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耽延;现在就去做!
我们岂不都曾试过私下作决定为我们所深爱的人做一点令他们高兴的事吗?我们对自己应诺过我们要向那人——可能是朋友、配偶或我们的父母——表示我们的爱和感激。我们可能计划借一份礼物、一封信、一句话或一些仁慈的举动去表达我们的情感。不错,我们想我们所爱的人知道他对我们多么重要,与及我们多么感激他为我们做过或做着的事。
这种私下的决定是很高尚的,因为它反映出一个人不自私的心地。可是,作一个私下的决定是一回事,履行它又是另外一回事。这乃是因为我们可能让其他的事使我们不断耽延而迟迟未能实行。除非我们趁这个愿望仍然鲜明地存于我们心里时立刻实行,否则我们便可能不断将它耽搁下来了。这通常使我们把良好的意图淡忘了或甚至将整个念头放弃。
为了避免这弱点,我们须要承认现代复杂的生活使我们很容易走上一条忘记良好的意图的途径。有许多出乎意料之外的事发生,其中有些需要我们立即的注意。但是借着不让小事左右我们的行径,我们便会有更大的可能实践我们的心意而为自己和所爱的人均带来很大的喜乐。
圣经对这件事提出明智的训示。它说:“或者彼此相待,或是待众人,常要追求良善。”(帖撒罗尼迦前书5:15)请注意我们须要追求行善,时刻以它为我们的目标。圣经之所以提出这项训示是因为人常有让其他的事扼杀这种最可喜的品质的倾向。不错,我们须要提防延迟对我们的亲人和朋友行善的习惯。
再者,将各事视作当然的倾向也会助长将事情押后或拖延至另一个时候的习惯。怎会如此呢?让我们举例说明,有一对夫妇计划了在某个时候请他们年老的父母回家吃饭。可是总是有些事发生使他们不断延期。他们岂不是以为他们和他们年老的父母在下星期或下个月会仍在世上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吗?不错,但对于这点圣经怎样说呢?“其实明天如何你们还不知道。你们的生命是什么呢?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雅各书4:14)这是多么真实!我们没有人知道明天会有什么事发生,下星期更不用说了。——箴言27:1。
夫妇亦须提防彼此视作当然的自满感觉。反之你应当利用许多机会为你一生中至亲的伴侣做一些体贴的小事。不要习惯地拖延你计划向他行的善事。有一个妻子突然死去而留下两个儿女给她的丈夫照料。这丈夫承认他以前一向将妻子视作当然,而现在他很渴望有机会告诉妻子她对他是多么重要与及她是多么贤德。我们从他的经验可以得到一个多么大的教训!鉴于人生的短暂,我们应该现在就实行我们心中的决定而不要拖延。
为了避免拖延我们的计划,我们亦应该避免以为必须以特出的举动才能表达我们的情感;它也会助长我们迟迟不将我们仁爱的愿望付诸实行的习惯。不错,计划使之特出可能打消我们的原意。怎会如此呢?当有些不用多大的努力而可以做得到的小事来到时,我们会发觉自己先处理这些事而将较复杂的决定搁置了。
今日有许多人受到懊悔和抱憾所折磨。他们当中有些人直至他们失去了所享的东西之后才体会到它的可贵。有些则迟迟未履行某项可嘉的心意,直至突然的死亡夺去了他们计划向其表示关心的对象。他们想到他们本可以做而没有做的事便耿耿于怀。虽然现在已来不及挽回这件事,这些人却可以从他们的经验学得一个教训。是的,他们可以改过自新而决心不让这样的事再发生。与其为了未能实践以往的决心而咎责自己,他们不如积极地利用现在他们所享有的机会去向他们的在世亲人行善。这里的教训对我们所有人均适用。我们应该趁现在尚有机会之际去行我们所计划的善事。诚然我们知道有复活的希望,但是我们无须等到那时才去行。
有一个女儿明智地迅速响应她那可嘉的愿望。她写信告诉父母说:“亲爱的爸爸妈妈。昨天的《守望台》杂志研读很好,它使我再次想起我的孩童时候,并感谢耶和华使我有一对这样好的父母按照耶和华的教训和警戒教育我成人。我非常感谢你俩的厚恩。我年纪愈大便愈深深体会到这点。”这为她父母带来多大的欢欣!不要拖延向你亲爱的父母表示你深深感激他们为你所做的事;这样做是多么仁慈和聪明!何不现在就让他们知道你多么感谢他们的慈爱、关怀和为你所作的牺牲呢?
不仅为了我们自己的益处,同时也为了我们的自尊心的缘故,我们必须克服耽延做事——特别是有益和善良的事——的倾向。我们若谨记上帝的道对这点所说的话,我们便会得到鼓励这样行。“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辞。”(箴言3:27)你有决定做一些对人表现仁慈的事吗?不要耽延;现在就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