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伯拉罕——上帝的预言者和朋友守望台1989年 | 10月1日
-
-
东方四王的联军渡过幼发拉底河,沿着国王大道向着约旦河谷的东面推进。联军在途中征服了利乏音人、苏西人、以米人、何利人。然后,这些侵略者折返南地,杀败当地的一切居民。
他们为什么发动这场战役呢?原来,在遭受侵略的约旦河区和南地之间是一块兵家必争之地。那儿是一个教人垂涎的河谷,叫做约旦平原。(创世记13:10)当地有五个城邦——所多玛、蛾摩拉、押玛、洗扁、比拉。其中的居民都不虞冻馁,生活优裕。(以西结书16:49,50)看来联军的首领是以拦王基大老玛,而这五个城邦的国王一度臣服于他的手下,但后来又倒戈相向。如今他们既没有邻国襄助,遂面临算账危机。基大老玛和盟军在决定性的战役中大获全胜,带着大批战利品踏上凯旋的长路。
义人罗得也在俘虏之中。他是亚伯拉罕的侄儿。亚伯拉罕当时正在附近的希伯仑山区搭帐棚居住。他一听到这个坏消息,就立刻召集了318个家丁。凭着邻近城邦的帮助,他们了无惧色,追赶四王,夜袭四王的联军。侵略者不敌逃去。罗得一家以及其他的俘虏和财物都得以夺回。
我们有什么理由可以相信这项见于创世记第14章的记载呢?
-
-
亚伯拉罕——上帝的预言者和朋友守望台1989年 | 10月1日
-
-
基大老玛的入侵
亚伯拉罕战胜基大老玛的事迹又如何?十九世纪初叶,以拦这个地方是寂寂无闻的。圣经批评家否认以拦曾经影响巴比伦的主张,对巴勒斯坦的影响就更不用说了。现在,人对以拦人的看法已截然不同了。考古学显示以拦曾是个好战的强国。《冯克与瓦格纳标准参考百科全书》说:‘以拦人约于公元前1950年摧毁了吾珥城……后来他们对巴比伦尼亚的统治者发挥了相当大的影响力。’
此外,在考古学的铭刻中也发现以拦诸王的名字。有些名字的开头是‘库德’,和‘基大’颇为相似。有一个重要的以拦女神叫做‘拉玛’,读音和‘老玛’相近。因此基大老玛现已被一些世俗史籍接纳为历史上的统治者,他名的意思可能是‘拉加玛的仆人’。有一组巴比伦碑铭刻着一些名字,极像那三个进攻的王——提杜拉(提达)、伊里-亚库(亚略)、库德-拉米(基大老玛)。(创世记14:1)卡斯坦斯(A. Custance)博士在《上帝启示里的秘密》一书中补充说:‘看来为了说明以拦王掌权统治时在巴比伦尼亚发生的事件,这些名字受到详细描述。但除此之外……碑铭也证实了圣经的记载,而且证据实在太确凿了,以致圣经考证家禁不住要批评这些确据,并且尽其所能,故意压低这些碑铭的重要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