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79 6/8 21-24页
  • 横越瑞士阿尔卑斯山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横越瑞士阿尔卑斯山
  • 警醒!1979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阿尔卑斯山阴道路简介
  • 铁路网
  • 路上隧道
  • 穿越世上最长的隧道
    警醒!2002年
  • 阿根廷的现代水底隧道
    警醒!1972
  • 饱经风雨的隧道工程
    警醒!1994年
  • 通过昏暗的隧道进入古代!
    警醒!1977
查看更多
警醒!1979
《警》79 6/8 21-24页

横越瑞士阿尔卑斯山

《儆醒!》杂志驻瑞士通讯员报导

你若察看欧洲地图,就不难找出阿尔卑斯山的所在,它以新月形的弯曲从地中海至瑞士然后向东伸展。山脉全长约750哩(1,200公里),从法国开始,横贯瑞士、意大利、奥国而进入南斯拉夫。它的最宽之处是在奥国,宽度为125哩(200公里)。

你的地图若是详细的,你便会留意到这条绵长的山脉在瑞士有多个超过13,000尺(4,000公尺)的高峰,虽然最高的15,770尺(4,807公尺)的白朗峰是在法国。阿尔卑斯山占了瑞士全国五分之三的面积,而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却有十份一埋在冰下。

在瑞士的中心部分耸立着雄峻的哥夫达丛山,它以欧洲水塔知名,因为欧洲的三大河流均发源于此即:莱因河(流入北海),隆河(流入地中海),波河的主流泰斯罗河(以亚得里亚海为终点)。你若沿着这些河流行去,便会看阿尔卑斯山的多个河谷对东西的交通极有用处。隆河和莱因河把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分成四个主要山脉,在哥夫达的每一边各有两个。但其中几个横亘的山谷却对北欧和意大利的贸易及横越瑞士阿尔卑斯山极之重要。

阿尔卑斯山阴道路简介

在公元前的往昔,以商队为主的行旅从意大利北向取道越过阿尔卑斯山。但瑞士的道路网却始于罗马帝国时代。不错,罗马人为了军事上的理由,首先建造横贯阿尔卑斯山的国际道路。他们在瑞士西部的周彼特峰建造大圣巴纳狭道。在峰上建造神庙以尊崇他们的神。

这条历史有名的崎岖道路曾有许多军队通过,例如1800年拿破仑曾在此行军。今日,这条登高8,100尺(2,470公尺)的汽车路从六月至十月中旬可让驾车人士驶往意大利。若要知道阿尔卑斯山这段路的严寒天气情况,且看路旁的湖在一年结冰265天这件事实。

对瑞士人说来,阿尔卑斯山中心部的哥夫达路乃是他们的生命线,因为它连贯德语地区的瑞士中部和意大利语地区的瑞士南部。现时的道路大部分是从1830年开始建造的,虽然它仍在改良和扩宽中。由于它是南、北欧洲最短距离路线,它在开放行车的短期内特别繁忙,这时的车辆往往鱼贯许多哩。哥夫达路(高度约6,900尺[2,100公尺])在每年十一月至六月虽被冰封,但在复活节期间却用强力除雪车使道路开放。

现代驾车人士也许感到哥夫达路沿途山景颇为阴沉,虽然在横越中部丛山时可以看到八条大冰河。那里有17个山谷向四面八方伸展。多个世纪以来,瑞士人把它看作自由、独立的象征。这个在阿尔卑斯山中心部的丛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1230年左右有人在山上建立教堂以纪念德国希德斯姆主教“圣”哥夫达之故。

早在十三世纪末期,德国皇帝留意到哥夫达路在欧洲政治和南、北贸易方面担任重要角色。可是,瑞士人也意识到这条道路对他们的独立和阻遏外国军队入侵很有关系。他们在1331年合并了道路南面的山坡,以期阻止护卫队被劫或商人和朝圣者受袭击。据1370年的记录证明,外人和当地人从哥夫达到苏黎世,他们的“身体和货物”不会遭遇任何危险。与此有关地,早在1240年已有若干年代记事提及哥夫达路是“朝圣者从北方至罗马的惯行道路。”

多个世纪以来,行旅惯用一条由平石和花冈石板铺成的小路,路面仅有10至15尺(3至4.5公尺)宽。此外,横越哥夫达丛山会有许多不测的危险——雪崩、山泻、落石、雷雨和暴风,这一切均会阻碍行程和导致生命财货的损失。道路在冬季会封闭多月。不错,哥夫达路是阿尔卑斯山所有道路中最危险的一条。

