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面临“可悲的局面”
加拿大国际医疗协会通讯《协同作用》登载了一篇文章,内容提到,“尽管医学研究在许多范畴都有长足的进步,在精神病学上我们却面临可悲的局面,影响遍及整个世界”。
一篇报道有以下的结论:在世界各地,每四个人就有一个患上精神病、情绪障碍或行为障碍。另一份研究报告表明,每三个病人就有一个因为心情抑郁、焦虑不安,要找医生诊治。研究人员表示,患这些病症的人不断增多。
原因到底是什么?哈佛大学的社会医学系在一次调查中发现,像临床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痴呆病一类的病例成倍地增加,原因是“活到七老八十的人越来越多”。话虽如此,人的寿命延长只是其中一个原因罢了。经济拮据、现代生活压力日增,凡此种种都是精神病例有增无减的原因。
这么黯淡的局面可以怎样扭转过来呢?专家认为,在医学的众多范畴中,研究重点应当放在精神病学上,因为这门学科“在改善人类健康状况方面,是其中一个亟待开拓的最后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