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我童年的目标
我还记得第一次对于上帝所生的好奇心。母亲携着我的手从幼稚园步行回家。我仰头望着她问:“妈妈,上帝是从哪里来的?”
“乖乖,没有人知道,”她回答说。她的答话使我感觉不安,因为我一向以为母亲是无所不知的。“没有人知道上帝是从哪里来的”这句话继续困扰我那5岁的小小心灵。
清楚易明的圣经教训
两年之后,父母许可我在暑假以部分时间前往探望姑母。我家是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密尔瓦基,姑母则住在25英里(40公里)外的拉辛市。姑母把圣经所提出的奇妙希望——有一天能生活在乐园里——和我分享。
她解释“乐园”的意思是一处景色天然的地方,像巨大的花园或公园一样。其中的人可以快乐地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并且可以全无畏惧地和狮子、老虎等猛兽玩耍;那时猛兽会驯如小猫一般。住在那里的人永不用离去,因为上帝说那里的人会永远不死!——路加福音23:43;启示录21:3,4;以赛亚书11:6-9。
许多人说圣经很难明白,认为它不是写来给人了解的。可是,圣经详细描述的这些事情在姑母指点之下就不难明白了。它们很易想像得到,因为它们与人的经验相去不远——绝不是神仙故事或幻想。童年的幻想稍纵即逝,但基于圣经的乐园希望却影响到我过去23年的生活。时至今日,这件事对我仍像我在7岁时那么真实。
未必所有崇拜都蒙嘉许
甚至在孩童时期,我也能够体会到一位对人类关怀备至而向人提出如此快乐的生活希望的上帝确然值得崇拜。但姑母却向我指出,并非所有崇拜都为上帝所悦纳。她给我看诗篇115篇;论到以错误方式从事崇拜的人,圣经说:“他们的偶像是金的,银的,是人手所造的。有口却不能言,有眼却不能看;有耳却不能听,有鼻却不能闻;有手却不能摸,有脚却不能走,有喉咙也不能出声。造他的要和他一样,凡靠他的也要如此。”——诗篇115:4-8。
在我看来,这段经文并不难明白。显然,上帝不赞成人在崇拜方面使用偶像!我脑里立刻联想到我们在教堂里叩拜和亲吻的偶像以及我在寝室里向之祷告的耶稣图像。我意识到那使我大受打击的现实——我的宗教,父母的宗教,和圣经并不一致!从这时开始,以‘心灵和真理’敬拜上帝就成了我最大的愿望。——约翰福音4:23,《新世》。
姑母给我看像诗篇115篇这样的经文是有特殊理由的。她知道自己的弟弟,即我的父亲,在正教教义灌输之下对于在崇拜中使用偶像一事已根深蒂固。父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从乌克兰移民至美国,父母与我和两妹经常参加密尔瓦基乌克兰语正教教会的礼拜。
家人开始反对
回家之后,我把所学的一切告诉父母。可是我立刻感觉到他们并不高兴姑母对我谈论她的宗教。于是我保持缄默——但却深感忧虑。圣经说,“要孝敬父母,”但如今我正介于两位互相对峙的父亲——生父和天上的父,后者也是需要孝敬的——之间。——以弗所书6:1-3。
在以后几年,父母继续准许我探望姑母和姑父。当我住在他们那里时,他们带我参加在王国聚会所举行的聚会,一位年轻的见证人甚至带我一起参加逐户传道,将上帝的应许告诉别人。见证人对我十分关怀,态度亲切;我很喜欢和他们交往。每次回家父亲都问:“谁的宗教你比较喜欢?”我总是回答:“爸爸,我们的。”我那时年纪还小,所以不敢把真相告诉父亲。
