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华一直悉心照顾我
我的确可说是以一种异乎寻常的方式开始事奉耶和华。我在新西兰北部一个风景优美的农村里长大,当地的居民主要是一些像我一样的毛利人。一天,我骑着马上路的时候,表兄本纳走到我面前来。那时是1942年的秋天(北半球则是春天)。我27岁,是英国教会的活跃分子。
本纳多年来一直阅读卢述福法官(当时守望台圣经书社社长)所撰写的书刊。这时他手里拿着一封来自守望台社新西兰办事处的信,吩咐他邀请当地的人聚集起来举行主的晚餐。再者,本纳也要负责请一个人去主持这个仪式。他望着我说:“你便是适当的人选。”既然表兄认为我有资格主持这个仪式——事实上我在教堂里也有领食圣餐——我为此感到自豪,便欣然同意他的请求。
举行主的晚餐那天晚上,大约有40个人聚集在本纳家里纪念耶稣受难,但其中却没有一个是耶和华见证人。我抵步后,表兄递给我一份演讲大纲。我将唱诗部分取消,请本纳的姐夫作开始的祷告,之后便将大纲的资料讲出。大纲包括一连串附有圣经答案的问题。在场的一位牧师屡次提出异议,但借着读出大纲所引录的参考经文,我得以回答他的问题。
我还记得,大纲里有一条问题论及这个仪式应在年中的什么时候举行。当时所有在场的人望出窗外,看见果真是满月时分,就对解释感到满意。显然,适当的日期是尼散月14日。
当晚的确是个令人难忘的一夜!纪念的聚会总共延续了四小时之久!在座的人提出许多问题,我运用社方在大纲上引录的经文一一加以解答。回顾过去,尽管我当时还未是个献了身的耶和华见证人,我深知自己若没有得到耶和华的仁爱照顾,就必然无法应付当时的场面。然而,就在1942年举行纪念仪式的那天晚上,我找到了人生的目的。
童年生活
我在1914年出生,家父在我出生前四个月已去世。我还记得在我的童年,我很羡慕其他的孩童能够尝到父爱。我觉得自己有很大的欠缺。对家母来说,寡妇生涯本已十分艰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深远影响更是雪上加霜。
我很年轻便跟一位名叫艾格妮斯·科普的少女结了婚。她作我的良伴已超过58年。起初我们两人艰苦奋斗,希望能够名成利就。由于遭遇严重旱灾,我无法再从事耕作。我从运动寻得若干舒解。然而,在1942年的受难纪念之前,我的生活并没有什么真正目的。
向亲友作见证
受难纪念过去之后,我开始认真研读圣经,并且运用守望台社的圣经书刊跟我的表亲讨论。1943年9月,一些来自其他地区的耶和华见证人前来探访我们这个孤立的社区。我们作了一次深入的讨论,延续了四小时之久。我获悉他们次日清晨便要离去,便问道:“有什么事能够阻止我受浸呢?”于是我和两位表亲遂在凌晨1时30分受了浸。
自此之后,我四处周游向亲友作见证。有些乐于接受,我便用马太福音第24章跟他们讨论。另一些不愿接受,于是我用马太福音第23章耶稣对法利赛人所说的话责备他们。可是,随着时间过去,我学会了效法慈爱天父的榜样,以较机巧的方式对待别人。——马太福音5:43-45。
内子起初反对我事奉耶和华。可是,不久之后她便步我的后尘,在1943年12月献身受浸成为我的助手。在那难忘的一天,我们的威玛村还有另外五个人与她一起受浸,使当地的王国传道员数目增至九人。
虽受反对仍享有很大祝福
1944年,再次有外地的弟兄来探访我们,这次他们在正式的逐户传道工作方面给我们所需的训练。随着我们在社区里引起越来越多注意,来自基督教国代表的反对亦随之而增。(约翰福音15:20)我们屡次与当地的牧师对峙,为教义问题跟他们作悠长的辩论。但耶和华使我们得胜,结果社区里有许多成员,包括我的妹妹在内,归附耶和华而受到他的仁爱照顾。
