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深沟重重——进化论能够逾越吗?
1.有关化石纪录中的漏洞,有人注意到什么?
化石提供实质的证据,证明人类开始存在之前,已经有各式各样的生物了。但是化石出乎某些人所料,并没有确立进化论对于生命的起源和随后新物种怎样产生的见解。论到欠缺过渡化石去堵塞生物界的漏洞,希钦写道:“令人出奇的,就是化石漏洞很有规律:在所有要紧的环节上都缺掉化石。”1
2.鱼的化石怎样说明这些漏洞的存在?
2 他所说的要紧环节,指的是动物界各大类之间的漏洞。举例说,有人认为鱼是从无脊椎动物进化出来的。希钦说:“鱼类在化石纪录中是蓦地跃出来的,事前一点迹象都没有——神秘、突然,而且是形态健全的。”2动物学家贝里尔评论到自己那一套解释鱼类由来的进化理论说:“从某方面说来,这个讲法是科幻小说。”3
3.进化论怎样阐述各大类动物的由来?
3 进化论假定鱼变成了两栖动物,某些两栖动物变成了爬行动物,爬行动物分别变成了哺乳动物和鸟,而最后某些哺乳动物变成了人。上一章已经说明化石纪录并不支持这些主张。这一章会集中讨论假设的过渡步骤有多巨大。当你看下去的时候,请想想这种变化不经指挥、全凭巧合自行发生的机会有多大。
鱼和两栖动物之间的深沟
4,5.鱼和两栖动物之间有什么大差异?
4 鱼和无脊椎动物之间的区别在于脊骨。脊骨必须经过重大的改变,鱼才能变成两栖动物——也就是在陆地和水里都可以栖身的动物。鱼的脊骨上必须添上骨盆才行,但是没有任何化石鱼显示两栖动物的骨盆是怎么发展出来的。就某些两栖动物来说,例如蛙和蟾蜍,整条脊骨都必须变得跟以前面目全非才行。而且,头骨也是不同的。此外,在两栖动物形成的过程中,进化论要求鱼鳍变成节肢,要有腕、有趾,肌肉和神经也相应要发生重大的改变。鳃要变成肺才行。在鱼体里,血液是由两房心抽送的;但在两栖动物体内,却是由三房心抽送的。
5 要跨越鱼和两栖动物之间的差距,听觉必须彻底改变才行。一般来说,鱼是通过身体接受声音的,但是大部分的蟾蜍和蛙都有耳鼓。舌头也必须改变。鱼一律没有可伸缩的舌头,而蟾蜍等两栖动物却有。两栖动物还有眨眼睛的本领,因为它们有一层膜可以盖过眼球,保持眼球清洁。
6.有些什么动物被人看作鱼和两栖动物之间的环节?为什么它们其实不是中间环节?
6 进化论者极力要把两栖动物和某种鱼类祖先扯上关系,可是都不成功。本来肺鱼是最有希望当选的,因为它除了有鳃之外,还有一个鳔,如果暂时离开了水,这个鳔也可以用来呼吸。《鱼类研究》一书说:“本来有一个很诱人的想法,就是这种鱼跟两栖动物有直接连系,而两栖动物后来又演变成陆生脊椎动物。可是并没有这种连系。它们[肺鱼]是完全自成一组的。”4 戴维·阿顿巴勒取消了肺鱼和空棘鱼的资格,“因为它们的头骨与最早的化石两栖动物的头骨如此不同,要这一种从那一种变出来是没可能的。”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之间的深沟
7.由两栖动物变成爬行动物,最棘手的难题是什么?
