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8 7/8 10-14页
  • 耶和华见证人——在纳粹党迫害下勇往向前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耶和华见证人——在纳粹党迫害下勇往向前
  • 警醒!1998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没有跟希特勒妥协
  • 回顾以往
  • 希特勒掌权后有什么事发生?
  • 见证人采取勇敢行动
  • 大会显明见证人勇敢无畏,还是向纳粹党妥协?
  • 表明立场
  • 揭发纳粹恶行
    警醒!1995年
  • 无畏地紧守忠诚,战胜纳粹党迫害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1年
  • 纳粹-法西斯党徒大举攻击见证人
    警醒!1985年
  • 凭着对上帝的信心从集权政府的迫害下得救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8年
《警》98 7/8 10-14页

耶和华见证人——在纳粹党迫害下勇往向前

《儆醒!》驻德国通讯员报道

众所周知,耶和华见证人紧守上帝的话语圣经的教训。他们这样做往往必须有很大勇气才行,他们的生活以及与别人的关系无疑也深受影响。

例如,见证人深深尊重所有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他们爱上帝、爱邻人。(马太福音22:35-40)不错,见证人完全同意使徒彼得的这番话:“我实在看出上帝是不偏心的,无论哪个国族的人,只要畏惧他,行正义,都蒙他悦纳。”——使徒行传10:34,35。

在世界各地,耶和华见证人以遵守法纪、尊重政府权威见称。他们从来没有——而且永不会——密谋造反、策划叛乱。见证人采取跟使徒一样的立场:“我们必须以上帝为统治者,服从他而不是服从人。”结果,在某些国家,他们受到迫害。虽然这样,他们也从没有发起任何反政府的行动。(使徒行传5:29;马太福音24:9)另一方面,见证人意识到别人也有权受良心支配去从事崇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和其他受希特勒控制的地区,耶和华见证人勇敢地坚守基督徒的立场;这是不争的事实。1933年在德国柏林发生了一件值得注意的事,这件事充分表明,耶和华见证人勇敢无畏,深爱上帝和邻人,而且也尊重法纪和宗教自由。

没有跟希特勒妥协

五十多年前,希特勒那长达12年的恐怖统治——其间充满种族偏见和杀戮事件——终告结束。然而,纳粹政权对人所造成的伤害,不少至今仍久久未愈。

历史表明,只有少数团体有勇气站出来指责纳粹党的暴行。耶和华见证人是其中一群。有人评论,见证人“在一个战战兢兢的国家中有如一个誓死不屈、抵抗到底的小岛”。不少深受尊重的历史家也把见证人的勇敢立场记录在案。

可是,有些批评家——包括一些曾跟见证人来往的人——却指责见证人曾在早期试图与希特勒的政权妥协。他们声称,守望台社的代表曾对新政府阿谀逢迎,却劳而无功。批评家还表示,至少曾有一段时期,见证人认同纳粹政府的种族政策,而这种政策最后导致600万犹太人惨遭杀害。

这些严重的指控完全是捏造的。本文根据若干文件证据和历史报道,对有关事件作详实的剖析。

回顾以往

过去一百多年来,耶和华见证人在德国一直非常活跃。到1933年,当地大约有二万五千个见证人敬拜耶和华上帝,并在德国各地向人分发圣经刊物。

虽然当时德国的宪法容许人享有多方面的自由,耶和华见证人却常常成为一些诽谤行动的攻击对象,而这些行动主要是由某些反对见证人的教会发起的。早在1921年,热心圣经研究者(见证人在当时的称呼)受到指控,说他们跟犹太人携手从事颠覆性的政治活动;敌人也声称他们是危险的共产“犹太走狗”。然而,指控他们的人却从没有拿出什么证据来。瑞士神学家卡尔·巴斯后来写道:“耶和华见证人受到指控跟共产党有联系,这纯粹是由于别人无意甚或蓄意误解他们所致。”

德国一份教会杂志声称,见证人跟犹太人合谋从事革命活动。为了反驳这个指控,1930年4月15日的《黄金时代》(现今的《儆醒!》)[英语版]指出:“我们没有理由把这个诬告视为一种羞辱,因为我们深信犹太人至少跟名义上的基督徒一样,是有价值的人。可是,我们却否认教会上述的失实报道;这样的传闻旨在诋毁我们的工作,仿佛我们的工作是为了支持犹太人,而不是为了推广福音。”

历史教授约翰·韦斯写道:“见证人并没有附和德国的种族国家主义,也没有在多个世纪以来一直为犹太人未能归信而担忧。见证人仍然坚守原本的基督教信仰,只要做得到,就设法说服所有愿意聆听的人归附基督。”

