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圣经挣扎求存
有许多组证据证明圣经真的是上帝的话语。每组证据均十分坚强,但所有证据合起来,便成为牢不可破了。在本章和下一章,我们会试讨论一组证据:圣经这本书的历史。事实的真相是,这本令人惊讶的书得以存留到今日简直可说是个奇迹。请考虑以下各项事实。
1.关于圣经,这里提出一些什么细节?
圣经并不是一本单一的书。它是由66本书构成的一套丰富丛书,有些书颇短,有些颇长,其中含有律法、预言、历史、诗词、劝告和其他许多资料。在基督诞生之前许多世纪,这些书当中的首先39本已经写成——大部分是由忠信的犹太人(即以色列人)以希伯来文写成的。这部分时常被人称为‘旧约’。最后的27本书则由基督徒以希腊文写成,通常以‘新约’的名字为人所知。根据内在的证据和最古老的传统,这66本书是在大约1,600年的一段时期中写成的。开始撰写时,埃及是称霸世界的强国;完成时,罗马是叱咤风云的世界霸权。
唯独圣经存留至今
2.(甲)圣经开始撰写时,以色列的情形如何?(乙)在同一段时期有些其他什么写作产生?
2 3,000多年前,圣经开始撰写,当时以色列只是中东许多国家中的一个小国。耶和华是他们的上帝,而四周的列国则崇拜各种各式、令人困惑的男女神祇。在这段时期中,并非只有以色列人才产生宗教写作。其他的国家也产生了一些将他们的宗教和国家价值观念反映出来的写作。例如美索不达米亚的阿卡德人产生了称为《吉加墨诗》(Gilgamesh)的传说以及以乌加列文(在相当于现今叙利亚北部的地区所说的语言)写成的《拉斯珊拉》(Ras Shamra)史诗;这些作品当时无疑十分受人欢迎。这段时期产生了很多写作,例如以埃及文写成的《伊普沃尔的劝诫》和《尼弗劳户的预言》,以苏默文写来赞颂各神祇的诗歌以及阿卡德文的预言等。1
3.什么表明圣经与同时期在中东产生的其他宗教作品大为不同?
3 可是,中东所有这些写作均遭遇同一的命运。它们已被人遗忘,它们所使用的文字甚至已从世上消失。直至近年来考古学家和语言学家才获悉它们的存在,发现怎样阅读它们。在另一方面,希伯来文圣经中最初写成的各书却一直存留到我们的时代,并且仍然广泛受人阅读。有时学者们声称圣经中希伯来文的各书有若干方面的资料来自这些古代的文学作品。但既然这些文学作品有这么多已经被人遗忘了,而希伯来文圣经却得以存留至今,这件事实无疑表明圣经的确与其他文学作品大异其趣。
话语的保管人
4.以色列人所经历的什么严重难题看来使圣经的继续存留颇成问题?
4 的确,从人的观点看来,圣经得以存留下来并非一项必然的结果。产生这本书的社会经历过这么多艰辛的试炼和猛烈的压迫,圣经得以存留至今实在令人惊讶。在基督之前的时代,产生希伯来文圣经(‘旧约’)的犹太人属于一个较细小的国家。他们生活在一些彼此角逐争霸的强大国家中间而岌岌可危。以色列不得不抵抗一系列的国家以挣扎求存,诸如非利士人、摩押人、亚扪人和以东人。后来希伯来人分成两国,残酷的亚述帝国差不多将北部的国家消灭,巴比伦人则摧毁了南部的国家,将人民掳到外地去,只有一群余民在70年之后返回故土。
5,6.仇敌企图怎样行,以致希伯来这个民族的继续生存大受威胁?
5 据报有些人甚至试图对以色列人施行种族屠杀。在摩西的日子,法老下令将所有新生的希伯来男婴杀死。他的命令若被彻底执行,希伯来人就早已消灭了。(出埃及记1:15-22)许多世纪之后,犹太人受波斯所统治,他们的仇敌设谋定立律法要将他们灭绝。(以斯帖记3:1-15)至今犹太人仍在普珥节庆祝这项阴谋的失败。
6 在较后的日子,犹太人受叙利亚统治的期间,国王安太阿卡斯四世极力使这个国家希腊化,强迫人跟从希腊的风俗和崇拜希腊的诸神。他也未能成功。犹太人并没有被消灭或同化,反而存留下来,但他们四周的大部分民族却逐一从世界舞台上消失。圣经的希伯来文圣经与犹太人一同存留下来。
7,8.基督徒所经历的患难怎样威胁到圣经的存留?