7 试图逾越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之间的差距是困难重重的事。最大的困难就是有壳卵(蛋)的起源。爬行动物以前的动物在水里生下软滑、胶质的卵,而这种卵是在体外 受精的。爬行动物是陆栖的,卵也是陆上生的,但是卵中的胚仍旧必须在多水的环境里生长。有壳卵可就解决问题了。可是这么一来,受精过程就要有重大改变才行:受精必须在体内 发生,而且卵必须先 受精,后 有壳。为了这样,就得有新的性器官、新的交配过程、新的本能才行——这一切使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之间相隔着一道鸿沟。
8,9.要形成有壳卵,连带还要有其他什么特征才行?
8 以壳裹卵,连带就必须有进一步显著的改变,这样爬行动物的形成和孵化才可能发生。举例说,蛋壳之内要有各样的膜和囊,例如羊膜。羊膜里盛着一种液体,而胚就在液体中生长。《爬行动物研究》一书描述另一个称为尿囊的膜说:“尿囊用来接受和贮存胚的废物,它的作用好像膀胱。尿囊里还有血管,可以吸收透入蛋壳的氧,把氧输送到胚那里。”6
9 还有其他复杂的差异是进化论没有解释的。鱼卵和两栖动物卵中的胚,都是把废物化作可溶的尿素,排泄到四周水里的。可是,爬行动物的有壳卵里如果有尿素,就会把胚杀死。所以,有壳卵内要发生重大的化学变化:废物要化作不可溶解 的尿酸,贮存在尿囊之内。请再想想:蛋黄是爬行动物的胚成长所需的食物,有助于胚在破壳而出之前发育完整。两栖动物却不同,孵化出来的并不是成体。爬行动物的胚要从壳里出来,也有独特的法子。它有一只破卵齿,帮助它逃出监牢。
10.一位进化论者因什么事而慨叹?
10 要跨越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之间的差距,还有很多必须的条件,可是这些例子足以说明,漫无指挥的巧合机会绝对不能解释跨越那个鸿沟所需的许许多多复杂的改变。难怪进化论者阿尔奇·卡尔慨叹说:“化石纪录上有关脊椎动物发展的部分最令人灰心的,就是它对于爬行动物进化初期、有壳卵形成的过程,所提供的资料甚少。”7
爬行动物和鸟之间的深沟
11,12.爬行动物和鸟之间的一个主要分别是什么?有些人试图怎样解释这个谜?
11 爬行动物是冷血的,意思是说,它们的体温会随着外面的温度而升降。另一方面,鸟是热血的;它们的身体保持着相当固定的内温,不论外面的温度如何。为了解释热血的鸟怎可能来自冷血的爬行动物这一个谜,某些进化论者现在声称有一些恐龙(属爬行动物)是热血的。可是学者一般的见解都正如贾斯特罗所说:“恐龙跟所有爬行动物一样,都是冷血动物。”8
12 法国进化论者勒孔特·杜诺育论到热血的鸟来自冷血的爬行动物这个见解说:“这是目前进化论最大的谜之一。”他也认为鸟具有“纯粹创造的所有不良特征”9——所谓不良,是对于进化论来说的。
13.鸟是怎样孵蛋的?
13 爬行动物和鸟,两者诚然都产卵,但是只有鸟才要孵卵。鸟是设计成可以孵卵的。许多鸟在胸上有一个专为孵卵而设的部位,上面没有羽毛,而且有一个血管网,可以温蛋。有些鸟没有孵卵部位,但它们会把胸上的羽毛拔出来。此外,要使鸟会孵蛋,进化过程就必须给予一些新的本能——筑巢、孵蛋、哺雏的本能——这些都是十分忘我、利他、体贴的行动,要巧干、苦干,更要故意冒险。这一切使爬行动物和鸟之间划若鸿沟。可是还有更多差异。
14.羽毛有什么细巧之处,以致说它由爬行动物的鳞片变成是绝不可信的?
