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卫生情况大为改善——但不足之处仍多
世界卫生组织(简称卫生组织)在《1998年世界卫生报告》指出人类正越来越健康、长寿。这份报告举出以下的例子。
现在有更多人能享用到卫生设备,得到安全的食水供应和基本的健康护理。再者,儿童的六种主要病症a,现在已有疫苗可预防了。这大大减低了儿童死亡的人数。1955年有2100万名五岁以下的儿童死亡,但在1997年死亡数字却大幅下降到1000万。过去数十年间,在多个工业国家里因心脏病引发的死亡人数也显著地下降。
可是,报告指出不少病症仍然令医生束手无策。人体免疫缺陷病毒/爱滋病继续令千百万人死亡。1981年之前,爱滋病并不为人所知,但此后却有1170万人已发病身亡。可惜,药到病除的日子仍遥遥无期。1996年,40万个不及15岁的儿童感染到爱滋病。1997年,在同一年龄组别里新近感染到爱滋病的儿童就约有60万个。
穷人健康多欠佳
世上有千千万万穷困的人,他们的健康状况很难有什么根本的改善。他们生活在贫穷国家里,终日受疾病威胁,前景黯淡,生命短促。卫生组织前主席中岛宏说:“在卫生状况方面,贫富两者之间的差距跟半个世纪前一样悬殊。”可悲的是,这差距竟不断扩阔。卫生组织一位专家指出其中的原因,“发展中国家正受到双重的打击。他们不单要面对现时新的慢性病症,又要应付现有的热带疾病”。
话得说回来,希望还是有的。其实,引发无数早死的病症现在已不再是无可避免的。例如,中岛宏医生指出,“引致每年二百万儿童死亡的病症,现在已有疫苗可预防了”。论到要缩减贫富人口在卫生水平上的差距,中岛宏医生说:“现在是时候让大家意识到卫生其实是个全球议题。”世界急需在“卫生问题上得到国际间的合作,以社会的公平,均等和团结为目标”。
虽然这种合作关系不会一朝一夕就建立起来,《1998年世界卫生报告》指出,各国现在已可以采取若干步骤去改善国民的健康。什么步骤?就是要教导国民学会“养生的技能和健康的生活模式”,以求防止和减低染病的机会。世界卫生组织的宪章说:“在改善卫生方面,公众的知情意见和通力合作是最为重要的。”
[脚注]
a 这六种儿童病症是麻疹,脊髓灰质炎,结核病,白喉,百日咳(天哮呛),和新生儿破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