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萬國行將得享公平
    守望台1989年 | 6月15日
    • 13,14.(甲)我們人人都應當怎樣檢討自己的內心情況?(乙)我們可以怎樣表現我們對耶和華的感激?

      13 上帝向人表現公平和愛心,為你犧牲他獨生的兒子作為贖價,這件事有使你的心大受感動嗎?請想像一下上帝吩咐亞伯拉罕將他所疼愛的獨生子獻作祭物時,亞伯拉罕有什麼感覺!但是上帝的感覺更深刻得多。請也想想耶和華目擊他的愛子受人侮辱、受過路的行人恥笑、在苦刑柱上受到劇烈的苦楚,他有些什麼感覺。請想想耶穌呼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時,耶和華有什麼反應。(馬太福音27:39,46)可是,為了公平起見,耶和華上帝容許他的兒子以這種方式死亡,藉此證明自己的忠誠以洗雪上帝的正義。此外,耶和華也藉著容許自己的兒子死亡而向我們打開了得救的途徑。

      14 我們對耶和華和他兒子所懷的感激無疑應當推使我們公開承認:「我們將救恩歸於上帝,也歸於羔羊。」(啟示錄7:10)藉著以這種方式作出積極響應,我們表明自己相信摩西的話:「[耶和華]所行的無不公平。」(申命記32:4)我們若承認及追求上帝為了拯救人類而表現的公平行事方式,就必然為耶和華和他的兒子帶來莫大的快樂!

      15.耶穌對尼哥德慕所說的話對我們有什麼意義?

      15 1870年代我們的信徒同工在贖價祭物的爭論上採取堅定立場,我們豈不為此高興嗎?今日,上帝的組織像以往一樣堅決緊守上帝用來拯救人類的和平、仁愛的方法,我們豈不為了屬於這樣的一個組織而高興嗎?既然如此,我們就應當特別留意耶穌對尼哥德慕所說的話:「上帝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信他的人,不被定罪;……行真理的必來就光,要顯明他所行的是[與上帝一致]。」若要逃避上帝所作的不利判決,我們就必須從事「與上帝一致的工作」以證明我們對他的兒子懷具信心。——約翰福音3:17,18,21。

      16.耶穌的門徒可以怎樣榮耀天父?

      16 耶穌說:「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愛裡,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愛裡。」(約翰福音15:8,10)其中一些命令是什麼?命令之一見於約翰福音13:34,35,耶穌對門徒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愛的果子在耶和華見證人當中十分明顯。耶穌也吩咐說:「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馬太福音28:19,20)你自己正努力從事這些「與上帝一致的工作」嗎?

      17.什麼成果表明傳道和教人的工作是耶和華的公平的一項表現?

      17 耶和華容許耶穌的門徒從事傳道和教人的工作的確是公平之舉,我們考慮一下耶和華見證人僅在一年之內所成就的事便可以看出這點。在1988年有23萬9268位新門徒受浸!這豈不令你滿心喜樂嗎?

      公平的上帝會迅速行事

      18.鑑於耶和華的子民所受的逼迫,這引起了一些什麼問題?

      18 見證工作一直在反對之下進行。耶穌告訴門徒說:「他們若逼迫了我,也要逼迫你們。」(約翰福音15:20)耶和華見證人的現代歷史充分證明了這句話的真確性。見證人在一國復一國中經歷到政府的禁制、監禁、毆打,甚至以苦刑虐待。這使我們想起哈巴谷那含有預言性的話:「律法放鬆,公理也不顯明。」因此,有時甚至耶和華的子民也不禁問道:「世上行詭詐的人,耶和華為何看著不理呢?惡人吞滅比自己公義的,耶和華為何靜默不語?」——哈巴谷書1:4,13。

      19.耶穌說了一個什麼比喻幫助我們從上帝的觀點去明白各事?

