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61 8/15 497-499页
  • 追求我一生的目标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追求我一生的目标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1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工作地区:印度
  • 国际大会
  • “继续寻找,你们就会寻见”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2年
  • 追求我一生的目标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1年
  • 追求我一生的目标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1年
  • 追求我一生的目标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2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1年
《守》61 8/15 497-499页

追求我一生的目标

由荷马·麦该(Homer Mckay)自述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正坐在一辆驰行着的火车里。窗外是一片稻田和棕榈树,并且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猴狲在树上跳跃玩耍。在车站上大多数的人都穿着白色的衣服,因为这里是气候非常炎热的热带,在人群中你可以看到一些称为“沙亥斯”(Sadhas)的宗教领袖们半裸着纹花的身体。我是怎么会来到这里的呢?这需要追溯到廿一年前的往事,虽然当时我絶没有想到我所学到的东西会将我带到地球另一边的这种奇异的环境里。在1939年,我的两个朋友带领我认识了圣经的真理。在此之前我常常对他们的勤劳感到钦佩,因为我不但不相信圣经,更不相信有一位上帝存在。

当我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白兰普顿城(Brampton)首次认识圣经的真理时,对我说来是多么令人振奋的一天。研读圣经为我打开了一种崭新的生活。特别在我心里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些像使徒保罗一样走遍各方向一般从未听过上帝的王国好消息的人传讲真理的见证人。这时我对于全部时间的基督徒工作尚一无所知。因此当我遇到环务仆人文莱(Wainwright)弟兄的时候,那实在是我一生中的一个转捩点。它为我带来了一个新的人生目标——成为一个全部时间的传道员。几个月之后我便作了献身的誓愿,并且参加了先驱传道员的工作。不久加拿大政府下令禁止守望台社从事传道活动;先驱传道员的工作亦随之停止,因此我不得不再次担任世俗的工作,并且在不久之后结了婚。

在禁令解除之前,社方通过《王国传道月报》(当时称为《通报》)呼召更多人加入先驱传道员的行列。但这时我已有了一个舒适的家,看来很安定美满;我不愿舍弃这些享受,因此我便以维持妻子生活的圣经义务来安慰自己的良心。此外我当时还被耶和华任命为一个组务仆人。然而在内心的深处我知道自己已将生命的全部而非一部份献给了上帝,这件事实使我深感不安。后来有一天社方寄给我一封关于先驱传道工作的特别信件,这使我很难将其置之不理。当我正在考虑的时候,我的妻对我说:“为什么我们不加入呢?”我再没有任何借口了。于是妻和我立刻计划放弃我们的住所以便一同加入先驱传道员的工作。我们决心以此作为一生的目标。我所作的献身誓愿需要我这样行,而我亦对这件事实了解得很清楚。我深知自己所做的事是对的,因此我感觉真正的喜乐和满足。同时我也感谢耶和华让我有一位助手时时在事奉他的工作上给我勉励和协助。

我们的第一个工作地区是渥太华;在工作了两个星期之后,先驱传道工作的喜乐很快便驱除了我在刚开始时所感到的悔意。当时社方出版的书籍仍然被禁,因此我们仅是带着圣经到别人门口向他们传讲其中奇妙的真理。虽然情形如此艰难,仍有许多人采取立场献身事奉耶和华。安大略省的柯灵坞(Colling Wood)城是我们的第三个工作地区,在那里我们再度作了一个改变我们一生的决定。我们收到了到基列学校受训的邀请书。当时的问题是,“我们愿意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去工作吗?”在过去几年的大会中,诺尔弟兄曾和我们讨论过在外国工作的各种困难,例如不同的食物和生活情况等。不过先驱传道员的工作帮助我对各事的轻重获得一种正当的衡量标准。由于我所作的献身誓愿,我对这个问题只可能有一个答案;此外,我现在已经知道人的快乐并不是来自生活的享受而是来自他所做的工作和工作所带来的满足。一个舒适安定的家是好的,但以赛亚并没有对耶和华说,“那要看你派我到什么地方而定。”反之他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工作地区:印度

