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96 1/15 26-29页
  • 亮光来临,黑暗时代终止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亮光来临,黑暗时代终止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6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波斯治下犹太人的生活
  • 希腊统治时代
  • 宗教变迁
  • 犹太教采纳各学派的思想
  • 犹太教——通过圣经与传统寻求真神
    人类寻求真神
  • 第10部分:公元前537年以降——仍然等待弥赛亚来临
    警醒!1990年
  • 早期基督徒与希腊文化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8年
  • 一部改变世界的圣经译本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8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6年
《守》96 1/15 26-29页

亮光来临,黑暗时代终止

写希伯来语圣经的时代跟耶稣基督和使徒的日子有很大差别。研读圣经的人若不知道这件事,即使他们含糊地意识到两段时期中间的400年里所发生的事,他们仍会以为从玛拉基先知到马太的日子,社会及宗教上的情况是大致相同的。

在大多数现代圣经里,希伯来语圣经的最后一本书是玛拉基书。该书记载了以色列余民从巴比伦的奴役获得释放,重返故土定居下来。(耶利米书23:3)玛拉基劝勉敬畏上帝的犹太人要耐心等候上帝的审判日子来到;届时上帝会除去世上的罪恶,然后引进弥赛亚的统治。(玛拉基书4:1,2)在玛拉基的日子,波斯统治犹大。波斯军队在犹大驻扎,用武力维持和平及执行王令。——可参看以斯拉记4:23。

可是,在接着的400年间,圣经地区并没有保持原状。属灵的黑暗和混乱开始乘虚而入。暴力、恐怖行为、压迫、激进的宗教主张、思辩哲学、文化冲击,使近东一带饱受震撼。

基督教希腊语圣经的第一本书,马太福音,是在一个大为改观的时代写成的。当时罗马军团强制执行“罗马和平”。虔信上帝的人热切期待弥赛亚来临,把一切苦难、苛政和贫穷铲除,并向人阐明获致生命、繁荣和安宁的途径。(请参看路加福音1:67-79;24:21;提摩太后书1:10。)让我们仔细看看,在基督诞生之前几百年间,有些什么强大力量把犹太社会重新加以塑造。

波斯治下犹太人的生活

公元前537年,塞鲁士颁下诏书,将犹太人从巴比伦的奴役释放出来。一大群犹太人和他们的非犹太裔同伴于是离开巴比伦。这批响应呼吁的余民回到一块荒凉的土地,以往的城市只剩下残垣断壁。以东人、腓尼基人、撒马利亚人、阿拉伯的各部族和其他民族蚕食了本来幅员广大的以色列领土。原本属于犹大和便雅悯支派的地区则成为波斯总督辖区(称为阿巴·纳哈拉,意即河的那边)中的犹大行省。——以斯拉记1:1-4;2:64,65。

据《剑桥犹太教历史》一书记载,在波斯统治之下,犹大开始经历“一段扩张和人口增长的时期”。该书进一步论及耶路撒冷说:“农民和朝圣者纷纷把礼物带来耶路撒冷,圣殿和城市渐渐富裕起来;他们的财富吸引了许多外国商人和工匠。”虽然波斯对当地政府和宗教十分宽容,但赋税却非常沉重,而且税款只准用金银一类贵重金属缴付。——请参看尼希米记5:1-5,15;9:36,37;13:15,16,20。

波斯帝国统治的最后几年动乱频仍,各总督辖区多次发生叛乱。许多犹太人参与地中海沿岸发动的一场叛变,结果被逐到北方,远至里海的希尔卡尼亚。可是,犹大的大部分地方却看来没有因波斯的讨伐行动而蒙受影响。

希腊统治时代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像豹子一样扑向中东,但是在此之前,希腊文化早已传入中东了。(但以理书7:6)亚历山大看出希腊文化深具政治价值,于是着手将治下迅速扩展的版图加以希腊化。希腊语成为一种国际语言。亚历山大的短促统治助长了一般人对似是而非的理论的喜爱、对运动的热中,以及对艺术的欣赏。甚至犹太传统也逐渐被希腊思想取而代之。