1944年6月,一群会众在威玛成立。宗教逼迫和仇视日渐加剧。当局不准耶和华见证人死后葬于当地的坟场。有时反对者甚至使用暴力。我的汽车和车房均被焚毁。可是,凭着耶和华的祝福,我们在不及三个月后便得以购置一辆货车。我也用马车接载数目日增的家人前往参加聚会。
出席聚会的人越来越多,意味到我们急需有一个较大的聚会地方,因此我们决定在威玛兴建一间王国聚会所。这是在新西兰兴建的第一间王国聚会所。我们在1949年12月1日开始砍伐树木,四个月之后,我们在设有260个座位的新礼堂内举行呈献礼,同时也举行大会。在当时的日子,这的确是凭着耶和华之助而获得的重大胜利。
进一步的证据显示耶和华的照顾
由于王国宣扬者的数目在新西兰北部不断增长,前来探访的周游监督遂鼓励我们迁到需要较大的地区服务。我响应这项呼吁,在1956年带着家人迁往奥克兰南部的普基科希。我们在那里服务了13年。——可参阅使徒行传16:9。
在这段日子,耶和华继续照顾我们,其中有两个例证特别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有一个时候,我在郡议会受聘作货车司机和机器操作员;在这期间,我获邀出席为期四星期,在守望台社奥克兰分社办事处举行的王国服事职务训练班。我为此向总工程师申请四个星期的假期,他说:“你放心去好了。我但愿有更多人都像你一样。你回来之后,请到我的办公室来。”后来我到办公室去见他时,我竟收到没有工作的四星期的薪金。这样,我家人的物质需要遂得以解决。——马太福音6:33。
这是第一个例子。第二个例子发生在1968年我和内子加入正规先驱服务之后。我们再次仰赖耶和华的支持,而他亦的确奖赏我们。一天早上,我们吃过早餐之后,内子打开冰箱,发觉里面仅剩下半磅牛油。她说:“萨尔恩,我们已没有东西可吃了。今天我们仍然出去传道吗?”我回答说:“当然去!”
在我们的第一个探访,住户接受了我们所介绍的书刊,并仁慈地送给我们数打鸡蛋作为捐赠之物。第二位住户则送给我们一些蔬菜——古玛拉(番薯)、椰菜花和胡萝卜。当日我们带回家的其他食物还包括肉类和牛油。对我们来说,耶稣的话多么真确:“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马太福音6:26。
海外委派
库克群岛的拉罗汤加!1970年我们奉派在这个地方从事特别先驱工作。在接着四年,这个地方便是我们的家。我们在这里面对的第一个挑战是要学习一种新语言。可是,由于新西兰的毛利语与库克岛的毛利语颇相似,我在抵步后五星期便能够用当地的语言发表第一个公众演讲。
库克群岛的王国传道员很少,而且没有聚会的地方。耶和华再次垂听我们的祷告,供给我们所需。有一次,我跟一个店主闲谈,结果我们租到一块合适的土地。不及一年,我们已有一个细小的家和一个可以容纳140人的王国聚会所。自那时起,我们一次复一次地获得来自耶和华的祝福,从而为他带来很大赞美。
我们特别赏识岛上居民对我们表现的慷慨。在从事传道工作期间,人们很多时会以一些怡神的饮品款待我们。在炎热、潮湿的天气,这无疑深受欢迎。我们回家时,常在门外的梯阶上见到匿名人士留下的香蕉、木瓜、芒果、橙等。
1971年,我和内子跟另外三个来自拉罗汤加的传道员前往以美丽的环礁湖闻名的艾图塔基岛去。我们在岛上慷慨好客的居民当中找着一些喜爱上帝话语的人,并且建立了四个家庭圣经研究。我们返回拉罗汤加之后继续以书信跟他们研读。后来艾图塔基岛的这些学生均受了浸,而且有一群会众在当地建立起来。1978年,库克群岛的第二间王国聚会所便在这个地方落成。我们不断栽种和浇灌,耶和华便继续使之生长。——哥林多前书3:6,7。
