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80 7/15 24-27页
  • 感谢耶和华垂听我们的祷告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感谢耶和华垂听我们的祷告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0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上帝答允我的祷告,使我成为全时间传道员
  • 别的服务权利
  • 再学新语言
  • 压力日增
  • 往他处服务
  • 对什么人我就做什么人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6年(研读版)
  • ‘要先求王国’
    耶和华见证人——上帝王国的宣扬者
  • 我的一生事业——宣扬上帝的王国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2年
  • 追求我一生的目标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2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0年
《守》80 7/15 24-27页

感谢耶和华垂听我们的祷告

安吉洛·柯莱伟君自述

“在指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祷告要恒切。”我一直紧记着这个忠告;这使我从全时间为耶和华服务的生活得到很大乐趣。——罗马书12:12。

1936年,我在菲律宾庞阿斯南著名旅游区百屿附近的安答小岛出生,六兄弟姊妹中我最小。我家的房子用竹、木搭成,离海边只有半公里(0.3哩),四周尽是花丛和芒果树,我们的口福、眼福真不浅。可是我才三岁便不幸丧父。母亲一面忍受丧夫之痛,一面顾虑养子之方。她至少还有一小块田,屋后的米仓也可以常满。她是菲律宾独立教会的教友,是个虔诚的信徒。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蹂躏完菲律宾之后,有两位年轻的妇女来到我的家乡,宣扬上帝的王国是人类唯一的希望;这引起了广泛的改变。我母亲不感兴趣,可是哥哥培撒林路却热切地招待这两位耶和华见证人,跟他们讨论许多圣经话题,从早上讨论到深夜。翌日,培撒林路叫我的表弟阿杜奥都陪他一起乘船送这两个妇女回家。

我哥哥和表弟几天后回来,兴奋地告诉大家他们已经受浸成为耶和华见证人!培撒林路热心地解释说,我们在主祷文里常常祈求的王国会为许多人带来永生,使人生活在遍及全球的乐园里。(马太福音6:9,10;路加福音23:43)母亲起初虽然兴趣不大,不久就深信这是真理。她立即把家里的十字架、还有约瑟、马利亚和其他“圣人”的偶像全部丢掉。她也不再嚼食槟榔。几个月后,那两个见证人女子的父亲来探问我们。他看见我们一班人由培撒林路主持研究圣经,感觉非常振奋。这时候有十二个人受了浸,其中包括我的母亲、两个兄弟、姊妹和两个嫂子。他们立即成立了一个小组。我的两个兄弟,还有表弟阿杜奥都,受到任命督导这个小组。

我在一间有120个学生的小学校里念书,常常因为我的信心越来越强而受同学奚落。耶和华见证人的所有儿女都因为不参加学校里崇拜偶像的活动而大受压力。后来这种压力使我失去接受俗世高等教育的机会。起初我很失望。不过,母亲帮助我倚赖耶和华,使我通过祷告和进一步的圣经研究加深我和上帝的关系。结果怎样?1951年4月22日,我跟522人一起在吕宋的国际大会受了浸;那时我15岁。

上帝答允我的祷告,使我成为全时间传道员

这次大会激发起我成为先驱的愿望;先驱就是全时王国宣扬者的名称。在归途中及在家庭讨论里,这是我不断思念、不断为之祷告的主要问题。我母亲起初不赞成我这样做,但她后来终于准我做几个月“假期”先驱。在这几个月得到的收获很大而加强了我做经常先驱的决心。

1953年3月1日,我达到了目标。我着手学习一种新语言——伊洛科语。为什么需要学呢?因为在菲律宾最少有87种方言;我是波林挠族的人,但在我的工作地区里的人,很多都是伊洛科族。为了用圣经的真理教导更多人,我要学多种新语言,这只是头一种而已。每学一种新语言,我都完全倚靠耶和华的帮助,祈求他祝福我的努力。