希特勒掌权后有什么事发生?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受任为德国的新总理。起初希特勒政府设法掩饰它那暴虐和极端的管治手段。因此,1933年年初,见证人和其他几百万德国人都把国社党(纳粹党)视为当时合法的管治权威。见证人希望纳粹政府明白,他们是个与世无争、奉公守法的基督徒团体,对国家不会造成任何颠覆性的威胁。这绝不表示见证人愿意牺牲圣经的原则。正如其他国家的见证人一样,德国的见证人希望政府了解他们的宗教实属非政治性质的。

不久,耶和华见证人明显成了最先受纳粹党暴虐压制的群体之一。他们再次被人诬告是犹太人的同谋,有分参与所谓的共产犹太阴谋。一连串的迫害行动于是展开。

这个细小的宗教团体为什么招致新政府的仇视呢?历史家希赖恩·邓恩指出三个基本原因:(1)见证人的组织是国际性的;(2)见证人反对种族主义;(3)见证人在政治上严守中立。基于圣经的理由,德国的见证人拒绝作希特勒式的敬礼,不肯支持国社党,后来也不参与军事活动。——出埃及记20:4,5;以赛亚书2:4;约翰福音17:16。

结果,有些见证人被警察和希特勒的冲锋队(又称褐衫党)威吓、盘问,住所被搜查,以及受到其他形式的骚扰。1933年4月24日,政府人员占据并关闭德国马格德堡的守望台社办事处。经过彻底搜查之后,当局并没有发现任何可以起诉弟兄的罪证;最后,在美国国务院的压力下,警方只好把社方的物业发还给见证人。然而,到1933年5月,见证人的工作已在德国多个州受到禁止。

见证人采取勇敢行动

在希特勒掌权的早期,他巧妙地诱使公众相信他是拥护基督教的。他宣告人民可以享有宗教自由,并应许基督教各教派能够受到“客观、公正”的对待。为了改善自己的公众形象,德国的新总理甚至在教堂里露面。当时许多国家(后来这些国家都跟德国争战)有不少人对于希特勒的成就表示钦佩。

由于见证人在德国面对的形势越来越紧张,当时的守望台社社长卢述福和德国分社办公室主任保罗·巴尔策赖特对事情十分关注,于是决定展开一个运动,好让总理希特勒、政府官员和公众人士看出,耶和华见证人对德国人民和国家都不会构成威胁。卢述福看来认为,希特勒对于耶和华见证人所受到的攻击并不知情,或者只是误信教会对见证人的指控罢了。

因此,马格德堡分社安排了一个大会,好行使德国公民的请愿权。德国各地的耶和华见证人接获通知,在1933年6月25日,到柏林的维尔默斯多夫室内网球场出席大会。社方预计出席人数大约有五千人。尽管政府当局对见证人充满敌意,可是当日却有七千多人无畏地出席大会。大会代表采纳一个题名为“事实声明”的决议。这份文件抗议政府限制见证人的工作,并清楚表明见证人的立场,否认参与任何煽动性的政治活动。决议说:

“我们在当今政府的统治者面前受人诬告。……我们敬请国家的统治者和人民,怀着大公无私、不偏不倚的态度细想以下陈述的事实。”

“我们绝不想跟任何人或宗教导师对抗,可是我们不得不指出,那些迫害我们,并在政府面前误传我们的,往往就是自称代表上帝和基督耶稣的人。”

大会显明见证人勇敢无畏,还是向纳粹党妥协?

现今有些人认为1933年的柏林大会和“事实声明”显示,见证人当中的显要分子试图支持纳粹政权,并认同政府对犹太人的仇视态度。然而,他们的指控并非实情。这样的指控只是基于错误的传闻和曲解事实罢了。

例如,批评者声称见证人在维尔默斯多夫室内网球场挂上卐字徽旗。然而,在1933年大会拍得的照片清楚表明,球场内根本没有任何卐字徽旗。此外,当时在场的人都可以作证球场内并没有这样的旗帜。

然而,球场的外墙可能挂有纳粹党的旗帜。事实上,纳粹党的一支战斗部队曾在6月21日——即大会前的星期三——使用过该球场。后来,就在大会前一天,有大群年轻人,连同党卫军的若干部队(原本是希特勒的黑衫党保镖)、冲锋队以及其他人,在球场附近庆祝夏至。因此,见证人在星期日出席大会时,球场外满挂卐字徽旗也不足为怪。

即使大会场地以外、走廊,甚或是大会场地以内挂有纳粹党的旗帜,见证人也不会将其除下。甚至在现今,耶和华见证人每逢租用公共场所举行聚会或大会,也不会擅自把场地内的国家象征物除去。可是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见证人曾自行把旗帜挂上或向旗帜敬礼。

