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死”不易?
《儆醒!》驻日本通讯员报导
无论生活在日本抑或在其他地方,死亡均会毫无例外地临到所有的人身上。
死亡也不会等到一个人有能力负担葬殓费之后才来临。许多时它突然而来,使丧失亲人的家庭除了跟从当地葬殓的习俗为死者的身后事办妥之外便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不论费用如何。
既然如此,何不用几分钟来考虑一下在日本的一些葬礼费用呢?如果你未参加过日本人的葬礼,你或者会发觉将其与你当地的葬礼作一个比较会颇为有趣。阅读一下关于日本人的葬礼可能会在另一方面对你有帮助。一个人很少会为自己或亲人预先想及关于葬礼的事。但是借着留意一下一些牵涉到许多日本人葬礼的事情,你或者会发觉事先想想在自己的本地有什么可以选择的余地是明智之举。
葬礼费用多少要看死者的家世和社会地位而定。它可能少过四万日元或多到数百万日元。通常是由殡仪馆开出价钱。在日本,邻人和其他的人都会来参加葬礼。他们也会在事后谈论关于葬礼的事,所以,有不少社会压力加于遗族的身上,迫使他们不得不尽力为死者举行一次体面的“盛大葬礼”。
殡仪馆
在日本有些地方仍然固守着古代的习俗。其中之一是,住在同一地区的人会照顾该地区内一切有关葬殓的事。但是在城市中通常是将一切葬殓事宜交由殡仪馆料理,由它去供应棺木,灵柩车和祭坛(供佛教徒用)。此外,殡仪馆也安排地方举行丧礼,安放花圈,预备计程汽车以便往返火葬场或购置墓地。它亦可以代办适当的石碑和一个室内祭坛,如果一个佛教徒家中尚未设有此物的话。
大部分的殡仪馆均向日本通产省(即国际贸易及工业部)注册,但并非必须如此行。据一家注册的殡仪馆所印发的小册透露,包括有葬礼祭坛,棺木和全套附属品的葬礼分为甲乙两种。甲种费用是二十万日元,乙种约十万日元。葬礼完毕后,附属品项目所余下的东西只有一张载有送丧者名字的登记单;一个刻有死者戒名的石碑;一个骨灰缸和一个盛载骨灰缸的木箱子。
当然,人不一定要照足小册子所定的价目去举丧。有些人可能觉得他们的家世或死者的社会地位配有更体面的丧礼。例如,一个用桐木薄板镶在红色罗安木上制成的普通棺木价值二万日元。但是一个用柏木制成的棺木则值二十万日元。
私营的殡仪馆正在增加中,但它们的价目各不相同。与向政府注册的殡仪馆不同,它们没有采分期付款的办法。它们一谈妥就先要付大约三十万日元的费用。既然知道这种情形,你就不会对于最近一次丧礼费用高达二百万日元感到惊奇了。
丧礼——在什么地方举行?
丧礼惯常在死者的家中举行,无论他们信奉佛教,神道教或“基督教”。但亦有些人因为自己的住屋太小而觉得应该租赁一个较大的地方举行。所以,有些人向寺院租赁一个房间去举行丧礼。他们这样做可能是由于他们喜欢如此行,或可能由于预期有许多人来参加丧礼。最近有一个家庭向一间著名的寺院租赁一个房间举行丧礼,租金是六百万日元。展览会堂和体育馆特别适合多人参加的日本大规模丧礼。
为死者守夜
死者的所有直属家人,亲戚及世好都要在死者去世的那天晚上或在举行丧礼的前夕为死者守夜。在古代这种守夜延续达一个星期之久。在这一段时间内有盛大的筵席和舞蹈举行,希望死者的灵魂会因此回来。有一个与此动机相似而流传至今的习俗,是爬上死者住所的屋顶大声呼喊死者的名字。
古时丧礼是在夜间举行的,当时的情形想必是一种古怪的经验:送丧的行列手持灯笼,由死者的居所一步一步向着山坟移动。此外还有一位僧侣同行,他不是口念佛经便是手摇响铃。但是现在的丧礼则在白日举行,而且送殡的行列在城市内是以车代步,直驾到火葬场。现在只有守夜的习俗仍然存在,但已缩短为一夜了。
丧礼
如果你见过一次佛教的丧礼仪式,你便可以说是几乎见过一切了。在举行丧礼的房间有一个祭坛,上面放者死者的遗像。棺木放在祭坛后面,但在棺木之前则置有香筒和香炉。
死者的直属家人,亲戚和朋友会相继在坛前向死者作永别的跪拜或鞠躬。在大规模的丧礼中,因为人多之故主事人会列出一张名单将各人的名字唱出,使丧礼能够有秩席地举行。参加佛教丧礼的人须做些什么呢?他左手持念珠,先向僧侣及直属家人鞠躬,然后对着祭坛向死者遗像鞠躬。跟着就走上一步,从香筒中取些香投落香炉中。最后他两手垂直向死者作永别的鞠躬。
丧礼的这一部分通常在一个或数个僧侣诵念佛经声中举行。僧侣的酬金因所属的寺院,宗派以及等级不同而有别。在最近的一次丧礼中,一位僧侣的酬金是一万日元,但在另一次丧礼中,一个僧侣的酬金是五十万日元。由此可见甚至举行宗教仪式的丧礼费用亦可能十分昂贵。