我有特权探访库克群岛的十个海岛。在旅途上,我时常经历艰难的情况。有一次,我乘船前往180公里外的阿蒂鸟岛,由于有烈风吹刮,海面波涛汹涌,结果花了六天有多才抵达。(可参阅哥林多后书11:26。)尽管食物的供应有限,而且周围晕船的也有不少,我却很感激耶和华使我能够安全抵达目的地。
1974年,当局拒绝让我们继续留在库克群岛,我们遂不得不返回新西兰去。我们离去时岛上已有三群会众了。
更多的服务特权以及一场考验
返回新西兰之后,有新的机会之门向我打开。(哥林多前书16:9)社方需要有人将《守望台》和其他圣经刊物译成库克岛的毛利语。我得以享有这项特权,直至今日。此外,我也有特权先以环务监督,后以临时区务监督的身分经常探访库克群岛的弟兄。
在一次探访中,一位来自拉罗汤加的特别先驱,亚历克斯·纳帕弟兄,跟我一起作一次为期23天的海上旅程,前往探访库克群岛的北部诸岛——马纳希基、拉卡杭阿和彭林。在每个岛上,耶和华均感动当地居民的心,使他们慷慨接待我们住宿,并且接受许多圣经书刊。(可参阅使徒行传16:15。)这些岛屿盛产珍珠蚌,人们曾多次捐出珍珠去资助普世的传道工作。故此,我们给予人属灵的珍珠,但却得回实际的珍珠。——可参阅马太福音13:45,46。
在世界这个僻远的角落,景色多么令人陶醉!试想象巨大的白鲨与孩童一起在环礁湖上嬉水的情景!清朗的月夜实在令人心醉着迷!诗篇执笔者的话的确所言不虚:“这日到那日发出言语;这夜到那夜传出知识。”——诗篇19:2。
九年之前,我们的忠诚经历严峻的考验。内子因为脑出血而入院留医。她需要接受手术。可是医生却拒绝不用血这样行。内子和我的良心均不容许我们接受一项违反上帝律法的医疗程序,但外科医生的良心却促使他坚要采纳每一种可行的方法——包括输血在内——去挽救生命。
内子的健康继续恶化,院方将她送进深切治疗室,只准作有限度的探访。她由于耳鼓受到压力而失去听觉。情势已到达危急关头。有一次,在我探访内子之后,医生跟着我到我的汽车那里,坚称内子惟一的生还机会便是用血动手术。他恳求我让他如此行。可是,我和内子却全心信赖耶和华。即使我们为了服从他的律法而失去现今短短几年的生命,这也是值得的。
想不到,内子的情况忽然有显著改善。有一天,我到医院时竟看见她坐起来看书。随后几天,她更开始向其他病人和医护人员作见证。不久之后,我被召到外科医生的办公室,他对我说:“沃雷芬尔先生,你真是个幸运儿!我们相信你太太的病已经康复了。”出人意表的是,她的血压已稳定下来。我和内子一起为此感激耶和华,并且再次决心全力参与他的服务。
如今我重新奉派前往库克群岛工作,目前在拉罗汤加服务。这是一项多么宝贵的特权!回顾以往,我和内子的确感激耶和华在过去我们为他服务的差不多五十年间,一直照顾我们。在物质方面,我们从来没有缺乏生活所需;在灵性方面,我们所得的祝福实在难以胜数。最特出的祝福之一是我的亲属中接受真理的人数。时至今日,我可以算到有超过200人已受了浸成为耶和华的见证人。包括65个直系亲属。其中一个孙儿是新西兰伯特利家庭的成员,此外还有一个女儿连同夫婿及两个儿子正参与分社的建筑工程。——约翰三书4。
瞻望未来,我怀有在一个乐园里生活的前景,届时全球会成为甚至比我在其中出生的青翠山谷更美丽。能够在场迎接从死里复活的双亲,并将有关赎价、王国及自己受耶和华照顾的一切实际经历告诉他们,会是一项多么伟大的特权!
既知道上帝必定会照顾我,所以我决心按照诗篇执笔者在诗篇104:33所说的话去行:“我要一生向耶和华唱诗!我还活的时候,要向我上帝歌颂!”——萨尔恩·沃雷芬尔自述。
[第28页的图片]
新西兰的第一间王国聚会所在1950年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