有一次我经历到颇不寻常的事,就是当我跟伊洛马林鲁小组的传道员在面对南中国海一个白沙滩附近的小村落里工作的时候,我遇到一个青年男子;他知道我是见证人以后非常恼怒,立刻把我赶走,还警告我不可再回去。接着那个星期,周游的环务监督来探访我们,我们又要回到那条村逐户探人。环务监督不知道我上一次的经历,恰巧就叫我由那个极不友善的青年的住宅开始传道。

我最初想避开那一家。可是我向耶和华祷告之后,决定再去探他。真是出乎所料!那个青年留心听我讲,同意研究圣经,而且在同一星期就第一次来参加聚会。他在灵性上进步得很快,不出几个月就在一次大会中受了浸。使他在一周之内突然改变的是什么?原来他待我无礼之后遇到一次意外。他把意外看做报应,所以决定下次见到见证人的时候,最低限度要礼貌一点。他果然很礼貌,而且对所听到的信息很感兴趣。

我们三个先驱常常驾驶一艘六公尺(20尺)长的渔艇,往附近的岛屿探访和作演讲。有一晚,深夜回程的时候,天气骤变。这回碰到麻烦了!巨浪把船打沉了,我们要在怒海中游两公里(1.25哩)才抵达岸上。出乎意料地,我和侄儿居然有力量支撑我的侄女;虽然我们行李尽失,可是安全抵岸。我们都感谢耶和华保全我们的生命。

后来社方把我派到离家较远的地方。在这里,我感受到耶稣以下一番话多么真确:“凡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亲、母亲、儿女、田地的,必要得着百倍,并且承受永生。”(马太福音19:29)弟兄姊妹对我非常仁慈,不很久我们的关系便十分亲密了。我们的友谊十分牢固;后来当我接到第一个特别先驱委派,要到布拉坎省去的时候,大家道别时都禁不住潸然下泪。

以后两次委派,使我结识到新伙伴,又使我学会怎样跟个性相异的人一起居住、一起工作。第一个委派使我有机会学习新语言,也就是菲律宾的国语——塔加罗语。第二个委派则使我初次尝到有分建立新小组那种无与伦比的喜乐。我在这件事上前后花了超过两年的时间,一面辛勤工作,一面不停祷告、仰赖‘使之生长’的耶和华。——哥林多前书3:5-9。

别的服务权利

我做了三年特别先驱以后,社方任命我作环务监督,负责探访大约20个小组,包括我的故乡在内。这使我对上帝更为感激。我跟母亲一起主持圣经研究,帮助她把以前不愿接受的真理教导别人,你可以想像我的喜乐有多大吗?做了两年环务工作之后,我经历到另一种喜乐——我在1962年1月17日跟露可诗结婚。她婚前做了七年半经常先驱和特别先驱;这足以表明她多么喜爱为耶和华服务。她在婚后的岁月里一直给我帮助和勉励。这的确是我感激耶和华的另一个理由!——箴言19:14。

作环务探访往往困难重重,可是收获却很大。比如说,我们到阿古曼内村,要沿一条滑溜泥泞的小路攀山越岭12小时!可是我们抵步后发觉村民几乎全是耶和华见证人,我们多么高兴!他们高唱颂赞耶和华的歌曲来迎接我们,这些歌曲都是他们自己作的。大概有50个这样谦卑的弟兄天天跟我们一起探访邻近的村落,宣扬王国好消息。

然而那样的居住环境也能危害健康,后来我患了肝炎。因此,从1965年2月到1966年7月,我不得不暂时再做特别先驱工作,复原后才重新作环务探访,这次主要是探访吕宋中部的塔拉克省。这里有游击队出没,相当危险,许多人都遇害。经常的聚会往往无法举行,但是上门探问信徒同道,在灵性上彼此帮助倒也可行。有一天,我正跟一位弟兄和他的家人一起,在他们那间用竹、木搭成的铁顶屋子里进早餐,忽然来了两架满载士兵的军车,把屋子团团围住。他们用枪指着我们,逐个查问。我把握这个难得的机会,向队长解释“好消息”。他们知道我们不是游击队后,颇感满意,于是便走了。再一次地,我们信赖耶和华而得到报酬。——箴言29:25。