后来有一天,我决定用圣经对父亲解释我所学到的一切——在崇拜中使用偶像和图像为什么不对以及我们有希望生活在上帝所创造的地上乐园里。我那时大约是12岁。可是,父亲勃然大怒,不许我再去探访姑母。从那时起,我们的家庭就不再像往常一样了。随着时间过去,家里的情形变得越来越紧张。
那么,我怎样行才好呢?现在我怎能够事奉耶和华呢?我还记得当时曾热切地祷告,希望耶和华等到我成为他的仆人之后才带来新的地上乐园。有一天,我刚满了14岁之后,我的祷告终于得蒙垂听。
定下一生目标
一天下午,我坐在书桌旁做功课。我偶然抬头从寝室的窗口外望,见到两位带着大手袋的少女正在横过道路。我的心跳加速!她们看来是见证人!我立即奔出门外。“你们是耶和华见证人吗?”我问。
“是的,”她们答道。
“我也是,”我说,因为我认为自己也是见证人。两位少女都是全时的先驱传道员。我解释家庭的反对,于是我们安排在家庭以外的地方研究圣经。我们断断续续地秘密研读了四年之久。
我从研读越来越清楚看出耶和华见证人是倡导和实践圣经真理的唯一宗教。帮助我研究圣经的青年见证人给了我许多刊物去阅读。其中之一是《耶和华见证人年鉴》。我从阅读得知耶和华见证人所过的生活绝不是沉闷的。《年鉴》载有许多海外传道员的经验。我想到,成为海外传道员而享有同样令人振奋的生活经验会是多么奇妙!从事海外传道于是成了我的目标。
我的家人并不察觉我们在研究圣经,虽然他们怀疑我与耶和华见证人有些联络。泄露秘密的是他们有时在我寝室里找到圣经书刊。我的妹妹们(比我小两岁的孪生女儿)打开我的抽屉,察看床下和搜查我的整个房间,要找着圣经书籍给父母看。唯一能逃过搜查的只是挂在衣橱里的衣裳口袋。
反对加剧
由于我拒绝附从父母的崇拜方式,我的家庭生活变得越来越困难。母亲有时几日不和我谈话,甚至我提出关于学校、衣服等问题时也不瞅不睬。后来他们甚至不许我和其余的家人同乘一辆汽车。父母鼓励亲戚在前来探访时嘲笑我和我的信仰。
我经历过不少争吵、殴打和哭泣。结果,成长中的岁月大部分在痛苦里度过。耶稣在马太福音10:34-37的话给我极大的帮助。他说他的教训会在有些家庭里‘造成分裂’。耶稣继续指出,我们对上帝的爱必须大过对近亲,例如自己父母,的爱。
父亲时常向我提出警告,我若一旦成为“耶和华派”,就必须离开家庭。我没有理由要怀疑他的话。1971年我从高中毕业之后不久,我向爸爸解释,既然我已到18岁的合法结婚年龄,我应该有权选择自己的宗教——我要选择成为耶和华见证人。那时我已找到职业,准备离家。可是,虽然随之而来的是一场猛烈的争论,父亲却没有叫我离去。这使我简直难以相信!耶和华正在祝福我的努力。
家人反对的原因
我的父母是虔诚的教徒,诚恳地相信自己的崇拜方式是正确的。我肯定他们只是为我的好处着想而已。父亲在乌克兰作过小学校长和教师,他梦想儿女们在美国受到正式教育和事业成功。父母希望儿女及早开始在文化方面发展,因此我们几个女孩要学习弹奏乐器。
如今他们的长女看来拒绝他们所期望的一切,包括专上教育在内。我其实并不反对专上教育本身,可是,据研究圣经所得,我确信这个事物制度行将结束了。有鉴于此,我认为应该集中精神于救生的传道工作之上而非深深投入这个垂死的制度中。我坚信教导别人认识怎样在上帝的乐园里获得生命比任何事情更加重要。——彼得后书3:13。
同时,我必须承认,对于来自家庭的逼迫,我自己也难辞其咎。当时我正获知关于宗教道理的许多事实——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可是我尚未体会到以‘心灵和真理’事奉上帝也包括披上“新品格”在内;这需要我们表现各种良好的品德,如和平、温柔、忍耐、自制等。(以弗所书4:22-24,《新世》;加拉太书5:22,23)因此可想而知地,父母的失望由于我缺乏机巧而加深,他们的反应便是大加反对。