7 圣经的第二部分(‘新约’)是基督徒的产品,他们也是个饱受压迫的群体。他们的领袖耶稣被人像普通的罪犯一般杀死。在他死后的早期,巴勒斯坦的犹太当局极力试图压制他们。当基督教传到其他国家时,犹太人追迫他们,试图制止他们的海外传道工作进行。——使徒行传5:27,28;7:58-60;11:19-21;13:45;14:19;18:5,6。
8 在尼罗王的日子,罗马当局最初所怀的宽容态度改变了。塔西佗(Tacitus)夸耀这个恶毒的皇帝加于基督徒身上的“绝妙苦刑”。从他的日子开始,作基督徒便犯了死罪。2 在公元303年,罗马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直接采取行动打击圣经。a为了消灭基督教,他下令将基督徒所有的圣经烧去。3
9.消灭犹太人和基督徒的运动若得以成功,便会有什么情形发生?
9 这些暴虐压迫和种族屠杀对圣经的继续存留形成一项真正的威胁。犹太人若像非利士人和摩押人一样从世上消失,或最初犹太人和后来罗马当局得以把基督教消灭,谁会写成圣经而将其保存下来呢?值得欣幸的是,圣经的保管人——最初是犹太人,后来是基督徒——并没有被铲除,圣经遂得以存留至今。可是,圣经还受到另一项严重的威胁,即使不影响到它的继续存留,亦至少影响到圣经本身的真确性。
抄本难免有错
10.起初圣经是怎样保存下来的?
10 以上提及的古代著作中有许多已被后人遗忘了,这些著作是刻在石头上或印在耐久的泥版上的。但圣经却不然。圣经原本写在纸莎草纸或羊皮纸上——这些物质较易消灭得多。因此,原本的执笔者所写成的抄本在很久以前已消失了。那末,圣经怎样得以保存下来呢?由无数仔细地用手抄成的复本保存下来。在发明印刷术之前,这是制造书本的普通方法。
11.用手抄写复本便难免会有什么情形发生?
11 可是,手抄有其危险之处。著名的考古学家和英国博物院的图书馆长凯尼恩(Frederic Kenyon)爵士解释说:“人的手和脑并非被造成有能力绝对无误地抄写一段悠长的写作。……错误是在所难免的。”4若有错误渗进一份抄本里,后来这抄本成为未来抄本的根据时,错误之处便再三被人抄录了。经过一段长时间之后有许多抄本制成,于是便相应地有许多人为的错误产生。
12,13.谁负责将希伯来文圣经的经文保存下来?
12 既然制成的圣经抄本达数以千计之多,我们怎么知道这项反复传抄的过程并没有将圣经改变成面目全非呢?让我们考虑一下希伯来文圣经,所谓的‘旧约’在公元前第6世纪的后半期,犹太人从巴比伦获释返回故土,当时有一群称为苏弗令——“文士”——的希伯来学者成为希伯来文圣经经文的保管人,他们负责抄写圣经供公开和私下崇拜之用。他们是动机高尚的专业人士,工作质素极为优良。
13 从公元第7世纪至第10世纪,苏弗令的继承人是马所利。马所利这个名字来自一个意思是“传统”的希伯来字,基本上说来他们也是负责将传统的希伯来经文保存下来的文士或书记。马所利在工作上一丝不苟。例如,书记必须使用一份经过适当鉴定的复本作为他所依据的正本,而且不准凭记忆书写。他在书写之前必须复查每个字母。5 戈特瓦尔德(Norman K. Gottwald)教授报道说:“犹太的律法规定所有新抄本均必须加以校对,有弊病的抄本必须立即丢弃,由此可见他们在执行职责方面多么小心翼翼。”6
14.什么发现使人能够证实苏弗令和马所利所抄写的圣经经文的可靠性?
14 苏弗令和马所利所辗转传抄的经文有多准确呢?在1947年以前,我们颇难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当时可得的完整希伯来文圣经抄本都是公元10世纪之后的制品。可是在1947年,有人在死海附近的洞穴里找着一些非常古老的手抄本片段。这些抄本包括希伯来文圣经各书的一部分,有若干片段甚至鉴定是在基督出生之前抄成的。学者将这些抄本与现存的希伯来文抄本作一比较以期证实经文辗转传抄的精确性。这项比较的结果如何?