      19 耶穌說了一個比喻去回答這些問題,也幫助我們從上帝的觀點去看各事。耶穌在路加福音17:22-37描述在這個事物制度的末期,世上會充滿強暴的情況。他說這種情形正好與挪亞日子的洪水和羅得日子的所多瑪、蛾摩拉的情形相若。然後,路加福音18:1-5報導,耶穌轉向門徒,並「設一個比喻,是要人常常禱告,不可灰心。」耶穌談及一個有急需的寡婦及一個能夠幫助她的「官」。寡婦不斷懇求說:「我有一個對頭,求你給我伸冤。」由於寡婦的堅持,法官終於「給她伸冤」。

      20.我們從耶穌的比喻學得什麼教訓?

      20 今日我們可以從這個比喻學得什麼教訓呢?耶穌把不義的法官與耶和華作一對比,說:「你們聽這不義之官所說的話。上帝的選民晝夜呼籲他,他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豈不終久給他們伸冤嗎?我告訴你們,要快快地給他們伸冤了。」——路加福音18:6-8甲。

      21.我們應當對自己的個人難題有什麼看法及怎樣處理?

      21 要時刻記住,我們為個人難題而作的祈求,若看來遲遲未蒙垂聽,這絕不是因為上帝不願應允我們的緣故。(彼得後書3:9)我們若遭受某種逼迫或不平待遇,像寡婦所遭受的一般,我們可以深信上帝會主持公道。我們可以怎樣表現這種信心呢?藉著不斷禱告,然後繼續以忠信的行為去支持自己的禱告。(馬太福音10:22;帖撒羅尼迦前書5:17)我們若保持忠信,就能夠證明世上有誠摯的信心,也有真正愛好公平的人,而我們便是這樣的人之一。——路加福音18:8乙。

      「你們外邦人當與主的百姓一同歡呼」

      22.摩西以什麼勝利的口吻結束他的歌?

      22 許多世紀之前,摩西以勝利的口吻結束他的歌說:「你們外邦人當與主的百姓一同歡呼;因他要伸他僕人流血的冤,報應他的敵人,潔淨他的地,救贖他的百姓。」(申命記32:43)耶和華報仇的日子已迫近眉睫了。我們多麼感激他一秉至公,但卻同時對人表現忍耐!

      23.與上帝的子民一同歡呼的人享有什麼快樂的前途?

      23 「悔改」的路仍然向人打開,但這件事已急不容緩了。彼得警告說:「[主耶和華]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彼得後書3:9,10)由於上帝的公平,他不久便要將現今的邪惡制度毀滅。這個日子臨到時,願我們都置身於響應這個喜樂呼籲的人之列:「你們外邦人當與主的百姓一同歡呼。」不錯,願我們都置身於一大群看出上帝的道路無不公平的快樂子民之列!

  • 由漠不關心轉變為極感興趣
    守望台1989年 | 6月15日
    • 由漠不關心轉變為極感興趣

      加拿大兩位見證人探訪一個婦人,婦人清楚表示她不想跟我們的宗教有任何關係。後來,婦人做家務的時候慢慢想起見證人,想起一些和我們信仰有關的問題。她立刻駕車到街上去找尋兩位見證人。但兩人都不知去向。於是她把車子駛到她朋友的房子去,以為見證人也許會探訪她的朋友。但朋友告訴她,見證人並沒有在這兒停留。她的朋友還說自己跟一個見證人一起工作,提議不如大家見面。跟她們接觸的姊妹解釋道:

      「第一次的探訪實在大出我意料之外,竟然有五個女士在場。她們連珠炮發似的向我提出問題,諸如:『你們為什麼叫自己做耶和華見證人?』『你們為什麼逐家逐戶探訪人呢?』『你們相信耶穌嗎?』我花了三小時回答他們的問題。由於最初的探訪,我平均每月回訪她們三次,每次接觸5至15個人。」

      六個月內,我們的姊妹向這群人分派了313本雜誌、171本小冊子、272本書籍。但現在那位姊妹說:「我盡一切努力鼓勵這群人從我們的個別家庭聖經研究安排得益。」此後的發展將使人極感興趣。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