我告诉父亲我要成为耶和华见证人之后,便开始经常参加在王国聚会所举行的聚会。后来在1972年12月,我以水浸礼象征我献身给耶和华。耶稣在马可福音10:29,30说:“人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母、儿女、田地,没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姐妹、母亲、儿女、田地,并且要受逼迫,在来世(“将临的事物制度”,《新世》)必得永生。”正如耶稣所应许一般,不久我就在耶和华的百姓当中结交了许多朋友,与家人关系生疏所生的空虚之感遂得以填补。有些朋友对我有如父母和兄弟姊妹一般。
努力达到目标
我仍然希望成为海外传道员,但只有先驱传道员才有资格进入基列圣经学校受训和奉派前往外地传道。可是,在迈向目标的初步——开始从事先驱工作——我就遭遇到难题。
首先,对我父母说来这是进一步的打击。父母对于我作秘书的优薪职业颇感满意,认为我的一生至少不致完全白费。此外,我怎样对上司说呢?他雇用我时有个默契,相信我会任职一段时期。我若辞职不干,就会使他们得不回在训练我方面所作的投资了。于是我再次祈求耶和华给我力量和勇气,使我能采取这项步骤。
1973年夏季有一天,我深深吸了一口气,踏进上司的办公室,对他解释我要作全时传道员的目标。他的回答使我大感意外:“拉莉莎,如果这是你一生真正想作的事,留在这里就十分愚蠢了。”我感到难以相信!这个世俗男子竟然告诉我倘若我希望尽较大力量去事奉真实的上帝耶和华,不这样行就愚不可及了!
翌日发生的事使我更感意外。上司前来问我是否愿意考虑部分时间的工作。我的听觉没有问题吧?我答道:“这间公司根本没有部分时间的工作安排呀。”
“不错,我知道,但我可以作出安排,”他说。除此之外,他还让我提出我喜欢上班的“任何日子和时间”。这是个多么有力的证据,表明耶和华正在支持我,而且耶稣的话的确不虚:“你们要先求他的国……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马太福音6:33。
1973年8月是我作先驱传道员的第一个月。不出所料,我的家人大力反对我的决定,使我不得不离家另居。虽然这令我十分伤心,可是我却很高兴见到,随着时间过去,我与家人的关系逐渐改善而终于能恢复和好。我能够和家人团聚一起有说有笑。
母亲在1979年8月逝世之前曾欢迎我回家探访,那时我正在美国南部从事先驱传道工作。后来,在1980年4月5日,与我具有同一人生目标的大卫成了我的丈夫。我很高兴父亲前来参加我们的婚礼,甚至给我们一份厚礼。因此,虽然他和妹妹们并不同意我对于事奉耶和华的感受,我们却享有良好的关系。
1984年1月,在从事了先驱工作十年以上之后,大卫和我经历到我们一生中最大的惊喜之一。一天下午回家时,我们收到一个大信封。里面是一封邀请我们前往基列学校第77届受训的信!学校在4月开课,我们在9月毕业,几日之后便启程前往中美洲的洪都拉斯作海外传道员。
如今我正在分享一些我以前在《耶和华见证人年鉴》中读到而十分向往的海外传道经验。既已达到作海外传道员的童年目标,我希望紧守这项伟大的服务权利。但我的主要目标却是继续以‘心灵和真理’事奉耶和华而最终赢得他的嘉许,然后得偿素愿,在他应许赐给仆人的美丽乐园里享受永远的生命!(诗篇37:4)——拉莉莎·克里苏克君(Larisa Krysuik)口述。
[第27页的精选语句]
如今我正介于两位互相对峙的父亲之间
[第29页的图片]
我在洪都拉斯作海外传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