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8 2/8 25-28页
  • 厄瓜多尔——横跨赤道之国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厄瓜多尔——横跨赤道之国
  • 警醒!1998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色彩缤纷
  • 气候幻变
  • 蜂鸟与兀鹰
  • 林中灵药
  • 山中集市
  • 山中迷雾
  • 重重阴影罩雨林
    警醒!1997年
  • 甘心舍己:厄瓜多尔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2年
  • 是谁发现了赤道?
    警醒!2005年
  • 雨林好处多
    警醒!1998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8年
《警》98 2/8 25-28页

厄瓜多尔——横跨赤道之国

以欧洲游客的身分来看厄瓜多尔,我和太太首先留意到的就是赤道。赤道其实只是条看不见的线,但是说它对厄瓜多尔有很大影响也错不了。

厄瓜多尔这名字取自“赤道”的西班牙语。有些人也许以为厄瓜多尔的气候受着赤道所支配。可是,到了这里不多久,我们就发现到,天气冷热受地势高度的影响更甚于受时节影响。因为在这几个纬度的地区,太阳差不多一年到晚都挂在头顶上,离海平线的高度就成为决定要穿多少件衣服的其中一个最佳指标。

如果赤道是厄瓜多尔的写照,安第斯山脉就为它平添特色。雄奇的山峦像脊骨般贯通全国,演化出无穷无尽的景致。

色彩缤纷

颜色是我们对厄瓜多尔的第二个印象。到了这里不久,有一天早上,我们坐在大树荫下,迎接我们的,是金黄鹂用长笛般的声音唱出的小夜曲,是鹪鹩喋喋不休的叫嚷,是调皮无礼的食蚁鸟唱出的刺耳和弦。不过它们的颜色甚至比它们的声音来得更突出。

红光一闪,红鹟从枝头上跃出把蚊子擒住。一群亮绿色的长尾小鹦鹉为了引人瞩目,向头顶上正在腾飞的红头美洲鹫喝骂起来。金黄鹂悦目的黄色黑色,加上大闪蝶变化万千的蓝色,给这叫人忘不了的美景添上更多色彩。

随着我们走遍这个国家,我们注意到鸟儿、蝴蝶身上的鲜艳色彩,在厄瓜多尔人的衣服和手工艺品上也能看得见。好像卡尼亚尔省印第安妇女的红裙,就让人想起红鹟。奥塔瓦洛市印第安人那些缤纷灿烂的花毯,好像就要把在厄瓜多尔能看得到的一切颜色都包括进去似的。

气候幻变

赤道跟安第斯山脉“合作无间”,缔造出厄瓜多尔变化多端的气候。数里之隔,兀鹰举翼一振之遥,气候已经由亚马逊热带森林的酷热潮湿,变成雪山巅峰的冰寒。

一天,我们从亚马逊上游盆地驾车到基多周围的高山去。车子一路往山上爬,我们看着热带雨林慢慢变成云林,最后变成荒芜的高沼地,或者叫做高山稀疏草地。看到景物急剧变化,感觉就像不消几个钟头就从赤道非洲到了苏格兰的高地。

厄瓜多尔有很多小镇和城市都坐落在群山怀抱的山谷中,被誉为四季如春。可是,高高立在安第斯山脉上的小镇就随时都能感受到四季更迭,有时候一天之内就经历了四季呢!有一个资深的旅游家这样说:“关于厄瓜多尔的天气,有一方面是你准会测得准的,就是这儿的天气肯定是变幻莫测的。”

蜂鸟与兀鹰

纷繁的天气变化适合种类纷繁的花草树木、飞鸟走兽生长。厄瓜多尔有超过1500种禽鸟,种类之多是美国和加拿大所有加起来的两倍,是世界所有已知种类的六分之一。这一切生物品种都能在这个比意大利还小的国家里找得到。

我们最喜欢小小的蜂鸟,厄瓜多尔这里有差不多120种蜂鸟。我们清早开始在城市的花园里见到它们,它们那时忙着在一团团开满花的灌木丛中来来回回。到了亚马逊雨林深处也能看见它们,连在安第斯山脉那些急风凛冽的高丘上也有它们的踪迹。

在巴尼奥斯市,我们花了一个小时来观察一只闪亮紫耳蜂鸟在红木槿花上进食的模样。它孜孜不倦地飞到一朵又一朵花上,矫捷地、小口小口地喝着珍贵的花蜜。这时候,竞争对手驾到,姿态比紫耳蜂鸟更加从容。这对手就是长尾蜂鸟,它有这个名字是因为尾巴又黑又长,它在自己的领土上四处飞舞,赶走对头时,活像一道黑色的彗星。这种蜂鸟不在空中盘旋,它会伏在枝头上,用嘴巴刺进花的背后来吸啜花蜜。

不是所有厄瓜多尔的鸟儿都那么小。威武的兀鹰是最大的肉食猛禽,仍在安第斯山脉一带翱翔,可是数目已经少了很多。我们常常眺望崇山峻岭,希望能一见兀鹰那独有的身影,可惜徒劳无功。在亚马逊河流域,热带大雕——世上最强壮的肉食猛禽——也难得一见。一天之中的大部分时间,它都会隐身在宁静的雨林中巨树的枝头上,等树獭或者猴子一不留神就俯冲而下,猎到心头美食。

