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惨受战火摧残
1995年年初,塞拉利昂再次爆发内战。滕纳只有四岁,她的父母在这场战争里早已丧生。一天,滕纳中枪受伤。子弹射进她的头部,就在右眼后面。要是子弹引起的炎症扩散到脑部,她就活不成了。
十六个月后,一对英籍夫妇把滕纳送到英国接受手术。一组外科医生把子弹取出,人人都为此欢欣不已,这不但因为手术成功,同时也因为一条小生命得到挽救。可是,人们的欢欣情绪很快就消失了,因为滕纳仍是个孤儿,她根本就不该遭人射伤。
武器、饥饿、疾病
虽然滕纳是中了流弹,可是,现今有越来越多的儿童并不是意外的受害者,而是被人故意伤害的。当种族之间爆发冲突的时候,互相对垒的种族屠杀敌方的成年人还不够,甚至把他们的孩子也视为未来的敌人。正如卢旺达一名政治评论家在1994年一个电台广播里说:“如果要消灭大老鼠,就要把小老鼠也赶尽杀绝。”
不过,战争中大多数的死难儿童既不是被炸弹炸死,也不是饮弹身亡,而是饿死或病死的。例如在非洲的多场战争里,因缺粮或缺乏医疗照顾而死的人,比实际在战场中丧生的人高20倍左右。令人不寒而栗的是,截断敌方的必需品供应是现代战术的常见策略。敌军在广大的耕地上放置地雷,结果摧毁了大量谷物和供水系统,军队同时也夺去敌人的救援物资。此外,他们也拆毁医疗中心,赶走其中的医护人员。
这样的手段对儿童的伤害尤为严重。在1980年至1988年期间,有33万个安哥拉儿童和49万个莫桑比克儿童丧生,死因都跟战争有关。
家破人亡
在战争期间,由于父母被杀,或家人失散,儿童因而成了孤儿。在世界各地,大约有5300万人为了逃难而离开家园。这个人数相当于世上每115人就有1人有这个遭遇!在这些人当中,至少一半是儿童。人民仓皇逃命的时候,儿童往往与父母失散。
到1994年年终,卢旺达的冲突导致11万4000个儿童与父母分离。据1995年一个调查指出,安哥拉每5个儿童就有1个曾跟家人失散。在许多儿童——尤其是幼儿——来看,跟父母分离所造成的创伤,比战争本身所造成的骚乱更难受。
给地雷炸死
在世界各地,无数儿童出外游玩、牧放牲畜、捡拾柴薪,或种植作物,却被地雷炸得粉身碎骨。每月平均有800人被地雷炸死。在64个国家里,总共有1亿1000万左右个地雷埋在地下。单是柬埔寨就大约有700万个地雷埋在地下,平均每个孩子就有机会碰到两个地雷。
世上有40多个国家制造地雷,这些地雷大约有340种之多,形状和颜色各有不同。有些地雷看似石头,另一些好像凤梨,还有一些像绿色的小蝴蝶,从直升机徐徐地飘降在地上而没有爆炸。据报有些人把地雷刻意设计成像玩具一样,然后安置在学校和游乐场附近,结果,妇女和儿童往往成了这些地雷的牺牲者。
一个具杀伤力的地雷只需成本3美元左右,可是,要把这样的一个地雷探测出来,并加以拆除却需费300至1000美元。1993年,世上大约有10万个地雷给拆除,但与此同时却有200万个新地雷被人埋在地下。所有这些地雷都具有潜在的杀伤力,它们不懂得分辨谁是士兵,谁是小孩子,也不承认什么和平条约,地雷的有效期长达50年之久。
各国代表曾有两年的时间就地雷问题在瑞士日内瓦进行谈判。到1996年5月,他们仍然未能在全球禁止使用地雷一事达成协议。虽然他们把某类地雷列为违法的,同时也限制使用另一些类型的地雷,可是,有关全面禁止使用地雷的措施,却要在下一轮会议里才会重新检讨。下个会议定于公元2001年举行。在这段期间,很可能会有5万人给地雷炸死,另外8万人将会被地雷炸伤而变得残废。儿童受害的比例很大。
