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导我们爱戴上帝
伊丽莎白·德利西自述
一天早上,一些携带武器的男子率领一群暴民前来袭击我们。后来他们喝令爸妈从汽车下来。那时候,姊姊和我正坐在汽车的后座位;我们不禁纳罕是否还会跟爸妈再见。事情发生在1941年,地点是美国亚拉巴马州塞尔马城附近。究竟什么导致这次惊心动魄的经历呢?我们从爸妈学到的圣经道理跟这件事有什么关系呢?
爸爸杜威·方丹还是婴孩的时候,父母亲相继去世,之后他在得克萨斯州一个农场里,由亲戚把他抚养成人。长大后他在油田干活。1922年,即他23岁那一年,他跟年轻貌美的女子云妮结为夫妇,婚后计划安居下来,生儿育女。
他在得克萨斯州东部一个小镇加里森附近的林木区筑了一幢房子,在那里种植各式各样的农作物,包括棉花和玉米,并饲养了许多的禽畜。其后,我们几个孩子陆续出生——小杜威在1924年5月,艾迪文娜在1925年12月,我在1929年6月。
认识圣经真理
爸妈一直以为自己很熟识圣经,因为他们是基督教会的信徒。1932年, G.W.库克把守望台社出版的《拯救》和《政府》送给爸爸的兄长门罗·方丹。门罗很渴望把学得的知识告诉爸妈,因此他时常在我们吃早餐的时候到我家来,把一篇《守望台》文章读给我们听,然后“碰巧”把杂志留下来,爸妈于是拿来阅读。
一个星期天早上,伯父门罗邀请爸爸到邻舍家里讨论圣经。他向爸爸保证,库克先生一定可以解答他所有的圣经问题。爸爸回家的时候非常兴奋,他对家人说:“我所有的问题都找着答案了,还学到不少额外的圣经知识呢!我一直以为自己熟识圣经,但库克先生向我解释清楚地狱和灵魂的真相,又说明上帝对地球的旨意是什么,以及上帝的王国会怎样实现他的旨意。之后我才晓得自己其实对圣经一无所知!”
我们的家一向是个社交中心,亲戚朋友经常上门探访。我们一起做乳脂软糖、爆玉米球;有时妈妈弹琴,大家一起唱唱歌。可是,这些场合逐渐变成了讨论圣经的机会。虽然我们孩子不完全明白大人所讨论的题目,但由于爸妈确实热爱上帝和圣经,我们每个孩子也学会了爱上帝和他的话语。
其他家庭也开放自己的家,每周轮流在不同的家庭聚集起来讨论圣经。讨论的焦点通常集中在新近《守望台》的一个课题之上。每逢轮到住在阿普尔比和纳科多奇斯的家庭做东道主,我们一家就挤进我们那A型福特汽车里一起上路。不论晴雨,我们都一定赴约。
把学得的知识应用出来
爸妈很快就看出,他们须要有跟信心相称的行动。爱上帝就得把学到的真理告诉别人。(使徒行传20:35)但对爸妈来说,要公开表明自己的信念并不容易,因为爸妈生性害羞谦和。然而,由于爱上帝,他们鼓起勇气这样做,而这又进一步帮助他们教导儿女全心信靠耶和华。爸爸说:“耶和华使农夫也敢向人传道!”1933年,爸妈在得克萨斯州享德森市附近的一个鱼塘里受浸,借此表明自己献身给耶和华。
1935年年初,爸爸写信给守望台社,问及多个有关基督徒永生希望的问题。(约翰福音14:2;提摩太后书2:11,12;启示录14:1,3;20:6)后来他直接从当时的社长约瑟夫·卢述福收到回信。卢述福弟兄没有答复爸爸的问题,而是邀请他在5月到华盛顿出席耶和华见证人举行的大会。
爸爸想道:“不可能!我们有26公顷菜田,大会举行的日子,正是我们要收割菜田,把收成送到市场售卖的时候。”但事有凑巧,当地发生洪水,把所有农作物、篱笆和桥梁全都冲掉。爸爸再没借口了,于是我们全家跟着其他见证人一起,租了一辆校车朝东北进发,行了1600公里路去出席大会。
在大会里,爸妈听到演讲清楚解释“大群人”是谁,并且获知这群人可以活着渡过“大患难”。这使他们大感振奋。(启示录7:9,14)自此以后,爸妈一直受着在地上乐园里享永生的希望所激励。他们时常劝勉我们作儿女的,务要“持定真正的生命”。这生命就是在地上享有耶和华赐给我们的永生。(提摩太前书6:19;诗篇37:29;启示录21:3,4)虽然那时候我年仅五岁,我却很高兴能够跟家人一起出席这个欢乐的场合。
参加完大会回家之后,我们一家合力重新种植农作物,后来获得前所未见的丰收。这使爸妈更加坚信,人只要全心信赖耶和华,就必定会获得奖赏。由于这缘故,他们接受了一项特别的传道任务,同意每个月用52小时传道。到下个种植季节来到的时候,爸妈更把所有东西都变卖了,然后买了一辆长6米阔2.4米的活动房屋车,足供我们一家五口居住。他们也买了一辆全新的双门福特轿车,用来拉动房屋车。伯父门罗也同样做,他和家人也迁到活动房屋车里居住。
