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全世界的人都可以联络上!
    警醒!2012年 | 2月
    • 全世界的人都可以联络上!

      ● 从前有个人叫萨姆,大家都叫他“老古董”。很多年来,他一直不肯使用新科技来跟家人和朋友联络。人人都说要用新科技,连萨姆十几岁的孩子也这么说。但是萨姆却笑着跟他16岁的女儿说:“我宁愿跟以前一样,跟别人面对面说话!”

      后来,萨姆开始想自己这么坚持到底好不好。他想起有些朋友已经很多年没见面也没说过话了,还有,他觉得有些家人太忙,没有时间好好聊聊。萨姆就问自己:“如果我希望跟他们保持联系,是不是真的要开始用新科技呢?”当时是20世纪中叶,萨姆住在美国的乡村,他这个大家口中的“老古董”终于开始考虑要装一部电话了!

      时间来到了2012年。萨姆的孙子纳坦刚刚跟好朋友罗伯托和安洁拉通完电话,他们搬到了离美国很远的地方。纳坦心里想:“哇!他们搬家都十年了!”他很惊讶时间过得这么快。

      纳坦还有些朋友和家人住在很远的地方,这些年来,纳坦有时会接到他们的电话,他已经很满意用这种方式联络。不过,现在似乎每个人都用社交网站来保持联络,连纳坦十几岁的孩子也不例外。

      大家都说纳坦是个“老古董”,说他不喜欢跟上科技的潮流。他说:“我宁愿跟以前一样,用电话跟别人交谈,听到他们的声音!”现在,纳坦开始想自己是不是该改变改变了。他问自己:“如果我希望跟他们保持联系,是不是真的要开始用新科技呢?”

      你的想法是不是也跟纳坦一样呢?跟别人沟通是人类的天性。(创世记2:18;箴言17:17)既然现在很多人都使用社交网站来保持联络,你是不是也该多了解一下这种新科技呢?

  • 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
    警醒!2012年 | 2月
    • 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

      请想想,上个月你 用了哪些方法来跟别人沟通联络呢?

      面对面说话

      写信或问候卡

      打电话

      发电子邮件

      发短信(简讯)

      用即时通讯(即时讯息)

      用视频(视讯通话)

      上社交网站

      现在的人比以往的人有更多的联络方式可以选择,而这些联络方式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来看看几个例子:

      面对面说话

      优点:可以看到对方的动作和脸上细微的表情,从他的语气听出他的感受。

      缺点:双方都要有时间。

      写信或问候卡

      优点:既温暖又亲切。

      缺点:写信的人要花时间写,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寄到收信人手中。

      电子邮件

      优点:可以很快就写好,而且很快可以发到对方的电邮信箱。

      缺点:缺少亲切感,很容易误解对方的意思。

      那么社交网站(社群网站)又怎么样呢?有些人说这是跟别人保持联络的最好方式。目前全世界的社交网站有几百种,最受欢迎的就是脸书(Facebook),用户有八亿之多!《时代》周刊说:“假如脸书也算是个国家,那么以人口来说,脸书就是全世界第三大国家了,仅次于中国和印度。”到底社交网站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用呢?

      社交网站让用户可以在网上跟一群特定的朋友分享消息。21岁的琴恩说:“上社交网站是跟朋友联络的好方法,而且用社交网站来跟朋友分享生活照或旅游时拍的照片也很方便。”

      那为什么不写信来跟朋友联络呢?有些人会说:“太花时间啦!”,而且要寄照片的话还要花很多钱来冲洗。那为什么不打电话联络呢?还是太花多时间了,而且一次只能打给一个朋友,有的人可能不在家,有的人可能没时间跟你 慢慢聊。那么发电子邮件怎么样?20岁的丹妮尔抱怨说:“现在没有人会回复电子邮件了,就算他们愿意回复,也要花好几个星期 才回你。但是,上社交网站就不一样了,我只要贴上一句话说我在做什么,朋友也会贴上一些话说他们在做什么,我们只要登入网站,马上就可以知道大家的最新消息了,很方便!”

      当然,不是所有贴在社交网站上的话都是毫无意义的闲聊。当有天灾发生时,例如日本在2011年3月11日发生地震和海啸,有些地方遭受严重的破坏,很多人都上社交网站来查看家人和朋友的情况。

      看看住在美国的本杰明的经历。他说:“日本发生海啸后,电话完全打不通,有个朋友告诉我,他发了电子邮件给一个在东京的朋友,但她却没有回复。这个人我也认识,我立即拿起手机上网,进她的社交网站,马上就看到她在网页上贴了简短的话‘我一切安好,之后再详细告诉你们这里的情况’。”

      本杰明又说:“知道她的情况后,我就通知朋友中所有认识她的人。由于有些人没有 自己的社交网站,我必须花时间找出他们的电邮地址,再发电邮给每个人。几天后我收到几个人的回复,有一个人大约过了两星期才回!他们收到的电邮太多,不能很快看完。可是,用社交网站来联系可以省很多时间,只要几分钟,大家就知道彼此的最新消息了!”

      显然,社交网站是有一些优点的。但有没有缺点呢?如果有的话,缺点是什么?该怎样小心使用?