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23年去世之后,他在叙利亚和埃及的继承者率先担任但以理先知称为“北方王”和“南方王”的角色。(但以理书11:1-19)埃及的“南方王”托勒密二世统治期间(公元前285-246年),希伯来语圣经开始被译成古希腊共同语。这部译本称为《七十人译本》。基督教希腊语圣经引用了其中不少经文。对于把富于启迪的资料传达给一个充满属灵混乱和黑暗的世界,希腊语证实是优良的工具。

安提阿哥四世成为统治巴勒斯坦的叙利亚王(公元前175-164年)。之后,政府发动的迫害几乎将犹太教完全铲除。犹太人若不宣布放弃事奉耶和华上帝,惟独献祭给希腊诸神,就有丧命之虞。公元前168年12月,安提阿哥四世在耶路撒冷圣殿耶和华的坛上筑了一个异教的祭坛,用来供奉奥林匹斯山的神宙斯。犹太人大感震惊,于是一群来自农村的勇士结集起来,在犹大·马加比领导下激烈抵抗,直至收复耶路撒冷为止。圣殿遭亵渎整整三年之后,犹太人重新把圣殿献给上帝;他们再次在殿里献上每日的常祭。

在希腊统治的余下日子,犹大的居民设法将犹大的版图伸张到古代的疆界。他们利用新近获得的军力去达成一个不当的目的:用武力迫使附近的异教民族归信犹太教。尽管这样,希腊的政治理念仍继续支配各犹大城镇。

在这段时期,角逐大祭司职位的人时常贪污舞弊。阴谋、暗杀和政治上的勾心斗角玷污了他们的职分。犹太人越表现不敬神的精神,各种希腊竞技在他们当中就越流行。年轻的祭司竟为了参加运动竞赛而疏忽职守,这是多么令人惊讶的事!犹太运动员甚至不惜接受痛苦的手术,以求看来像“未受过割礼”一样,因为他们希望跟外邦人赤裸竞赛时不致感到尴尬。——请参看哥林多前书7:18。

宗教变迁

在流亡结束后的初期,忠心的犹太人坚决拒绝将异教主张和哲学见解与希伯来语圣经所显示的纯真信仰混合起来。圣经的以斯帖记是在犹太人跟波斯人密切交往了60多年后才写成的,但该书没有半点儿受波斯教(祆教)沾染的迹象。此外,圣经的其他几本书,例如以斯拉记,尼希米记,玛拉基书等,虽然都是在波斯统治的早期(公元前537-443年)写成的,但它们同样没有任何受波斯宗教影响的痕迹。

可是学者认为,在波斯统治的后期,许多犹太人开始采纳崇拜波斯主神阿胡拉·玛兹达的人的某些见解。我们可以从犹太人的流行迷信和艾赛尼派的见解见到这种迹象。在犹太人的脑海里,诸如豺和其他沙漠动物,以及夜间活动的雀鸟的希伯来语名称,都令他们联想到巴比伦及波斯民间传说所谈及的邪灵和夜间出没的怪物。

犹太人开始对各种异教主张怀有不同的看法。天堂、地狱、魂、道(罗戈斯)、智慧等都有了新的含意。如果事情真的像当时有人提倡的一样,上帝距离世人十分遥远,以致不可能跟人沟通,就必须有居间者才行。希腊人将这些居于人与上帝之间,司守卫之职的邪灵称为守护神。犹太人采纳了守护神(邪灵)有好有坏的主张,于是变成很容易受邪灵所控制。

有一项建设性的转变跟当地的崇拜有关。犹太会堂像雨后春笋般在各处建立起来,住在附近的犹太人来到这里聚会,接受宗教教导和举行宗教崇拜。究竟这些会堂实际是从何时、何地和怎样开始的,我们无从稽考。既然住在遥远地方的犹太人不能到圣殿崇拜上帝,会堂便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一般而言,犹太会堂是在流亡期间和流亡之后建立起来的。重要的是,这些会堂成为优良的传道地点,供耶稣和门徒‘把上帝的卓越德行广为宣扬,好召人从黑暗出来,进入奇妙之光里’。——彼得前书2:9。

犹太教采纳各学派的思想

公元前第二世纪,多个学派开始崛起。这些并不是独立的宗教团体,而是由犹太教士、哲学家和政治急进分子所形成的细小团体。所有这些团体都在犹太教的名义下力图影响人民,控制国家。

