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在波蘭招聚「珍寶」
    守望台1992年 | 7月15日
    • 木棍對我『執行處分』。僅因為我跟見證人來往,他們便對我拳打腳踢,把我打到遍體鱗傷;我甚至不得不入院留醫。但耶和華卻幫助我,使我得以康復過來。可是,家人仍拒絕接受我。我向教士提及這件事,他卻輕蔑地說:『你僅因為被人打了幾下,便來向我訴苦嗎?』」

      另一位姊妹憶述說:「以前我每年都去琴斯托霍瓦,分別在十四幅耶穌受難像前跪下默禱,我以為這是每個虔誠的天主教徒的責任。至今我的雙膝仍有因此留下的疤痕。」她在18歲那年認識了真理,於是通知教士和家人她不再上教堂了。由於這緣故,她受到痛打。她報導說:「他們把我打得這麼厲害,以致我腦部受到震盪。幸好我在醫院裡及時康復過來而能夠出席『愛好自由者』區務大會。我目睹與會的人充滿了真正團結和友愛,毫無狂熱的氣氛,不禁喜極而泣。這是我在琴斯托霍瓦從未見過的事。我得以體驗耶和華的良善和學會信賴他,這令我多麼快樂。」耶和華的確強化和扶持一切將重擔卸給他的人。——詩篇55:22。

      像在世界其他地方一樣,在這個天主教國家裡,許多被大巴比倫所擄的人紛紛聽從聖經的呼籲,毅然『從她中間出來』。只要是耶和華的旨意,他手下大無畏的百姓會繼續把更多散布在波蘭各地的「珍寶」招聚起來。今後無疑還會有許多人響應以下的呼召:「『來!』……口渴的人也當來;願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啟示錄18:4;22:17。

  • 跟從愛的妙道
    守望台1992年 | 7月15日
    • 跟從愛的妙道

      耶和華上帝就是愛。(約翰一書4:8)他的兒子耶穌基督說,我們應當愛上帝和愛鄰人。(馬太福音22:37-40)事實上,上帝就是憑著這種特質管理整個宇宙!因此,我們若想獲得永生的獎賞,就必須跟從愛的妙道才行。

      上帝對以色列國表現愛心,但後來卻由於這個國家不忠不信而將它拋棄。其後,上帝表明耶穌門徒所構成的會眾乃是他的新組織。他怎樣將這件事表明出來呢?就是藉著聖靈的特別作用,使門徒能講多國的語言及說預言。因此,在公元33年的五旬節,3000名猶太人和歸信者遂離開了舊的組織,成為新組織的成員。(使徒行傳2:1-41)在此之後,聖靈的恩賜是通過耶穌的使徒授予人的。有鑑於此,使徒們去世以後,這樣的恩賜便終止了。(使徒行傳8:5-18;19:1-6)但是到那個時候,聖靈的神奇恩賜已充分證明上帝嘉許屬靈的以色列人了。——加拉太書6:16。

      憑聖靈恩賜所施行的奇跡使人獲益良多。但對人表現愛心和不自私的關懷卻比擁有聖靈的神奇恩賜更為重要。使徒保羅在致哥林多人的第一封信(約公元55年)中清楚闡明了這點。他在信中談及愛是「最妙的道」。(哥林多前書12:31)哥林多前書13章對這妙道有以下的論述。

      若沒有愛,我們就算不得什麼

      保羅解釋說:「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哥林多前書13:1)即使人憑著聖靈能說人的方言或天使的話語,若沒有愛心,這就算不得什麼。保羅認為寧可說五句教導人的話,也勝過說萬句人所不能了解的方言。(哥林多前書14:19)沒有愛心的人就彷彿「鳴的鑼」——令人煩厭的吵耳鑼聲——或毫無旋律的『鈸聲』一樣。沒有愛心的人所說的方言既不能以令人舒暢和富於造就的方式榮耀上帝,也不能對他的子民真正有所幫助。因此,今日我們可以對人表現愛心的方法是:在執行基督徒服事職務時,運用別人容易了解的言詞。

      使徒接著說:「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祕,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哥林多前書13:2)說預言的神奇能力,對奧祕的特別理解以及從聖靈而來的知識也許可以造益別人。可是,擁有這些恩賜的人若沒有愛心,他自己便得不到任何益處了。保羅曾運用對奧祕的特殊了解幫助別人。由於他具有知識的恩賜,他能夠預告遭船難的人必然會生還。(使徒行傳27:20-44;哥林多前書4:1,2)可是,即使他擁有這『一切知識和全備的信心』,若沒有愛,他在耶和華眼中仍算不得什麼。

