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61 7/1 404-408页
  • 伪经——出自上帝抑或出自人?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伪经——出自上帝抑或出自人?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1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伪经的历史
  • 反对伪经的外在证据
  • 玛喀比记上下和巴录记
  • (所罗门的)智慧书和教会书
  • 托比记,朱迪记和圣经的附篇
  • 次经
    洞悉圣经(上册)
  • 读者来函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5年
  • 他们所认可的一本圣经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4年
  • 我的圣经是否完整?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6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1年
《守》61 7/1 404-408页

伪经——出自上帝抑或出自人?

伪经究竟出自上帝抑或出自人呢?它是否“上帝所默示的”全部圣经的一部份而能够使我们“得以完全,豫备行各样的善事”呢?抑或它是使徒保罗曾经警告基督徒务要提防的“人为传说”和“世上小学”的一部份?事实到底如何呢?——提摩太后书3:16,17;歌罗西书2:8。

英文“伪经”(Apocrypha)一词的原意可以从耶稣对这字的用法看出来:“因为掩藏的事没有不显出来的,隐瞒的事没有不露出来被人知道的。”但随着时间的过去,这个字逐渐带有“出处可疑或作者不明的写作或说话”的不好含义。今日“The Apocrypha”[伪经]这个名词最常被人用来指罗马天主教会在它于1546年召开的特连特会议(Council of Trent)中宣称为圣经一部份的十一部后添的书,但这些书是有一部份人所不承认的。——路加福音8:17。

这十一部增添在圣经里的书是:托比记(Tobit),朱迪记(Judith),[所罗门的]智慧书(Wisdom [of Solomon]),教会书(Ecclesiasticus),巴录记(Baruch),玛喀比记上下,(1 and 2 Maccabees),以斯帖记附录(supplement to Esther)和加在但以理书里的三篇作品:三圣童之歌(Song of the Three Holy Children)苏珊娜与长老们(Susanna and the Elders)和巴尔和龙的毁灭(Destruction of Bel and the Dragon)。天主教的作者将这些书称为“经典后集”(deuterocanonical),意思即“次要[或较后]的经典,”以便和“经典原集”(protocanonical)有所区别。

伪经的历史

关于伪经各书到底是由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写成的问题,现存的资料很少。现有的一点资料表明它们是公元前第一,二世纪的作品。当希腊文的《七十人译本》完成时,它并没有将伪经包括在内;这些写作是在后来才被人加在这部译本里的。它们之所以成为天主教圣经的一部份是因为耶隆将《七十人译本》采用为他的拉丁文《通俗译本》的根据。

伪经的各书被安插在圣经里看来最适合的地方,一直到宗教改革的时期为止。由于受能干的圣经学者和激进的改革者嘉尔斯达(Karlstadt)的影响,马丁·路德把伪经的各书收集在一起放在希伯来文圣经和基督教希腊文圣经之间,同时注明这些作品并不具有和圣经的其他部份同等的权威。

在宗教改革之前一百年,热爱圣经的韦克利夫(Wycliffe)在他的译本中已完全把伪经的部份摒除。可是当克法戴尔(Coverdale)在1535年印成第一部英文圣经时,他又把伪经放回圣经里。1611年的英王雅各译本亦含有伪经。事实上,坎特伯利大主教乔治·亚柏(George Abbott)下令若有任何人胆敢印刷一本没有伪经的圣经便会改判处一年的徒刑!我们应该在这里顺带提及的一点便是:这些基督新教的英文圣经所包含的伪经部份只有十四本书,因为罗马天主教会在特连特会议中把拉丁文《通俗译本》所包含的伪经删去了三本。这三本书是玛拿西斯的祷告(Prayer of Manasses)和艾斯德拉记第一,二集(1 and 2 Esdras);后者在《七十人译本》中被称为艾斯德拉记第三,四集,因为在这部译本里艾斯德拉记的第一,二集是指以斯拉记[艾斯德拉]和尼希米记。

可是伪经并不能长留在基督新教的英文圣经里。奋激的清教徒对伪经反对得如此厉害以致他们被人指责为“迫害伪经。”苏格兰的基督新教对于伪经亦怀有同样强烈的反感;他们甚至对英国的圣经协会下了一道最后通牒说:‘你们若不取消伪经,我们便断绝对你们所作的经济支持!’

