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事奉耶和华
“以后不准再去传道!”“不可请你们的人到我们家里来!”许多基督徒妇女都从反对的丈夫听过类似的话。但如果这些男子是在军中服役的,他们的妻子在信仰方面更面对若干特别的挑战。(以赛亚书2:4;约翰福音17:16)那么,这些基督徒妻子究竟怎样在灵性上保持坚强,并在宣扬王国的工作上保持活跃呢?
对耶和华上帝的忠诚,连同个人的决心,乃是帮助她们坚忍不拔的有效方法。丈夫是军人的绮华解释说:“我相信这全赖我个人具有坚定不移的决心。我也懂得怎样巧妙地避开丈夫的反对。”不错,这的确是有方法的。
丈夫是军官的另一位基督徒女子忆述自己的坚定立场怎样甚至使丈夫的处境也好过一点。她解释说:“他清楚知道我和他自己的时间表;一般军人都喜欢做事有规律。”即使如此,要继续事奉耶和华也绝非易事。
克服孤单的感觉
军人的妻子若需要伴随丈夫左右,她们便不时要面对一项挑战:接获通知后仅数天,就要搬家到遥远的工作岗位去。在此之后,她们要在陌生的环境定居,难免会有孤单的感觉。但事奉耶和华的人却无需有这样的感觉,因为他们享有一个有利的条件。什么有利的条件呢?基督的使徒彼得指出,这便是“整个弟兄团体”。如今他们的数目已达数百万之众。耶和华见证人在231个国家里形成一个基督徒大家庭,彼此具有“弟兄般的关系”。你差不多在世上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他们。——彼得前书2:17,《新世》脚注。
苏珊的丈夫在空军任职,有一次突然被调往外地而要举家迁到一个空军基地去。当时苏珊归信不久,她那不信的丈夫向她施加压力,要迫她停止参与基督徒的服事职务。苏珊回忆说:“我立刻出席当地的聚会;在那里我能够跟其他姊妹坐在一起,彼此交谈。我可以衷心说,这种交谊给我所需的力量坚持下去。”
寂寞有时会令人感到沮丧;即使如此,好消息却会叫人鼓舞振作。来自英国的格蕾斯姊妹在丈夫接获委派时陪伴他迁到海外去,她回忆说:“在我极度沮丧的时候,出乎意料地,我在多年前认识的一个朋友写信给我,告诉我她最近受了浸成为耶和华见证人。这正是一支合时的强心针。”
珍妮追随丈夫到肯尼亚去,她发觉基督徒的聚会——即使她听不懂当地举行聚会的语言——的确是她的生命线。她解释说:“我深知耶和华要我在这里。我要跟我的弟兄们在一起。他们对我有如补剂一般。他们欢迎我,使我感觉有如置身于一个大家庭中。”
珍妮只是许多例子的一个而已。不少见证人身处异地之后,蓦然发觉自己原来拥有一些从未认识过的属灵亲属!——马可福音10:29,30。
在反对之下保持坚定
耶稣警告说:“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马太福音10:34)他的话是什么意思?A.T.罗伯逊在《新约语词写真》一书中评论,即使在一个看来和睦共处的家庭里,也可能会有“突然动刀”之日。耶稣强调说:“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马太福音10:36)配偶若敌挡真理,这话就证明十分真实了!
黛安娜开始跟耶和华见证人研读圣经之后,她那身为空军军官的丈夫大感不悦。这对他们的婚姻造成了什么影响呢?黛安娜解释说:“我们仿佛被一座冰山隔开。我们婚后一直都很快乐,但骤然间,我们的关系竟变成仅是共处一室罢了。”那么,黛安娜怎样应付这样的情势呢?“个人的信念和决心的确非常重要;此外,我也需要来自耶和华和他的灵的帮助。”黛安娜将圣经里有关但以理先知的事例紧记在心。
但以理被掳到巴比伦之后,当地官员给他一些食物是上帝的仆人无法接受的。但以理“立志 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饮的酒玷污自己”。不错,但以理作出理智的决定。他立定心意,决不容那些食物玷污自己。这种决心推使他“[不断]求太监长容他不玷污自己。”结果如何?耶和华大大祝福他所采取的坚定立场。——但以理书1:8,9,17。
今日的情形也类似。反对的丈夫可能要求妻子停止参加会众的聚会。妻子应当有什么反应呢?珍妮便处于这样的情势。她解释说:“我永不会向压力屈膝。我知道在这件事上是没有任何妥协余地的。我必须向丈夫表明聚会对我具有多大的意义。”她继续出席聚会,而耶和华亦的确祝福她的决心。
格蕾斯回忆说:“外子力图阻止我出席聚会,但他的行动并没有延续很久。我仍然如常参加聚会。他偶尔在我回家时打我,有时则对我不瞅不睬。”然而,她继续坚持下去,并且不断祷告。此外,会众有两位长老经常与她一起祷告,这大大激励她继续参加聚会。——雅各书5:13-15;彼得前书2:23。
