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热心——有益抑或有害?
不久之前,美国有两位“非常、非常虔信宗教的”妇人为她们的亲戚祷告和禁食。她们继续这样行,直至饿死为止。印度有一位寡妇在大群旁观者之前投身于故夫的火葬柴堆中自焚而死;她遵从印度教寡妇殉夫的习俗,虽然这是法律所禁止的。在同一地方,多名男子在宗教仪式中用弯刀刺戮自己的身体,并在火上或刀锋之上行走。
在加拿大,五名虔诚的妇女以宗教咒诅为理由,企图纵火焚毁宗教领袖的住宅和若干建筑物。在圭亚那森林内,900名信徒奉教主钟斯(Jim Jones)之命自杀。
在爱尔兰和黎巴嫩等国内,强烈的宗教感情成了流血和内战的根源。因此,在许多人听来,“宗教热心”一词无疑带有不祥之兆。今日我们需要这样的热心吗?人们对于宗教少些热狂岂非更好?
耶稣十分热心。我们在许多方面可以见到他的热心。他受浸之后献出全副精神去宣扬上帝王国的好消息。耶稣舍出自己,从不拒绝向他求助的人。他牺牲物质上的舒适,拒绝俗世的荣华,最后甚至遭受痛苦和屈辱的死亡,借此“舍命作多人的赎价。”——马太福音20:28。
耶稣的热心也表现于“恨恶罪恶”方面。(希伯来书1:9)他无畏地揭发犹太宗教领袖们的邪恶,称他们为“瞎眼领路的”和“假冒为善的”。(马太福音23:15,16)此外,他曾两次把唯利是图的商人逐出圣殿,因为他们剥削犹太的忠心崇拜者而自肥。这项行动使他的跟从者想起经上记着说:“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约翰福音2:13-17;马太福音21:12。
耶稣的热心表现在遵行上帝的旨意方面,而上帝的旨意今日在圣经里向我们显示出来。你若仔细阅读圣经,便会看出上帝从来没有要求基督徒成为宗教狂热者、自杀或将不必要的痛苦加于自己或别人身上。他的旨意绝非要人“用私意崇拜、自表谦卑、苦待己身。”——歌罗西书2:23。
耶稣“恨恶罪恶”并没有促使他鼓吹革命或流血。事实上,他虽然坦率地揭发犹太教领袖们的罪行,但却承认他们在犹大国中的地位;他给予门徒的平衡劝告是:“文士和法利赛人坐在摩西的位上。凡他们所吩咐的,你们都要谨守,但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能说不能行。”——马太福音23:2,3,13-36。
耶稣也没有跟这批人发生流血的争执,虽然他深知他们当中有些人企图把他杀死。当个别的法利赛人去见耶稣时,只要他们的动机纯正,他便以仁慈相待。耶稣与一位法津津乐道的名言之一:“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
耶稣随时随地乐于助人。可是,他恨恶不当的行为,例如,谋取暴利、贪婪、欺压穷人、不道德、偷盗、凶杀等。耶稣虽然热心,却没有忽略亲切的人情味。有一次,群众跟随了耶稣几天。由于“怜悯这众人”,他以切合实际的方式对他们表现关怀,施行奇迹供应食物给他们。——马太福音15:32-38。
因此,耶稣热心地做有益的事。他强调人要孝敬父母,对人宽恕和仁爱。他在‘登山宝训’中提出一项令人惊讶的崇高标准,说:“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马太福音5:43,44。
今日世上充满了紧张和仇恨,强烈的宗教感情既然助长斗争、革命和敌意,无疑是有害的。可是,怀着平衡但却强烈的热心——例如耶稣所表现的——去遵行上帝的旨意,培养敬虔的品德及为邻人服务,则无疑是有益的。
今日有这样的热心存在吗?世上有些人正在努力效法耶稣的热心。他们靠着上帝的灵之助而“热心行善。”——彼得前书3:13。
英国伦敦的《每日电讯报》指出这种热心在世界一部分对他们有什么影响。该报说:“耶和华见证人在非洲全境以奉公守法、有秩序、谨守崇高的道德标准见称。……他们教人养成俭约、准时、忠实和服从的习惯。”
见证人在宗教热心方面的一项主要活动引起了以下的评论:“耶和华见证人的见证工作在实际上遍及全球。……我们可以真的说,世上没有其他宗教团体在宣扬王国的好消息方面比耶和华见证人更加热心和坚忍不拔。”——《这些人也相信》(These Also Believe),白烈顿(C. S. Braden)着。
毫无疑问,基督徒的热心在许多方面是有益的。这种热心能够帮助个别的人保持崇高的标准,予人以今日很少人拥有的前途展望。这种热心不但对人大有帮助,而且对诚恳的人来说,这乃是最佳的生活方式。
[第26页的精选语句]
上帝从来没有要求基督徒故意使自己吃苦
[第27页的精选语句]
基督徒的热心绝不应表现于鼓吹革命或流血
[第27页的精选语句]
基督徒应该“热心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