目前伪经正愈来愈受人欢迎。自由派和现代派的圣经学者和神学家宣称伪经曾影响到初期基督教的形成,因此一个人若想完全了解基督教便必须熟悉伪经。他们声称若没有了伪经圣经便是不完整的,因此它们应该更广泛地被人阅读和留意。所以我们可以问道,传道书到底在那一方面胜过智慧书和巴录记呢?为什么以斯帖记是圣经的一部份而朱迪记不是呢?为什么历代志的上下集被列为圣经的一部份而玛喀比书的上下集却不然呢?

因此关于伪经今日我们有了两种相反的意见,但结果却相同。自由派和现代派认为根本没有所谓上帝的感示或启示,因此觉得伪经在每一方面都和圣经一样好。罗马天主教的神学家则相信伪经是受神感示的,因此也认为伪经在每方面都和圣经一样好而根本就是圣经的一部分。可是事实却表明两者都错了。

反对伪经的外在证据

既然本刊曾多次以预言的实现,考古学的发现,各作者之间的和谐和忠实等证明了圣经的真实可靠,我们在此便只讨论表明伪经根本不可能是受上帝感示的外在和内在证据。主要的外在证据便是从来没有任何一位基督教希腊文圣经的作者曾引用过伪经,虽然他们无疑曾使用《七十人译本》,而当时的这部译本已包括有伪经在内了。虽然我们必须承认这件事实的本身并不足以决定伪经的价值,因为这些作者亦没有引用圣经里的某几本书,例如以斯帖记,传道书和雅歌等,可是他们在《七十人译本》的十四本伪经中从来没有引用过任何一本的事实显然表明他们故意对这些书避而不提。

此外另一件表明伪经并非圣经一部份的事实便是:巴勒斯坦的犹太大会堂和历史家约西弗斯(Josephus)以反第一世纪主要的犹太借护教者菲罗(Philo)都不承认伪经中有任何一部是受上帝感示的。他们的希伯来文圣经只包括廿四部书,即今日一般人所普遍接受的希伯来文圣经中卅九本书。(在犹太人的希伯来文圣经中,撒母耳记上下,列王纪上下,历代志上下,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并不算是八部书而只算是四部,从何西阿书到玛拉基书之间的十一本较短的先知书则被算为一本。)

另一件相当重要的事实便是,第一世纪首要的圣经学者和“教会长老”都明确地将伪经置于次要的地位。同时看来学问愈高深的圣经学者愈反对伪经。因此以圣经学者的资格而论,倾向于承认伪经的奥古斯丁便远不及拉丁文《通俗译本》的译者耶隆,而后者曾在写给一位女友蕾答的信中讨论到她女儿的教育问题时说:“应避免现有的伪经;……它们并不是有名之士的著作,[因为]它们含有许多错误的谬说,而……在泥土中找寻金沙是需要极谨慎小心的一种工作。”——麦景陶与史特朗氏合编的《百科全书》第一册第290页。

玛喀比记上下和巴录记

伪经里最主要的书可说是写作日期与作者均不明的玛喀比记上。它是一部关于犹太人的历史记载,所叙述的是发生于公元前175年至公元前135年四十年间的事迹。它的“文体显浅,简洁而含蓄,并且相当客观;”这是颇难得的,因为这本书是为了歌颂玛喀比族的首领和创始人玛达太斯及他四个儿子的英勇事迹与宗教热诚而作的。它是一部历史佳作,但问题是它到底出自上帝的感示抑或出自人意呢?

它无疑是出自人意的。正如《犹太百科全书》告诉我们,在这部书中“历史乃是按着人的观点而写成的。”它的作者看来是一个撒都该人,因为他略去了当时大祭司们所犯的罪行,由此表明他缺乏客观的态度。另一位权威学者原谅它“在历史和地理上的少数不确之处,”可是在上帝感示下写成的历史却是不会有错误的。再者,这本书完全缺乏了预言性,神奇性和与弥赛亚有关的因素,同时也完全没有提及复活的希望。作者甚至极力避免将造物主称为“上帝”或“耶和华”。在这几方面受上帝感示的历代志远较优越得多!

