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女儿有糖尿病!”
医生这句话给我的打击,实在不能很快就淡然忘怀。那时候我的女儿索尼娅才十岁。她一直是健康的化身,充满精力——有时候还精力过剩呢。她上一次看病是在五岁的时候。
但是,在这次看医生之前的那段日子,实在不好过。索尼娅看来不大对劲。她要喝很多水,一喝了就急不及待要上厕所小便,有时15分钟就要上一次。晚上她起码要起床3次去厕所。起初我尝试为这些症状找借口——只是膀胱受感染吧,迟早会好的。一段日子后,我认为她也许需要用抗生素来驱除这种感染。
就在那时候,我带她去看医生。我向医生解释我认为她有什么病,医生要求我们给他一个尿液样本。我看到杯子里的尿液充满一片一片的东西,好像小雪花一般,护士也看到。一个简单的血液测试证实了他们的疑虑,她患上了第一类糖尿病。
索尼娅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她虽然只有十岁,但在学校里也学到糖尿病是什么一回事。那时候她的脸上呈现出恐惧和惶惑的神情,我的脸上也一样。医生说为了避免进一步的危险,她需要尽快入院。医生安排把她送进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一所医院的重病特别护理部。索尼娅对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感到非常愤怒,她不想靠打针来维持生命。她一边哭,一边不停问为什么。我全力克制心中的悲伤,但终于也按捺不住。于是我们就这样坐在候诊室里,互相倚着饮泣,祈求耶和华帮助我们熬过这段痛苦的时刻。
医院里的痛苦经历
医生容许我开车带索尼娅回家拿些东西,我于是打电话给丈夫菲尔,并安排叫人接儿子奥斯汀放学。不到一个小时,丈夫和我已经为索尼娅办好了入院手续。他们立即为她做静脉注射,将血液中多余的血糖和酮体冲走。a这实在是一次痛苦的经历。索尼娅因为脱水而失去了7磅体重,静脉收缩了,以致很难找着它们在哪里。护士终于找着,情况平复了下来——起码暂时是这样。医院给我们一本大书,还有许多其他文章;我们要看通看懂,才可以把索尼娅带回家。
医生、护士、营养专家川流不息,向我们示范怎样为索尼娅注射胰岛素。从那时候开始,她每天需要打两次针。我们也学会如何做血液测试;我们要一天做四次,才能够监察她的血糖水平。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们要按指示给她食物,她必须避免高糖分的食物,而且除了让她吸收均衡营养帮助发育以外,每一餐的碳水化合物都必须准确控制。
三天后,她出院了。她让我替她打针,血液测试就由她自己来做。不到一个月,她想给自己打胰岛素针,从此以后她都自己来。看见她逐渐接受这个病,并且学习适应,实在令我感到很欣慰。起初她想就这样死去,然后在乐园里复活。但现在她开始留意身体的状况、感觉和限制;每当有需要的时候,她懂得开口求助。
调整期
起初那几个月最难挨过,家里每一个人都要应付百感交集的心情。我想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有时我禁不住想一走了之。最困难的是遵守严格的时间表,特别是当这个时间表跟基督徒聚会和传道活动有冲突的时候——更不要说跟每天的学校活动和假期有冲突了。不过借着多多祷告,我和丈夫学会了一天的难关一天应付,终于开始接受我们的新责任了。
我们找到一个了不起的医生;他是内分泌学专家,总是愿意解答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我们甚至用电子邮件保持联络。上他的办公室造访他成了我们的例行惯事。我们每三个月一次到他那里给索尼娅做检查;这样做不但令我们能跟进索尼娅的病情,也使我们更肯定自己已经做了所能做的一切。
一如所料,我们的儿子看见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妹妹身上,觉得很难过。会众的其他成员,还有他在学校的老师,都看出他的感觉,于是帮助他保持忙碌,并且让他知道,他也需要作出调整。现在他在观察妹妹的情况方面,帮了我们很大的忙。作为索尼娅的父母,我们有时候有过度保护她的倾向,也会过分担心她的健康。现在我们发现,要避免过分担心,最好的方法就是认识清楚这种病实际上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
近况如何?
我们常常谈论耶和华的应许,谈论疾病怎样快要变成遥远的回忆。(以赛亚书33:24)在那一天还没有来到以前,我们全家的目标就是,在事奉耶和华的事上保持活跃,把握一切机会向别人谈及上帝王国带来的幸福。我们也尽力经常参加会众的聚会。
几年前,丈夫的公司想暂时调他到以色列工作。由于索尼娅的病况,我们小心考虑这次调动,并且为此而祷告。我们考虑的结果是,只要准备工夫做得妥当,包括确保索尼娅能得到适合她的饮食,这次调动也许能对我们的灵性大有造益。于是有一年半的时间,我们有幸成为特拉维夫英语会众的成员,能够尝到完全不同的传道方式。我们全家都从这次难得的经验学到很多东西。
简单的一句话:“你的女儿有糖尿病!”就令我们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没有就此让自己陷入绝望之中。相反,我们将女儿的健康视作全家的共同事业,结果这件事反而拉近了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赐一切安慰的上帝”耶和华,的确一直帮助我们渡过难关。(哥林多后书1:3)——辛迪·赫德口述。
[脚注]
a “糖尿病不经治疗,就可致酮病,血液内脂肪代谢产物——酮体堆积、继之发生酸中毒,以致恶心、呕吐。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代谢障碍,毒性产物堆积,引起糖尿病性昏迷。”——《简明大英百科全书》。
[第21页的附栏]
糖尿病是什么?
