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你愿按照上帝的方式敬拜他吗?
大部分人将谁置于首位?为什么这是不智的?(1-4)
圣经预言在“世界将到末日的时候”,人会“自私自利,……狂妄骄傲,……虚有虔诚的外表,实无敬虔的内心”。(提摩太后书3:1-5,《当代》)这项描述对今日我们在四周见到的情形岂不是很贴切吗?
2 不错,在生活的每一方面,一般人的行事方式都表现“自我至上”的思想。他们在购物或驾车时的行为,他们的衣着、打扮以及所跳的舞蹈,均将这种思想表露无遗。但这一切并没有为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
3 许多人甚至按照他们想要什么或觉得他们需要什么的角度去看宗教。这是多么错误的想法!我们根本无权决定人应当以什么方式敬拜上帝。身为造物主和生命的赐予者,耶和华才有权决定人应当以什么方式敬拜他。(罗马书9:20,21)他要我们所做的事都是为了我们的好处着想。服从他的吩咐可以在现今为我们带来莫大的满足,并且使我们的头脑和心灵集中于上帝为我们预备的未来美好前途之上。——以赛亚书48:17。
4 耶和华绝没有加重基督徒的负担,要他们举行许多无谓的仪式,或将许多没有意义的约束加于他们身上。但是上帝深知,人能够继续活下去端赖与他保持良好的关系;他也知道,我们必须按照他的标准而生活,并且对别人表现关怀,然后我们才能在生活上寻得真正的乐趣。我们若按照上帝所指定的方式去敬拜他,我们的生活就会成为更丰富和更有意义。
以上帝的方式行事
挪亚和亚伯拉罕怎样与今日的大部分人大异其趣?(5,6)
5 在遵守上帝的行事方式方面,挪亚是个好榜样。圣经说:“挪亚是个义人,在当时的世代是个完全人。挪亚与上帝同行。”上帝吩咐挪亚为了保全性命建造一只巨大的方舟,于是,“凡上帝所吩咐的,[挪亚]都照样行了。”(创世记6:9,22)由于按照上帝的方式行事,挪亚拯救了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他的家人都将他视为上帝在地上的先知而与他亦步亦趋。——彼得后书2:5。
6 另一个跟从上帝的行事方式的人是亚伯拉罕。上帝吩咐亚伯拉罕离开自己的家乡。你若处于亚伯拉罕的地位,你会服从吗?虽然亚伯拉罕并“不知往哪里去”,他却“照着耶和华的吩咐去了”。(创世记12:4;希伯来书11:8)由于忠贞不二地按照上帝的方式行事,亚伯拉罕被视为‘耶和华的朋友’。——雅各书2:23;罗马书4:11。
在上帝的百姓当中
在古代以色列的日子,上帝怎样与人交往?(7-9)
7 后来上帝决定与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以色列国)交往。“耶和华从地上的万民中拣选[他们]特作自己的子民。”(申命记14:2)当然,每个以色列人都需要向上帝祷告,借此与他保持亲密的个人关系。但是他们也必须承认上帝正在指挥一个组织;他们必须跟从上帝在赐下的律法里为他们指定的崇拜方式。这样他们便能够享有上帝赐予这个组织的保护和祝福。(申命记28:9-14)请想想,能够成为全能的上帝称之为“我民以色列”的一部分,是多么伟大的特权。——撒母耳记下7:8。
8 想敬拜上帝的非以色列人又如何?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有“一大群外族人”决定与他们同去。(出埃及记12:38,《当代》)假设当时你在埃及,你会觉得能够留下来,以你自己的方式去敬拜上帝吗?
