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予使你感觉痛苦吗?
今日社会上到处充满了要求公众捐款的呼吁。从邮件和电话,在你门口和街道上,你都会听到“请慷慨捐助”,“请为慈善而捐助”,“我们正需要你的捐助”等呼声。这些呼吁的目的都是想打动你的心弦和解开你的钱袋。于是私人的腰包和钱袋便给舆论的压力解开了。舆论更强调说捐款是一种宗教的义务。结果单是在美国,每年从私人的口袋和腰包里流入各种慈善机构的捐款便达五十亿美元之巨。
虽然圣经说:“上帝喜爱捐得乐意的人,”耶稣也说过“施比受更为有福,”募捐的机构却要求公众“捐至感觉痛苦为止。”因此在压力之下一般人被迫解囊,而且往往证明是捐到感觉痛苦为止。但既然耶稣明明说过施予可以带来更大的快乐,为什么捐款反会带来痛苦呢?你有没有在施予时感到痛苦呢?——哥林多后书9:7;使徒行传20:35。
冒着上帝的名字向社会大众榨取金钱已变成现代一种商业化的大企业。它是一个痛苦的泉源,给人带来的乃是苦恼而不是快乐。1960年四月三日伦敦的《星期日邮报》用大号字登出一条首页新闻,标题为“商业专家协助罗马天主教教堂募捐。”一家称为卡多斯有限公司(Cathos Ltd.)的组织有分行散布在加拿大,美国,澳洲和英国等地;它的业务是专为罗马天主教教堂计划增加教堂的收益。这份伦敦的报纸宣布它的目标是要将罗马天主教在英国各教堂的收入增加一倍。据报导说此事且曾获得罗马天主教的红衣大主教高富里(Godfrey)的祝福。
这家卡多斯公司的计划之一是要展开一项逐家逐户的募捐运动,向教区内所有的天主教家庭游说而务要使每一个家庭签署一个誓约同意每星期捐款若干给教堂。这个计划并且包括一个具有“软化作用”的大宴会。卡多斯公司的第一个运动已于1960年春在英国密德尔撒克斯郡的砵他斯·巴尔(Potters Bar, Middlesex)地方借着举行一个招待三百名教区区民的大宴会而展开。据这公司宣布,目标是要把这个教区每年的捐款额由四千九百英镑增至一万零八十英镑。卡多斯公司的董事长毕连者斯(Harold Brinjes)评论说:“砵他斯·巴尔的居民将会在捐款方面稍为吃一点苦,这是他们在我们接管业务之后所需作的正当调整之一。”
当一个人在压力之下不得不解囊时,不论目标是如何崇高,他总会感觉痛苦。特别是为了避免遭受别人的白眼或甚至讥笑而不得不捐时,则非但没有快乐可言,这简直就是吃苦。所以教堂所采用的传递劝捐碟的方法只会使穷人感到被迫要和富人竞捐而已,这是绝无快乐可言的。借着捐助巨款以炫耀自己的富人已得到一项立即的赏赐——“人的荣耀,”穷人则因欲保持与富人同等受人尊敬的地位而勉强“捐至感觉痛苦的程度,”结果两者都得不着耶稣所说的福份。——马太福音6:2。
在第一世纪的早期,耶路撒冷的基督教会因为当地发生饥荒而亟待赈济。保罗报告说马其顿的基督徒自己虽然很穷,他们却“再三的求我们准他们在这个供给圣徒的恩情上有份。”他并且作证说他们所捐的甚至“超过了他们的实际力量。”从来没有人强迫过马其顿的基督徒捐钱,但他们却自动要这样行,而且恳求保罗让他们这样行。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知道借着他们的捐款耶路撒冷的弟兄们会得到益处,这便是使他们快乐的原因。——哥林多后书8:1-4。
今日我们在施予时怎样才能获得快乐呢?为了在施予时获得快乐,一个人必须养成一种慷慨的品性;他一定要服从两条最大的诫命: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耶和华上帝和爱邻人像爱自己一般。有了这样的爱心,你便会甘心乐意地施予,因为你知道借此可以使你心爱的人得到快乐。不但如此,借着施予你也因为自己有机会向心爱的人表现爱心而感到快乐。所以在患难中受到你帮助的人固然感觉快乐,实际上得到更大快乐的却是你自己。当马其顿的基督徒踊跃捐输时,他们无疑体验到这种快乐。
作为近代的一个例证,请看看耶和华手下的基督徒见证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德国的集中营里出来时的情形。正如当年在耶路撒冷的基督徒一样,他们亦亟待账助。这时他们在整个世界的基督徒弟兄都踊跃地捐出他们向德国弟兄所需的物质。现在这些德国的见证人在经济上已经复元了,并且自己亦拥有相当的物质财富。但是他们并不自私;他们捐出了大量的金钱,这笔巨款不但足以维持德国的传道活动,并且还有余资可以帮助其他国家的弟兄和派遣海外传道员到世界各地去传道。谁能说德国的见证人没有从今日的捐输获得比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接受账济时更大的快乐呢?
诚然并非所有的人都拥有物质的财富可供捐输,但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施予的快乐。试看看使徒彼得的例子。有一次在圣殿的门前有一位跛子要求周济,“彼得说:‘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所有的给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稣的名叫你起来行走!’”这位跛子立即被他医好,就欢欢喜喜地跳起来。使一个感恩的跛子恢复健康该为彼得带来多大的快乐!但是在今日我们却可以借着真理给人一种比健康更大的礼物。耶稣说过吸收关于他和他的天父耶和华上帝的知识能够为人带来永生。因此请你为自己的永生而吸收这种知识,同时也为别人的永生而将这种知识施舍出去。试想象一下当你看见别人的眼睛发出顿悟和喜悦的光辉而表示他们已借着你的指导见到一个新世界的稳确希望时,你心中所感觉的喜乐有什么会比它更大呢!这种施予绝不会为你带来任何痛苦,反之它会令你真正体会到“施比受更为有福”这句话的意义。——使徒行传3:6;20:35;约翰福音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