15.(甲)将以赛亚书的死海书卷与马所利抄本比较的结果如何?(乙)既然在死海附近发现的抄本有些经文本身方面有若干差异,我们应当从这件事实获得什么结论?(参看注脚。)
15 在所有发现的抄本中,最古老的之一是整本以赛亚书,其中的经文与我们今日所拥有的马所利圣经近似到实在令人惊讶。伯罗斯(Millar Burrows)教授写道:“在[最近发现]的圣马可以赛亚书卷和马所利抄本之间的差异有许多可以解释为抄写上的错误。除了这些差异之外,以整体而言古抄本与中世纪手抄本的经文具有一种令人惊异的一致。与一部古老得多的抄本的这种近似对于传统经文一般的准确性提出令人信服的证据。”7 伯罗斯补充说:“经文经过一千年的辗转传抄而经历这么少的更改,的确令人惊叹。”b
16,17.(甲)为什么我们能够肯定基督教希腊文圣经的经文是正确无误的?(乙)关于希腊文圣经的经文,弗德烈·凯尼恩爵士怎样说?
16 至于圣经中以希腊文写成的部分,所谓的‘新约’,抄写者比较像有天赋的业余人士而非受过高度训练的专业人士苏弗令。他们虽有受当局处罚之虞,却将职责看得很认真。有两件事使我们确知今日我们所拥有的经文在大致上与原执笔者所写的一样。首先,有些抄本的制作日期与原作十分接近,比圣经中的希伯来文部分接近得多。事实上,约翰福音的一个片段是在第2世纪的前半期抄成的,与约翰可能写福音的时期相距不及50年。其次,存留至今的抄本数目众多,的确有力地证明了经文的健全性。
17 关于这点,弗德列·凯尼恩爵士作证说:“我们可以确凿不疑地断言,在实质上圣经的经文是肯确的,特别以‘新约’为然。‘新约’现有的抄本数目,连同早期的译本和教会最早期作家所引用的经文,数目如此巨大,我们差不多可以肯定每节引起怀疑的经文的真正原文均保全在这些古代权威著作之一中。世上没有其他古书是我们可以这样说的。”10
人类及其语言
18,19.为什么圣经并非仅限于以原作所用的文字流传?
18 圣经原作所用的文字最终也成为它继续存留的一项障碍。最初的39本书大部分以希伯来文——以色列人的语文——写成。但希伯来文从不是一种广为人知的语文。圣经若继续仅以这种文字写成,那末除了对犹太国和识希伯来文的少数外族人之外,就不会对其他人有什么影响了。可是,在公元前第3世纪,为了住在埃及亚历山大利亚的希伯来人的益处,有人将圣经中希伯来文的部分开始译成希腊文。当时希腊文是一种国际语言。这样,非犹太人遂可以很容易读到希伯来文圣经。
19 圣经的第二部分开始撰写时,希腊文仍然广泛受人使用,因此圣经的最后27本书遂以这种语文写成。但并非人人都能够明白希腊文。因此,不久圣经中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的部分遂开始被译成早期世纪的各种常用语文,例如叙利亚文、古埃及文、亚美尼亚文、乔治亚文、哥德文、埃塞俄比亚文等。罗马帝国的官方语文是拉丁文,结果有这么多的拉丁文译本出现,以致当局派人制作了一部《钦订本》。这部译本大约在公元405年完成,称为《通俗译本》 (Vulgate,意即“通俗”或“普通”)。
20,21.什么事妨碍到圣经的继续存留?为什么这些障碍得以克服?
20 这样,虽然遭遇许多障碍,圣经却存留到公元的最初几个世纪。制作圣经的人是饱受鄙视和逼迫的小群分子,在一个敌对的世界里挣扎求存。圣经本可以很容易在辗转传抄之际大受歪曲,但事实却不然。再者,它得以逃过僵化的危险,不致变成仅限于讲某几种语言的人才能读到。
21 为什么圣经几经艰难才得以存留下来呢?圣经本身说:“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站。”(约翰一书5:19)有鉴于此,我们自然预料世界会仇视发表出来的真理。这正是实际发生的情形。那末,为什么其他许多作品虽然并不面对同样的困难,却早已被人遗忘,但圣经反而能够存留至今呢?圣经也回答这个问题。它说:“主[耶和华]的道是永存的。”(彼得前书1:25)圣经若真的是上帝的话语,就没有任何人的力量能够毁灭这本书。直至这20世纪,圣经仍然屹立不移。
22.在公元第4世纪的早期有什么改变发生?
