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8 8/22 12-15页
  • 永居大地无限好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永居大地无限好
  • 警醒!1998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早年的宝贵训练
  • 认识圣经真理
  • 目不识丁的传道员
  • 我所出席的首个大会
  • 受到亲切欢迎
  • 镇上惟一的见证人
  • 成立会众
  • 更多土著成为见证人
  • 澳洲土人自白
    警醒!1983年
  • 靠着耶和华的帮助,我能够为他竭尽全力
    人物故事
  • 三个大会改变了我的一生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9年
  • 马所拉学士是什么人?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5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8年
《警》98 8/22 12-15页

永居大地无限好

多萝西·康奈利口述

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有人说我既是个土著,注定死后要到阴间去。多年后,就在1936年,我听到一个录音圣经演讲,这个演讲不但打开了救火水管,把阴间的火扑灭了,还在我心里燃起了希望之火。现在这希望之火正越来越明亮。让我先介绍一下自己,再把事情的始末告诉你吧。

我约莫在1911年出生。我说“约莫”是因为以往的土著根本不重视日期或出生证明书。爸妈刻苦勤恳,敬畏上帝。我们住在斯普林休尔,这个小镇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中部雄峻的卡那封岭附近。

爸爸在一个天主教的白人家庭里长大。然而,爸妈却把他们土著的习俗,以及他们对大地的爱灌输给我。我们猎食袋鼠、鸸鹋、龟、蛇、鱼和木蠹蛾幼虫(一种可吃的大毛虫)。我从不吃鸸鹋。在我的家族当中,惟有我不可以吃鸸鹋,因为这种动物是我的个人图腾(即象征物)。相传自古代土著的所谓“黄金时代”以来,部落中的每个分子都有各自的图腾,而家人和族人则负责留意禁止他(她)侵犯这种象征物。

图腾崇拜根源于迷信,不过,实行这种禁忌却教人时刻紧记生命是神圣的。土著并不以猎杀作乐。在我小时候,有一回,爸爸发现我把一只蚱蜢活活肢解,他大感震怒,斥骂道:“太残忍了!你不知道上帝憎恶残忍的行为吗?你喜欢有人这样对待你吗?”

我们有许多迷信观念。如果一只鹡鸰扇尾鹟(一种小鸟)在我们的营附近嬉耍,就是坏消息的先兆;如果在白天时分,一只猫头鹰栖息在离营不远的树墩上,那就是有人要死去的先兆。某些梦也被看作兆头。例如,人如果在梦里看见浑浊的水,就表示家里有人病了;但假如水混着泥泞,就表示有人已经死去。不错,那时候我们虽是天主教徒,却仍然墨守自己部族的迷信观念。

我家也说本族土著的语言。可是,这种语言跟很多土著语言一样,快将受人淘汰而绝迹了。虽然这样,我有时候也有机会运用这种语言,跟别人谈论圣经,但我通常是说英语或本地混杂语的。

早年的宝贵训练

我大约十岁的时候,一家人都靠着离斯普林休尔约30公里的一个牧牛场为生。我每天徒步几公里到牧场的房子去,料理一些家务。我每天的工资就是一小瓶牛奶和一块面包。我们整家人住在用树皮盖的小棚屋里,这是土著的传统住所。每逢下雨的晚上,我们就睡在附近的山洞里。我认为这种简朴的生活十分困苦吗?不。这是土著多个世纪以来的生活方式,我们早已习惯了。

老实说,我庆幸自己不是在物质丰裕的家庭里长大;我的爸妈对我关怀备至,他们管教我,训练我勤奋地工作,还教导我怎样在大地上自食其力。我们举家迁到昆士兰州伍拉宾达附近的土著特别居留地后不久,就在1934年,我首次离乡背井,到西面的牛羊牧场当女佣和杂工。由于工作的缘故,我后来迁到东面,就在近岸的罗克汉普顿市外。我在那里结识了我的亡夫马丁·康奈利,他父亲是个爱尔兰人。我和马丁在1939年结为夫妇。