14 羽毛是鸟类独有的东西。照某些人推想,爬行动物的鳞片凑巧就变成了结构令人惊异的羽毛。羽毛上的羽干分出一行行的羽支。每一条羽支上有很多羽小支,而每一条羽小支上又有数以百计的羽纤支和小钩子。专家用显微镜研究过鸽子的一根羽毛之后,发现它有“几十万条羽小支,千百万条羽纤支和小钩子”。10 这些钩子维系着羽毛的各部分而交织成平滑的表面,叫做羽片。作为翼面,没有什么东西比羽毛优越;作为绝缘体,没有什么物质可以及得上它。天鹅一般大小的一只鸟,身上大约有2万5000根羽毛。
15.鸟是怎样护理羽毛的?
15 如果羽毛上的羽支拆开了,就可以用喙来梳理。羽支穿过喙时,喙就施以压力,而羽小支上的钩子就会扣连起来,好像拉链上的扣齿一样。大多数的鸟都有一个脂腺,位于尾根上,鸟也就从脂腺取油,滋润每一根羽毛。有的鸟没有脂腺,却有一种特别的羽毛,末端可以擦碎,散出爽身粉般的微尘护养羽毛。通常每年换羽一次,长出新的羽毛来。
16.有关羽毛的由来,一位进化论者怎么说?
16 对于羽毛知道了这些细节之后,请看看以下一段使人诧异的话怎样力图解释羽毛的形成:“究竟这个结构上的杰作是怎样进化出来的呢?只要用点想象力,就不难看出羽毛是改头换面的鳞片,大致好像爬行动物的鳞片——本来是一块略成长形、不很贴服的鳞,边沿开始磨损分叉,然后渐渐散开,直到进化成今天这个高度复杂的结构为止。”11然而你认为这个解释真的符合科学吗?还是读起来比较像科幻小说?
17.鸟骨跟爬行动物的骨头有什么区别?
17 请进一步想想鸟的设计怎样适于飞翔。鸟骨纤细而中空,跟爬行动物实心的骨头不同。可是飞翔要有坚韧的骨头才行,因此鸟骨之内有撑干,好像飞机机翼内有支柱一般。骨头的这个设计还有另一个用处:有助于解释鸟类独有的另一件绝妙的东西——它的呼吸系统。
18.有什么构造使鸟可以在远飞时保持凉快?
18 肌肉翅膀在飞翔时一连拍动许多小时甚至许多天,就会大量生热,而鸟虽没有汗腺帮助冷却,却能够应付裕如——它有一架用空气冷却的“引擎”。在鸟体之内几乎所有重要的部分,甚至在中空的骨头里,都有许多气囊,构成一个系统,体热就通过这种内部的空气循环而消散。此外,因为有这些气囊,鸟从空中吸取氧的效率比任何别的脊椎动物都要高。究竟原理怎样?
19.为什么鸟可以呼吸稀薄的空气?
19 在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体内,肺脏呼吸空气,好像风箱一充一泄。可是在鸟肺之内是不停地有新鲜空气流通的,不论吸气时抑或呼气时都一样。说得简单点,鸟的呼吸系统是这样的:它吸气的时候,空气流入某些气囊里,而这些气囊好像风箱一般把空气注入肺内。空气由肺部流进另一些气囊里,最后这些气囊把空气排出去。换句话说,新鲜空气不断以单方向通过肺脏,就像水流过一块海绵一样。肺部毛细血管中的血液以相反方向环流。使鸟的呼吸系统非同凡响的正是这种血、气逆流的现象。因为有这个系统,鸟就可以在高空呼吸稀薄的空气,在海拔超过6000米的天空中多日不停地飞翔,移栖到几千公里之外的地方。
20.还有什么特征使鸟和爬行动物之间更加悬殊?