教导我们认识真理
1936年10月,爸妈正式投入先驱服务,意即全时的传道工作。我们一家人在得克萨斯州东部的各村庄传道,当地的人很少机会听见王国的信息。有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我们四处周游,我们觉得这样的生活蛮有意思。爸妈像早期的基督徒一样,甘愿献出自己,把圣经真理传给别人。他们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孜孜不倦地教导我们。
我们几个孩子尤其赏识妈妈的忘我精神;她甘愿放弃自己舒适的家,投身先驱工作。她唯一舍不得放弃的东西是她的缝纫机。这实在令我们得益不浅。由于妈妈擅长裁剪,我们一家人总是衣着光鲜的。每次我们出席大会,妈妈必定替我们各人缝制新衣。
我还清楚记得赫尔曼·韩素尔和他的一家驾着一辆守望台播音车前来我们地区传道的情景。他们把汽车停在人烟稠密的地方,然后播放简短的录音演讲,之后个别探访对圣经感兴趣的人,教他们进一步认识真理。小杜威很喜欢跟赫尔曼十余岁的儿子米尔顿一起作伴。现在米尔顿是守望台社的社长。
1937年,艾迪文娜在俄亥俄州哥伦布举行的大会中受浸,爸妈则受委任成为特别先驱。那时候,特别先驱每月至少要用200小时传道。回顾过去,妈妈的确为我立下优良的榜样,使我看出,不论基督徒组织把什么工作委派给我丈夫,我都当全力支持。
爸爸每逢跟整家人研究圣经,他必定带我们同去,目的是要让对方的儿女见到一些好榜样。他要我们读出一些经文,也回答一些显浅的问题。结果,这些家庭当中有许多年轻人至今还一直忠贞地事奉耶和华。事实上,这也为我们奠下稳固的基础,使我们继续爱戴上帝。
小杜威年纪渐长,觉得跟两个妹妹一同住在狭窄的房屋车里实在不方便,于是在1940年决定迁出,跟另一个见证人同住,一起从事先驱工作。后来,他跟奥德丽·巴伦结婚。奥德丽也得到爸妈悉心教导,所以她也深爱爸妈。1944年,小杜威因为严守基督徒的中立而入狱,奥德丽就跟我们一起住在挤迫的房屋车里。
1941年,见证人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市举行大会,在会上,卢述福弟兄直接对特别坐在台前的许多5至18岁的孩子讲话。当时,艾迪文娜和我坐在前排静心聆听;他的语调温和清晰,就像仁爱的父亲在家里教导自己的孩子一般。他鼓励作父母的说:“今天,基督耶稣正召聚契约的子民到他跟前,强而有力地告诉他们,要教导儿女学习正义。”然后他说:“要把儿女留在家里,教导他们认识真理!”值得庆幸的是,爸妈的确这样做!
我们在大会里接获一本新册子,题名为《为耶和华的仆人辩护》。内容综述耶和华见证人在法庭上获得胜诉的案件,包括在美国最高法院胜诉的一些案件在内。爸爸跟我们整家人一起讨论其中的内容,但当时我们却没想到,原来这正好装备我们面对数星期后在亚拉巴马州塞尔马镇所发生的事故。
在塞尔马受暴民袭击
在本文起头提到的可怕事件发生的那个早上,爸爸亲自递交了一封信给塞尔马的治安官、市长和警察局长,解释我们受到宪法保护,有权在当地从事传道活动。可是,他们却决定把我们逐出镇外。
在傍晚时分,五个携带武器的男子走进我们的房屋车,胁持妈妈、姊姊和我做人质。他们彻底搜查车内的所有东西,希望找出证物可以用来指控我们颠覆政府。这时候,爸爸正在外边,那些男子用枪对准爸爸,喝令他把汽车跟房屋车挂上钩。当时我不知死活,眼见这些人把我们当做危险人物看待,觉得很滑稽,所以和姊姊不禁咯咯地笑起来。爸爸瞪了我们一眼,我们才醒觉过来。
我们准备离去的时候,那些男子要艾迪文娜和我坐上他们的汽车,但爸爸坚决地说:“除非你们杀了我,否则休想带走我的女儿!”经过讨价还价之后,我们终于获准全家同坐一辆车,武装的男子则驾车尾随着我们。离开市区约25公里之后,他们示意要我们把汽车停在高速公路旁边,然后着令爸妈下车。他们轮流游说爸妈,说:“放弃你们的宗教吧!回到农场去,重操你们的故业,专心养育你们的女儿好了!”爸爸尽力向他们解释自己的立场,却劳而无功。
最后,一个男子说:“快走吧,以后不要再到达拉斯郡来,不然我们就把你们通通杀掉!”
