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上帝的以色列蓋印啟示錄偉大的高潮近了!
-
-
14.什麼表明耶和華見證人始終認為,組成屬靈以色列的14萬4000人是實數?
14 值得注意的是,查爾斯·羅素早就看出,屬靈以色列的14萬4000人是實數,而不是虛數。1904年,羅素出版了《聖經的研討》第六卷,題目是《新的受造物》(英語)。他在書中寫道:「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選民[蒙揀選的受膏基督徒]的數目是確定不變的,因為啟示錄7:4和14:1幾次提到這個數目,那就是14萬4000個『從人類當中被贖出來的人』。」1930年,聖經研究者出版了《光》(英語)上冊,書中也有類似的評論:「構成基督的身體的14萬4000個成員聚集在一起,全都蓋了印,由此表明他們是蒙揀選、受膏立的。」由始至終,耶和華見證人都認為,組成屬靈以色列的14萬4000人是實數,而不是虛數。
15.主的日子開始之前,誠心研究聖經的人以為外邦人的日期結束後,血統上的猶太人會得享什麼?
15 那麼,今天血統上的以色列人是不是應該享有某種特殊的地位呢?主的日子開始之前有一段時間,誠心研究聖經的人已從上帝的話語中領悟到不少基本真理。不過他們當時以為,外邦人的日期終結後,血統上的猶太人會再次蒙上帝恩待,在上帝眼中有特殊的地位。由於這緣故,羅素在1889年出版的《時間近了!》(《聖經的研討》第二卷,英語),指出耶利米書31:29-34的預言是對血統上的猶太人說的,又說:「世人可以作證,以色列受外邦人管轄的刑罰從公元前[607年]起一直延續到今天,而且還會延續下去,我們實在沒有理由期望在1914年之前,也就是長達2520年的『七期』結束之前,猶太人會重新組織起來,建立民族家園。」看來,他們以為猶太人會在「七期」結束後復國。1917年,復國的曙光似乎出現了,當時英國發表貝爾福宣言,保證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復國。
16.耶和華見證人怎樣做,務求讓血統上的猶太人聽見關乎基督的信息?結果如何?
16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巴勒斯坦成為英國託管的地區,許多猶太人因而移居巴勒斯坦。1948年,以色列國宣告成立。這是不是說,猶太人會蒙上帝賜福呢?以往有好多年,耶和華見證人也一直持有這樣的觀點,因此他們在1925年出版了一本共128頁的書,題目是《給猶太人的安慰》(英語);1929年,他們發行了一本共360頁的書,名為《生命》(英語)。這本書也是專為猶太人寫的,其中一部分談論聖經的約伯記。耶和華見證人作出很大的努力,務求讓血統上的猶太人——特別是紐約市的——聽見這個關乎彌賽亞的信息。令人欣慰的是,少數猶太人接受了這個信息,但總體來說,猶太人仍跟1世紀的祖先一樣,漠視證據,不肯相信彌賽亞已經臨在。
17,18.關於新約和聖經中論及復興的預言,上帝在地上的奴隸得以明白什麼?
17 顯然,啟示錄7:4-8或其他跟主的日子有關的聖經預言所描述的以色列,不是指猶太民族,也不是指猶太人的國家。猶太人仍舊遵循傳統,忌諱用上帝的名字。(馬太福音15:1-3,7-9)耶和華見證人在1934年出版了《耶和華》(英語),書中談到耶利米書31:31-34時,肯確地指出:「新約跟血統上的以色列人的後代無關,跟世人也無關,只跟屬靈的以色列有關。」聖經中關乎復興的預言,沒有一個跟血統上的猶太人或現代的以色列國有關,因為現代的以色列國是聯合國的成員,屬於耶穌所說的「世界」。耶穌的話記載於約翰福音14:19,30和18:36。
18 1931年,上帝在地上的奴隸滿心喜樂地採用了耶和華見證人這個名稱。他們衷心贊同詩篇97:11的話:「亮光照耀正義的人,歡欣屬於心地正直的人。」他們清楚看出,上帝只跟屬靈的以色列訂立新約。(希伯來書9:15;12:22,24)頑梗不化的血統上的以色列人跟新約毫不相干,世人也與之無關。這個理解在神治社會的歷史上是個里程碑,一道燦爛的真理之光得以穿透雲翳,越照越亮。他們看出,耶和華慈悲為懷,對所有親近他的人大顯忠貞之愛,並把真理的知識豐豐富富地賜給他們。(出埃及記34:6;雅各書4:8)的確,天使們牢牢地抓住四方的毀滅之風,不只造福上帝的以色列,還造福另一群人。這群人是誰呢?你也是其中的一分子嗎?接下來讓我們看看。
-
-
為數眾多的大群人啟示錄偉大的高潮近了!
