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87 12/8 12-16页
  • 第四部:1940-1943年列国痛苦不堪,受恐惧所驱策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第四部:1940-1943年列国痛苦不堪,受恐惧所驱策
  • 警醒!1987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免除恐惧的自由?
  • 德军闪电战失败
  • “蒙哥马利”追赶“沙漠之狐”
  • 在南太平洋越岛进攻
  • 未来的计划
  • 第三部:1935-1940年国际联盟的危殆以至死亡
    警醒!1987年
  • 第六部:1946-1959年粉饰太平中的虚假繁荣
    警醒!1988年
  • 第五部:1943-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激烈的战况惨烈的结局
    警醒!1988年
  • 敵對的兩王進入二十世紀
    要留意但以理的预言!
查看更多
警醒!1987年
《警》87 12/8 12-16页

1914年以来的世界

第四部:1940-1943年列国痛苦不堪,受恐惧所驱策

“我们献出的只有血、汗、眼泪和劳力,”新近拜相的邱吉尔告诉英国下院议员的这句话足以使最勇敢的人也不寒而栗。为了强调当前局势的严重,邱吉尔声称:“我们要不惜任何代价取得胜利,不顾艰危取得胜利;胜利之途也许悠长困苦,但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不错,在1940年5月13日那一天,英国的确有理由感到恐惧。在随后的六个月内,德国空军由于要为登陆作准备,于是对英国大举轰炸,派遣数以百计的飞机在军事和非军事地区投下大量炸弹。此举后来被人称为“不列颠之战”,目的是要摧毁英国的空军实力和打击英国的士气。但德国空军在战争方面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希特勒对于是否进军犹豫不决,最后在10月——至少暂时来说——取消了进侵计划。

免除恐惧的自由?

在美国,国人对英国的同情日益增加,使美国原定的中立政策发生动摇。罗斯福总统在1940年清楚表示态度说:“我们已给了英国大量物资供应,在将来还要作更多的供应支援。”

1941年1月6日,罗斯福又作了进一步的表示。他在对国会的谈话中论及他所谓的“四大自由”。为了要获得其中一项——免于恐惧的自由——他建议全球“裁减军备,达到没有一个国家能侵犯邻国——无论在世上任何地方——的程度。”这段话实际上是间接对轴心国的政策和目标宣战。

两个月后,美国国会实行一项称为资援的计划,授权总统供应战争物资,例如坦克和飞机,粮食和服务,给他认为对美国权益有重要关系的任何国家a。尽管国内反对势力加以阻挠,显然美国已越来越深入地被卷入欧洲的战事之中。

这时,日本受欧洲盟国的成功所鼓舞,认为现在进兵东南亚不必过度害怕英国或荷兰的干预。但在1940年9月,日本进侵中南半岛时,华盛顿提出强硬抗议。日本再进一步侵袭半岛的南部时,美国以行动对付。日本在美国的资产被冻结,而且美国政府宣布禁止运油往日本。由于重要权益受到威胁,日本人遂认为不得不采取行动去消除美国进一步干预的危险。

日本的军事领袖们辩称,若能克服比日本强百分之30的美国海军力量,美国的报复能力就会大为减弱。然后借着攻占美国、英国和荷兰的属地,日本便有基地可在本土以外对抗后来的还击。日本于是决定以袭击“威夷莫美”作为开始。

“威夷莫美”的意思是“珍珠河”,这是夏威夷人以前为珍珠港所起的名称,因为那里盛产珍珠牡蛎。它位于檀香山以西数哩之外。但在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凌晨,珍珠港的水域不是充满珍珠而是充满被炸沉的军舰残骸和船员血肉模糊的肢体。日本战机突袭那里的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使美军伤亡惨重。

偷袭珍珠港使美国除了航空母舰之外,在太平洋的海军实力差不多损失殆尽。数小时之内,其他的美国空军基地也受到轰炸,将百超过分之50的远东美国军机摧毁。三日之后,日本进军菲律宾,不及一个月之后就占领了马尼拉,到5月中旬已控制了整个菲律宾群岛。其他地方如香港、缅甸、爪哇、新加坡、泰国、印支半岛、英属马来亚、苏门答腊、婆罗洲、部分的新畿内亚、荷属东印度群岛以及太平洋的数十岛屿均逐一陷落在日军手中。亚洲的闪电战较之欧洲的闪电战绝不逊色。

到1942年尾,世界局势实在很难描述为享有免于恐惧的自由。反之,耶稣所说的预言却获得真确的应验:“地上列国痛苦不堪。……人会因为恐惧和预料将要临到地上的事,就吓得发昏。”——路加福音21:25,26,《新世》。

德军闪电战失败

这时,德国和意大利的军队向巴尔干挺进。1941年4月6日,希特勒挥军进入南斯拉夫和希腊。不及两周之后,南斯拉夫陷落了;在5月中旬之前,希腊也随之陷落。

希特勒进一步采取的行动受几个欲望所驱策。他可能仍然想迫使英国屈膝求和,同时希望减少日本在中国对苏军作战的压力,借此使日军阻止美军前进。因此希特勒准备挥军突袭以前的盟友——与德国携手侵占波兰的苏联。

由于受到以前的成功所鼓励,希特勒的将领们认为如果在6月进军,俄国的欧洲部分和乌克兰就会在冬季来临之前落入德军手中。因此他们在1941年6月22日发动攻击,以闪电的速度势如破竹地胜利前进。他们曾两次包围大批苏军,每次擒获战俘超过五十万人。列宁格勒看来不久就要失守。到12月初,德军已抵达莫斯科郊外。