我们的身体能将食物转化成作可用的能量,这种功能跟呼吸一样重要。食物在胃和肠里分解成更基本的元素,其中包括葡萄糖。胰脏对糖产生反应,制造出胰岛素来帮助细胞吸收糖分,于是身体就能燃烧糖分来得到能量。
人患上糖尿病,要么就是他的胰脏不能制造足够的胰岛素,要么就是他的身体不能好好运用胰岛素。结果是,细胞未能在血液中吸收糖分来加以运用。一本称为《认识胰岛素倚赖性糖尿病》的书说:“然后血糖水平升高,经肾脏流进尿液之中。”糖尿病不加医治,患者也许会频常小便,还有其他的病征。
[第21页的附栏]
第一类糖尿病
过去我们用青少年糖尿病来称呼这一类糖尿病,因为患这类糖尿病的主要是儿童和年轻成年人;不过,其实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染上。虽然我们不知道糖尿病的成因,但有些人相信有若干因素跟染上第一类糖尿病有关:
1.遗传(基因)
2.自体免疫(身体对自己体内的某个组织或某一种细胞变得敏感)
3.环境(病毒性或化学性)
病毒感染或其他因素也有可能导致胰岛细胞(胰脏内的多组细胞,胰岛素就在这些地方制造的)受破坏。随着胰岛细胞逐渐消失,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大了。
糖尿病有若干病征:
1.频频小便
2.极度口渴
3.经常肚饿;身体未能得到所需的能量,因而发出饥饿的信息
4.体重流失。身体未能将糖分吸进细胞,就会燃烧脂肪和蛋白质来取得能量,结果形成体重流失
5.烦躁。如果糖尿病患者晚上要频常起床小便,就不能好好熟睡,结果可能导致行为有变
第一类糖尿病源于胰脏制造太少或甚至不制造胰岛素。处理这类病症的方法是每天吸收胰岛素,通常用打针注射的方式(如果口服,胰岛素会在胃里被消灭)。
[第21页的附栏]
第二类糖尿病
不要与第一类糖尿病混为一谈。这类病症源于身体制造的胰岛素分量不足,或者身体未能有效地使用胰岛素。四十岁以上的成人患的糖尿病多数是这一类,而且病况发展得较慢。这种病受遗传因素影响,饮食不良或体重过度的患者通常情况较坏。在许多病例中,患者可以使用,或者起码起初可以使用,口服药丸来刺激胰脏制造更多胰岛素。这些药丸本身并不是胰岛素。
[第22页的附栏]
糖尿病引发的危机
身体需要燃料来维持运作。如果身体无法运用葡萄糖,就会转而运用脂肪和蛋白质。可是身体燃烧脂肪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称为酮体的废料。酮体在血液中积累,并且会渗进尿液中。由于酮体比健康的身体组织含较高酸性,血液中酮体的水平如果过高,就有可能发展成称为酮酸中毒的严重情况。
血糖水平低于正常水平(血糖过少)也会对糖尿病患者构成危险。以下令人不快的症状提醒患者正身处这种情况。患者也许会感觉颤抖、冒汗、疲倦、饥饿、烦躁,或者惶惑或心跳加速、视线模糊、头痛、麻痹、嘴巴嘴唇周围感觉刺痛。他甚至可能突然发病或晕倒。适当的饮食加上调整进食时间,往往能防止这种情况出现。
如果上列的症状真的出现,可以进食例如果汁或者葡萄糖药片等单糖,这样也许能在进食其他食物之前把血糖含量提高至安全水平。在严重的例子中,患者必须注射高血糖素;这种激素能促使肝脏释放储存其内的糖分,令血糖水平提高。患糖尿病儿童的家长应该将孩子的状况向校方、校车司机或者日间护理员解释清楚。
[第22页的附栏]
长期合并症
糖尿病患者也许会有长期的合并症,例如心脏病、中风、肾病、足患,还会经常受感染。这些合并症的成因是血管受损、神经受损,或无力抵抗感染。但不是每一宗糖尿病都会发展出这些长期问题的。
借着将血糖控制到正常水平,也许能延迟或减少这些合并症的有害影响。此外,将体重和血压控制在正常的水平以内,并且不吸烟,也是减少风险的最佳良策。糖尿病患者必须有足够运动,保持适当饮食,并且依从医生规定的疗程。
[第23页的图片]
赫德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