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读者来函
    守望台1988年 | 11月1日
    • 最明确的评论之一载于犹大书第七节。犹大刚谈论过(1)以色列人因缺乏信心而遭受毁灭,(2)犯了罪的天使给“主用锁链把他们永远拘留……,等候大日的审判”。然后犹大写道:“又如所多玛、蛾摩拉……就受永火的刑罚,作为鉴戒。”以往我们将这节经文应用在实际的所多玛和蛾摩拉城之上,认为遭受永远毁灭的是这两个城市而非其中的居民。可是,鉴于犹大书第5、6节所说的话,很可能大部分人会将第7节视为指个别的人所遭受的刑罚。(照样,我们明白马太福音11:20-24所批评的是人而非石头或建筑物。)有鉴于此,犹大书第7节的意思便是指所多玛、蛾摩拉城中的恶人已受过审判而被永远毁灭了。a

      至于其他经文,我们发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圣经不只一次将洪水与所多玛、蛾摩拉相提并论。在什么经文中?

      门徒向耶稣问及“事物制度的终结”时,耶稣预告将临的“末了”以及一场“大患难,是从世界开始直到如今从未有过的”。(马太福音24:3,14,21,《新世》)耶稣接着举出“挪亚的日子”与“罗得的日子”所发生的事作为例子,说明人怎样毫不理会毁灭将临的警告。耶稣补充说:“人子显现的日子也要这样。”(路加福音17:26-30;可参阅马太福音24:36-39,《新世》。)当时耶稣仅在说明人的态度,抑或他采用这些例子的上、下文显示事情涉及永远的判决?

      后来,彼得在他的书信中谈及上帝的审判和惩罚那些罪有应得的人。接着,他采用三个事例:犯罪的天使、挪亚日子的古代世界以及所多玛、蛾摩拉城中被消灭的人。彼得说这两个城的人‘成为后世不敬虔之人的鉴戒’。(彼得后书2:4-9)然后,彼得将人在洪水中遭受的毁灭与不敬虔的人在将临“审判的日子”所遭受的毁灭作一比较。这件事会在应许的新天新地临到之前发生。——彼得后书3:5-13。

      照样,在现今这个邪恶制度的末了,受上帝处决的人是否已遭受最后的判决?帖撒罗尼迦后书1:6-9表示答案是肯定的:“上帝既是公义的,就必将患难报应那加患难给你们的人;也必使你们这受患难的人与我们同得平安。那时,主耶稣同他有能力的天使从天上在火焰中显现,要报应那不认识上帝和那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他们要受刑罚,就是永远沉沦,离开主的面和他权能的荣光。”

      饶有趣味的是,这段描述所用的措词与犹大论及所多玛的遭遇时所用的措词颇相似。除此之外,马太福音25:31-46(《新世》)及启示录19:11-21表明,在上帝将临的大战中被剪除的“山羊”会在“火湖”里受到“永远的剪除”。“火湖”则代表永远的灭绝。b——启示录20:10,14。

      因此,除了犹大书第七节所说的话之外,圣经运用所多玛、蛾摩拉和洪水作为现今的邪恶制度遭受毁灭的先模。既然如此,在以往这几场审判中被上帝所处决的人显然已遭受无法改变的毁灭。

  • 读者来函
    守望台1988年 | 11月1日
    • a 以西结书16:53-55论及“所多玛和[她]的众女”时与复活一事无关,反之,只是以比喻的方式谈论耶路撒冷和她的众女。(可参看启示录11:8。)也可参看《守望台》1952年6月1日刊(英文版),第337页。

      b 可参看《守望台》1980年2月1日刊第30、31页‘读者来函’。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