22 可是,在公元第4世纪,有些事情发生而最后使圣经受到新的攻击,并且对欧洲历史的动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戴克里先试图消灭所有圣经之后十年,罗马帝国的政策改变了,“基督教”得以成为合法。十二年后,在公元325年,罗马皇帝在尼西亚召开“基督教”会议。为什么这项看来有利的发展竟证明使圣经大受威胁呢?我们会在下一章见到答案。
[脚注]
a 本书采用较准确的“公元”(C.E.)和“公元前”(B.C.E.)而非传统的“主历”(A.D.)和“主前”(B.C.)。
b 在死海附近发现的抄本并非全与存留下来的圣经经文如此吻合。有些抄本在经文方面有颇多差异。可是,这些差异并非意味到经文的主要意思受到歪曲。据美国天主教大学的斯克汉(Patrick W. Skehan)说,大部分差异只是“根据该书本身整体的逻辑加以修改,使形式得以扩充,但实质仍然保留。……所怀的态度是对被视为神圣的经文怀有完全的尊重,在传达经文本身方面(像我们所说一般)以圣经解释圣经”。8
另一位注释家补充说:“虽有许多不肯定之处,重大的事实仍然是,现今我们所拥有的经文以一般而言大致代表作者们——其中有些生活在差不多三千年前——实际使用的字词。我们毋须因为经文方面的更改便对于旧约向我们提出的信息的效力感觉严重怀疑。”9
[第19页的附栏]
圣经本文获得充分证实
若要体会圣经本文获得多么充分的证实,我们只须将其与古代留传下来的另一批文学作品比较一下便行了:希腊与罗马的古典作品。事实上,这些作品的大部分都是在希伯来文圣经写成之后才撰写的。根据历史,希腊人或罗马人并没有受过种族屠杀所威胁,他们的文学作品也并非历尽逼迫才得以保存下来。可是,请留意布鲁斯(F.F. Bruce)教授的评论:
“凯撒的《高卢之战》(在公元前58至50年之间撰写)现在有几部抄本存留下来,但只有九至十本是状态良好的,最古老的抄本在凯撒的日子之后900多年初写成。
在李维(Livy, 公元前59-公元17年)所写的142本罗马历史中,只有35本存留至今;这些书的抄本中,尚属重要的不超过20本,其中只有1本——含有第3-4册的片段——制成于第4世纪。
塔西陀(Tacitus, 约公元100年)所写的十四本《历史》(Histories)中只有四部半存留至今;他所写的十六册《纪年表》(Annals), 只有十册完整地存留至今,有两册只遗下片段。他这两本伟大历史著作中现存部分的正文完全有赖于两部抄本,一部成于第9世纪,另一部成于第11世纪。……
《修西的底斯史册》(约公元前460-400年)借着八部抄本传留至今,最早的抄本约成于公元900年,另有几份纸莎草纸片段属于大约基督纪元的起头。
《希罗多德史册》(约公元前488-428年)的情形也一样。可是,若有人因为希罗多德和修西的底斯的作品的最早抄本是在原作之后1,300多年才写成,就认为他们的著作的真确性值得怀疑,没有任何古典学者会接受这样的主张。”——《书籍与羊皮纸》(The Books and the Parchments), 180页。
圣经却与此大异其趣,因为圣经的各部分有数以千计的手抄本存留至今,而且基督教希腊文圣经有些手抄本甚至写成于距原作的撰写时间不及一百年之后。
[第13页的图片]
希伯来人的国家是个小国,经常受强国所威胁。这幅古代雕刻描绘有些希伯来人被亚述人掳去
[第14页的图片]
在印刷术发明之前,圣经由人用手抄写
[第16页的图片]
尼罗下令,作基督徒就犯了死罪
[第21页的图片]
研究以赛亚书的死海书卷证明这本书在1,000多年期间差不多全无改变
[第23页的图片]
罗马皇帝戴克里先试图消灭圣经,却未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