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82 12/8 15-19页
  • 严重抑郁病的多种疗法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严重抑郁病的多种疗法
  • 警醒!1982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身心的关系
  • 倾诉抑郁
  • 抗抑郁药剂疗法
  • 营养疗法
  • 仔细的自我检讨
  • 仅是心理作用吗?
    警醒!1982年
  • 你可以怎样设法应付沮丧?
    警醒!1977
  • 精神沮丧为祸亿万人——原因何在?
    警醒!1977
  • 为什么我这样抑郁寡欢?
    青年人所提出的问题——有实效的答案
查看更多
警醒!1982年
《警》82 12/8 15-19页

严重抑郁病的多种疗法

《儆醒!》并非赞同或提倡任何一种流行的疗法。我们只不过报道若干获得认可的职业性疗法而已。这些方法是用来对付严重精神失调的,这种精神失调比有时影响我们所有人的“抑郁”情绪强烈得多。

严重抑郁症使病人大受打击。他无法工作,曾屡次入精神病院治疗。精神外科医生基夫·林福(Keith Langford)在试过多种疗法无效之后为病人施手术,剖开男子的头,把一个电池操作的“调整步调器”放入他脑内。据报此举既不伤脑,也没有混乱思绪;反之“调整步调器”发出律动的电气冲力以缓和抑郁病情。

此法果然有效!病人回复了积极态度和恢复工作。“你救了我的命,”他告诉医生。“现在我已能过正常生活了。”

这位男子所患的比普通抑郁症严重得多。他是每年为了严重抑郁病而求医治疗的八百万名美国人之一;这种精神失调造成强烈的自咎、无助和无望之感。通常的病征是食欲和睡眠失调、经常疲倦、不时哭泣以及无法从生活上感到任何乐趣。

很少病例需要使用“调整步调器”的激烈疗法。可是,在治疗严重抑郁症方面,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士所提议的几种疗法通常颇有帮助。调查显示在若干地方有四分之一的妇女和十分之一的男子或多或少地患上这种病。

有些什么疗法可以采用呢?疗法有多种。有些彼此大异其趣,另一些则大同小异。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呢?

不少研究家认为严重抑郁症是身体上的缺陷(甚至由某种造成紧张的事件所触发)——脑里的生物化学失去平衡——所致,因此他们认为在矫正这种不平衡方面,药物担任重要角色,但有些人却辩称这种失调是错误思想导致头脑失去平衡的结果,因此是可以纠正的。他们认为纠正的方法可使用“谈话疗法”或心理疗法。当然,每种疗法都有若干效用,但两者均不是彻底的解决方法。

身心的关系

问题之所以难于解决是因为身心有密切的交互作用。彼此都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精神失调是十分复杂和因人而异的。因此惯于应付这类病人的医生通常都能提供对病人最有效的疗法,倘若病人未觉满意,也许医生能帮助他另找其他专家。以下资料或者能够帮助病人和医生了解一些可用的疗法。但没有一种疗法是对所有严重抑郁病都有效的。同时,值得留意的是,在每一种治疗法的范围内均有许多主张各异的医疗者。例如,在精神治疗方面据报有一百三十种不同的疗法。此外,在使用营养疗法的人当中有曾经研究数十年的著名研究家,也有仅是参加过两天讨论会的“周末专家”。

倾诉抑郁

在诊断严重抑郁症时,一项值得推荐的方法是心理疗法——或称“谈话疗法”。既然抑郁病患者大都有许多令他们不安的心事,不少人曾经向医师倾诉心事而获得帮助。从事这种行业的人包括精神科医师、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和其他受过特别训练的人。可是,有些人发现与一位表现仁爱关怀的传道员a谈话颇有帮助。

心理治疗中心主任艾蒙·戴梅利(Armand DiMele)评论说:“抑郁病患者的自保方法是关闭自己身心而不愿受到任何刺激。例如,因遭丧而哀的人可能进入抑郁状态而不愿节哀顺变。”因此顾问的工作是帮助患者正视遭受损失所引致的哀伤和焦虑情绪。戴梅利继续说:“倘若精神治疗者与病人一起坐下来倾谈可以对病人真正有安慰,医生可以告诉他应该预期身体发生什么感觉,这样病人便会逐渐意识到自己能够应付情绪,抑郁遂告舒解。”

消极的感觉,例如愤怒、怨恨和罪咎感,都能造成抑郁。且以受雇于纽约州立精神健康院的一位心理学家治疗一名患严重抑郁症的五十八岁妇人为例。她感觉上帝已舍弃了她,人人都说她坏话。这位具备二十年经验的专家开始每周以仁慈的态度与她谈话,后来发觉她在论到家庭时从不提及与她住在一起的母亲,于是详加探问。最后她透露自己认为父亲最近的死亡是母亲的疏忽所致。专家逐步帮助她克服愤慨的情绪,她的抑郁病亦霍然而愈。

