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72 12/8 17-19页
  • 以潜水为生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以潜水为生
  • 警醒!1972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高空俯冲
  • 在水上滑翔的潜水鸟
  • 深水潜水鸟
  • 鸟的捉鱼妙法
    警醒!2011年
  • 鸬鹚
    洞悉圣经(上册)
  • 鹈鹕
    洞悉圣经(下册)
  • 鹗
    洞悉圣经(上册)
查看更多
警醒!1972
《警》72 12/8 17-19页

以潜水为生

雀鸟的觅食方法各有不同。可是,观察那些以潜水为生的雀鸟也许最饶有趣味。

有些雀鸟看来以天空为巨大的滑板,她们从高空俯冲下水攫取猎物。有些在掠过水面时捕取美食。有些则不动声色,缓缓地沉下水中,然后在水底下追捕鱼类。

高空俯冲

高空俯冲冠军的荣誉恐怕非三尺长的塘鹅莫属了。这种黑翼梢的白色雷鸟族对准未来的美食俯冲而下,从多高冲下则视鱼在多深游泳而定。它也许仅从数码之高冲入水中,或者从百尺上空急降,在点水之前本能地闭合那六尺宽的两翼。它的冲力如此巨大,以致有时溅起高达十尺的水花。这是一项多么壮观的景象!

塘鹅的潜水深度从它曾被渔民在水下九十尺布下的网捕得一事可以见之。但它通常仅在数秒钟后便升上水面,在水上逗留到有足够的时间吞吃猎物,然后又飞上天空作另一次的追捕。

鹈鹕是另一种高空俯冲雀鸟,虽然它在陆上看起来也许令人难于置信。鹈鹕在陆上试图以它那短而粗的腿走路,那种滑稽姿势很像马戏团的小丑。它那巨大的喙,下面挂着巨大而有弹性的喉囊,看起来更加可笑。可是在空中,它的形象却完全不同。它的姿势优美,在高空所表现的力量与庄严只有鹰才能与之相比。它那五尺长的躯干和展开来有八至十尺的双翼使它在飞行中表现罕见的美姿!

棕色的鹈鹕比白色的同族较小,也是潜水鸟一样。它常在五十尺的高空窥伺游鱼,然后合着双翼作高速俯冲。可是尽管它的冲力是那么大,潜水却不及二尺深,因为它的身体具有浮力。然而,它那戽鱼的喉囊却很少落空。

鹈鹕从水上起飞时,它的喉囊不但装着鱼,且装着三加仑或更多的水。许多时海鸥或其他小海鸟在一旁等候。当巨大的鹈鹕张开了喙吐水时,小海鸟们站在它的背上或头上伺机攫鱼。因此鹈鹕一不留心,它的辛苦工作便可能徒劳无功了。

鹗是另一种高空潜水鸟,它也有同样的难题。当捕获游鱼之后,若有勇敢的鹰在旁,便会利用它那较大的身躯和强力迫鹗放弃猎物。但这并不是说鹗是细小软弱之辈。反之,他的身躯相当庞大,两翼张开可达六尺。因此它的俯冲姿势奇美,特别是从三百尺或以上的高空急冲之际;这并非罕见。

当看到一条鱼游近水面时,鹗便瞄准目标,合着双翼,用头先下,但双足向前俯冲。它大力击水,许多时冲到水底。它通常很快便用爪攫住猎物升上水面。可是有时它却会判断错误。

一次有人观察到鹗用利爪去攫一条大到无法抓住的鱼,它非但不能脱身,反被那条鱼拖下水底。鹗终于在溺毙之前脱出爪来浮上水面,可是它要躺下十分钟才有气力再飞。

有一种潜水鸟身躯较小,但勇敢与优美却毫不逊色,那便是鱼狗。它不动声色地伏在高树枯枝上等候,锐利的双目窥伺着五十尺或更低的水下游鱼。当一条漫不经心的鲦鱼到其他小鱼冒险游近水面时,它便俯冲而下用长喙啄住那鱼。鱼狗在瞄准美食时,也可以在飞行中停下来,盘旋一匝,然后像箭一般冲下。

渔人最喜欢看的是一群燕鸥盘旋冲下海中的景象。燕鸥以小鱼为食,时常捕捉被大鱼赶上水面的小鱼,这正是渔人所关心的。这种海鸥的同族飞翔姿势十分优雅,有人称它们为海燕。

在水上滑翔的潜水鸟

一种真正独特的捕鱼鸟便是撇水鸟,它是黑白两色的海鸟,在许多方面与燕鸥相像。撇水鸟与其他雀鸟不同的是,它的喙垂直扁平如刀,下面比上面稍长。因此它享有“剪刀喙”的雅号。这种奇特的喙可以用独特的方法捕鱼。

撇水鸟在水上飞翔一百码之谱,用下喙撇掠水面。这样便吸引海中小生物游上来。于是它回转身来,掠过水面用下喙戽取小鱼。喙在捕鱼后会自动关上,因此撇水鸟的动作很像裁缝师用剪刀工作一般。

深水潜水鸟

最引人入胜的深水潜水鸟之一是身长二至三尺,肌肉强健的鹭鹚。它的羽毛以深色为主,在黑羽毛上面闪着绿色或蓝色的光彩。在长喙的梢上有一个钩。它与鹈鹕同类。

可是,鹭鹚与鹈鹕和其他高飞潜水鸟不同的是,它仅在水面或低处潜水。它在游泳时向上前进,用两翼压住身子两旁以优美的弧形进入水中。它也许在潜水之前瞄准猎物,或者先行潜水然后搜索游鱼。它用两翼两足使身子推进来追捕猎物。有时它潜下深水,一只鹭鹚曾被困在英国海岸水面120尺下的蟹篓中。

渔人曾将幼小的鹭鹚训练来为他们捕鱼。这种作法在英国曾风行一时,在东方则早已有之。鹭鹚的颈上箍着一个半松的环使它除了极小的鱼之外,什么都不能吞下。

在潜水能手的鸟类中有䴙䴘鸟和阿比鸟。它们两者都有相同的特性,在水中可以大显身手,但在陆上却不行。它们的腿都生得太后,特别宜于潜水和游泳,在陆上则行动不灵。既然阿比鸟在陆上无法起飞,它们若离水太远的地方被迫降陆便会死去。

䴙䴘鸟的潜水动作看起来十分引人入胜。它们沉静而迅速地潜下水中,水上纹风不动。一分钟后浮上水面,转瞬又不见了。一位观察者曾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看见它们。他若再等下去也许断定自己从未见过它们,因为它们永不复见。它们能在水里逗留很久,游得很远。然后狡猾地升上水面,只伸出眼和喙,使人难于看见。

阿比鸟身型稍大,约有三尺长,也许是深水潜水鸟中的冠军。它实际上在水里飞行,以强有力的两翼使身体如矢离弦一般在水中推进。阿比鸟能捕捉最敏捷的鱼。它可以留在水里许多分钟,追捕猎物直至难以置信的深度。阿比鸟曾在水平160尺以下的渔网被困!有人认为它可以潜得更深。

我们也许以为雀鸟仅以天空为家。可是燕鸥、鹗、鹈鹕和其他水鸟有些善飞、有些善潜。有些在水中的机动性足以与鱼媲美!难怪它们能够成功地以潜水为生了。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