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71 12/1 725-728页
  • 自幼学习上帝的途径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自幼学习上帝的途径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1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早期的训练
  • 十岁时作决定
  • 一生事业的开始
  • 基列学校和以后
  • 另一项任务
  • 调往波多黎各
  • 把目光和心志集中在奖赏之上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6年
  • 欣然接受耶和华的指引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9年
  • 富于造就的交往帮助我排除万难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2年
  • ‘要先求王国’
    耶和华见证人——上帝王国的宣扬者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1年
《守》71 12/1 725-728页

自幼学习上帝的途径

嘉芙莲·格拉斯君自述

“现在你已经开始研究圣经和学习耶和华的旨意,有一件事是你应该做的。要将这一切不断和你的小儿女谈论。”

“他们还这么小呀!女孩仅是四岁,男孩只一岁多一点。而我们所学的却这么深!”

作如此表示的父母何其多!可是年幼的儿女真的不能了解圣经的教训吗?许多时我运用箴言22:6去回答母亲们的问题。这节经文说:“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我从自己的经验可以证明这项教训在现代十分行得通。

早期的训练

早在1911年我的父母便开始研究圣经了,那时的辅助书籍是一套名为“圣经的研讨”的书,是万国圣经研究会出版的。当时我还未满四岁。我有一个弟弟,我的父母从开始便教导我们认识上帝王国的快乐希望以及耶和华对小孩子所订的条件。后来家中又添了两位弟妹,他们也跟随我们学习。因此我们自幼便将上帝的旨意和应许谨记在心。

在我们尚未达到入学年龄之前,每个夏天早晨,母亲召集我们和一些邻家孩子,一起从《千年黎明之歌》的歌书中拣一首来唱。然后她领导我们作简短的祷告,随着讲述圣经故事。不但如此,她还鼓励我们作讨论,使我们能够了解更深的意义。这些场合多么快乐!父母帮助我们体会到各个圣经人物在耶和华的旨意中所担任的角色。

印第安纳州温辛里斯市的耶和华百姓小组设在我们家中。我们小孩子学会在每个聚会之前先饮水和上洗手间,以免在聚会时扰乱别人。我们学会静坐聆听。后来,我读到三年级时便有自己的圣经辅助书籍及担任轮流读出书中的课文。

我们的家经常“开放”给先驱传道员(那时称为分派书籍者),他们以全部时间分派守望台社的书籍。我们的家也开放给社方的巡回代表,那时称为“朝圣者弟兄”。我们从这些人探访时所叙述的经验获得很大益处。

十岁时作决定

有一次探访在我脑中仍然十分清晰。那时我仅十岁。来客是一位“朝圣者”,名叫W.J.汤吾。为了某些缘故,在一次聚会中只有母亲和我们几个孩子参加,因此他决定将讲题特别针对我们小孩子。他谈论献身的问题。他所讲的话如此清楚感人,使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当晚我上床时我在祷告中将自己呈献给上帝供他驱使。我从没有将这项献身告诉任何人,可是在我的少年时代中,我时时刻刻谨记着这项誓愿,在作决定时时常受其指引。

两年后我们迁往俄亥俄州的一个小镇,那里没有耶和华百姓的小组。虽然我们仍然有圣经研究,却不再经常了。疾病,家庭的琐务,生活的挣扎,父亲时常因公离家,这一切阻挠我们与上帝的其他百姓作造益灵性的交往达多年之久。可是早期的训练对我们青年人却有深长的效果。它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我们相继将生命呈献给上帝。我与妹妹一起在1936年受浸。在此之前我的弟弟已加入了全时间的传道工作而成为先驱传道员,而哲提露和我也计划同样行。

一生事业的开始

1938年十二月,我们两人开始先驱工作,以全部时间向人传扬上帝的道。这时我们一家住在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我们在那里做了几个月先驱工作,直至社方将我们派到宾雪法尼亚州的布洛维利工作为止。这是一段十分动乱的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地方的耶和华见证人都成为迫害的目标。哲提露和我曾为了传扬上帝的道而入狱数日。后来社方获得法庭的一项命令禁止宾雪法尼亚州的许多市镇迫害我们,于是我们得以自由地从事传道工作而没有受到干扰。

当我们在宾雪法尼亚的华兰市工作之际,前任社长卢述福宣布一项“特别先驱传道员”的新安排,由社方在经济上支助一些能够前往特别需要有人宣扬王国的地方服务的先驱传道员。我们收到社方的信邀请我们参加这项特别工作时多么兴奋!