既然内疚往往是抑郁的主要病征,因此心理学家致力于消除病人的内疚和无用之感。一位妇人当儿子忤逆她时患了严重抑郁病。“我从未真正作过一个尽责的母亲,岂不是吗?”她对精神科医生哭诉说。“这就是她的毛病所在。”医生帮助她看出自己对孩子所作的一切美事。她的内疚遂消失了——抑郁病亦随之消失。

可是,据朗奴·费夫(Ronald Fieve)博士所说,这种疗法在大多数例子上是不成功的。他在自己所著的《情绪波动——精神科的第三次革命》一书中报道说,在治疗一位中度或严重抑郁病人时,若仅是帮助他分析自己的行为,经过数周、数月和数年之后“功效甚微”乃是常见的事。

这种疗法对于努力按照崇高道德标准而生活的人也有危险。因为有些医疗专家走向极端,为圣经所不赞同的态度作出辩护。他们这样行是要减轻病人的自咎感。不错,倘若病人只是怀有不当的念头,他不应太过自咎或感到“被上帝所定罪。”可是,与其像有些医疗专家一般声称不当的思想并非不对,尊重圣经劝告的人宁愿纠正或排除这样的思想。因此病人应该郑重衡量(或接受帮助去衡量)医疗专家所提出的劝告。倘若病人或其同伴对医疗专家解释病人的宗教信仰的重要性,就可以避免不少潜在的难题。——加拉太书5:16,19-21;雅各书1:14,15。

医学界有些权威人士对心理治疗的效力表示异议。理由之一是许多医生认为严重情绪波动所呈现的化学不平衡并不是心理疗法所能矫正的。他们赞成使用……

抗抑郁药剂疗法

“我素来认为只是决心便可以克服任何情绪,但现在我不相信了,”一位曾经陷入严重抑郁的家庭主妇承认说。“我有时会无缘无故地倒在地上哭泣。”她终于去看医生,后者所用的方法帮助她克服了抑郁病。

聆听过她的严重抑郁病征之后,医生说:“首先,让我对你解释,你有身体上的疾病。我给你一些药物可能对你有帮助。”他的处方是一种三环式的抗抑郁药剂。他认为药物会抵消她脑里可能发生的化学失调而减轻抑郁。“初时没有显著效果,”但到了后来,她说,“六个月之后,我好像一个新的人,并且完全摆脱了药物。”

抗抑郁药剂和锂制剂有二十种以上。它们并不是“提神药丸”(安非他明)或镇静剂;兴奋剂或镇静剂能够立刻激扬或平静神经系统,并且可以服食成癖。但这些抗抑郁剂(三环式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并不像镇静剂一般制止某些产生忧虑的神经冲击,反之它们看来修正脑里“快感中心”的神经传送水平,使愉快冲击较易从一个神经细胞传送至另一个。因此这些药物对于处理脑内的化学失调可能有效。b

据纽约市费夫锂剂医疗中心的朗奴·费夫博士说,“锂剂在治疗双极躁狂性抑郁方面以及预防神经失调方面颇为有效,对复发的严重抑郁病也有帮助。”他报道在二十年内曾以锂剂治疗六千多名病人,并且有十二个国家加以仔细研究。在躁狂性抑郁病患者当中,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治疗成功。

当然,一切药物都可能产生不愉快的副作用。许多时,医生试用多种药物,直至找到“适当的一种”为止。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若与某些食物如陈年芝士、啤酒、酒类或鸡肝混合起来可能造成致命的反应。因此一切药物必须在饱学的医生小心监管之下才可使用。

“可是,[药物疗法]对病人的难题并不是万试万灵的,”纽约市的弥敦·克赖恩(Nathan Kline)博士在他所著的《从忧到喜》一书中写道。这位使用抗抑郁剂的先驱者继续说:“药物的实际作用是矫正一种特殊的机能崩溃,使病人在机能恢复后能应付难题而已。”

营养疗法

在膳食中缺乏营养能导致精神失调,包括严重忧郁病在内,这件事在六十五年前已获得证实。当时的一种致命病症,玉蜀黍疹,曾在多个国家中肆虐,并且每年夺去一万美国人的生命。那种病的初度病征通常是精神失调——大多数是抑郁症。

为了试图找出难题的根源,约瑟·高伯格(Joseph Goldberger)医生使若干健康的人摄取他发现的病人所进的相同饮食——膳食以玉蜀黍粗粉、小麦粉、粟粉和小量菜蔬为主。他等候变化。结果在十一名参加试验者中有七名开始出现抑郁症和患上玉蜀黍疹!医生于是在他们的膳食内加入酵素、瘦肉和牛奶。病人遂迅速康复。原来缺乏营养乃是抑郁症的病因。

当地穷人以之为主要食品的玉蜀黍差不多完全缺乏一种重要的氨基酸——色氨基酸。结果这导致了若干复式维他命B的短缺。

科学家们发现其他养分的缺乏c也会造成抑郁、暴躁、疲劳和性情变化等病征。大多数的研究显示,在神经细胞之间担任思想冲击,把思想携带到神经传送系统里的若干氨基酸,例如色氨基酸的改变与维他命(尤其是复式维他命B)有关。神经传送系统的短缺则和若干种类的抑郁症有关。