20 还有其他特征使鸟和爬行动物之间更加悬殊。视力就是其一。由大鹰到会歌唱的小鸟,它们的眼睛有像望远镜的,也有像显微镜的。鸟的眼睛比任何别的生物的眼睛,更多感觉细胞。而且鸟足也是与别不同的。鸟栖息的时候,腱就自动使足趾抓着树枝不放。鸟足上只有四只趾,爬行动物的足却有五只。此外,鸟是没有声带的,却有一条鸣管,能唱出诸如夜莺和模仿鸟那种婉转的调子。另外,爬行动物的心是三房的;鸟的心却是四房的。鸟和爬行动物的另一项区别在于喙:有可以轧碎坚果的喙,有可以从泥浆中滤出食物的喙,有可以在树上啄洞的喙,也有交喙鸟那种可以劈开松球的喙——种类真是层出不穷。然而,如此专门设计的喙,有人竟说它是由爬行动物的鼻子碰巧进化成的!这样的解释你觉得可信吗?
21.‘始祖鸟’没有资格作爬行动物和鸟之间的环节,是为了什么理由?
21 从前进化论者相信‘始祖鸟’(Archaeopteryx,原义为“古翼”、“古鸟”)是爬行动物和鸟之间的一个环节。可是现在很多进化论者都不信了。从它的残遗化石来看,它是可以飞行的,翅膀的设计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原则,翅膀上的羽毛也是构造完美的。它的翼骨和腿骨纤细而中空。‘始祖鸟’身上所谓爬行动物的特征也是现在鸟类所有的。况且,‘始祖鸟’并不是先于鸟类的,因为与‘始祖鸟’同期的岩石中也有其他鸟化石被人发现。12
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之间的深沟
22.顾名思义,“哺乳动物”跟爬行动物有什么不同?
22 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之间的重大分歧形成一条深沟。“哺乳动物”这个名称就已经表示一个大分别:有乳腺可以哺养幼小动物,而且一般都是胎生的。西奥多西亚·多布赞斯基认为这些乳腺“可能是汗腺改变而成的”。13 但是爬行动物连汗腺也没有。而且,从汗腺排出来的是废物,不是食物。此外,子哺乳动物兼具吮吸母乳的本能和肌肉,与小爬行动物并不相同。
23,24.哺乳动物还有其他什么特征是爬行动物所无的?
23 哺乳动物也有其他特征是爬行动物所无的。母哺乳动物有高度复杂的胎盘,可以滋养、孕育未生的胎,爬行动物却没有。爬行动物没有横隔膜,哺乳动物却有横隔膜,把胸、腹分开。哺乳动物耳朵里的柯替氏器是爬行动物所无的。这个微小而复杂的器官有2万个杆状体和3万个神经末梢。哺乳动物的体温是恒定的,爬行动物则不然。
24 哺乳动物的耳朵里有三块骨头,而爬行动物只有一块。那两块“附加”的骨头是哪里来的呢?进化论尝试解释如下:爬行动物的下颔至少有四块骨头,而哺乳动物只有一块;所以,当爬行动物变成哺乳动物的时候,骨头就经过重新组织;爬行动物下颔的某些骨头给移到哺乳动物的中耳,以致哺乳动物的中耳有三块骨头,而下颔就只剩下一块。可是,这个推想的弊病就是完全没有化石证据支持。这不过是胡乱臆想而已。
25.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之间还有什么差异?
25 谈到骨头还有一个难关:爬行动物的腿都是在身体两旁立稳的,好让腹部接触或者贴近地面。但是哺乳动物的腿是在身体下面支撑着躯干离开地面的。有关这种分别,多布赞斯基说:“这项改变看起来像是小节,其实骨骼和肌肉组织都要经过大规模的改动才行。”他接着提到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之间的另一个重大差异说:“哺乳动物的牙齿变得复杂得多。爬行动物的牙齿不过像简单的夹子,而哺乳动物就有很多种不同的牙齿,分别适合把食物咬开、夹住、刺穿、切断、砸碎、磨烂。”14
26.在排泄废物方面,进化过程必须怎样往后退?