林中灵药

在厄瓜多尔可以找到很多既可用来制药,又能够美化环境的植物。我们参观国家南部的波多卡尔帕斯国家公园时,导游指着一棵有红色浆果的小树说:“那是西印度苦香树,几百年来,这树的树皮是金鸡纳硷的来源。”二百年前,在附近的洛哈,有一个西班牙贵族妇女患疟疾垂危,金鸡纳硷救回她一命。金鸡纳硷的名字很快就在印加族人中不胫而走,现在更已经声震四海。虽然初见西印度苦香树只觉得平平无奇,可是树皮提取出来的药却活人无数。

西印度苦香树长在云林中,这里也长着其他老树。这些老树扭曲的枝头上点缀着满身针刺的凤梨科植物,有些还长着鲜红的花朵。这些荒僻的丛林也是眼镜熊、豹猫和美洲狮的栖身之所,丛林里也有种类多得数不清的植物,植物学家还未能全部归类。

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细小的厄瓜多尔蛙,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止痛剂。这种蛙有毒刺,皮肤能渗出一种比吗啡强200倍的止痛剂。

在安第斯山脉高处,我们看见一些植物,跟以前见过的都不一样。粗茎凤梨能吸引蜂鸟,样子看了使我们想起一把巨型旧式扫帚,像在等着人用它来打扫周围的地方似的。荒芜的高山稀疏草地上有些隐蔽的凹地,里面有矮小的昆诺阿苋树树林,这种耐寒的树和喜马拉雅山的松树一起保持繁殖地点最高的纪录。这些树枝叶浓密,只有两三米高,组成的树丛挤得几乎使人穿不过去,是飞鸟走兽栖身的好地方。

但是亚马逊雨林的树却长得又高大又繁茂。当我们参观哈滕萨沙的时候,我们站在树林中一棵巨树之下,这树起码也有30米高。突然间,支撑巨树的巨大树根那边有稍微动静,吓了我们一跳。原来树根的裂缝是小蝙蝠的安家之所。这提醒了我们,树林跟别的生物起着不可少的共生关系。蝙蝠替雨林传播种子和花粉,是树的重要盟友,而雨林就给蝙蝠做护荫。

山中集市

厄瓜多尔有大约百分之40的人口是印第安人。不同的部落各有自己的独特服装,这是大部分安第斯山脉山谷的特色。我们常常见到印第安妇女攀登山坡上的陡峭山路,她们还能一边走一边编羊毛。看来没有什么山坡能难倒当地居民,陡峭得让他们耕种不了。我们观察一块玉米田,这田的斜度起码有45度。

厄瓜多尔的集市,例如奥塔瓦洛集市,已经出了名堂。本地人集中在这些集市买卖牲畜和农产品,还有传统机织品或其他手工艺品。他们都穿着盛装来到市集,场面很是热闹,吸引了不少游客。耶和华见证人把握这些场合,与人分享圣经的信息。

这里的纺织品极具特色,它保存了古代的编织手法,还大量采用传统的颜色和图案。远在西班牙人到达安第斯山脉之前,这地的居民已织出了远近驰名的南美披风。现在技术虽然现代化了,但这些勤劳的印第安人却仍然能够织出上乘的针织品和毛毯。

山中迷雾

会晕车的人不适合坐车游览安第斯山脉。山路怀抱着弯曲的山谷边缘,因而显得迂回曲折、高低起伏。坚忍不拔的游人得到的报酬,是眼前不断变换的景物,美得只能用叹为观止来形容。

我们第一次驾车深入安第斯山脉时,从此差不多不离左右的云雾就把车子吞噬了。我们有时候能穿过云雾,极目远方,有如浪潮起伏的山谷里尽是云雾弥漫。在安第斯山脉的路上,云雾就好像要跟我们玩耍似的。不消一分钟,刚走过的村庄已经给云雾完全封锁,几分钟之后,就会见到下一条村庄沐浴在灿烂阳光之中。

有时候云雾从山谷底扶摇直上,有时候云雾从山巅上滚流而下。虽然美景给云雾遮住确实令人不快,但云雾也确实令崩云而上的峻岭更显壮丽神秘。更重要的是,云雾给了云林生命,使云林得到了珍贵的水分。

在厄瓜多尔的最后一天早上,云雾散了。有几个小时的光景,我们可以看到科托帕希火山——一座白雪盖顶的完美圆锥体——的壮丽奇观。这火山是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也是国家公园里最瞩目的地方。我们走近山峰的时候,赫然发现大冰川原来是从上面的斜坡上很缓慢地往下移动的,不禁大感惊讶。就在大约六千米的高山之上,冰川竟然令赤道的烈日也为之失色。

第二天,随着飞机离开基多直飞回家,我们看了厄瓜多尔最后一眼。在晨曦之中,卡扬贝火山——另一座白雪盖顶的火山——昂然立于云端,在晨光照耀下闪闪发亮,就像黄金一样。这座火山的顶峰几乎正正落在赤道之上,好像要欢送我们离开这迷人的国度。像卡扬贝火山一样,厄瓜多尔昂然横跨赤道。——外稿。

[第25页的图片]

安第斯山脉的风景,背景是科托帕希火山

印第安卖花商人

[第26页的图片]

1.野生大蕉

2.巨嘴拟啄木鸟

[鸣谢]

Foto: Zoo de Baños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