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自杀大增?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这是一个年轻寡妇在她的丈夫自缢身亡后不断问自己的问题。他看来有大好理由活下去的——一个新生的婴儿,一个贤淑的妻子,不少益友良朋和一份高尚的职业。人人都知道他的音乐本领足以使一群听众陶醉。虽然他还算得上年轻,他已深受当地社会人士所尊重。
没有一点迹象显示他计划自尽。可是他竟然自尽了。现在那些生者,特别是他的妻子,必须负起一个沉重的担子;她不仅遭受丧夫之痛,还要忍受社会上时常对自杀一事所怀的鄙视。
也许这个少妇所经历的悲痛从未发生于你的身上。可是自杀这个问题仍然值得你去留意,因为自杀的事件正在日益增加。世界卫生组织报导全世界每日有一千人自杀,即每86秒钟便发生一宗。1973年在美国差不多有25,000“正式”自杀事件。然而这些数字仅透露事情的一小部份而已。
估计每十名企图自杀的美国人中只有一个成功;换句话说,在1973年内便可能有超过250,000宗企图自杀的事件。自杀的数字并不高,由于宗教上或其他感情上的原因,或是为了获得人寿保险的利益,在死亡证书上注明的多数是“心脏病发作”——而非自杀。显然有很多宗溺毙和交通“意外”事件其实是自杀的行为。
在那一方面增加?为什么?
自杀并非新事。可是在某些人中间现在却发生得特别频密。为什么呢?
例如年老的一辈,据说往往是由于极度孤单而使更多人自寻短见。在20岁至35岁的黑人中,自杀的数目是白人中同一组年龄自杀者的两倍。《黑人自杀》一书的作者亨迪博士说,这皆是由于“黑人区内的挫折与忿怒”所致。职业妇女中难题的增加亦同样归咎于挫折。青年自杀事件已达到‘流行疫症的程度’。专家们责怪学业上的忧虑,父母及异性的问题等促成这种情形。
然而这些是否真正或唯一的理由呢?诚然,很多年老的人感到孤单,而这却绝非新事。很多妇女在事业与家庭之间感到左右为难,可是仅有甚少的数目为此而轻生。青年岂不是一向都有学校、父母、男女之间等方面的难题吗?虽然这些因素中的每一点都是现时自杀难题的部份成因,却还未能完全自圆其说。必定还有其他的因素存在。
有的。城市从未试过像今日一般疏远老年人。现代的社会运动驱策妇女与黑人不择手段以求“有所成就”,否则便会受到排挤。时下疏于管教的青年借酒精和麻醉剂发泄,除此之外,电影及电视节目歌颂暴力,以致视人命如草芥。核子战争的危险威胁着普世的人类。世界的每一方面现在都看来遭遇严重的难题。还有最甚的,就是人们感到求助无门。
各教会不再受人信赖了;他们告诉人圣经是一部神话已太久了。大多数宗教正急剧地丧失过往所拥有的影响。它们未能在个别信徒的生活上养成抵受现代压力所需的各种品质。
除了全人类所面对各重大危机之外,时常个人的难题也接踵而至,以致很多人遂感到绝望。他们走投无路。
当然,每个个别的事例均有不同。专家们并不同意有任何特殊环境实际能驱使人终于要自寻短见。有任何线索是自杀行为的先兆吗?医生们欲研究出一种典型,却很难寻得着。有些人仔细计划自尽,而其他的则出于一时冲动。有些人在自杀前行动古怪,其他的则异常冷静。
但是,大多数自杀者都没有精神不正常的纪录。本文开首所提及的青年男子便是一例,他的死讯使人人都感到有如晴天霹雳一般。
应付自杀的问题
丧亲者也许认为死者“不致愚蠢到这般程度”而感觉份外难过。死者可能知道这是不对的;不过很多“正常”的人都有所谓失去理性的时候。《国家观察报》的一篇文章说:“造成自杀的冲动并非一个人一生所有的特性。它往往是霎时间出现的事而已”。很不幸地,有些人一旦产生这个念头,便随即遇到方便进行的机会。
家人及友好时常感到对所发生的事多少要负点责任。他们也许说,“我本该对死者更关怀爱护的”。当然,这样的想法并不能使死者复生。话虽如此,事后的醒悟确能教导我们所有人一件事:必须更敏于察觉别人在感情上不言而喻的需要。
当然,在较后的分析中,自杀的人必须在伟大的赐生命者面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纵使旁人不明白行动的原因,自杀者所干的事毕竟是错的。有些人难于了解这件事实。然而耶和华必定会紧守他那规定生命神圣的律法。——出埃及记20:13;罗马书13:9。
但是生者可以绝对信赖他同时是富于怜悯和了解的。独有他知道一切私人及社会上复杂的因素,而这些因素足以磨折一个原本正常的人达到相信唯有一死才能了之的地步。圣经表明‘审判全地的主,将要行公义的事。’——创世记18:25。
生者最好强化自己,不要误以为自杀是解决人生难题的最好方法。要培养对上帝真挚的爱,尊重生命。认识他那神圣的道;它会向你表明你是可以抵受我们这时代特有的种种压力的。(马太福音7:24-27)不要以自杀的愚行加重生者的负担。反之要决心帮助他们信赖那深知人心一切思想意念的上帝。
“因为在你那里有生命的源头。在你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诗篇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