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與生活聚會手冊》參考資料
© 2024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11月4-10日
上帝話語的寶藏 | 詩篇105篇
《洞悉上》 599頁
話語
不論是有生命還是無生命的受造物,都得聽從上帝的話,受他差遣去達成他的旨意。(詩103:20;148:8)上帝的話可信可靠;他言出必行,必不忘記自己的應許。(申9:5;詩105:42-45)上帝親口說過,他的話「萬世長存」,不會無功而還,必定實現。(賽40:8;55:10,11;彼前1:25)
11月18-24日
上帝話語的寶藏 | 詩篇107-108篇
「要感謝耶和華,因為他確實良善」
《守》07 4/15 20頁2段
願會眾讚頌耶和華
2 基督徒會眾不是一個社交團體。一般社區團體或俱樂部,都是由背景、興趣、運動嗜好相同的人組成的,基督徒會眾卻不是這樣。基督徒會眾設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讚頌耶和華上帝,古往今來一向如此,跟詩篇所強調的一樣。詩篇35:18說:「我要在大群會眾中讚頌你,在眾多的國民中讚美你。」詩篇107:31,32也鼓勵我們說:「願人感謝耶和華的忠貞之愛,感激他向世人所施行的奇妙作為。願人在會眾聚集時頌揚他」。
《守》15 1/15 9頁4段
感謝耶和華的人必蒙福
4 我們想有感恩的心,就要承認耶和華給了我們很多福分,也要時常深思他的恩惠,細想他對我們的忠貞之愛。詩篇執筆者就是這樣做的,他對耶和華的種種奇妙作為讚嘆不已。(請讀詩篇40:5;107:43)
11月25日~12月1日
上帝話語的寶藏 | 詩篇109-112篇
擁護我們的君王耶穌!
《守》06 9/1 13頁6段
詩篇第五集經文選講
110:1,2 當大衛的主耶穌基督坐在上帝右邊時,他在這段時間做了些什麼? 耶穌復活後不久就升到天上,坐在上帝的右邊,直等到1914年才開始掌權作王。在這段時間,耶穌統治他的受膏跟從者,指引他們執行傳道和使人作基督門徒的工作,也幫助他們作妥準備跟他一起作王。(馬太福音24:14;28:18-20;路加福音22:28-30)
《守》00 4/1 18頁3段
攻擊上帝的人必不能得勝!
3 自20世紀初以來,耶和華的子民一直飽受攻擊。在許多國家裡,心懷惡意的人極力阻撓他們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甚至想令他們完全沉寂下來。我們的大仇敵魔鬼「好像吼叫的獅子走來走去,尋找可以吞吃的人」,竭力慫恿人反對宣揚好消息的工作。(彼得前書5:8,《聖經新譯本》)「眾國族的指定時候」在1914年滿期之後,上帝立他的愛子為地球的新王,吩咐他在「仇敵中掌權」。(路加福音21:24;詩篇110:2)基督行使君王的權柄,把撒但從天上驅逐到地上來,叫他的活動範圍僅限於地球一帶。魔鬼知道自己時候無多,就大為憤怒,竭力攻擊受膏基督徒和他們的同伴。(啟示錄12:9,17)與上帝為敵的人再三攻擊他的子民,這造成了什麼結果呢?
12月2-8日
上帝話語的寶藏 | 詩篇113-118篇
拿什麼報答耶和華?
《守》01 1/1 11頁13段
受愛心所強化
13 耶穌的這番話表明,我們顯然應該先愛耶和華。然而,我們不是生來就會全心全意愛耶和華的,我們必須刻意培養這種愛才行。我們初次聽聞他的時候,就受他所吸引。我們逐漸獲知他怎樣使地球成為人類的家園。(創世記2:5-23)我們獲知他怎樣恩待人類。罪初次侵入人間之後,他並沒有拋棄我們,反而採取步驟救贖我們。(創世記3:1-5,15)他善待忠信的人,最後更犧牲自己的獨生子,好赦免我們的罪。(約翰福音3:16,36)我們認識耶和華越深,就越感激他。(以賽亞書25:1)大衛王說,他愛耶和華,因為耶和華對他愛護備至。(詩篇116:1-9)今天,耶和華也關心我們、引導我們、強化我們、鼓勵我們。我們對他認識越深,愛他也越深。——詩篇31:23;西番雅書3:17;羅馬書8:28。
《守》09 7/15 29-30頁
滿懷感激地接受,甘心樂意地施與
詩篇的一個執筆者說:「耶和華賜給我的一切厚恩,我拿什麼報答他呢?」(詩篇116:12)耶和華賜給他什麼厚恩呢?雖然他「屢遇苦難,常遭悲痛」,耶和華卻扶持他、搭救他,使他「不致死亡」。因此,他很想報答耶和華。怎樣報答呢?他說:「我要……向耶和華履行我的誓願。」(詩篇116:3,4,8,10-14)他下定決心,實踐自己向耶和華許下的一切嚴肅承諾,並履行一切當盡的責任。
同樣,你也可以報答耶和華。怎樣報答呢?就是一生一世、任何時候都遵守上帝的律法,按照聖經原則行事為人。你要肯定,事奉耶和華是你生活的重心,也要在一切事上都順應上帝聖靈的引導。(傳道書12:13;加拉太書5:16-18)當然,你怎麼也無法完全地報答耶和華為你所做的一切。不過,你全心全意獻出自己為他服務,就可以令他的心歡喜。(箴言27:11)能夠令耶和華歡喜,是多大的殊榮啊!
12月9-15日
上帝話語的寶藏 | 詩篇119:1-56
「年輕人怎樣才能有純潔的行為呢?」
《守》88 5/15 26頁10段
你在每一方面都保持潔淨嗎?
