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受训杀人灭命,如今却致力拯救生命
“恐怖分子把人质扣押在以色列北部的一所楼房内。”
电台报道这宗消息时,我刚巧在休假期间,离开了以色列军队,在加利利海附近扎营度周末假期。我深知这宗报道意味着什么。我是个特别部队的军官,并且受过专业训练以打击国内的恐怖活动。我清楚知道我有义务要身先士卒,闯进恐怖分子胁持人质的地点,把恐怖分子通通杀掉,好让人质逃出生天。于是我毫不犹豫地走进汽车内,尽快赶往现场。
既然以色列军官通常都会带头闯进恐怖分子的所在地,我深知自己可能是首先与恐怖分子对峙的人之一,尽管这样做会有被杀或受伤之虞,我也毫不犹豫。可是,我在同僚刚刚完成任务后才赶到现场,他们杀了五个恐怖分子,并且将人质救出来。我由于错过了这次行动而大感失望。
何以我会有这种感觉?因为我有浓厚的民族感情,我渴望把自己的爱国心表现出来。那么,我又是怎样加入这个反恐怖活动的特别部队的呢?
1958年,我在以色列的太巴列出生,在一个热爱祖国的家庭里长大成人。我一向都认为祖国永远是对的。因此我在1977年加入军队,并且自愿在以色列军队中任务最艰巨的部队中服役。在所有申请加入这个部队的人当中,只有少数人入选参加这个极其艰苦的训练课程。并非人人都能够完成这个课程,而在完成课程的人当中,也只有两人被任命为军官,我便是其中之一。
我的成就其实反映出我多么热爱祖国。我的确有理由引以为荣。试想想,我能够在一个特殊的作战部队里担任军官,所执行的任务是常人甚至在电影里也无法一睹的。然而,我虽然获致相当程度的成就和名誉,所负的任务也属机密性质,但在灵性上却一贫如洗;及至我看出人生应当有更大的意义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灵性需要。结果,我在军队里度过了四年多的艰苦岁月后,便毅然离开军队,我要周游各国,看看外边的世界。
为何离开以色列
在泰国,我邂逅了恭拉雅——后来成了我的妻子——她当时在曼谷大学攻读美术;就这样,我打消了环游世界的念头。初时我们并没有结婚的打算,但谁料我们彼此倾慕之情越来越深。因此,恭拉雅中途退学,我则结束我的旅程,我们决心要白头偕老,甘苦与共。但在哪里建立家庭呢?当然是在以色列。我对她说:“我要保卫国家。”
在以色列,犹太男子只许跟犹太教徒结婚;既然恭拉雅当时是个佛教徒,我看出她必须改信犹太教才行,恭拉雅也很乐意这样做。但笃信犹太教的犹太人却毫不愿意替她进行改信仪式。无论我们往哪里去寻求帮助,我们都遇到同样的消极反应:“像你这样的人才应当娶个犹太淑女,绝不可娶这个异教徒女子。”恭拉雅不仅是个异教徒,而且也是个外族人。
我们尝试四出寻求帮助,六个月后,我们终于接获通知前往犹太的宗教法庭应讯,那里有三位拉比(犹太宗教领袖)接见我们,他们有权决定是否批准恭拉雅改信犹太教。可是,他们对于我渴望跟一名异教徒结婚一事大肆谴责。他们吩咐我把恭拉雅遣返泰国。“你大可收她做奴隶吧!”一位拉比建议道。他们拒绝了我们的申请。
我实在忍无可忍了。他们的话还未说完,我便立即拉着恭拉雅的手,忿然离开法庭,并且声言即使他们批准,恭拉雅也不会做犹太教徒,而我也不愿再做犹太教徒。我不禁自忖:‘用这种方式对待人的宗教简直要不得!’我既已作出这个决定,我们遂受到多方面的压力,以图把我们拆散。甚至我所敬爱的父母也由于强烈的宗教感情,以及我们所遇到的压力而牵涉在整桩事件中。
当时以色列军队与巴勒斯坦游击队在黎巴嫩展开激战。不用说我也被召加入这场战斗里。我虽然深入敌方的领域,为了国家而不惜把生死置之度外,但他们竟然没收了恭拉雅的护照,并且要求她离开以色列。这一切无非都是要把我俩分开。我获悉这件事时,对国家的爱顿时尽丧无遗。我终于领教到何谓国家主义。为了国家,我不惜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但现在我竟然无法获准与自己所钟爱的女子结合!我感到多么痛心,仿佛被出卖一样。在我看来,驱逐恭拉雅就等于驱逐我;为恭拉雅争取在以色列的立足地位就等于为自己争取一样,而这是我断不愿意做的。
我们实在无可选择,惟有乘搭飞机前往外地注册结婚,稍后才飞返以色列打点一切,然后离开该国。我们与父母和解后,到了1983年11月才离开以色列。我一向知道宗教伪善是我们犹太人发生难题的主要成因,但我从未像当时那样对宗教心灰意冷的。
获悉有关弥赛亚的真理
令我们大感意外的是,我妻子的国家有一条特别的入境法例,结果使我们无法定居该国。我们必须找寻第三个国家居住!我们第一个儿子在澳大利亚出生,但我们也不能定居该国。于是我们只好不断从一国移居另一国。两年过去了,我们对于找着一处永久的容身地一事渐渐感到绝望。到了1985年10月,我们抵达新西兰。我们抱着11个月大的儿子乘搭便车前往北部时,不禁想道:‘我们在这个国家也只是暂作寄居罢了。’但这个想法后来证明多么不确!