9 甚至当以色列人在应许之地定居下来之后,若有外族人承认耶和华而想敬拜他,他们仍可以这样做。可是他们必须体会到,当时上帝正跟一个组织起来的民族交往,而他的崇拜是以耶路撒冷的圣殿为中心的。(列王纪上8:41-43;民数记9:14)人若由于自骄心或独立自主的精神,妄图设立自己的崇拜方式,就无法蒙上帝悦纳了。
组织方面的改变
上帝在他与人交往方面作了什么改变?(10-12)
10 耶稣在地上从事传道工作的时候,上帝仍然将以色列人视为一个献了身给他的民族而与之交往。因此,接受弥赛亚的人无需经常与耶稣聚集,也不用好像使徒们一样跟随耶稣周游各地。(马可福音5:18-20;9:38-40)但是以整体而言,这个国家却拒绝接受耶和华所差来的弥赛亚,以致耶稣在临死之前不久宣告说:“上帝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马太福音21:43。
11 上帝一旦不再要求人遵守他在赐给以色列人的律法中所指定的崇拜方式,他所认可的新百姓是谁呢?(歌罗西书2:13,14;加拉太书3:24,25)在公元33年五旬节的日子,基督徒的会众建立起来。上帝向诚恳的旁观者清楚表明,这乃是他的作为。(使徒行传2:1-4,43-47;希伯来书2:2-4)首先,犹太人和归信了犹太教的外族人,后来更包括外邦人或列国的人,得以成为上帝‘名下的百姓’。现在上帝将这群人视为“蒙拣选的一族,是王家的祭司,圣洁的国度,上帝的子民”。——使徒行传15:14-18;彼得前书2:9,10,《现译》。
12 如果你生活在当时,你想跟上帝缔结关系,就必须与基督徒的会众交往。意大利籍的男子哥尼流和他的家人就有这样的经历。(使徒行传10:1-48)世界各地的信徒共同构成了基督的会众。(彼得前书5:9)当时有许多会众散布各地,在私人家中或公众建筑物里经常聚集;所有这些当地会众都一同隶属于受上帝任用的一群会众。——使徒行传15:41;罗马书16:5。
上帝怎样将基督徒组织起来而予以指引?(13-15)
13 既然耶和华是一位有秩序的上帝,他在各会众里设立了适当的组织安排。为了给予个别的敬拜者所需的留意,他任命一些男子作牧人或监督。这些都是经验丰富、具备资格的男子。他们能够教导人认识上帝的话语,并且训练会众的成员将圣经真理与别人分享及参加宣扬好消息的重大工作。——提摩太后书2:1,2;以弗所书4:11-15;马太福音24:14;使徒行传20:28。
14 会众也在其他许多方面从这些监督得益。监督不应以墨守成规或作威作福的方式对待会众的分子。相反,监督的任务是要仁爱地帮助基督徒同工强化他们与上帝的关系。(使徒行传14:21-23;彼得前书5:2,3)任何有难题的人都可以向这些在灵性上较年长的人请教,从他们获得基于圣经的仁慈帮助。(雅各书5:13-16;以赛亚书32:1,2)因为基督徒仍然是不完美的人,有时会众里可能会有难题发生。监督会留意帮助基督徒同工,并且提防任何可能在灵性上伤害会众的人。——腓立比书4:2,3;提摩太后书4:2-5。
15 当时各地的会众从基督徒的治理机构获得所需的指引;这个机构是由众使徒和耶路撒冷会众的长老共同构成的。治理机构研讨和解决各会众所提交的问题,同时派出代表去探访各地的会众。——使徒行传15:1-3。
上帝与基督徒交往的方式应当对你有什么意义?(16)
16 耶和华上帝仍然把他的子民视为一个组织成会众的群体而与他们交往。在普世各地,今日有数以万计的耶和华见证人会众。你若想与上帝所指定的崇拜方式一致,就应当接受他的鼓励与其他基督徒经常聚集:
“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希伯来书10:24,25。
尽心竭力敬拜上帝
对上帝所怀的爱心应当促使我们怎样行?(17-19)
17 思念一下耶和华上帝为你所做的一切事是好的。你从他获得生命和每日维持生命的必需品。不但如此,上帝差遣他的爱子到地上来,牺牲生命作为祭物。这乃是上帝对人类所怀的深挚爱心的一项伟大表现;他的爱心是坚定不渝的。(罗马书5:8;8:32,38,39)借此上帝使你能够获得赦罪的恩典及永享幸福生活的希望。——约翰福音3:17;17:3。