“使病人获得最佳的营养平衡乃是当务之急,”正分子精神科研究院创办人兼院长大卫·霍金斯(David Hawkins)博士解释。可是,即使发现病因是营养缺乏,适当的营养补充也未必对抑郁症完全奏效。

例如,一位患上严重抑郁症的病人从书中读到关于强力维他命疗法,于是大量服食若干种维他命去治疗,但并没有显著的功效。可是一位使用营养疗法的医生仔细检查病人的饮食之后发现她每日只吃一餐,食物包括一个牛肉包和炸薯片,以及少量生菜和番茄。她每天喝25至30杯咖啡。医生在她的膳食中加入多种菜蔬、水果和坚果,并且限制她所喝的咖啡数量,据报她在数月之内就完全康复了。

甚至使用营养疗法的医生有时也使用药物和电击疗法。因为营养疗法功效较慢,而病人,特别是试图自杀的病人,需要立刻减轻病情。

主张营养疗法的医生主要是运用一些通常在人体中存在的物质,从而避免影响精神过程的药物所产生的危险副作用。《美国精神科杂志》(一九八零年五月刊)报道使用氨基酸——干酪胺酸——治疗一位患了多年严重抑郁以及对于抗抑郁药物有不良反应的三十岁妇人所获得的自然功效。她在“接受干酪胺酸疗法两周之后即有显著的进步。”为了试验病人的进步是否基于心理作用,医生给她服食看来相似的安慰剂。但在一周之内她的抑郁病又发作了!再给她服用氨基酸之后,她的病情又“再度完全缓和。”

研究的试验表明其他氨基酸例如色氨基酸,也和某些抗抑郁药物一样有效,而且没有副作用。虽然未必所有试验都能成功,但高路顿(J.H. Growden)博士却总括地说:“看来有一群情绪失调的病人经过给予色氨基酸治疗之后,不论是单一的疗法或兼用其他传统疗法,他们的病状都有起色。”

可是,一位研究营养的先驱雅伦·葛特(Allen Cott)博士却提出警告说:“病人必须有医生的指导才能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配方。病人切勿大量服用维他命。倘若过度服食维他命B6,就会耗尽体内所含的镁了。……只有经验丰富的医生才能确定补充一种维他命的短缺而不致造成另一种的短缺。”因此营养学家通常提供若干补充品,包括维他命、鑛物质、微量元素、酵素和氨基酸等。同时,医生们承认倘若大量使用某种补充物,它在体内发生的作用便会与麻醉药无异。

精神科医生罗士(H.M. Ross)在治病时使用维他命和饮食疗法,据报曾经成功地治愈数百宗严重抑郁症。他声称:“维他命不是所有精神难题的唯一解决方法。”查尔登·佛得烈克斯(Carlton Fredericks)博士对这项平衡的意见表示同感;营养疗法的这位代言人承认说:“鉴于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家一心认为精神病是纯属精神方面的,正分子医疗专家必须小心避免对于情绪或精神失调过度强调单一的生物化学疗法。”

仔细的自我检讨

职业性的治疗方法虽然会有所帮助,但解决方法通常不是“一剂即愈”的。因此患上抑郁症的人必须作出忠实的自我检讨。一位三十五岁的抑郁妇人发现除了调整饮食习惯之外,她也要作出其他若干调整才能根治疾病。她解释说:“抗抑郁剂不会解决所有难题。你必须认识和正视你的恐惧和忧虑,并且改变你的思想方式。”

不错,每一种疗法都有其限度。医疗本身并不能使你变成一个新的人。药物和维他命也许能平静你的情绪,却不能使你的家庭生活和谐。戴梅利警告说:“你若要求在工作上做得‘十全十美’,要交‘完全合乎理想’的朋友,以及拥有许多奢侈和多量的物质东西,你也许会使自己终身抑郁。”

因此严重抑郁病虽有多种职业性的疗法,但抑郁病患者切勿忘记,除了接受治疗之外,自己还得作出一番努力才行,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严重的抑郁病。

[脚注]

a 一九八二年十月八日的《儆醒!》杂志中题名为“抵抗抑郁病的方法”的文章论及实行圣经原则曾怎样帮助不少人克服抑郁的情绪。

b 可参看《儆醒!》一九八二年十月八日刊‘仅是心理作用吗?’一文。

c 维他命B1,B3(烟碱酸),B6,B12,泛酸,生物素,叶酸和维他命C乃是一组科学家在《营养与脑》一书中所列出的养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两位和特曼合著,1979年版)。

[第19页的精选语句]

精神失调是十分复杂和因人而异的。因此熟悉病人的医生通常能提供对病人最佳的疗法。

[第15页的附栏或图片]

头脑和身体是有密切交互作用的。我们的思想能影响身体,以致令脑中的化学作用失去平衡而造成抑郁。另一方面,身体则可能由于缺乏、疾病或缺陷影响头脑而造成抑郁。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