一天黄昏,一对仁慈的夫妇邀请我们到他们家里共膳。他们听罢我们的经历后,那位做妻子的表示愿意协助我们申请在新西兰的永久居留。翌日,我们彼此道别之前,她把一部题名为《新约》(希腊文圣经)的书交给我。“看看这本书吧,”她说。“执笔者都是犹太人。”我一边答应她,一边把书放进口袋里。我对书的内容一无所知,因为犹太人通常都不会阅读基督教刊物的。我们后来买了一部旧车,并且向南部进发,这部车就成了我们的家了。
在某个停留的地方,我忽然记起我的承诺,于是取出那本书来看。我发觉书里描述的人物正是犹太教教导我去厌恶,甚至憎恨的人物。使我惊讶的是,原来耶稣把大部分时间所花在的地方,正是我自己把大部分时间所花在的地方——加利利海一带。但令我更为惊讶的就是他的教训。我从未听过有人像他那样说话。
我尝试找出这个人的错处,但怎样找也找不到。刚相反,他的教训使我深受感动。我读到越多有关他的事迹,就越发纳罕何以犹太人要对他作这么多错误的指控。我虽然从未虔信过宗教,但我发觉自己已给宗教洗了脑,就像国家主义把我洗了脑一样。我不禁想道:‘为什么犹太人这么恨他呢?’
当我读到马太福音第23章时,我的疑问部分获得解答。我读到有关耶稣勇敢地揭发当日犹太宗教领袖的伪善和恶行时,这使我大感惊讶。‘现在的情况也一样,’我这样想。‘耶稣这番话对现今的犹太宗教领袖多么适用。我不但亲眼看过他们的所作所为,我也亲身领教过了!’我不禁对这位无畏地阐明真理的人物怀有深深的钦佩。我并不打算加入另一个宗教,但我无法否认耶稣的教训的确深具力量。
听见耶和华这个名字
后来我们抵达了米尔福德桑德,它位于新西兰南岛的峡湾,当时我已读完了半部希腊文圣经。我们把汽车停泊在另一辆汽车的旁边,那里有一位亚洲裔女士坐在车旁。后来我的妻子与她交谈起来。稍后她的英籍丈夫来到,我们简述过自己的经历后,那位丈夫于是告诉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上帝会毁灭现今的所有政府,接着上帝的政府会统治一个公义的世界。他的话虽然听来十分美好,但我心里想道:‘他只是痴人说梦而已。’
那人接着向我们谈及有关宗教的伪善,以及基督教国的谬误道理。后来他的妻子说:“我们是耶和华见证人。”这句话使我顿时想道,‘这些异教徒与犹太人的上帝有何关系?他们竟然念出耶和华这个名字!’我也认识这个名字,但这趟却是我首次听见人念出这个名字来,因为犹太人受到嘱咐不可把上帝的名字念出来。这对夫妇把他们的地址和一些圣经刊物给了我们,接着我们便分道扬镳了。我们从没有想过这对夫妇后来竟改变了我们的一生。
寻找真理
两周后,我们返回克赖斯特彻奇。我们得以留在那里,并且在一所牧羊场工作,这所牧场的主人是五旬节派教会的信徒。在逗留牧场的期间,我读完了整部希腊文圣经,并且开始读第二遍。我留意到耶稣把上帝的存在看得非常真实。那时我生平首次纳罕,‘上帝真的存在吗?’我开始找寻答案。我获得了整部以我国文字——希伯来文——写成的圣经,并且加以研读,以便认识更多有关这位自称是全能上帝的耶和华的事情。
我和妻子不久便看出牧场主人所主张的道理与圣经的教训并非一致。他们的行为也与圣经的教训背道而驰。事实上,有一次他们使我们感到十分难堪,我禁不住写信给那位送了一部希腊文圣经给我们的女士。我在信中写道:“至目前为止,我相信上帝已向我们显明哪个‘基督教’是谬误的,上帝若真的存在,他现在必定会向我们显示哪个教会才是纯真的基督教。”我没想到我写给她的话原来多么真确。后来我记起那两位见证人曾谈及有关宗教的伪善。因此,我们决定再次接触见证人。
数天后,他们安排了另外两位住在附近的见证人探访我们。那两位见证人邀请我们共膳,然后在他们家里一起讨论圣经。我们十分喜爱这个圣经讨论。第二天,我们再度应邀前往他们的家,并且作了一项详尽的圣经讨论。他们根据圣经所提出的论据多么合理,我和妻子发觉我们已找着一些奇妙的东西,不错,是真理!
