上。當時主要用來寫聖經的是羊皮或牛皮(以動物皮製成的書寫用品[提摩太後書4:13])。這種物質也是可以焚燒和日久腐爛的。倘若沒有副本去保全那無價的信息的話,聖經的手寫原本就多麼容易消滅!可是,當時已有許多抄本製成和流傳,因此雖然寫在可毀的物質上,信息亦不至失傳。
交託在少數人手上
聖經生存的另一天然障礙便是事實上它在起初便被交託在少數不受歡迎的人之上。使徒保羅承認:「上帝的聖言交託猶太人。」(羅馬書3:2)若干猶太人在一段超過千年的時期被上帝用來記錄他的道,該國也竭力護衛這些神聖寫作。
請想想!當聖經寫作開始時,該國的人數被描述為「在萬民中是最少的。」它的弱小與強大的鄰國如赫人、亞摩利人等成一對照。但那些強鄰的文學作品有什麼遭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