      今日,耶和華的靈一方面使他手下的見證人能夠明白聖經的預言及神聖的奧祕,另一方面則指引他們將這些知識傳授給別人。(約珥書2:28,29)聖靈同時使人產生所需的信心,將如山的障礙一一克服。(馬太福音17:20)既然這一切都是聖靈所成就的,人若企圖從中獲得個人榮耀就不對了。我們所成就的事若非為了榮耀上帝而行,也不是出於愛上帝和愛人類同胞之心,我們就算不得什麼。——加拉太書5:6。

      沒有愛心的祭物不能使人得益

      保羅說:「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哥林多前書13:3)保羅若將自己所有的財物捐出來賙濟別人,卻沒有愛心,他便得不到什麼益處。上帝獎賞我們不是按著我們所獻禮物的價值,也不是按著我們憑施予所得的榮耀——像撒謊的亞拿尼亞和撒非喇一樣。(使徒行傳5:1-11)相反,他是根據我們所獻祭物背後所懷的愛心去獎賞我們。保羅懷著愛心獻出自己,為賙濟猶太信徒同工而勞碌奔波。他的確在這方面為我們立下優良的榜樣。——哥林多前書16:1-4;哥林多後書8:1-24;9:7。

      若不是出於愛,在上帝看來,甚至為真理作見證而以身殉道也是毫無意義的。(箴言25:27)耶穌談及自己的犧牲,但絕沒有為此自吹自擂。相反,他懷著愛心甘願獻出自己。(馬可福音10:45;以弗所書5:2;希伯來書10:5-10)他的屬靈弟兄『獻上自己的身體作為活祭』為上帝服務,不是藉著標榜自己的殉道行動,而是以一種不引人注目的方式榮耀耶和華,藉此表明自己對他的愛心。——羅馬書12:1,2。

      愛促使我們在什麼方面採取行動

      保羅寫道:「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哥林多前書13:4甲)對許多人來說,自從亞當犯罪以來,上帝所表現的恆忍使他們有機會悔改而最後獲致永生。(彼得後書3:9,15)因此,我們若有愛心,便會孜孜不倦地將真理教導別人。我們會避免情緒激動、大發雷霆、同時也會對人表現體貼和寬恕。(馬太福音18:21,22)再者,愛是仁慈的;由於上帝的仁慈,我們深受他所吸引。他的靈所結的仁愛果子使我們不致對人提出過於上帝的要求。(以弗所書4:32)愛甚至使我們善待忘恩負義的人。——路加福音6:35。

      保羅補充說:「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哥林多前書13:4乙)嫉妒是屬肉體的行為,它足以使人被摒諸上帝王國的門外。(加拉太書5:19-21)愛使我們不致嫉妒別人所擁有的財物或他們所處的優越環境。倘若別人得到一項服務特權是我們所渴望獲得的,愛會使我們為他高興,予他所需的支持,並為了他蒙耶和華重用,使會眾得益而感謝上帝。

      既然愛「不自誇」,愛不會使我們誇耀自己在上帝悅納的服務上所得的成就。聖靈的恩賜是來自上帝的,但哥林多有些基督徒卻趾高氣揚,彷彿這些恩賜是出於他們自己的一般。今日我們在上帝組織中所享的各項特權都是來自他的。因此,我們絕不應炫耀自己在上帝組織中的地位;相反,我們務要謹慎小心,以免跌倒。(哥林多前書1:31;4:7;10:12)愛是「不張狂」的。然而,人心裡若沒有愛,便會妄自尊大。有愛心的人絕不會自命不凡,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哥林多前書4:18,19;加拉太書6:3。

      絕非不規矩、自私、易怒

      愛「不做不規矩的事,不求自己的利益,不輕易被人激怒。」(哥林多前書13:5甲,《新世》)愛心能促進良好的禮貌和敬虔的行為;愛使人尊重權威,並在基督徒聚會中舉止得體。(以弗所書5:3-5;哥林多前書11:17-34;14:40;可參閱猶大書4,8-10。)愛使每個人感到為人所需,正如人體的各部分均屬必需一般;充滿愛心的會眾是個予人和平及庇護的地方。(哥林多前書12:22-25)愛使我們不會自私地『謀求自己的利益』;相反,愛使我們甘願有時甚至犧牲自己的權利,以求對別人及他們的福利表現關注。(腓立比書2:1-4)愛使我們『向怎麼樣的人,就成為怎麼樣的人,總要藉著我們所傳的道拯救一些人』。——哥林多前書9:22,23。