认识圣经真理

我一向深深尊重圣经。我还小的时候,牧牛场的女主人常常把我们这些孩子——不论是土著孩子还是白人孩子——聚集起来,然后把有关耶稣的故事告诉我们。有一回,她指出耶稣曾说:“任由小孩子吧,别再阻止他们到我这里来。”(马太福音19:14)她还解释耶稣这番话是什么意思。自从有人说我注定死后会下阴间以来,这是我首次得着一线希望。

后来我听到一个录音演讲,就是我起头提到的那个,知道阴间并不是个赤热的地方。虽然这个演讲使我想到一些属灵问题,可是,我后来再没有碰见耶和华见证人。直到1949年的时候,那时我们住在埃默拉尔德,位于罗克汉普顿西面250公里左右。有一位名为宾纳·布列克尔a的男子到访我家,向我们谈论圣经的信息。后来,只要宾纳到访这一带地区,我们的家就成了他的家了。我们所有人,包括马丁和我们四个孩子在内,都深深尊敬宾纳。马丁虽然对圣经的信息不感兴趣,但对待见证人——尤其是宾纳——却十分仁慈和慷慨。

宾纳送了我许多圣经辅助刊物,可是我有一个严重的难题——我不识字。因此,宾纳耐心地把圣经和圣经刊物的内容读给我和儿女听,并且一边读,一边解释。他使我们在灵性方面多么舒畅,跟教士截然不同。教士行过宗教仪式后,连花五分钟教导我们阅读也不愿意!宾纳根据圣经向我们指出,撒但和他的鬼魔是许多迷信观念的始作俑者,这些谬误的信仰一直大大束缚人类,包括我的族人在内。耶稣的话使我深感安慰,他说:“真理会叫你们自由!”——约翰福音8:32。

我从圣经学到,上帝定意让顺服他的人承受地上的乐园,获悉这件事令我多么兴奋。自从妈妈爸爸分别在1939年和1951年去世后,我特别渴望死者复活的日子来临。我常常盼望终有一天,能够跟爸妈拥抱,迎接爸妈回到这个他们所珍爱的大地上。到时,我可以教导他们认识耶和华和他的王国,想到这里叫我雀跃不已!

目不识丁的传道员

随着我对圣经的认识渐增,我渴望向别人传讲圣经的真理。我曾向亲友传讲圣经的信息,不过,我后来渴望扩大自己的传道工作。因此,当宾纳到埃默拉尔德的时候,我就催促孩子准备妥当,一块儿跟宾纳出外传道。他向我示范简单的传道介绍词,并教导我要借着祷告依赖耶和华。我不得不承认,我的介绍词十分生硬,可是,我所说的却是由衷之言。

首先,我告诉住户我不识字,然后请他们读出圣经里某些经文,这些经文是我预先牢记在心的。在这个由白人支配的镇里,有些住户对我的来访有点诧异,但这里的居民甚少是粗鲁无礼的。后来我终于学懂阅读。这不但大大增加我的自信,而且也促进我的灵性进步!

我所出席的首个大会

既然我已献身给耶和华,于是在1951年3月,我迈进了一生中的两个里程碑:受浸和首次出席耶和华见证人的大会。这意味着我要前往悉尼,对于我这个乡村女流来说,要到大城市去,心里实在怕得很,何况我根本没有足够的旅费。我该怎么办呢?

我决定通过赌博去筹措旅费。我心想:“既然我是为了耶和华而赌的,他一定会帮助我赢钱的。”到了最后一局,我觉得上帝真的帮助了我,因为我所赢的钱足以支付来回旅程的开支。

宾纳知道我计划到悉尼去,于是再次探访我们,问我是否有足够的旅费。我答道:“有啊!我去赌钱,赢得买火车票的钱啊。”宾纳顿时变了脸色,我马上看出自己似乎做错了什么,于是立即为自己辩护说:“怎么了?钱又不是偷来的!”