18 我们对上帝的爱有什么反应呢?无疑我们不应当背弃上帝和他的爱。使徒彼得劝勉我们说:
“所以,你们当悔改归正,使你们的罪得以涂抹,这样,那安舒的日子就必……来到。”——使徒行传3:19。
19 我们所有人都需要“悔改”,因为我们都犯了罪,在言行和思想上未能达到上帝的标准。(罗马书2:4;7:14-21;雅各书3:2)悔改意味到我们承认自己是罪人,并且对我们以往在生活上未能符合耶和华的旨意一事感到忧伤。你有这样的感觉吗?然后,我们需要“归正”,毅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从今以后努力将耶和华的各种美德反映出来,并且依照他的行事方式去做事。我们若这样做,就可以相信上帝会宽恕和接纳我们。——诗篇103:8-14;彼得后书3:9。
为什么受浸是个重要步骤?这件事象征什么?(20,21)
20 我们体会到耶稣为我们立下规范,使我们能够跟从他的脚踪事奉上帝,因此我们应当努力效法他的榜样。(彼得前书2:21)希伯来书10:7告诉我们,耶稣所怀的态度是:“上帝啊,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照样,我们对上帝所怀的挚爱和体会应当促使我们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上帝,以求尽心竭力遵行他的旨意。当然,我们仍然会进食、睡眠、照顾和爱护自己的家人,享受愉快的消遣及在其他方面参与日常生活的各种正常活动。但是,将自己的一生呈献给上帝意味到,从今以后他的旨意和崇拜应当居于最重要的地位;不论我们在什么地方或做着什么事,我们都会切实听从上帝的劝告和效法耶稣所立的榜样。——歌罗西书3:23,24。
21 圣经清楚表明,凡是将自己一生呈献给上帝的人都应当受浸,借此将自己的献身公开显明出来。耶稣吩咐门徒说: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马太福音28:19,20。
受浸者既然是研读过上帝的道而成为基督门徒的人,显然他们并非仅是婴孩而已。再者,他们受浸是要象征自己献身给上帝;这应当借着把受浸者完全没入水中而施行,正如耶稣在约旦河中受浸时的情形一般。——马可福音1:9-11;使徒行传8:36-39。
你已将自己的一生呈献给上帝吗?你想受浸吗?这会对你有什么意义?(22-24)
22 由于受浸成为基督的门徒,你能够过真正基督教所提倡的那种丰富、快乐的生活。这并不是一种受无数繁琐的规条所支配的生活。反之,这是一种不断长进而令人心满意足的生活。你可以不断改善自己的属灵眼光和应用上帝话语的能力,从而越来越接近耶稣所立的榜样。——腓立比书1:9-11;以弗所书1:15-19。
23 这会影响到你每日的思想和行为。当你继续跟从基督徒的途径之际,你的信念会日益加深;你会坚信不久上帝便会消灭一切罪恶,带来一个‘有义居在其中的新天新地’。这会进一步激励你努力培养基督徒的品格,并且跟从一种能够为你在将临的新世界里赢得一席地位的生活方式。(以弗所书4:17,22-24)使徒彼得在上帝感示之下写道:
“你们就应当知道该怎样虔诚圣洁地过日子。你们既然有这样的盼望等待这些事,就应该殷勤努力,不让自己受到玷污,使自己做到无可指摘的地步,那么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去见主了。”——彼得后书3:11,14,《当代》。
24 一个人的一生若都反映出他敬拜耶和华上帝这件事实,这会是多大的福分!虽然今日许多人只过着取悦自己的生活,自私地纵情享乐,你却能够按照上帝的方式而生活和敬拜他。这无疑是最佳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