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智者的话是什么意思?
    守望台1978年 | 7月15日
    • 鉴于人生的变幻无常以及人无法改变某些固定的律则,所罗门提出以下的忠告:“早晨要撒你的种,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为你不知道那一样发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两样都好。”(传道书11:6)因此,最上策是勤恳工作,不要为人生无常而忧虑,以致达到将我们的活动扼杀的地步,无论我们所从事的是属灵的活动,谋生的劳力抑或慷慨的施予。

      这可以帮助人在生活上养成乐观的态度,所罗门写道:“光本是佳美的,眼见日光也是可悦的;人活多年,就当快乐多年。”(传道书11:7,8)既然只有活人能体会光和阳光,所罗门在此指出,能够活着是一件美好的事,我们应当在生活上寻得乐趣。可是他却加上一句发人深省的话:“然而也当想到黑暗的日子,因为这日子必多,所要来的都是虚空。”(传道书11:8)人不应当忘记,“黑暗的日子”一来到,或当他开始衰老时,他便可能失去充沛的体力了。一旦年老力衰,他可能发现每天都看来十分虚空和毫无意义。因此当他尚有能力之际,他应当设法在生活上寻得有益的乐趣,在所行的一切事上都运用良好的判断力和寻求上帝的指引。

  • 读者来函
    守望台1978年 | 7月15日
    • 读者来函

      ● 启示录11:8所提及的“按着灵意叫所多玛,又叫埃及”的大城是什么意思?

      启示录11:8的“大城”是耶路撒冷,因此启示录所指的乃是古代耶路撒冷所象征的东西。

      启示录第十一章描述使徒约翰见到上帝的“两个见证人”的异象。约翰在一段论及耶和华上帝已经‘执掌大权作王’的话中提及这两个见证人。耶和华见证人了解上帝已在1914年开始如此行。(启示录11:17,18)启示录中象征性的文字说两个见证人被人所胜及被杀,“他们的尸首就倒在大城的街上,这城按着灵意叫所多玛,又叫埃及,就是他们的主钉[受苦柱]之处。”——启示录11:8。

      很显然地,大城是指耶路撒冷而言,因为耶稣是在耶路撒冷被处死的,他被钉在城墙之外的一条受苦柱上。当时耶路撒冷的居民反映出古代所多玛以及埃及的特征。(可参阅以赛亚书1:10,21。)举例说,古代的埃及人对本身的异教习俗感觉自满,并在摩西的日子和第一个逾越节拒绝接受真正的上帝。类似地,第一世纪的犹太人拒绝“上帝的羔羊”耶稣,宁愿墨守他们的宗教传统。(约翰福音1:29;马太福音15:3-9;23:13-26)正如耶和华见证人久已指出,古代耶路撒冷的现代副本是基督教国。她的大多数教友也声称以正确方式敬拜上帝,但以一般而言却表现出与拒绝耶稣的犹太人如出一辙的态度。

      因此,《上帝的奥秘完成了》(英文,1969年出版)一书的一部份说:“由于不忠的耶路撒冷对耶和华自己的百姓所施的宗教欺压和奴役,它可以‘在灵意上’称为埃及。正如在先知摩西的日子,第一只逾越节的羔羊是在埃及被宰杀的,耶稣基督,身为逾越节羔羊所预表的实体,也在不忠的耶路撒冷被杀。”关于现代,该书补充说:“‘大城’必定是指不忠的耶路撒冷即基督教国。”——第272,273页。

      但何以1977年十一月十五日刊的《守望台》杂志却在论及现存的普世政治制度时引用启示录11:8呢?

      古代埃及是当时一个杰出的政治势力。以西结书载有一项向“埃及王法老和他的众人”a发出的警告。在讨论以西结书第31章时,《守望台》的1977年十一月十五日刊适当地引用启示录11:8。它如此行主要是表明,将一种属灵的意义加于“埃及”一词之上是符合圣经的。以西结书第三十一章的现代应验并非发生于实际的埃及。反之,这个预言适用于今日普世的政治事物制度之上。怎会如此呢?古代埃及是个强大的军事势力;像大树一样,它企图在普世伸展它的统治势力以影响所有的人。与此相若地,今日有一个普世的政治组织可比作利巴嫩山上一棵高大的香柏树,很多国家均投靠于其下。

      因此,虽然启示录11:8的上下文表示它现代的应验特别是指基督教国而言,我们却可以适当地引用这节经文去表明,以西结书第31章所谈及的“埃及”在现代含有一项属灵的意思。

      [脚注]

      a 以西结书31:3的一部份说:“[一个亚述人]如利巴嫩中的香柏树。”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译本(《英文钦定本》,《美国标准译本》等)将其译作:“看哪,亚述人[曾]是利巴嫩的香柏树……”这使有些人将巨大的“树”解作预言古代的亚述。但“曾是”一词却没有出现在原本的希伯来文中。再者,上下文表示警告是向法老王和他的众人发出的,而他则被描述为与“一个亚述人”相似,又与“利巴嫩的香柏树”相若。这样,显然提及“一个亚述人”仅是为了表达一个庞大军事势力的意思,而古代埃及正是这样的一个军事势力。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