当晚我们实在无法入睡。我们意识到我们的生活将要经历重大的改变。我开始研读见证人出版的《你能够永远生活在地上的乐园里》这本书,当我继续研读下去,我感觉到自己仿佛一度瞎了眼,但如今得以重见光明一样!我明白到人生有什么目的,何以上帝把人安置在地上,我们为什么会死,上帝何以容许人间充满疾苦,以及世事怎样应验了圣经的预言。我从耶和华见证人那里借了许多书刊,并且拨出大量时间加以研读。我清楚看出三位一体、地狱永火、灵魂不死都是谬误的道理。这些刊物所运用的论据多么合乎逻辑,根据圣经所作的推理多么令人信服。
把圣经和信徒作一比较
牧场主人试图劝阻我们与耶和华见证人研读圣经。“他们有另一本圣经,译文是错误的,”他们说。“我自会看个清楚,”我答道。我向牧场主人借了几部不同的圣经译本,另外我也获得一部《圣经新世界译本》,我把所有这些译本跟手上希伯来文的圣经作一比较。结果我发现《新世界译本》是最准确的译本,这使我大感兴奋。由于这缘故,我对守望台圣经书社出版的刊物也信心大增。
我们初次出席王国聚会所的聚会时,我们并不完全明白聚会的内容,但对于会众的分子向我们所表现的真挚爱心,我们却十分体会。在聚会期间,耶和华这个名字经常受人提及,这使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散会后,我在归家的途中反复念道:“耶和华,耶和华。”我对妻子说:“现在不只是‘上帝’了,是‘耶和华上帝’。”
为了与耶和华见证人密切交往及参加所有聚会,我们于是迁往克赖斯特彻奇市居住。《生命——从何而来?进化抑或创造?》这本书使我对于耶和华上帝的存在,以及他的创造主身分,不再存有任何疑问。
与巴勒斯坦的弟兄接触
我接触到耶和华见证人在以色列的分社办事处之后,那里的见证人写了一些信给我。其中一封是一位住在西岸的巴勒斯坦人写的,她在上款写着:“拉米,我的弟兄。”对我来说,这真是件难以置信的事,因为巴勒斯坦人一向是我们的死敌,但现在竟然有一个巴勒斯坦人称呼我为“我的弟兄”。那时我真正体会到耶和华见证人对这个普世弟兄团体所怀的爱心多么独特,他们的确是团结一致的。我曾读过一些资料,内容叙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耶和华见证人由于拒绝攻击他们在别国的属灵弟兄,结果被关进集中营里,饱受折磨,甚至遭受处决。不错,耶稣的真正跟从者应该是这样的。——约翰福音13:34,35;约翰一书3:16。
随着我们继续研读圣经,我们在灵性方面也不断进步。令我们乐上加乐的是,新西兰的移民当局批准我们成为该国的永久居民。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安顿下来,在这个风光如画的国家敬拜耶和华。
父母接受真理
我们一学到这些奇妙的圣经真理之后,不用说,便立即写信给父母,告诉他们有关我们学到的事物。他们曾表示过渴望前来探望我们。为了引起他们的期待,我写道,“我发现了一些无价之宝。”他们在1987年杪抵达新西兰,我们几乎一见面就向他们谈及圣经的真理。我对耶稣的信仰使父亲认为我一定是疯了,他于是设法去证明我的信仰错了。我们差不多天天都为这件事而争论。但后来这样的争论演变成讨论,这样的讨论逐渐又演变成一个圣经研读。由于见证人对他们表现真挚的爱心,父母遂渐渐看出真理是多么美好,多么合理。
我看见父母得以摆脱伪宗教的奴役,后来甚至摆脱国家主义的枷锁,这使我多么欣喜!他们与我们同住了四个月后,便把真理带回加利利海附近的家乡。他们在那里继续跟两位见证人研读圣经,这两位见证人隶属邻近大约65公里外的会众。过了不久,父母也开始与其他人分享有关耶和华和他的话语。在波斯湾战争爆发前几天,他们借着受浸而献身给耶和华。
与此同时,我和妻子在1988年6月也公开献身给耶和华上帝,自那时以来,我们加入了耶和华见证人的普世家庭。对我来说,事奉耶和华的惟一途径便是做个全时的传道员,因此,我一有机会便毅然加入全时服务。为了国家,我曾付出过不少辛酸血汗,甚至视死如归,这是我永远也无法忘记的。但我深知惟有耶和华才永不会叫我失望,我更应为他尽心服务,艰苦不辞!——希伯来书6:10。
我们多么感激耶和华赐给我们这个令人振奋的希望,就是在不久的将来,地球会成为所有真正爱好公义的人的美丽家园。在这个家园里,国家主义和伪宗教将会不复存在,因此,战争、苦难和不平也会永远消逝。(诗篇46:8,9)——拉米·奥韦口述。
[第17页的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黎巴嫩
叙利亚
以色列
太巴列
占领区
杰里科
耶路撒冷
加沙地带
约旦
[第18页的图片]
拉米·奥韦一家的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