再学新语言

1967年8月31日,守望台社寄来的一封信使我们很惊异。原来社方请我们到印尼去作海外传道员。我们祷告向耶和华寻求指引,于是答应了这项邀请。这样,我们跟另外6个菲律宾弟兄姊妹在1968年2月18日抵达耶加达。

最初参加印尼语聚会的时候,我能够对属灵弟兄姊妹说的只有这几句:“些拉麻所热。些拉麻答唐。息拉堪麻搜克。”(“午安。欢迎您。请进来。”)我立刻参加了印尼语“速成班”,每天要学习11小时。我毕业后受任命料理一个新小组。这是多大的考验!很明显地,我需要把印尼语学得更好。我们发现学语言的最好办法是孜孜不倦地逐家逐户作见证。耶加达人品性慷慨好客、乐于助人,往往请我们入屋,很有礼貌的尽量听懂我们的话。这样,我们进步得很快,加上印尼语跟菲律宾某些方言也颇相似。于是不出八个月,我们就受委派用新学的印尼语作环务探访。

在耶加达一段时期后,我们被派到素拉维西岛,探访当地各小组。这里没有公共交通,道路又崎岖难走,的确是个考验;但再一次地,因为兄弟们的爱心,我们认为这十分值得。有一次举行小组聚会的时候,一个妇人上前来对我妻子说:‘请你为我祷告,使我能够忍受丈夫因为真理而加在我身上的痛苦。’我们根据圣经勉励她、安慰她,同时为她祷告。可是后来她就失了踪,原来她丈夫几次搬到僻远的地方住,使她没法接触到见证人。两年后,我们在一个环务大会中看见她受浸,真是令我们惊喜交集!

压力日增

1976年,我们设法替素拉维西的弟兄在马拿都安排一次大会。我们分别向五个礼堂洽商,都不成功。最后找到了合适的礼堂,可是要付260,000比索的租金(约为627美元),我们当然付不起。一位非见证人突然捐出100,000比索,真使我们感到意外!接着又有一位同道捐出一笔可观的款项,于是这个礼堂我们便租得起了。大会顺利举行,然而这乃是区内的弟兄们最后一次大聚会,因为反对我们活动的势力日渐增加。

首先,当局严禁我们作逐户探访。可是弟兄们晓得怎样找到可与之攀谈的人。借此他们找到了许多感兴趣的人,工作亦继续扩展。

接着当局又禁止我们在私人家里聚会。弟兄们于是建筑了更多的王国聚会所。然而在1976年12月24日,政府下令完全禁止耶和华见证人的活动和聚会,不论是私人性质,抑或以印尼圣经研究会这个社团的名义举行。我们知道自己的居留证是无法续期的了,不过我们也高兴没有被迫立刻离境。我们向当局申请进一步延期,移民局的官员终于允准我们多留10天。离境前一天,我们跟200个弟兄去野餐;这是个彼此勉励的好机会。(罗马书1:11,12)这样,我们遂被迫跟亲爱的印尼弟兄姊妹分手;这九年来我们和他们一起服务,回想起来令我们深感欣幸。

往他处服务

我们仍旧很高兴可以在别的地方为耶和华服务——这次是到台湾去。又要学新语言了,但这回是学中国语。中国语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语言根本不同。汉字纵使声韵相同,但如果声调不同,意义也就不同,而且不是用拉丁字母书写的。尽管如此,我们也在进步。一如既往,我们祈求耶和华帮助我们宣扬“这王国的好消息。”(马太福音24:14)我们在高雄市工作;这是个发展迅速的工业城市,人口超过1,000,000。我们的小组只有30个“好消息”宣扬者,然而任务重大。可是我们非常高兴看见双倍数目的人参加王国聚会所里的聚会。

自从我献身给耶和华直到现在,几乎已30年了,这些年来,我们不知多少次体验到,使徒保罗劝勉我们要做的事确是最佳的途径。经过25年的全时间服务后,我们深知只要人‘在指望中喜乐,在患难中忍耐,祷告恒切’,耶和华就会祝福他,使他的生活多采多姿。——罗马书12:12。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