热中政治的撒都该派的成员主要是富有的贵族。自从哈斯蒙王朝在公元前第二世纪中叶兴起以来,撒都该派一直以善于权谋为人所知。有些撒都该派是商人,有些则是地主,但大多数都是祭司。到耶稣出生的时候,大部分撒都该派都喜欢罗马人继续统治巴勒斯坦,因为他们认为罗马统治使社会较为安定,也较易于维持现状。(请参看约翰福音11:47,48。)但有少数希律党人却认为,希律家执政才符合国民的意愿。不管怎样,撒都该派不愿国家落入犹太激进分子手中,也不愿让不是祭司的人管理圣殿。撒都该派的主张保守,主要以他们对摩西著作所提出的解释作为根据。他们的见解显示,他们跟势力强大的法利赛派互相敌视。(使徒行传23:6-8)撒都该派拒绝接受希伯来语圣经所载的预言,仅视之为猜测。他们认为圣经的历史、诗歌和箴言各书既不属灵示,也不是必需的。

法利赛派在希腊统治期间兴起,本来的目的是要跟反犹太的希腊信仰对抗。可是,到了耶稣的日子,法利赛派已变成故步自封、笃信传统、墨守成规、妄自尊大、自以为义;他们热中于使人归信,喜欢以导师自居。他们在会堂里施行教导,希望借此控制人民。他们泰半来自中等阶级,对平民不屑一顾。耶稣将大部分法利赛派视为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的敛财者,言行充满伪善。(马太福音第23章)他们按照自己的解释,接受整本希伯来语圣经,但他们将口头传统看作跟圣经同等重要,或甚至比圣经更重要。他们说传统是“围住律法的篱笆”。但这些传统非但没有保护律法,反而废弃了上帝的律法而令大众深感困惑。——马太福音23:2-4;马可福音7:1,9-13。

艾赛尼派行踪隐秘,看来居住在几个孤立的社区里。他们自视为以色列的真正余民,专心保持纯正,等候应许的弥赛亚来临。艾赛尼派过着严格苦修的生活,有不少主张都反映出波斯和希腊的观念。

奋锐党有好几个不同的派系。他们受宗教所推动,却怀着狂热的爱国精神。他们将一切干预犹太独立的人都视为仇敌,甚至加以杀害。他们曾被人比作哈斯蒙王朝的成员,受他们吸引的,主要是一些充满理想、喜欢冒险的年轻人。他们被人看作土匪刺客或抵抗运动的战士。由于他们使用游击战术,结果使农村的道路和公众广场变成危险地区,令当日的情势更加紧张。

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的犹太人当中,希腊哲学大行其道。哲学思想从这里传到巴勒斯坦,并在散居各地的海外犹太人当中流行起来。撰写外典和伪经的犹太理论家将摩西执笔的经书视为含糊隐晦、枯燥乏味的寓言故事。

到罗马统治的时代,希腊文化已令巴勒斯坦在社会上、政治上和哲学上经历永久的改变。犹太人原本基于圣经的宗教已被犹太教所取替。犹太教的信仰一方面含有若干圣经真理,同时跟巴比伦、波斯和希腊的主张混合起来。然而,即使我们将撒都该派、法利赛派、艾赛尼派全部加起来,他们的总数也不及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七。成千上万的犹太平民被卷入这些势力的冲突之中,以致他们“好像绵羊没有牧人一样,被人剥皮,四处丢弃”。——马太福音9:36。

耶稣踏进当时那个黑暗的世界里。他向人提出的邀请的确富于安慰和鼓励:“你们所有劳劳碌碌、担子沉重的人啊,到我这里来吧,我要叫你们感到安舒。”(马太福音11:28)他宣告说:“我是世界的光。”(约翰福音8:12)这话令人感到多么鼓舞!他的应许无疑使人欢欣雀跃:“谁跟随我,就绝不在黑暗里行事,反而拥有生命的光。”——约翰福音8:12。

[第26页的图片]

耶稣指出,犹太的宗教领袖正处于属灵的黑暗之中

[第28页的图片]

这个钱币刻着安提阿哥四世的像

[鸣谢]

Pictorial Archive (Near Eastern History)Est.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