-
-
1.約翰描述完14萬4000人被蓋印後,接著看見哪群人?
約翰描述完14萬4000人被蓋印的異象後,接著記述聖經中一個令人非常振奮的啟示。約翰報導這個異象時必定感到歡欣雀躍,他說:「這些事以後,我觀看,見有一大群人,沒有人能數過來,是從所有國族、部族、民族、語言來的,站在寶座和綿羊羔面前,身穿白袍,手拿棕櫚枝。」(啟示錄7:9)天使們暫時遏制四方的風,不但讓屬靈以色列的14萬4000個成員得救,還讓得救的機會臨到另一群人:就是來自不同國家、說不同語言的大群人。(啟示錄7:1)
2.世俗注釋者曾解說,「大群人」是指誰?聖經研究者以往怎樣看這群人?
2 世俗注釋者曾解說,「大群人」是指那些歸信基督教的非猶太人,或死後會上天堂的基督教殉道者。聖經研究者也曾認為,「大群人」是有希望到天上去的次等公民。例如,1886年出版的《聖經的研討》第一卷《上帝的歷代計劃》(英語)評論:「他們雖然最終可以成為靈體,卻失去登上寶座作王的獎賞,也不可能享有上帝的本質,級別低於那些享有上帝本質的靈體。他們雖然已經獻身成聖,卻受世界精神的熏染,未能一生如同獻祭般過自我犧牲的生活。」至少在1930年,《光》(英語)上冊仍然表達類似的思想:「大群人的成員沒有響應主的呼召,熱心為主作見證。」他們當時認為,大群人是一群自以為義的人,雖然認識真理,卻很少向人傳講。他們會成為天上的次等公民,不能跟基督一同作王。
3.(甲)有些心地正直的人後來很熱心傳道,他們有什麼希望?(乙)1923年,《守望台》怎樣解釋綿羊山羊的比喻?
3 不過,有些跟受膏基督徒來往的人後來非常熱心傳道,卻不嚮往到天上去。他們心中的希望,跟耶和華的子民在1918至1922年間所發表的一個重要演講相吻合。這個演講原先的題目是「世界結束了——現今活著的千百萬人會永遠不死」。a此後不久, 《守望台》(英語)1923年10月15日刊就耶穌所說的綿羊山羊比喻(馬太福音25:31-46)作出解釋,說:「綿羊代表萬國萬族的人,他們雖不是從聖靈生的,卻喜愛正義,心裡承認耶穌基督為主,並指望在基督的統治下生活會有所改善。」
4.關於這群在地上生活的人,真理的光怎樣在1931年、1932年和1934年越照越亮?
4 幾年後,1931年出版的《洗雪》(英語)第一冊解釋以西結書第9章的預言,指出那些因額上有記號而得以渡過世界末日的人就是比喻中的綿羊。1932年發行的《洗雪》(英語)第三冊指出,非以色列人約拿達心地正直。他登上以色列的受膏君王耶戶的戰車,與耶戶同去,要看耶戶怎樣熱心執行耶和華的命令,處決那些篤信錯誤宗教的人。(列王紀下10:15-17)書中有以下評論:「在『耶戶』[宣布耶和華的判決]這項工作進行期間,約拿達代表或預表在地上生活的一群人。他們心地善良,站在正義一邊,跟撒但的組織劃清界限。在哈米吉多頓大戰期間,他們會蒙主保護渡過患難,在地上得享永生。這群人就是耶穌所說的『綿羊』。」1934年,《守望台》(英語)明確地指出,這群有希望在地上永遠活著的基督徒應該獻身給耶和華,並接受水浸禮。關於這群在地上生活的人,真理的光確實越來越明亮。(箴言4:18)
5.(甲)1935年,上帝的子民看出「大群人」是誰?(乙)在1935年的大會中,盧述福弟兄請希望永遠在地上生活的人起立,結果如何?
5 燦爛的真理之光即將放射出來,使上帝的子民豁然明白啟示錄7:9-17的預言!(詩篇97:11)上帝的子民定於1935年5月30日至6月3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大會。《守望台》曾多次表示,希望這個大會能為約拿達所預表的人帶來「真正的安慰和裨益」。這個希望果真實現了!當時負責督導全球傳道工作的盧述福弟兄,在大會發表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演講,題目是「大群人」,在場聆聽的人約莫有兩萬。他引經證明,現代的「另外的綿羊」就是啟示錄7:9提到的「大群人」。在演講的高潮,盧述福弟兄說:「凡是希望永遠在地上生活的人,請起立。」聽眾中許多人都站了起來,於是盧述福弟兄宣布:「看!大群人!」當時全場寂靜無聲,繼而歡聲雷動。約翰預表的受膏基督徒和約拿達預表的大群人都歡欣雀躍!第二天,840人受浸成為耶和華見證人,大部分人都表示自己是大群人的一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