火葬或土葬
丧礼完毕之后,棺木便被移上灵柩车而运到火葬场或墓地埋葬。但即使是火化,骨灰通常亦被埋葬,只不过葬在一个较小的坟墓中而已。
一个坟墓价值多少呢?在日本,由于土地缺少,墓地的价钱颇贵。照普通的大小,一块90x90公分(约等于35方寸)的小墓地时价大约值二十万日元。但是除了墓地之外还要建石碑,石碑的价钱亦要看大小、形状、手工和石质而定,可能要花二十万至八十万日元不等。最普通的一种是有四个平方形部分。上部是一个长方形的角柱,在前面刻有家族的名字,侧面则刻有为死者所起的戒名。
戒名
“一个死后的名字?”你可能会觉得惊奇。不错,这是给死人起的名字。这份工作是由僧侣担任。但遵守这种习俗的费用颇大。通常请一位僧侣为死者起一个日本人称为“戒名”(一个佛教徒死后所持有的名字)的死后名字要花大约二万至一百万日元不等,或甚至更昂贵。取价多少要看所选的是什么汉字,负责将它们写在由殡仪馆购备的石碑上的僧侣是什么宗派和什么等级而定。人们以为这个名字会使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中得益。但是有不少人已开始怀疑这种昂贵的习俗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了。
遵守这种习俗的人会将刻有戒名的石碑安放在佛坛之上。佛坛是什么呢?它就是设在佛教徒家里的祭坛,价钱可能十分昂贵。普通的佛坛大约是三十万日元,但亦有名贵到达三千万日元的。在这种可移动或可携带的家庭用祭坛面世之前,日本人在自己的住所内建有一个崇拜用的地方。这个地方称为“床之间”。现在日本许多房子仍然有这种“床之间”,只是大部分占地不再是一个房间而是占墙的一半凹入位置,而且现在主要是供放置鲜花之用。
如果你留意到日本人通常在丧礼上所负担的费用,你也许会想道“这的确是对死者家庭的一项重担。”你的想法不错。但是日本人的这个习俗甚至将负担转到别人身上,很可能是由于死者的亲朋想减轻遗族的负担之故。这个习俗是由死者的亲朋以“香奠”的名义将现金赠送给死者的遗族,顾名思义这乃是作为香仪之用。
在举行丧礼的房屋外设有一个小账幕和一张桌子。有一个招待员会在那里收受“香奠”。这笔款子会以一部分作为购置礼物回敬赠送香奠的亲朋之用,其余的则用作支付丧礼的开销,主事人在收到香奠之后才将送丧者的姓名登记下来。
较便宜的丧礼
政府有时会请注册的殡仪馆为一个靠社会福利金维持生活的家庭办理丧事。政府对于这种丧事的费用一律支付五万一千七百日元。可想而知,这种丧礼相当简朴,但却仍然保持应有的尊严,并且不致使遗族负债。
耶和华的基督徒见证人所举行的丧礼在费用上通常比传统的佛教仪式悭省得多。这是由于他们明白圣经对死者情况的主张,和圣经教人要朴实和合理之故。且以耶和华见证人最近在王国聚会所举行的一次丧礼为例。
他们只请殡仪馆供给一副棺木和一辆灵柩车将尸体搬运到火葬场。大多数佛教徒动辄在将亲人焚化,埋葬和立碑上花一笔大款子,但是基督徒的家庭则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他们意识到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在耶和华面前有一个良好的地位,因为他不久就要将一切借着基督的赎价得赎的人复活过来。另一个理由是他们不会像佛教徒那样每年都要到坟场扫一次墓。
你可能会问,耶和华见证人有任何丧礼的仪式举行吗?有。火葬之后,在一个对大多数人都方便的时候,他们会在王国聚会所举行一次追悼演讲。在那里没有祭坛,没有死者的遗像或香烛亦没有送丧的亲朋赠送香奠。主讲的传道员会将基督徒有复活希望的信息向众人讲出,他亦不索取任何报酬。在讲台前铺有由匿名的弟兄姊妹所赠送的鲜花。许多参加丧礼的佛教徒和亲戚都对他们这种简朴的丧礼表示赏识。在演讲之后,他们接着唱一首关于复活希望的诗歌及向能将人复活的最高主宰祷告,于是丧礼便宣告结束。
值得想想的问题
从以上论及的传统佛教丧礼,我们看出为什么对许多人来说,由于葬礼费用的昂贵,所以几乎可以说死也不容易。不过,这也使人看出,跟随习俗所花的费用并非全部都属必要。诚然,以现在来说,死是“人生的一部份”。但是如果一个人处事不是仅跟从习俗而是以实际的必要或最大的裨益为准绳,死者的遗族就不会在悲伤之外再加上沉重的债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