      愛「不輕易被人激怒」。發脾氣乃是有罪肉體的行為,但愛卻能使我們「慢一點動怒」。(雅各書1:19,《新譯》;加拉太書5:19,20)即使我們有理由生氣,愛不會讓我們繼續含怒,以致給魔鬼留下地步。(以弗所書4:26,27)信徒同工若沒有按照長老的建議行事,長老特別必須避免輕易動怒。

      保羅也說愛「不計算人的惡」。(哥林多前書13:5乙)有愛心的人不會將別人的過錯記下來,好像入帳一樣。相反,愛使人留意信徒同工的優點,而且不會為所遭受的實際或假想的冒犯而報復。(箴言20:22;24:29;25:21,22)愛幫助我們「追求和睦的事」。(羅馬書14:19)保羅和巴拿巴曾發生爭執,結果他們在上帝工作上分道揚鑣;然而愛心彌合了他們之間的不和,使他們不致因此懷恨在心。——利未記19:17,18;使徒行傳15:36-41。

      喜歡公義和真理

      論到愛,保羅繼續說:「[愛]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哥林多前書13:6)有些人十分喜愛不義,以致「[他們]若不行惡,不得睡覺。」(箴言4:16)可是在上帝的組織裡,我們不會彼此競爭,也不會由於別人被誘犯罪而幸災樂禍。(箴言17:5;24:17,18)哥林多會眾的基督徒若對上帝和公義的事懷有足夠的愛心,他們就不會在會眾裡寬容不道德的事。(哥林多前書5:1-13)除此之外,愛好公義之心使我們不致以電視、電影及戲劇所描繪的壞事自娛。

      愛「喜歡真理」。保羅在這裡將真理和不義作一對比。這看來表示愛會促使我們為真理對人所產生的公義影響而歡欣。我們會以一些能夠造就人,以及伸張真理和公義的事為樂。愛會防止我們說謊,使我們見到正直人證明清白無辜時歡喜,見到上帝的真理得勝時快樂。——詩篇45:4。

      愛對各事的反應

      保羅繼續談及愛的界說,他寫道:「[愛]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哥林多前書13:7)愛「凡事包容」,猶之乎穩固的屋頂能擋住雨水,愛能止住人的怒氣。若有人得罪了我們,後來卻請求我們寬恕,愛會使我們對所受的傷害予以包容,寬恕得罪我們的人,而非到處向人訴苦。我們會懷著愛心設法『得回我們的弟兄』。——馬太福音18:15-17;歌羅西書3:13。

      愛使我們「凡事相信」上帝的話語,並對上帝通過「忠信審慎的奴隸」所提供的靈糧深懷感激。(馬太福音24:45-47,《新世》)雖然我們不是易受騙的人,愛心卻防止我們養成一個不信的心,也防止我們將不良的動機加諸信徒同工身上。(傳道書7:21,22)愛也使人對聖經的記載——例如關於上帝王國的真理——「凡事盼望」。在艱難的境況下,愛推使我們懷著希望,祈求事情會有最好的結果。愛也促使我們將自己所懷希望的因由告訴別人。(彼得前書3:15)不但如此,愛也「凡事忍耐」,包括得罪我們的過犯在內。(箴言10:12)再者,對上帝的愛也幫助我們忍受逼迫和其他各種試煉。

      保羅補充說:「愛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書13:8甲)正如耶和華是永遠長存的,愛也沒有窮盡,永不止息。永存的上帝乃是愛的化身,因此這種特質是永無終止的。(提摩太前書1:17;約翰一書4:16)無論何時,愛都支配著宇宙。因此讓我們祈求上帝幫助我們克服自私的品格特徵,表現愛這種永存不息的聖靈果子。——路加福音11:13。

      終必成為過去的東西

      保羅指向未來,寫道:「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哥林多前書13:8乙)『說預言的恩賜』使擁有這項恩賜的人能夠講新的預言。事實確立了基督徒會眾是上帝的組織之後,這些恩賜便過去了;但上帝的預言能力卻永不會過去,我們需要知道的預言都已包含在他的話語裡。聖靈所賜的說方言之能也終止了;正如保羅預告,特別的知識也已「歸於無有」。可是,耶和華的整本話語已將獲致永生所需的一切知識提供給我們。(羅馬書10:8-10)不但如此,他以聖靈充滿他手下的百姓,使他們結出聖靈的果子來。

      保羅繼續說:「因為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只是一部分;所講的道也只是一部分;等那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