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险,间不容发!
你若受蟑螂所烦扰,就会同情蟾蜍的遭遇。这种黏性舌头的生物以蟑螂为食,它伸出舌头以电光石火的速度攫住蟑螂。难题是,许多时都被蟑螂逃脱。怎样逃脱呢?
据一九八零年十二月《美国科学月刊》一篇文章所载,蟑螂未必要看见或听见才能脱险。反之,它的尾端有几条非常敏感的毛可以察觉空气的动荡。当蟾蜍冲上前去打算攫取蟑螂时,它激起一股气流先向蟑螂吹去。空气吹动了蟑螂的细毛,于是在它的体内发出警号。在不及二十分之一秒之内,蟑螂已拔足飞逃了。
蟑螂怎么知道逃向那方呢?原来那些敏感的细毛不仅是感应来自同一方向的风的。攻击的舌若来自后面而非旁边,不同的细毛就受到刺激,蟑螂的神经系统像个微型电脑,分析来自受到刺激的细毛的资料而能够决定风向。它立刻逃离风向来源——一切动作只在瞬息间发生。
科学家对卑微的蟑螂的计算技术大感兴趣。我们也对造物主在工程学上的能力大感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