玛喀比记下又如何呢?并不如一般人所料,玛喀比记下在年代方面并不是接着玛喀比记上的。它和玛喀比记上完全没有连系;它显然是由一个法利赛人写成的,因为它对于当时的大祭司所犯的罪恶毫不留情地记录下来。它所载的事迹发生于大约十五至二十年之间,自公元前180年至公元前160年左右。许多入并不同意这些日期的准确性。在时间上它所载的历史开始得比玛喀比记上稍早,长度则约为后者的一半。它的文体和玛喀比记上正相反:充满感情,华丽铺张而耸人听闻,并且充塞着关于天使和神迹的记载。

根据它的记载,先知耶利米在耶路撒冷城被摧毁时将会幕(其实这会幕早在420年之前便由圣殿所取代)和约柜带到从前摩西眺望迦南的那座山上。它为死者所作的祷告据说“在犹太文学中是无与伦比的。”(玛喀比记下12:43-45)它显然在许多地方夸大其词,并且充满了历史和年代方面的显著谬误。不过我们并不需要将其一一列出,因为作者自己也承认这是出自人意的作品,说:

“在此我要住笔了。我所希望的只是我作的还不错而配得上这个故事;但如果它是浅薄而平庸的话,我已竭尽微力了。因为正如光喝酒或光喝水都是有害的,但将酒与水混合则是令人愉快而适口美味的,修饰雅丽的词藻亦会使读这故事的人觉得悦耳。这便是结局了。”(玛喀比记下15:37-39)谁说单喝酒或水是有害的,而酒和了水则较好呢?——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能找出任何圣经作者为自己所写的东西向读者道歉,并且承认自己刻意雕琢以求制造效果吗?

巴录记亦同样地由于含有伪经中典型的错误而证明它是出于人意的。它主要的内容是讲及流落巴比伦的犹太俘虏在尼布甲尼撒烧毁耶路撒冷城之后的第五年征募了一笔钱送给耶路撒冷城中的祭司们,但其实当时耶路撒冷根本是人兽全无的一片荒土。它并且提及耶可尼亚(Joconiah)和其他的犹太人一同在巴比伦,但事实上他却在监狱里。它告诉犹太人他们会在巴比伦逗留七代之久,而事实表明他们在那里只寄居了七十年。它又说犹太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变成衰老,’虽然他们在那里只有五年的时间。难怪耶隆认为它不值得翻译了!——巴录记1:2-7;3:11;6:3。

(所罗门的)智慧书和教会书

正如巴录记据云是耶利米的仆人巴录所写,而实际并不是,同样地智慧书自称为所罗门的作品,但其实却是在所罗门之后许多世纪才写成的。它不但引用了圣经里许多比所罗门晚许久的书,并且还引自《七十人译本》。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智慧书15:1其实是取自以赛亚书44:20的。另一件表明它是出于人意的事实便是它与上帝的道所说人被创造为能死的生物,若犯罪便会死亡的真理互相抵触。智慧书说:“上帝将人创造为不死的,并将其造成他自己的永恒性的一种形像。”“在不智的人看来,他们似乎死了,……然而他们的希望却充满了不死性。”书中不但屡次说人具有不死性,而且还将人的身体形容为灵魂的一种障碍,它声称人在死亡时灵魂便被“接到上面去。”——智慧书3:23;3:2,4;16:14。

和伪经的其他作品比较起来,教会书有两个特点,它一方面是伪经中最长的一部书,同时有一个确定知名的作者,一个名叫塞拉克之子耶稣(Jesus the Son Of Sirach)的人。在它那由另外一个人写成的首篇序言中,它使含有一句谎话,因为它宣称这位耶稣在“智慧与学识方面的名声并不逊于”所罗门王。但作者自己却在第二篇序言中致歉说:“当我们在某些地方看来词不达意时,请原谅我们。因为以希伯来文所说的话在被译成另一种语言时便失去了同等的力量。”这其实是一种企图自圆其说的狡辩而已。

这部书显然是出自人而非出自上帝的,这件事实更可以从它所表现的俗世智慧上看出来,特别是作者对妇女的鄙视。上帝的道明确地责怪亚当为人类带来了今日的许多痛苦和灾难,但教会书的作者却怀持相反的意见,他说:“罪恶始于那女人,由于她,我们全都会死。”“给我任何一种邪恶,但不要给我一个女人的邪恶。”(但是为什么要任何一种邪恶呢?)“所有的邪恶与一个女人的邪恶比较起来都显得微小。”然而却有人企图把这两部书和圣经中的“智慧”之书放在相等的地位——教会书25:24,13,19。

托比记,朱迪记和圣经的附篇

托比记要我们相信一个年老虔诚的犹太人由于鸟粪落在眼中而双目失明;一位天使假扮为人而成为陪伴他旅行的儿子,并且被他派到外地去收一笔债;在途中这个儿子得到了一条鱼的心,肝和胆;借着焚烧鱼的心与肝所产生的恶臭,他驱除了一个由于妒忌而杀死了某一个女人的七个丈夫的恶魔;于是这个寡妇遂嫁给了这位儿子;在完成了他的任务之后,这个儿子回家将鱼胆放在父亲的眼上而使他的双目复明。从圣经的观点看来,有什么会比这样荒诞的故事更难以令人置信呢?这部书可能是上帝所感示的吗?