26 最后一项:根据假想,两栖动物进化成爬行动物的时候,身体排泄的废物由尿素变为尿酸。可是当爬行动物变成哺乳动物的时候,情形刚好相反。哺乳动物回复到两栖动物的阶段,排出尿素作为废物。实际上,进化过程往后退了——这种事在理论上是不应该发生的。
最巨大的鸿沟
27.一位进化论者说,什么是‘可悲的错误’?
27 就身体说来,人大致上符合哺乳动物的定义。可是,有一位进化论者说:“如果把人看成‘不过是动物’,就没有什么错误比这更可悲了。人是独一无二的。人与所有别的动物在许多方面都殊不相同,例如人有言语、传统、文化以及异常悠长的生长、养育期。”15
28.人的脑子怎样使人与动物判然不同?
28 使人与地球上其他所有动物判然不同的,就是人的脑子。贮存在人脑中1000亿个神经细胞里的资料可以写满洋洋2000万本书!抽象思维和语言能力使人和任何一种动物都遥遥相隔,而人最了不起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把不断累积的知识记录下来。人因为晓得运用知识,就超越了地球上所有别的生物——甚至到了往返月球的地步。的确,正如一位科学家说,人的脑子“比全宇宙中一切已知的东西都截然不同,而且复杂不知多少倍”。16
29.人和动物之间的鸿沟算得上最巨大的一个,是因为什么事实?
29 还有另一项特点使人和动物之间的鸿沟算得上最巨大的一个,那就是人在道德和灵性方面的价值标准。这套标准根植于爱心、公平、智慧、力量、慈悲等品德之上。创世记叙述到人是‘照着上帝的形像’被造的,所指的就是这一点。最巨大的鸿沟也就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差别了。——创世记1:26。
30.化石纪录其实表示什么?
30 由此可见,各大类生物之间有重大的差异存在。有许多新的构造、仔细制定的本能和品质把各类分隔清楚。如果认为这一切可以漫无指挥地碰巧就变出来,这是否合理呢?上文已经表明,化石证据并不支持这样的看法。没有任何化石跨越了这一重重的深沟。正如霍伊尔和威克玛辛所说:“化石纪录中欠缺了中间类型。现在我们知道是什么原因了:因为根本就没有中间类型。”17对于有耳肯听的人来说,化石纪录正在高呼:“特意创造”。
[第72页的精选语句]
没有任何化石鱼显示两栖动物的骨盆是怎么发展出来的
[第81页的精选语句]
“如果把人看成‘不过是动物’,就没有什么错误比这更可悲了”
[第73页的附栏或图片]
各大类生物之间并无环节。一位科学家说:“在所有要紧的环节上都缺掉化石”
[图片]
“各从其类”地繁殖
鱼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鸟
哺乳动物
人
[第76页的附栏或图片]
进化论者说:“只要用点想象力,就不难看出羽毛是改头换面的[爬虫动物]鳞片。”事实证明不然
[图片]
鹦鹉
风鸟(极乐鸟)
孔雀
[图解]
羽干
羽支
羽纤支
羽小支
[第71页的图片]
“鱼类在化石纪录中是蓦地跃出来的,事前一点迹象都没有”
[第72页的图片]
鱼和蛙的脊骨差异极大
[第75页的图片]
鸟具有“纯粹创造的所有不良特征”
[第78页的图片]
鹰眼的作用像望远镜,而小鸟的眼睛像显微镜
[第79页的图片]
‘始祖鸟’绝不是爬行动物和鸟之间的环节
[第80页的图片]
子哺乳动物是胎生的,而且从母体得乳
[第82页的图片]
“化石纪录中欠缺了中间类型……因为根本就没有中间类型”
鱼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鸟
哺乳动物
人
[第74页的图解或图片]
两栖动物的胶质卵并没有壳
爬行动物的卵有保护壳
[图解]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有壳卵(蛋)的横截面
壳
蛋白
绒毛膜
蛋黄
羊膜
尿囊
胚
气室
卵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