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碌工作——何时才是好事?
在东南亚各地,许多年轻女佣暂时放下厨房的工作,坐在电视机前,全神贯注地观看一套日本制作的连续剧。这套连续剧描述一个家道寒微的女子,在经历多年的艰苦奋斗后,终于能够获致成功。这些女孩子看得热泪盈眶,因为她们觉得自己的身世与剧中的女主角颇相似。剧中的情节看来给她们所需的鼓励,使她们有力量面对另一天的劳碌工作。
不错,人若一天复一天地辛苦劳碌,甚至达到危害自己健康和生命的地步,他们必然有充分的理由才会这样做。那末,他们营营役役究竟为了什么理由呢?像亚洲区的女佣一样,推使许多人劳碌工作的一个常见理由无疑是要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准。这对他们成为一股强大的推动力。可是,物质上的酬报显然并非惟一的理由。
“经济报酬的确对人有激励作用,但却不是主要的动机。”论到日本人的工作道德观,斯蒂芬·D·科恩这样写道。那末,究竟什么推使日本人工作得如此勤奋呢?“公司的业绩比同行的敌手优胜乃是极度自豪和满足的来源。勤恳工作所带来的这项成果,本身便是莫大的报酬了,”科恩解释。在另一方面,对公司的忠诚也是推使雇员勤恳工作的一个理由;工作本身变成了他们用来显明自己的价值的惟一途径。此外,渴望晋升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盼望有一天得以飞黄腾达继续是促使人勤恳工作的强大动机。
值得为此牺牲健康吗?
可是,这一切是人把自己的健康和生命置于险地的正当理由吗?论到为物质财富而劳碌的人,圣经指出,“[他的]眼目也不以钱财为足。”最后这人也许纳罕:“我劳劳碌碌,刻苦自己,不享福乐,到底为谁呢?”(传道书4:8)那些营营役役、力求致富的人看来根本不晓得应当在何时停下来以及在哪里停下来。他们陷入一个无法自拔的恶性循环里,只晓得工作、工作、更辛勤工作。圣经率直地警告说:“不要劳碌求富。”——箴言23:4。
人对公司的忠诚又如何?虽然这可以有点好处,但我们必须考虑到工作过劳可能产生的影响。“倘若有人工作得精疲力竭,”一间美国公司的总经理说:“我就宁愿他不在我手下工作了。”一位“公司战士”未满40岁便因工作过劳去世,他的妻子后来致信报馆说:“他们说,‘失去这样一个人才实在是公司的莫大损失。’我们究竟可以从这样的声称获得什么安慰呢?那些公司烈士一旦殉职,他们就只被当作‘用后即弃的货物’一样。”
人即使不致工作得精疲力竭或死于工作过劳,他到退休时又如何呢?“他们虽然曾为公司拼命工作,”日本广播员山根基世说,“他们现在却看出,公司已不再需要他们了,他们已对公司毫无用处了。”在缺乏人性的公司看来,勤恳工作的雇员只是公司的运作大轮上的小嵌齿而已;小嵌齿一旦损坏,就会被更换了。难怪许多日本人正开始对雇用自己的公司失去信心!他们开始意识到,他们对公司的忠诚只是一厢情愿的痴心而已。
那末,公司里的晋升机会又如何?那些已爬到中级管理阶层的人不久便看出,并非人人都可以跻身于最高阶层的。于是他们便怎样呢?既然晋升无望,他们就开始另找出路了。他们对公司的忠诚亦随之而逝!