批评者也声称,见证人在大会开始的时候奏起德国的国歌来。其实,见证人在大会开始时所唱的,是他们诗歌集里的第64首,歌名是“锡安的光明希望”。见证人把歌词配上海顿在1797年所作的乐曲。至少自1905年以来,这首歌就收录在圣经研究者的诗歌集里,编为第64首。1922年,德国政府采用海顿的这个旋律,配上霍夫曼·冯法勒斯莱本所写的歌词,定为德国的国歌。无论如何,德国的圣经研究者仍偶然唱诗歌第64首,正如其他国家的圣经研究者一样。

认为见证人唱一首赞美锡安的诗歌是要讨好纳粹党,这样的想法实在匪夷所思。由于纳粹政府极力排犹,其他教会同意在他们的圣诗和礼拜仪式里避免使用“犹大”、“耶和华”和“锡安”这些希伯来词语。可是,耶和华见证人并没有这样做。因此,筹备大会的人既然安排与会者唱一首赞美锡安的诗歌,自然不会期望这样做可以讨好政府。有些大会代表可能不愿唱“锡安的光明希望”这首歌,因为这首由海顿作曲的诗歌跟国歌的旋律一模一样。

表明立场

当时德国政府正处于过渡时期,国内情势动荡,见证人希望清楚地表明他们的立场。通过“声明”,见证人大力否认他们跟犹太人有任何经济关系或政治连系。他们在决议里陈明:

“仇敌诬告我们的工作得到犹太人的经济支持,这绝对不是事实。直至目前为止,我们的工作从没有受过犹太人分文的支助。”

既谈到金钱,“声明”接着谴责不公平的大企业手段。“声明”说:“英美帝国里的犹太商人建立及经营大企业,借此剥削和压迫许多国家的人民。”

这句话显然不是指一般犹太人说的。假如这句话曾使人产生误解或反感,诚然令人遗憾。当时德国许多教会都鼓吹排犹的思想,有些人声称耶和华见证人对犹太人也抱有同样的敌视态度。这样的声称大谬不然。在纳粹统治时期,见证人的刊物和行为清楚表明,他们反对排犹的思想,并谴责纳粹政府对犹太人所施的暴行。事实上,见证人在集中营里善待那些跟他们处于同样苦况的犹太人;这件事足以有力地驳倒人们对见证人所作的无理指控。

“声明”解释见证人的工作是属于宗教性质的,说:“我们的组织完全不涉及政治。我们只是努力不懈地教导人认识耶和华上帝的话语。”

“声明”也提醒政府本身曾许下的承诺。见证人拥护若干崇高的理想,恰巧德国政府也曾公开表示要维护同样的理想,例如家庭价值观和宗教自由。

关于这点,“声明”指出:“人只要仔细查考我们的书刊,就会发觉本国现今的政府公开拥护的崇高理想,正是我们的书刊所阐明、赞许和大力倡导的。书刊也指出,耶和华上帝必定会在适当的时候,使所有喜爱正义的人达到这些崇高的理想。”

因此,耶和华见证人从没有表示他们支持纳粹党。此外,见证人决心行使宗教自由,从没有打算停止他们的公开传道活动。——马太福音24:14;28:19,20。

据《1974耶和华见证人年鉴》透露,当时德国有些见证人认为“声明”的措辞不够明确,因而感到失望。当时分社的办公室主任保罗·巴尔策赖特是否刻意削弱了文件的内容呢?不是。我们只要把德语版和英语版的内容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他并没有这样做。显然,一些没有直接参与拟定“声明”的人,只是基于主观的看法,才有这样的感觉。另一方面,鉴于巴尔策赖特在“声明”发表后两年舍弃了信仰,这件事也许使德国某些见证人认为他曾削弱文件的内容。

1933年6月24日星期六——亦即柏林大会举行前一天,德国政府宣布禁止耶和华见证人的活动。筹备大会的人和警方在禁令宣布后几天才接获消息。鉴于纳粹官员与见证人的紧张关系,以及他们对见证人的明显仇视态度,大会得以举行确实令人惊讶。七千位见证人甘愿冒丧失自由的危险,勇敢地出席大会,这样说绝没有夸大其词。

大会结束后,见证人向人分发了210万份“声明”。有些见证人随即被捕,给送到劳工营去。至此,纳粹政府苛酷、暴虐的统治方式显露无遗。此后不久,政府对这小群基督徒发动全面攻击。

克丽斯汀·金格教授写道:“纳粹政府后来看出,暴虐的压制并不能使见证人沉寂下来。”正如“声明”指出:“耶和华的能力是至高无上的,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挠他的旨意实现。”a

[脚注]

a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未能刊登这项历史记述的全部文件证据。如有需要,读者可向本刊出版者索取全部参考资料来源一览表。题名为《耶和华见证人在纳粹迫害下屹立不移》的记实录像带,也能帮助读者了解有关的实情。

[第13页的图片]

1933年,耶和华见证人在维尔默斯多夫室内网球场举行大会。图片摄于当时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