10 保羅在以弗所書5:5提出警告說:「因為你們確實的知道,無論是淫亂的,是污穢的,是有貪心的,在基督和上帝的國裡,都是無分的;有貪心的,就與拜偶像的一樣。」然而,每年均有數以萬計的人因為「得罪自己的身子」——犯了性不道德而受到嚴重的責備或被開除。(哥林多前書6:18)許多時,這只是由於當事人沒有『按著上帝的道謹守戒備』的緣故。(詩篇119:9)例如,很多弟兄於度假期間在道德上疏於戒備。他們忽略了神治的交往,轉而與其他度假的世俗人士結交。有些基督徒認為這些『都是好人』,結果與他們一起參加一些有問題的活動。一種類似的情形是,有些基督徒與同事過度親熱。一位基督徒長老與一名女職員弄到難捨難分,以致竟拋棄自己的家人與之同居!結果他被開除。聖經的話是多麼真實:「不良的交往會破壞有用的習慣。」——哥林多前書15:33,《新世》。
經文寶石
《守》05 4/15 10頁2段
要信賴耶和華的話語
2 詩篇119篇一再強調,上帝的話語或信息非常寶貴。看來為了便於記憶,詩人按希伯來字母順序寫成這篇詩。在原作中,全篇176節共分22組,每8節以同一個希伯來字母開頭。這篇詩反覆提到上帝的話語、律法、聖諭、道、命令、條例、誡命、法令、話和律例等等。在這兩篇研讀文章裡,我們會根據一本準確表達原文意思的聖經譯本,來分析詩篇119篇的內容。細想一下耶和華古今忠僕的經歷,可以幫助我們更欣賞這篇詩,並進一步為上帝賜給我們整本聖經而感恩。
12月16-22日
上帝話語的寶藏 | 詩篇119:57-120
《守》00 12/1 14-15頁3段
你極喜愛受耶和華提醒嗎?
3 詩篇執筆者很喜歡受上帝提醒,他唱道:「我急忙遵守你的命令,並不遲延。惡人的繩索纏繞我,我卻沒有忘記你的律法。」(詩篇119:60,61)耶和華的話也提醒和幫助我們忍受迫害,因為我們深信天父能把仇敵加在我們身上的纏繞繩索除去。到了適當的時候,他會幫助我們克服各種障礙,讓我們繼續從事宣揚王國的工作。——馬可福音13:10。
《守》06 9/1 14頁3段
詩篇第五集經文選講
119:71 受苦有什麼益處? 逆境幫助我們全心信靠耶和華,更懇切地向他禱告,更勤於研讀聖經,並認真實踐聖經的教誨。此外,我們面對苦難的反應會將一些仍須改善的弱點顯露出來。我們甘願讓苦難對我們發揮精煉的作用,就絕不會憤憤不平,牢騷滿腹。
12月23-29日
上帝話語的寶藏 | 詩篇119:121-176
《守》93 4/15 17頁12段
青年人——你們追求什麼?
12 最重要的是,你必須學會對惡事深惡痛絕。(詩篇97:10)你怎樣才能恨惡一些起初看來有趣或帶來歡愉的事呢?想想後果就行了!「不要自欺,上帝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順著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加拉太書6:7,8)受到引誘要向情慾屈膝時,要想想較為嚴重的後果——這會怎樣使耶和華上帝痛心。(可參閱詩篇78:41,《呂譯》。)請也想想,事情可能導致非意願懷孕或染上疾病,例如愛滋病。再考慮一下你所遭受的感情創傷和喪失自尊。此外,還可能有長遠的後果。一位基督徒女子承認:「外子和我在彼此認識之前都曾跟別人發生過性關係。雖然今日我們兩人都已成為基督徒,但過去的性生活依然在我們的婚姻中引起爭吵和嫉妒。」不容忽視的是,你會為此失去各種神治特權,甚至有可能被基督徒會眾開除!(哥林多前書5:9-13)有什麼短暫的歡愉值得賠上這麼高昂的代價呢?
12月30日~1月5日
上帝話語的寶藏 | 詩篇120-126篇
他們流淚撒種,歡呼收割
《守》04 6/1 16頁10段
榮耀上帝的人是有福的
10 我們負起耶穌的軛,做他的門徒,就是反擊撒但了。雅各書4:7應許,只要「反抗魔鬼,魔鬼就會離開你們逃跑了」。當然,這不是說反抗魔鬼很容易。事奉上帝要十分努力才行。(路加福音13:24)可是,聖經在詩篇126:5應許說:「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我們為上帝服務,他不是無動於衷的。上帝「必獎賞懇切尋求他的人」,賜福給那些榮耀他的人。(希伯來書11:6)
《守》01 7/15 18-19頁13-14段
堅持不懈,收割莊稼!
13 為上帝收割莊稼的人,特別是被人迫害的基督徒,讀到詩篇126:5,6的話都大感安慰。經文說:「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帶著一袋種子流淚出去的,必抱著一捆捆的收成歡呼回來。」詩篇執筆者所寫「撒種」和「收割」的詩句,說明了耶和華照顧剩餘的以色列人。他們本來在古巴比倫為奴,回鄉後卻蒙上帝賜福。他們獲釋自然高興,但看見七十年來故土荒廢,撒種的時候也許不禁落淚。可是,努力撒種,重建耶路撒冷的人最終得享成果,心滿意足。
14 我們或同工遭遇考驗,為正義受苦,我們也許禁不住流下淚來。(彼得前書3:14)我們收割莊稼,起初也許很艱難,似乎我們努力傳道,卻沒有明顯的成果。但只要我們繼續撒種澆水,上帝就會促成生長,而且往往超過我們的期望。(哥林多前書3:6)我們分發聖經和聖經書刊的結果,正好說明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