有时丈夫的上司可能向他施加压力,要他阻止妻子从事传讲好消息的工作。黛安娜发觉她必须向丈夫清楚表明,在她看来什么是最重要的事。她说:“我随时准备好接受我继续传道所招致的后果。”她的立场跟使徒们所采取的立场多么相似!(使徒行传4:29,31)即使如此,她在传道时仍会审慎小心。她回忆说:“我通常会请朋友到家里喝咖啡聊天,然后给他们每人一本《真理》书作为礼物。”——马太福音10:16;24:14。
顺服却绝不妥协
这些基督徒妻子虽然受到来自丈夫的压力所困扰,她们却瞻望未来而全心仰赖耶和华。这使她们得以保持平衡的观点。她们一面尽力支持丈夫,但在信仰方面却绝不妥协。她们正跟从彼得在上帝感示下所提出的劝告而行:“你们作妻子的要顺服自己的丈夫。”(彼得前书3:1)《新约阐解译本》把使徒的这项训示译作:“要将自己置于次要的位置,服从和依附他们,并且使自己适应他们。”请留意珍妮怎样听从这项劝告。她解释说:“丈夫告诉我,我要做的事万不能干扰他的事业。因此我尽量设法帮助他。”
有些基督徒妻子因而同意跟丈夫出席社交宴会,但仍决心不在信仰上妥协。珍妮事先抽点时间跟丈夫讨论这件事。她仁慈地向丈夫解释,自己很乐意出席这些集会,但却不想因为自己在场而令他感到尴尬。“我知道在这一类场合,偶尔所有来宾都会应邀起立举杯祝酒。我从圣经获悉,效忠是惟独归于耶和华的,而祝酒的行动却并非仅是对人表示尊敬而已。丈夫看出场面可能令他相当难堪,于是说:‘你最好不要跟我来!’我便遵嘱而行。”
在另一方面,格蕾斯却陪同丈夫出席这样的一个宴会,她留心坐在首席的官员的举动,她一察出对方准备祝酒,便机巧地暂时离席到洗手间去!不错,这些妇女随机应变,但却绝不妥协。
‘不用话语便把丈夫赢过来’
绮华的想法是:“如果我改善自己作妻子的能力,外子就会看出真理正在改变我。”于是她再三重温《家庭》书里“深受丈夫所爱的妻子”的一章。a“我特别留意‘哭哭啼啼、絮聒不休’这个次标题之下的资料!我发觉我越向丈夫多说,事情就变得越糟。”但她最后却得以成功地帮助丈夫事奉耶和华。凭着什么方法?借着实践彼得前书3:1所提出的原则。这节经文指出,妻子‘可以不用话语便把丈夫赢过来’。
在向人推荐基督教一事上,基督徒妇女照顾家庭的方式的确担任重要角色。黛安娜回忆说:“我设法使真理更具吸引力。每次我出席聚会,外子便感到被冷落。所以我教孩子们回家时要特别守规矩,而我亦对他格外殷勤。”结果她的丈夫体会到家人对他的仁爱关注,态度也逐渐有改善。
耶和华手下仆人的同工也可以在这方面尽一分力。珍妮叙述,他们在肯尼亚居留时,她丈夫喜爱跟当地的海外传道员见证人交往。“他们跟外子交朋友,与他畅谈足球;他们也非常慷慨好客。有好几次我们受到邀请到不同的海外传道员之家去吃饭。”她的丈夫后来说:“我开始以完全不同的观点去看珍妮的信仰。她的朋友都是学识丰富、见闻广博的人。”类似地,黛安娜的丈夫也改变了他对真理的看法。有一次,他的汽车发生故障,一位年轻的见证人上前助他一臂之力。他说:“这的确使我留下深刻印象。”
当然,并非所有配偶都受到感动而对真理有好感。若然又怎样?耶和华会予以帮助,使他的忠仆能忍耐下去。(哥林多前书10:13)请想想格蕾斯对处境与她类似的人所提出的鼓励,她说:“耶和华是婚姻的始创者,他希望夫妇能长相厮守。我们千万不要对这件事表示怀疑。所以无论丈夫怎样做,或你从周遭的人受到什么反对,耶和华是永不会让你失足跌倒的。”虽然格蕾斯的丈夫仍未事奉耶和华,但他对妻子和真理的态度已大为改善了。
“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
真的,这些基督徒妇女都立定心志,要事奉耶和华。如果你处于类似的环境,要立下同一的决心。要将以下的劝勉紧记在心:“你要敬畏耶和华——你的上帝,事奉他,专靠他。”——申命记10:20。
诗篇的执笔者宣布说:“那带种流泪出去的,必要欢欢乐乐地带禾捆回来!”(诗篇126:6)一位见证人承认说:“你向配偶表白真理,不论是以静默还是口头的方式,你都需要为此流出不少眼泪。但至终你必定可以欢呼快乐,因为即使对方不接受真理,耶和华也会祝福你所作的努力。”
所有这些不顾家人反对、继续忠贞地事奉耶和华的人的确配受称赞。她们是配得支持和爱护的。愿她们继续不屈不挠,坚守立场,决心事奉耶和华!
[脚注]
a 《使你的家庭生活美满幸福》,纽约守望台圣经书社发行(1978年)。
[第28页的图片]
伴以祷告的研读能够加强基督徒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