基列学校的毕业典礼在1947年的二月举行。我们的那一班是第一个国际班——和来自十七个国家的学生同聚一堂无疑是很愉快的经验。毕业后的几个月我们在加拿大担任环务工作。那是一段非常忙碌的时期,但也是直至那时为止我们所渡过的一段最快乐的时光。后来有一天当我们在渥太华时,我们收到了往海外传道的通知书。印度将会成为我们的新家乡。这差不多可说是我们所能到的最远的地方了。于是在1947年的十一月廿七日下午,妻和我在旧金山登上了向东方进发的“海雀号。”当我们驶入太平洋而美国的海岸逐渐在我们眼中消失时,我们回想和谈论到我们以往的经历和许多在哈米吉多顿大战之前我们可能没有机会再见的亲友。另一方面我们也在脑中构成一幅在异乡的陌生环境下生活的图画。

我们的旅程极为愉快:我们在路上结识了许多朋友。在横滨只有两个日本人到船上——正式说来当时我们仍然处于敌对国的地位——而他们都是来探望我们的朋友。在上海和星加坡都有我们的同学带着他们善意的同伴到船上来探我们。同船的搭客,大多数是传教士,对于我们在每一个港口都有弟兄上船来探望我们感觉很惊奇。其中一个对我们说:“你们好像在每一个地方都有朋友。”这给我们一个极好的机会向他们作见证,因为耶稣岂不是答应过我们说:“人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姊妹,父母,儿女,田地,没有不在今世得百倍”吗?——马可福音10:29,30。

离开旧金山之后的第卅二天,我们抵达了我们的新家,印度的孟买城。我对所见到的景象感觉震惊吗?“震惊”这字还不足以形容我当时的感觉。我从来没有比那时更深切地感觉到世人是多么急需一个新的世界。我看到许多以路边为家的贫民。使情形变得更糟的是当时由于巴勒斯坦的分立,盈千累万流离失所一无所有的难民拥入城中。但我们在新的工作地区里觉得快乐吗?非常快乐。印度的弟兄们热烈地向我们表现他们的友爱而尽力使我们感觉舒适自在,并且对于我们不惜离家别井到远地来帮助他们一事充分地表现他们的感激。

这里的见证工作又如何呢?这也使我们大感意外。印度的人都很友善,并且时常邀请我们入屋内,但是他们提出的争辩理由却和我们以往所经历的完全不同。他们会说,“我们的典籍都有二万五千年至四万年的古老历史,圣经只不过是一本新近的书而已。”其实他们并没有任何早于公元第十二世纪当韦克利夫将圣经译成英文时的古抄本,但他们却将这件事实视若无睹。科学的事实又如何呢?当它们与印度哲学的神奇相比时,它们都变成了一堆无用的废物。难道我们不知道早在西方发明电话,飞机和电视以前,印度已有了这些东西吗?可是,虽然他们自称如此进步,他们却同时怀有最原始的迷信:他们将牛奉为一切受造物之母;在许多庙宇中仍设有性器官的象征供人崇拜。我感觉多么高兴自己曾在基列受过训练和知道证明圣经的真确性的许多无可反驳的证据。在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必定会有事发生使我不得不离开印度,因为每一件东西看来都如此的凄惨和无望。可是当我想到我所作的献身誓愿时,我便会想道,“不论他们听或不听,”他们都必须有机会听见王国的好消息。

很快地我已习惯了四周的许多奇怪景象。当我们目击当地居民对圣经真理的兴趣逐渐显现时,以往消极的观念亦逐渐被较乐观的情绪所代替。虽然当地只有少数挂名的基督徒,我们的小组仍然继续增长,而在全印度我们的传道工作亦不断有进展。年复一年我们都能够达到传道员在数目增加方面的定额,这使我们得着很大的鼓励。当我们抵达印度时孟买只有五十五名传道员和一个小组。如今在过了十二年以后,这里已有了说三种不同语言的六个单位。这些写在人心上的证据清楚地表明这里的人和世界其他各地的人一样,只要他们有机会听见真理,他们亦会同样地爱好真理。我们能够有机会在这个需要极大的地方工作是何等荣幸!