从1831年开始已有驿马车越过哥夫达路,建筑这条马车路需时10年。它要以22小时才能行完从佛罗伦至路根奴“柠檬树开花之地”的95哩(153公里)路程。1882年五月31日,附设隧道的哥夫达铁路宣告开放,驿马车越过道路遂成为最后一次,由于使用隧道,雪盖的山峰又归于寂静,虽然不是永久的。

阿尔卑斯山今日的道路虽已大加改良,但由于交通繁忙和弯曲太多,在夏天仍有许多危险。春季和秋季的冰雪也使危险增加。道路入口处突然会被山泥倾泻所截断。可是已有安排,使驾车人士可以先行致电汽车俱乐部查询交通情况。但在1975年,由于在五月降下豪雪,瑞士的道路比往年封闭得较久。

循着阿尔卑斯山的地图西进便是辛浦伦路,它是现代所建的第一条山阴公路。拿破仑曾下令开放这条道路以搬运大炮。比较起来,该地的高度稍逊,仅达6,600尺(2,000公尺),而且冰雪较少,因此选作筑路地点。这条26尺(8公尺)宽的公路的陡峭最高度仅有十分之一。它以前虽从十二月至五月被雪所封,但现今已终年开放。路上的人无不为道路的美景所感动,它在地形学上适应得十分美妙,而且风光如画。

1974年,瑞士的阿尔卑斯山路网全长为682哩(1,098公里)。其中约有半数是现代化的。道路数目多到无法列举。可是,在叙述其他可能横贯阿尔卑斯山的道路之前,我们先谈谈通过蜿蜒的山路的黄色邮政马车。它们的三音响号提醒每个人它有优先通行权。

铁路网

随着铁路的进步,哥夫达不久遂成为“欧洲转车台”。1869年,意国和德国与瑞士联运以期在南、北欧洲之间建成最短距离的铁路。在3,790尺(1,155公尺)的高山上钻出哥夫达铁路隧道需时10年。自1882年以来,隧道不分昼夜均车声隆隆。

瑞士人为“他们的”哥夫达铁路而自豪,它与瑞士所有铁路一样全部电气化。一方面,旅行者惊叹它的技术成就和隧道的多个入口。另一方面,他们会在豪华舒适的火车上欣赏四、五小时的美丽风光而从不疲倦。许多时在哥夫达铁路的北方入口处天色昏暗甚至下雨。可是,在出口处却是天朗气清而令人感觉惊异!再行数哩,看哪!遍山尽是葡萄树、栗树、无花果树和桃树,这一切是南方的温和气候的表现,它是北方所无的。不错,乘火车横贯哥夫达的乐趣令人难忘。

1906年,辛浦伦隧道取代哥夫达隧道成为最长的隧道,它使法国和意国越过瑞士的交通更加直接。它那长达12.3哩(19.8公里)的第一走廊在1898年开始兴建,1906年开放通车。比第一走廊较长20码(18公尺)的第二走廊在1912年动工,但由于战争阻延,直至1922年才开放。世界最长的辛浦伦隧道位于2,300尺(700公尺)的高地上,隧道顶上最深的岩石为7,000尺(2,135公尺)。钻凿隧道的工程要特别小心,因为有几处曾因渗漏而被迫放弃。

不少瑞士人缅怀“辛浦伦东行快车”,它在1919年投入国际火车服务,成为伦敦至伊士坦堡的一段路程。通过辛浦伦隧道的火车以60小时行完那1,881哩(3,027公里)的欧洲最长铁路,它以巴黎为起点,途经法国、瑞士、意大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而抵达土耳其的伊斯坦堡。

路上隧道

有几项阿尔卑斯山路上隧道计划已在进行中,其中两条经已通车,西面的是私营的大圣巴纳隧道,东面的是圣伯纳底诺隧道。圣巴纳隧道在1964年落成,是3.6哩(5.8公里)长的收费隧道。圣伯纳底诺隧道长逾4哩(约6公里),在1967年九月一日启用。由于它是瑞士国营道路系统的一部分,它是不收费的。

现时,铁路隧道附近的哥夫达路上隧道已经动工。由于全长超过10哩(16公里),它有希望成为世界最长的路上隧道。按照计划应该在1977年开放,可是,由于若干困难,预测要延至16至18个月之后。

在其他路上隧道开放后,驾车人士可以连人带车乘火车越过阿尔卑斯山。借着特别的平式货卡,驾车者和乘客可以留在车上旅行。瑞士联邦铁路火车会在15分钟内载他们经过那悠长的哥夫达铁路隧道。

当然,旅行者若是赶急,现今已有许多条航空路线在各种天气下开放。飞机班次每日达250之多。可是旅客若要享受大开眼界的旅程,则使用火车或汽车旅行必能如愿以偿。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