可是,冬季已近,希特勒的部队未能如期攻占各地。列宁格勒和莫斯科死守不降。苏军这时惊魂已定,在冬季作战又比德军有利,因而使冒失挺进的德军停滞不前。事实上,他们甚至被迫退却。

次年夏季,德军卷土重来,总动员攻击史太林格勒(现在的伏尔加格勒),可是,这次攻势却失败了。1943年初,苏军包围数万准备攻城的步队,迫使他们投降。英国桑克斯特陆军军官学校的高级讲师平洛特(John Pimlott)评论说:“这是对德国士气的一个重大打击,也是东线战事的转捩点。在这次战役之前俄国人从未获得大胜,在这次战役之后他们却很少战败。”

到1943年末,被德军在两年之前占领的土地有差不多三分之二已被联军收复。德军的闪电战失败了。

“蒙哥马利”追赶“沙漠之狐”

1912年,昔兰尼加和的黎波里塔尼亚(现在北非利比亚的一部分)割让给意大利。1940年末,驻守该地的30万意军对在埃及防卫具有战略价值的苏彝士运河而数目少得多的英军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消除这种危险,英国决定先发制人。他们赢得了联军最早的决定性胜利之一,掳获了数万战俘,迫使意军全面撤退。若非希腊同时无法抵挡轴心势力的入侵而需要接纳英国的援助建议,则胜利甚至更大。那时,北非的战事进入胶着状态,遂使轴心国的兵力有时间重新整顿。

德军在隆美尔将军(Erwin Rommel,后来以“沙漠之狐”著称)指挥之下扭转了情势而取得重大胜利。他最大的成功是在1942年7月上旬攻占了亚历山卓60哩(100公里)之内的阿莱曼。非洲的闪电战现时已准备攻占埃及和控制苏彝士运河了。可是,英军统帅蒙哥马利(Bernard Montgomery)在10月23日指挥步兵团进攻,隆美尔被迫逐步撤退,不久便全军溃败。1942年11月,联军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登陆成功。翌年5月,轴心国军队在敌人从东西两面夹攻之下,在北非的大势已去了。

在南太平洋越岛进攻

到1942年春季,日本的帝国版图已扩展到最大程度。但联军却计划在太平洋越岛进攻,逐渐从日军手中收复失地,直至最后日本本土为止。于是一系列的激烈海战随之而来。寂寂无闻的太平洋岛屿如塞班岛、瓜达康纳尔岛、硫磺岛和冲绳岛都受到战火蹂躏,双方均付出极大代价。儿时的岛屿乐园白日梦已被冷酷的现实和布满残骸的血腥海滩所粉碎。战败固然可悲,但战胜者也带着恐惧,对行将来临的事深怀恐惧。

未来的计划

甚至在大战期间,和平计划亦已草拟妥当。例如,在1942年中期,据说美国已有30个政府机构参与草拟战后计划——但并非全无恐惧或忧虑。正如邱吉尔适切地评论说:“战胜的难题比战败的较为惬意,但并不是较为容易。”

战胜国的最大难题之一无疑是要为已死的国联找寻一个接替品。虽然有些人表示怀疑,耶和华见证人却肯定各国会找到这样的接替品。1942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大会的一个演讲中,讲者说:“圣经表明,在哈米吉多顿来临之前,和平的局势必然来临……民主人士希望有一个世界合众国,一个‘国际大家庭’,一个基于联合国的‘世界同盟’。”他引述启示录17:8的预言,并且肯定地说:“联合各国的组织必然会再度兴起。”

这样的组织会带来永久的和平吗?“上帝的肯定答复是,‘不会!’”讲者回答说。即使如此,尽管和平仅属于短暂性质,将临的和平时代还是大受欢迎的。由于对将来没有恐惧,耶和华见证人开始计划大战结束后的传道工作扩展。1942年,见证人开办了一间海外传道学校,训练基督徒传道员前往外国服务。次年又拟定训练公众讲者的计划以期扩展公众聚会运动。

1943年末,各国仍然痛苦不堪,仍然受恐惧所驱策。但大战双方的国民都对战争深感厌倦而开始憧憬战后世界所带来的舒解。战后会带来罗斯福所说的“免于恐惧的自由”吗?刚相反,全球的恐惧不久就升至新的水平!十分讽刺的是,罪魁祸首竟是被有些人歌颂为上帝差来结束苦难年代的工具。请阅下期所刊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惨烈的结束”一文。

[脚注]

a 主要是指英国和联邦国家,虽然在该年4月也支援中国,在9月支援苏联。到大战结束时,美国已付出500亿美元协助了38个不同的国家。

[第16页的附栏]

当时成为新闻的其他事项

1941年——德国天主教主教会议宣布支持战争,对抗苏联

奥希维兹纳粹集中营初次进行煤气集体屠杀

1942年——印度孟买受旋风和水灾袭击;4万人死亡

在芝加哥大学首次促成核子连锁反应

万斯会议决定以进行消灭作为纳粹对犹太人难题的“最后解决方法”

1943年——土耳其地震,有1,800人丧生

孟加拉有超过100万人饿死

美国最高法庭推翻1940年的决定,宣布强迫公立学校学生向国旗敬礼不合宪法

美国各大城市发生种族暴动;在底特律有35人死亡,1,000人受伤

[第15页的图解或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日本在1942年的占领地

阿图岛

阿加图岛

基斯卡岛

中国

东三省

韩国

日本

缅甸

泰国

法属印支半岛

马来亚

苏门答腊

婆罗州

爪哇

荷属新畿内亚

东北新畿内亚

澳洲

吉尔伯特群岛

马绍尔群岛

威克岛

台湾

菲律宾

太平洋

[第14页的图片]

列国陷入战争的痛苦中

[鸣谢]

U.S. Army photos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