我们终于逃出生天,于是继续上路。数小时后,我们把汽车停在路边过夜。在此之前,我们曾把那几个男子的汽车号码记下来。爸爸迅速把所发生的事告知守望台社;几个月之后,那几个男子终于被警方逮捕。
到基列海外传道学校受训
1946年,艾迪文娜接获邀请到纽约南兰星镇守望台基列圣经学校的第七届受训。她的一位导师,艾伯特·史劳德,向他以前的先驱同伴比尔·埃尔罗德谈及艾迪文娜的为人和品格;当时比尔在纽约布洛克林耶和华见证人世界总部的伯特利之家服务。a艾伯特介绍两人彼此认识。艾迪文娜从基列学校毕业大约一年之后,他们结为夫妇,婚后从事全时服事职务多年,其中五年是在伯特利服务。1959年有一天,史劳德弟兄向第34届基列毕业生宣布,他的亲密挚友已经做了一对孪生兄妹的爸爸。
1947年年底,我和爸妈正在密西西比州默里迪恩市服务,我们三人同时接获邀请前往基列学校第11届受训。我们大感意外,因为按照社方规定,当时我的年纪太轻,爸妈则年纪太大。但社方格外通融我们,于是我们欣然接受这个不配得的特权,有机会受到深入的圣经训练。
同爸妈一起从事海外服务
我们被派往南美洲的哥伦比亚服务。直到毕业之后一年多,我们才在1949年12月抵达波哥大的海外传道员之家;当时这个家庭已经有三名成员。起初爸爸觉得,要他学西班牙语,不如叫他教当地人学英语还容易一点!不错,我们确实经历到不少困难,但所得的福分却难以估量!1949年,哥伦比亚的见证人数目还不到100人,但现在已经超过10万人了。
我们在波哥大服务了五年,爸妈被转派到卡利市去。1952年,我跟哥伦比亚的一个海外传道员同工罗拔·德利西结了婚。b婚后我们留在哥伦比亚服务,直至1982年。在那一年我们被调派到墨西哥去,一直留到现在。1968年,爸妈因为健康问题,不得不返回美国接受治疗。康复之后,他们在亚拉巴马州的莫比尔附近继续做特别先驱。
照顾双亲
岁月不饶人,爸妈步入晚年之后,很多事都有心无力而需要别人照顾和帮助。他们于是请求社方把他们调派到亚拉巴马州接近艾迪文娜和比尔所住的地方阿森斯服务。后来兄长小杜威觉得,要是家人一起住在南卡罗来纳州,就可以互相照应。于是比尔带同爸妈和家人一起迁到格林伍德去。他们怀着爱心作出这样的调整,使爸妈可以得着适当的照顾,也使罗拔和我可以放心,继续留在哥伦比亚从事海外传道工作。
1985年,爸爸因为中风而失去语言能力,而且不得不长期臥病在床。我们于是召开家庭会议,商讨怎样以最妥善的方法照顾爸妈。最后,大家决定由奥德丽负起照顾爸爸的主要责任;罗拔和我就每星期写信给他,讲述一些富于鼓励的经历,并且尽可能时常回去探望他。
最后一次探望爸爸时的情景,我们依然历历在目。他当时已无法清晰发音,不过,他听见我们打算返回墨西哥服务,就很吃力却充满感情地用西班牙语说:“再见!”我们由此知道,他的确全力支持我们的决定,赞成我们继续留在海外传道的岗位之上。他在1987年7月去世,妈妈在九个月后也与世长辞。
后来,我从寡居的姊姊艾迪文娜收到一封信,信里的一段话充分表达了我们几兄妹对爸妈的感想。她说:“我非常珍惜我所获得的丰厚基督徒产业。我从没认为,如果爸妈以其他方式教养我们,我们会比现在更快乐。他们不但有坚定的信心,也表现自我牺牲的精神,并且全心信赖耶和华。他们的榜样使我有力量渡过许多艰辛的岁月。”她最后说:“感激耶和华,爸妈以言行向我们表明,只要我们以事奉仁爱的上帝耶和华为生活的重心,我们必定可以得着满足和快乐。”
[脚注]
a 请参阅英语版《守望台》1988年3月1日刊,11,12页。
[第22,23页的图片]
方丹家人合照:(左至右)杜威、艾迪文娜、云妮、伊丽莎白、小杜威;右图:伊丽莎白和小杜威在韩素尔播音车的挡泥板上合照(1937年);右下图:伊丽莎白在16岁那年挂着标语牌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