对劳碌工作怀有平衡观点
人若仅为了贪财、忠于公司或出于竞争精神而劳碌工作,到头来只会为自己带来挫折和失望而已。可是圣经并没有抹杀勤恳工作的价值。“并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劳碌中享福,这也是上帝的恩赐。”(传道书3:13)圣经赞许人享受自己劳碌得来的成果。对于劳碌工作,究竟什么才是适当的观点,这节经文给我们一项提示。
日本的卫生福利部(厚生省)最近建议,工人应当“下班之后便抛开工作,(并且)与家人共进晚膳”。有些商界领袖显然赏识这项劝告所含的智慧。例如,一间业务蒸蒸日上的生物科技公司的董事长宣布说:“我希望所有员工都把好好照顾家人置于一切之先。毕竟,他们在公司里工作只是为求达到这个目的而使用的方法而已。”
不错,良好的家庭关系无疑是个值得努力追求的目标。若果工作使温暖的家庭气氛受到破坏,或使你的健康受到损害,你的辛劳工作就对你没有好处了。
但在另一方面,在受资历制度所支配的日本社会里,有些人养成了这种态度:“不缺席,不迟到,也不拼命工作。”他们假装勤恳,在工作地方逗留到很晚,但其实只是等待主管回家而已。健二便怀有这种心态。他是广岛一间室内设计公司的推销员。他在工作上懒懒散散,并且常在工作时间到咖啡室或弹球中心流连。
这种态度能够为人带来快乐吗?圣经的一句箴言说:“懒怠的人必致作苦工”。在今日,人也许不会由于懒惰而实际被迫做苦工。可是,对他们来说,工作却可能变得十分单调乏味,仿佛在精神上作苦工一般。但在另一方面,同一句箴言指出勤恳的裨益:“殷勤人的手必管辖人。”(箴言12:24,《吕译》)即使你并非掌管一个国家或一间公司,至少你会赢得家人的尊重,并且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除此之外,你也能够赢得雇主的信任,以及享有清白的良心。
健二后来也看出勤恳工作的价值。他决定研读圣经,结果,他的生活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借着在工作地方实行忠实的原则,”他说,“我开始在工作上表现认真尽责的态度,不论上司在不在场都一样尽力工作。结果我赢得了上司的信任。”
劳碌工作是好事的时候
事实上,工作若要有意义,就必须能够对别人有所造益。‘使人称心满意的工作,’一位商业作家指出,‘就是能够为许多人的生活带来方便、舒适或乐趣的工作。’这样的工作使作工的人深感满足。情形正如耶稣基督所说一般:“施比受更为有福。”——使徒行传20:35。
为了造益别人而工作诚然可嘉,但若要在工作和生活上寻得真正的满足,人还需要考虑到另一个重要因素。所罗门王在一生享尽荣华富贵之后作出这个伟大的结论:“敬畏上帝,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传道书12:13。
显然,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考虑到上帝的旨意。我们的工作是与他的旨意一致吗?还是与他的旨意背道而驰?我们正尽力取悦上帝吗?抑或只关心取悦自己?我们若忽略了遵行上帝的旨意,就变成与物质主义者或享乐主义者无异了;到头来我们只会感到孤独、空虚和绝望。
因此要记住事奉耶和华上帝——致力于一些取悦创造主的工作——永不会使我们感到枉费了一生。耶和华本身是一位勤恳的工作者,他邀请我们与他一起工作,成为他的“同工”。(哥林多前书3:9;约翰福音5:17)但这样的劳力真的会为人带来真正的快乐吗?
有一次,一间印刷公司的总经理参观守望台社在日本的印刷厂,目的是要参考一下工厂的设备。但引起他注意的并非仅是机器而已。他看见那里有许多年轻人正愉快地工作。他获悉所有人都是义务工作的,而且还有无数年轻人热切申请加入他们的行列;这令他大感惊讶。何以他感到惊讶呢?“在我们的公司里,”他解释说,“如果我们聘请十个人,一年之后有四个人仍然留下来,我们就认为不错了。这些年轻工人的确是你们守望台社的一项宝贵资产!”
究竟什么因素使这些年轻人成为这么勤恳、快乐的工人呢?他们既是义务工作的,显然他们并非为了金钱而工作。那末,究竟什么推使他们这么努力工作呢?推动力便是,由于他们对创造主耶和华深怀感激而献了身事奉他,并且也对邻人怀有真挚的爱。他们的态度表明,他们并非仅是“想讨人的喜欢,而是作为基督的奴仆,要从心里来遵行上帝的旨意”。——以弗所书6:6,《现译》。
其实这一切仅是未来的一项预观而已。那些在现今便勤恳事奉耶和华的人可以期待不久便看见上帝在地上恢复乐园,届时全球都会充满有意义的工作。上帝的古代先知以赛亚预言到届时的生活说:“他们要建造房屋,自己居住;栽种葡萄园,吃其中的果子。他们建造的,别人不得住;他们栽种的,别人不得吃;……我选民亲手劳碌得来的必长久享用。”——以赛亚书65:21,22。
届时工作会是多大的乐事!借着探知上帝对你的旨意是什么,然后切实遵行,你就能够成为蒙耶和华祝福的人,从而‘在你的一切劳碌中享福’。——传道书3:13。
[第9页的附栏]
对工作怀有平衡观点挽救了一段婚姻
安夫住在日本的北海道。直到几年之前,对他来说,工作乃是惟一的消遣。他的职位属于中级管理阶层,他最关心的事便是增加公司的业绩。他每天工作至晚上11时,并且从不放假。后来,他回忆说:“我意识到无论我在工作上多么尽心竭力,我也没有从工作寻得任何喜乐。”安夫的健康开始衰退。他与妻子商量后,看出有些东西比工作更重要——他的家庭。于是他毅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且与妻子一起研读圣经。现在,他是个备受家人敬爱的家主,并且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第9页的图片]
你的工作不应当危害到你与家人的关系
[第10页的图片]
在不久的将来,人人都会致力于使地球成为乐园,并且深以这件工作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