宾纳回复冷静后,仁慈地向我解释为什么基督徒不该赌博,并安慰我说:“这不是你的错,因为我没有告诉你。”

受到亲切欢迎

在这一连四天(1951年3月22至25日)的大会里,我首次接触到这么多见证人。由于我只认识宾纳和几个见证人,不禁纳罕自己会受到怎样的接待。然而,我很高兴看见那些快将成为我属灵弟兄姊妹的见证人亲切地欢迎我,没有流露半点的歧视。我真的感到舒畅自在。

我对于这个大会记忆犹新,尤其难忘的是,我们总共有160人在植物学湾受浸。我显然是澳大利亚首批成为耶和华见证人的土著的一分子。星期日的报章刊登了我受浸的照片,电影院的新闻短片也播放我受浸的片段。

镇上惟一的见证人

我从悉尼回来后一个月,整家人就迁到伊萨山——昆士兰州西北部的一个采矿镇。曾有六年的时间,我们一直住在棚屋里,工作是看管镇外的一大块土地。我们从附近的丛林那里砍了一些木材,用来建造棚屋的墙;又把旧沥青桶纵向切开,弄平后用来铺砌屋顶。马丁在铁路公司找到一份工作,可是由于他酗酒成癖,结果把健康毁了。我不得不独力养活家人。马丁在1971年去世。

起初,我是伊萨山惟一的见证人。宾纳每六个月左右就会探访我们一次,因为伊萨山也是他广大的传道地区的一部分。假如他到访这个镇时适逢举行耶稣受难纪念聚会,他准会和我整家人举行这个聚会,地点有时是户外的一棵大树下。对于宾纳来说,这个纪念聚会是个特别的场合,因为他怀有属天的希望。

宾纳通常不会逗留很久,因此,大部分的见证工作只由我和孩子去做。我们虽然孤立,但耶和华的灵和他仁爱的组织却给我们力量。虽然多年以来,这儿事奉上帝的人寥寥可数,加上这里天气酷热,蚊蝇处处,尘烟滚滚,道路崎岖,但忠信的周游监督和他们的妻子却不畏艰辛,来到伊萨山鼓励我们。此外,在邻近1200公里外的达尔文有一群新建立的会众,那里的见证人间或也探访我们。

成立会众

1953年12月,一群会众在伊萨山成立。宾纳被委任为会众的监督,除了他以外,其余的传道员就只有我和安(我的女儿)。过了不久,其他见证人搬到镇上来。我们的地区也开始产生了不少信徒,后来还包括一些土著在内。

会众人数不断增加,我们显然需要一个聚会所举行聚会。我们作过一番努力后,在1960年5月,新聚会所终于落成。在随后的15年内,聚会所曾扩建两次。到70年代中,这里已有大约120人参与公开的传道工作,因此聚会所再次不敷应用。弟兄们于是兴建了一座美观舒适的聚会所,足以容纳250人,并在1981年举行呈献礼。由于聚会所的空间充足有余,因此,一些较大型的集会——称为环务大会——也在那里举行。

更多土著成为见证人

令我大感兴奋的是,在1996年,一个由土著和岛民构成的小组成立,这个小组跟伊萨山会众有密切的联系。岛民也是土著,来自澳大利亚大陆附近的岛屿。成立这个小组的主要目标是向土著作更有效的见证,因为有些土著不很习惯跟白人接触。

在澳大利亚各地,还有大约二十个类似的土著小组。此外,在阿德莱德、凯恩斯、伊普斯威奇、珀斯和汤斯维尔,都有由土著组成的会众。这些小组和会众的出席人数大约有五百人,包括我的一些家人在内。在所有土著传道员当中,近百分之10是先驱(全时传道员)!

我在1975年患上糖尿病。多年以来,不少土著也饱受这种病所折磨。我在阅读方面感到越来越困难。然而,耶和华却继续扶持我,使我保持喜乐。

我很感激那些帮助我和我家人的勇敢传道员。他们坚毅不屈,满怀爱心,带着丰富的属灵宝藏,骑着脚踏车驶过昆士兰州内陆尘埃滚滚、渺无人烟的路途。多亏他们这么不辞劳苦,我们才有机会认识圣经的真理。现在我满怀信心地期待永居大地的日子来临。

[脚注]

a 宾纳·布列克尔的生平事迹载于《守望台》1973年3月1日刊,148-151页。

[第15页的地图或图片]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珀斯

达尔文

凯恩斯

汤斯维尔

伊萨山

罗克汉普顿

埃默拉尔德

斯普林休尔

伍拉宾达

伊普斯威奇

悉尼

阿德莱德

多萝西的近照

[第13页的图片]

50年代中期,宾纳训练我从事传道工作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