1941年十二月,我们四位先驱传道员在新安排之下开始在纽约州的塞拉孟加工作。后来又有第五位女子加入。不久当地便建立了小组,与建王国聚会所和人数大增。我们向前推进转往另一个地区工作的时候到了。这时我妹妹哲提露认为应该回家照料病重的母亲。多鲁菲·罗兰士和我则在1944年被派往纽约州的片恩,可是并不长久。我们两人都接获邀请到守望台社训练海外传道员的基列学校第四届受训。自那时起我们便一直是工作的同伴。

基列学校和以后

我们留意到基列学校的同学中有许多人都是从小就认识耶和华的旨意。我们在这里也遇到以前的“朝圣者”W.J.汤吾。他虽然已年老体弱,却仍然能够每日在守望台社的王国农场工作,那里正是基列学校的所在地。我向他提及他在我童年时对我所说的话如何影响到我的一生,他说他对少年人讲话常常运用这个主题。

我们在基列学校的美好经验简直难以胜数,可是基列仅是未来的更大权利的跳板而已。我们的第一个工作地区是古巴。我们在1946年初抵达那里。我们被派到一个称为辛佛高斯的地方帮助当地一个软弱的小组。王国聚会所或聚会的地点就设在海外传道员之家的一个客厅里。小组内有些人感觉困惑,有些则受了坏影响而停止与小组交往,因此我们的任务是要去探访和尽力造就他们。凭着耶和华的帮助,我们获得相当的成功。

另一项任务

我们的另一个工作地区是杜明尼加共和国,我们刚获得许可永久居留,动乱便发生了。政府下令禁止我们的工作。独裁者杜希鲁下令关闭所有的王国聚会所,传道工作也不准进行。有些海外传道员要被遣回家,可是多鲁菲和我幸而获准居留。社方将工作重新组织起来。我们受命从事俗世工作而过着与普通市民无异的生活。

生活步调改变了。我们找到一所舒适的楼宇,面临加勒比海,并以教英文为生。学生多数是商人及来自各地的外交家。同时我们与一小队见证人联络,就在寓所里举行聚会和圣经研究。这样秘密警察便无法分辨在我们家里出入的人谁是英文学生和谁是我们属灵的姐妹。

我们寓所里有个大浴缸,证明非常有用,因为在政府禁止我们传道的多年期间我们均无法举行公开的浸礼。因此全城的预备受浸者都在这里受浸,我们也借此与其他弟兄接触而得知国内和城内各处的工作进行如何。我知道有五十人以上,包括许多青年在内,是在这浴缸里受浸的。

有一次举行耶稣受难纪念时我们寓所里挤满了见证人。外面下着倾盆大雨,到来的人都浑身湿透,我们预备毛巾给他们抹干。这场雨实际是个祝福,因为秘密警察无法坐在屋前的短墙下监视我们。

调往波多黎各

1957年我们所有海外传道员都被杜明尼加共和国驱逐出境,因此社方将我们派往波多黎各。我们的工作地区是山上的亚珍德斯小市镇。虽然备受反对,我们却努力工作而颇有进展。当地的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教士向民众大施压力,要民众留在他们自幼加入的教会里。甚至希腊正教企图在此立足也受到阻挠。但耶和华的子民却不然,因为我们赢得了许多人的友谊,也有许多同情者,包括一些有名气的人在内。

我在这里所得的一个愉快经验是有一天一个十四岁的男孩到我所主持的一个圣经研究那里,说他也想圣经。他作了很多评论和提出许多问题。他天性快乐谈笑风生,由于不确知他是否诚恳,我向他提出一些问题。我发现原来他的教师正和我一同研究圣经,而他的兴趣便是由这位教师所引起的。她向我保证这孩子是诚恳的。

他果然有很大的进步。当他迁往一个较大的城市以完成学业时,他继续研究圣经 ,参加传道工作,最后更受了浸。他必须继续与家人同住一段时期以照料几个幼年弟妹。过了相当时候,他安排自己的事务参加全时间的先驱传道工作,且已成为一个小组的监督。

我也要告诉你关于我工作地区里一位少女的经验,这位少女在一个相当姑息的家庭中长大。她虽然诚恳坦率,却口没遮拦,因此常被人视为缺乏礼貌或甚至鲁莽。她母亲对此十分担心。有一天她从学校回家,宣告她不再入天主教堂了,虽然当时她母亲还经常去做弥撒。她主动地从天主教学校辍学而选择在公立学校完成学业。

可是那时她母亲已开始和我们研究圣经了,但少女大加反对。我们想使她读读《导致永生的真理》一书,但却不成功。她的母亲最后和她达成协议。她以前曾经应许送女儿去西班牙旅行,现在她告诉女儿她若能在起程之前研究这本书,便给她多点零用钱在旅途上使用。母亲告诉她不必一定相信这本书,只要将它读完就行了。少女同意如此行,母亲于是请我主持研究。

过程非常困难。少女试图在每一点上都加以反驳。我尽力保持冷静及回答她的质问,她很有幽默感,我因此试图一方面将研究保持轻松有趣,同时维持“好消息”的尊严。在将近读完这书时,我发觉她并未接纳圣经讯息。我颇怀疑她母亲和女儿协议一事是否明智。可是,出乎意外地,有一天她来问我应该继续研读那一本书!耶和华已经使种子生长了!——哥林多前书3:7。

当我回顾以往三十一年来以全部时间为上帝王国事务服务的日子,我深为自己的一生感觉欣慰。在某种意义上,我比所罗门王更为富足。每逢我见到带同小孩到这里圣胡安的里约·巴特斯小组参加聚会的家庭,我便不禁想到父母们留意箴言22:6的教训所获致的祝福。

我感谢耶和华及我的父母使我从小受到这样的良好训练而乐于接受上帝的指引。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