另一部书朱迪记亦由于另一个原因而证明是出自人的。它叙述一个美丽的女子如何计斩敌军首领的头而解救了犹太人。故事的本身虽非荒诞不经,其中的细节却是如此违反历史以致想确定它在历史上的年代简直是件不可能的事。它一方面讲到犹太人从奴役中被释回乡之后的情形,另一方面又提到尼尼微,亚述的军队和尼布甲尼撒王,而这些人早在犹太人返乡之前许久便灭亡了;它甚至使尼布甲尼撒变成了亚述的国王。权威人士指出“其中在地理方面的错误亦同样地令人尴尬。”圣经学者曾批评伪经说它“表明作者们失去了一切真实的历史感。”这项指责特别适用于朱迪记这部书之上。依然如此,我们对于它源出何处的问题还有任何疑问吗?

伪经中添在以斯帖记之后(10:4至16:24)的附篇又如何呢?在客观的审查之下,它亦证明是毫无价值的。它要我们相信末底改在尼布甲尼撒首次围攻耶路撒冷城而将他掳去的150年之后,即亚达薛西王的第二年,“在王宫中作侍从,是一个有权势的人。”它之声称末底改在亚达薛西王的统治期间这么早便持有这个官职不但和圣经中以斯帖记的真确记载有所出入,同时和它自己后来提及末底改升为侍从一事也互相矛盾。它在叙述中时常提及上帝和虔诚的行为,这显然是为了使以斯帖记附篇增加一点宗教色彩而故意加进去的。一本书仅是提及上帝并不足以证明它是出自上帝的,正如一本书不常提及上帝亦不足以证明它是出自人的。

三圣童之歌看来似乎说三个忠心的希伯来人中有一个首先仿效以斯拉和尼希米的口吻向上帝祈祷,然后主的一位天使“将炉中的火焰打熄。”在此之后便是所谓的三圣童之歌,它和诗篇第148篇极为相似,然而歌中却提及耶和华的圣殿,祭司和基路伯;这是和当时耶路撒冷荒凉的情况绝不相符的。它包括六十八节而被加插在但以理书第三章第23节与第24节之间。

苏珊娜与长老们,附加在但以理书中的第十三章,叙述两个长老如何因为一个贞节的妇人不肯与他们私通而设计陷害她以致她被判处死刑。年青的但以理借着分别审讯他们而暴露了他们的诡计。结果长老被处死而苏珊娜则被释放。但以理亦由此成名。如果年青的但以理真的有过这样的遭遇,为什么这件事要在书后的附录里出现,并且像其他两本加在但以理书的附篇一样用希腊文写成,而但以理书本身却用希伯来文和亚拉美文写成呢?

剩下来尚待讨论的伪经作品是巴尔和龙的毁灭。这本书的上半部叙述但以理暴露了巴尔的祭司们的骗局,因为他们在暗中吃了供奉给巴尔偶像的祭物,而他们对人民声称是神吃的。接着但以理被命令去崇拜一条活龙,但他用一种以沥青,脂肪和毛发制成的混合物喂它而使它爆炸身亡。为了这缘故龙的崇拜者把但以理扔在狮子坑里。当他在狮子坑里时,一个天使提着先知哈巴谷的头发从远地送到坑里,目的只是带一碗粥给但以理吃。七天之后但以理获得释放,他的仇敌则被扔入狮子坑里。我们的理智会将这样荒诞的一个故事看作上帝的道的一部份吗?

一位权威人士对伪经作了这样的结论:“它们从未获得犹太教和早期基督教会的承认……它们完全缺乏了先知的精神……;它们不但没有自称受上帝所感示,并且还为了本身并非受上帝感示的事实而哀叹;它们在许多地方带有一种和圣经简明的尊严气质迥异的浪漫和神话气氛;其本身充满了自相矛盾,并且和世俗历史上许多众所周知的事实互相抵触;它们含有若干圣经所无的道理……;同时似乎从未被主耶稣和他的使徒当作权威的作品而引用过。”——亚帕氏编著的《宗教知识辞典》第50,51页。

由此可见伪经的确不是出自上帝而是出自人的。企图将它们放在与上帝的道圣经相等的地位的人表明他们是多么缺乏了解和鉴察力!保罗吩咐我们提防犹太人荒谬的言论的警告无疑适用在伪经之上。——提多书1:14。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