由于环境不卫生的缘故,印度有很多流行的疾病;伤寒是其中一种,而我便染上了它。我在1951年的三月二十一日病倒,一直到该年的九月才复原而开始再度工作。当一个人为病魔所缠时,六个月可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不过由于许多新旧朋友时常来信慰问,以及弟兄们经常的探视,时间很快便过去了。我有想过要回家吗?一点也没有。现在印度便是我们的家了,我有许多朋友在这里。在这段时期中,我对于社方设立海外传道员之家而使我能够继续从事海外传道的工作感觉多么欣幸!

国际大会

1953年的春天妻和我获得一个极大的惊喜。虽然我们离开家乡很远,耶和华和他的神治组织却没有把我们忘记,因为我们收到一封邀请我们参加纽约的国际大会的信。这在我们看来几乎是一件无法置信的事。当我们在1953年六月七日乘船离开孟买经欧洲往纽约时,我们多么感激耶和华的仁慈。在欧洲有许多以前和我们同班的同学在各地服务;经过六年的传道的工作之后与他们重聚是何等的愉快!

我们所有的家人和亲友都是认识真理的弟兄姊妹,因此纽约的大会并不仅是一个国际大会而已,同时也是一次家人的大团圆。我们能够坐在一起一同享受丰富的灵粮,并且互叙各人的别后经历;我们的心的确充满了喜乐和对耶和华的感激。我们能够为他在海外服务是多么宝贵的权利!

如果1953年的大会是一件令人振奋的大事,你可以想象当我们的分社仆人史坚拿弟兄在1958年宣读一封信说妻和我都被邀请参加在该年举行的上帝的旨意国际大会时,我的感觉如何。我不禁热泪满眶了。

在这次大会中有些人问我是否会返回印度。我的感觉如何呢?我真的想回去吗?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你的珍宝在那里,你的心也在那里。”我有许多珍宝在印度。十年来我和当地的弟兄并肩工作;我们一直希望见到有一个玛拉喜语的单位建立——那是当地最普遍的语言之一。我们曾有过许多次的失望,因为有些人企图‘辖制属于上帝的百姓’以致我们需要从头开始。在我赴纽约之前不久我们终于成立了一个玛喜拉单位,因此当时我很急于回去看看他们的工作情形怎样。现在我可以很高兴地向你们报告,他们的工作进行得非常良好。

但这并不是我赶着回去的唯一原因。你曾尝过回到一位你知道他在等着你的弟兄或善意人士那里,将关于大会的一切告诉他的那种喜乐吗?在印度我知道不仅有一个而是有数以百计的弟兄都在等着聆听耶和华在大会中向他的百姓显示的旨意。事实上我们准备回去举行一个印度有史以来最大的大会,将我们的弟兄聚集起来将纽约大会所发生的一切大事告诉他们。在这个大会中我们首次将演讲同时以五种语言译出以便让所有的听众都能了解。当我们望见这一大群快乐,热切的脸孔,并且看到在过去十多年来耶和华如何祝福我们的工作时,我们的喜乐是多么大!

如今印度已拥有1514个王国传道员。我非常高兴耶和华在这些年来让我有机会在这个需要如此巨大的地方帮助我的许多弟兄和善意人士。我确知这是在哈米吉多顿之前唯一有价值的工作;当我展望前途时,我深信我若忠心履行自己献身的誓愿的话,我必定会获得最大的幸福和满足。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