强奸受辱
在近年来的战争里,儿童惨被折磨,目的是要惩罚他们的父母,或从这些儿童身上探知他们父母的资料。然而,在一些残暴的冲突里,有些人肆意折磨儿童,目的只是为了娱乐罢了。
在战争期间,性暴力、强奸等兽行十分普遍。在巴尔干爆发的冲突里,军人往往采取的一种策略,就是强奸敌方的女孩子,以期迫使她们怀敌军的孩子。类似的是,卢旺达士兵也利用强奸作为武器,以期破坏敌人家庭的联系。在某些军事侵袭里,那些偷生的女孩子差不多全都遭人强奸。许多女孩子因奸成孕,结果被家人和社会排斥。有些女孩子抛弃她们的亲生小骨肉,另一些则自寻短见,一死了之。
感情创伤
儿童在战乱里的可怕经历,就是连许多成年人做噩梦也没有做过的。例如,在萨拉热窝,有一个调查以1505个儿童为对象,调查显示,这些儿童实际上全都经历过炮击。在他们当中,曾受枪伤的超过一半,另外有三分之二的儿童曾险些儿丧命。
在卢旺达进行的一个调查以当地3000个儿童为对象。调查显示,百分之95的儿童在种族清洗期间曾目击各种暴行和屠杀事件,差不多百分之80的儿童丧失家人。近三分之一的儿童曾目击强奸或其他性暴行,逾三分之一的儿童则曾看见其他儿童杀人或殴打别人。这样的经历使他们幼小的心灵饱受创伤。论到那些身心大受摧残的儿童,前南斯拉夫一个报道说:“他们对于这些经历久久不忘。……他们屡做噩梦,可怕的回忆、恐惧、缺乏安全感和痛苦的感觉老是缠磨他们,挥之不去。”卢旺达的种族大屠杀结束后,国立创伤康复中心一位心理学家报道:“这些饱受创伤的儿童出现各种症状,包括经常做噩梦、很难集中精神、抑郁,以及对未来感到绝望。”
儿童可以怎样获得帮助?
不少研究人员认为, 要是儿童把自己的感觉和记忆藏在心底里,他们的创伤是很难痊愈的。孩子需要向一位富于同情、了解事情的成年人倾谈,把自己痛苦的回忆一一尽吐,这是治愈创伤的第一步。西非一位社会工作者说:“我们必须帮助深受困扰的孩子把内心感觉和盘托出,让他们畅所欲言,这样做非常重要。”
在医治孩子的感情创伤方面,家人的紧密连系和社会大众的支持也同样重要。像所有儿童一样,战争的受害者需要有人关怀、了解和同情。然而,我们真的有理由相信,所有儿童都有希望享有光明的前途吗?
[第8页的附栏或图片]
仿佛是个球
在老挝,一个女孩和弟弟出外放牛。女孩看见沟渠里有一件物体,仿佛是个球。她把物体拾起,然后向弟弟抛去。这件物体掉在地上,随即爆炸,她的弟弟当场丧生。
[第9页的附栏]
只是无数受害者之一罢了
在安哥拉爆发内战期间,当地有一个12岁的孤儿,名叫玛丽亚,她被人强奸,还有了身孕。由于战斗升级,玛丽亚步行300公里,逃到一个安全的地区去,在那里,她入住一所儿童收容中心。由于玛丽亚年纪太小,分娩的产痛来得过早。她几经辛苦才生下一个早产婴儿。可是,这个婴儿只活了两星期就夭折了,而玛丽亚在一星期后也相继死去。在这几年的多场战争里,无数儿童惨遭折磨、强奸,玛丽亚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第9页的附栏或图片]
思想和心灵大受摧残
印度女孩沙班娜的经历正好说明,儿童怎样受到暴力影响。沙班娜只有八岁,她曾目睹一群暴民把她父亲活活打死,又把她母亲的头砍下来。沙班娜为了把恐惧和丧亲之痛隐藏起来,思想和心灵因而变得麻木了。她用低沉含混、毫无感情的声音说:“我不想念爸妈,也没有想过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