      [第5页的附栏或图片]

      社交网站的通讯方式

      1.登入自己的网页贴一句话(更新消息)。

      2.朋友名单里的人只要登入他们的网页就会看到你贴的话,而你只要登入自己的 网页也会看到他们 贴的话。

  • 社交网站——你该想想的四个问题
    警醒!2012年 | 2月
    • 社交网站——你该想想的四个问题

      既然使用社交网站跟上网做许多事一样都有危险,a我们该想想以下几个问题:

      1 上社交网站对我的隐私有什么影响?

      “多言多语,难免犯错;约束嘴唇,才算睿智。”——箴言10:19

      你要知道 要是不小心,你在社交网站上的个人资料、照片、最新消息(给朋友名单里的人的贴文),以及回复(看了别人的贴文后所写的话)都会透露出很多关于你的事,例如你住在哪里、什么时候在家或不在家、在哪里工作、上什么学校。如果有个小偷看到你的贴文写“我们明天要去旅行了!”,又在你的网页找到你的住址,那么他就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到你家偷东西了。

      泄露其他资料,例如你的电邮地址、出生日期、电话号码,都可能使你被人骚扰、恐吓,或被盗用身份资料。不过,很多人都会毫无顾忌地在自己的社交网站上透露这些资料。

      很多人都忘记自己的资料一放在社交网站上,其实就等于放在公共领域上了。即使他们设定只有“朋友”才能看自己更新的资料,却无法控制这些朋友会怎样使用这些资料。你该知道,任何资料一放在社交网站上,就要当做是公开的,什么人都可以看,或者有可能被人公开。

      你该怎么做 要清楚知道自己的社交网站有什么隐私设定的功能,然后要设定好。还要限制只有你认识和信任的人才可以看到你最新的消息和照片。

      就算是这样,你也要知道,会看到你贴文的人可能比你想象的还多。要经常检查你的网页,看看会不会有些资料被有企图的人利用,例如知道你现在在哪里或盗用你的身份资料。还有,就算你只是贴一些话给好朋友看也要小心,不要在社交网站贴上自己或别人的隐私。(箴言11:13)如果你想跟朋友说些私事,要用其他的通讯方法。年轻的卡梅伦说:“用电话谈私事比较亲切又可以保护隐私。”

      要记得 有位女子名叫金,她提醒人说:“如果你很小心自己贴什么资料,在社交网站上就仍然可以有一些隐私。只要你上网的时候留心保护自己,就不会招惹麻烦。”

      2 上社交网站会浪费我很多时间吗?

      “看清哪些事更为重要”。——腓立比书1:10

      你要知道 有时上社交网站会浪费你很多时间,也会使你分心无法做更重要的事。一个名叫凯的女孩说:“社交网站上的朋友越多,你花的时间也越多,越容易上瘾。”有些人就曾陷入这样的情况,我们来看看一些过来人怎么说:

      “就算一个人不太喜欢上社交网站,但一上就很难停下来。社交网站几乎可以控制你!”——埃莉丝

      “社交网站上有很多东西可以玩、可以看,有游戏、小测验、‘粉丝’[歌迷]专页,还有朋友的个人档案!”——布莱恩

      “社交网站好像有一种魔力,一上去就被吸引了。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花了多少时间,直到妈妈回来问你‘怎么还没洗碗?’,你才发现时间过了那么久!”——安娜莉丝

      “我一放学就想快点回家,看看谁在我的贴文下留了言,然后还要回复很多人的留言,看看他们贴了什么新的照片。我上网的时候总是很烦躁,很不喜欢被人打扰。我知道有些人整天都在网上,到别人家里玩也要上网,最夸张的是连三更半夜也待在网上!”——梅甘

      你该怎么做 时间就是金钱,不可以浪费。要好好规划怎么运用时间,就像规划怎么用钱一样。首先,要写下你觉得每天用多少时间来上网才是合理的,然后记录自己一个月中每天上网的时间,看看是不是可以遵守这个规定。有需要的话可以调整一下自己的上网习惯,好符合这个规定。

      如果你十几岁的孩子花太多时间上社交网站,那么就要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这么沉迷。例如南茜·威拉德在她的书《小孩安全上网,青少年聪明上网》(英语)中指出,花太多时间上社交网站可能是跟焦虑、压力、缺乏自尊心有关。她说:“很多青少年都很担心自己是不是受朋友欢迎。要是他们以自己在网上有多少朋友、跟朋友有多少网上的互动,来决定自己是否受欢迎的话,就会很容易上瘾。”

      不要让社交网站或任何 网上的活动,妨碍你跟家人培养良好关系。唐·塔普斯科特在他的书《在数码时代中成长》(英语)中指出,“讽刺的是,当家人分开很远的时候,上网就很容易互相联络,但当家人一起住的时候,上网反而使彼此的关系疏远”。

      要记得 一个叫爱米莉的女孩说:“我觉得上社交网站是跟朋友保持联络的好方法,但什么事都要适可而止,你也要知道应该什么时候离开网站。”

      3 上社交网站怎样影响别人对我的看法?

      “选择巨财不如选择美名,获得金银不及赢得喜爱。”——箴言22:1

      你要知道 你在社交网站上所贴的话可能会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你一旦有了不好的名声就很难除去了。(箴言20:11;马太福音7:17)看来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事情会有多严重。拉克尔是个年轻女孩,她说:“很多人一上社交网站就什么都不管了,他们会说一些平常不会说的话。有些人没有意识到,只要贴一句不好的话,自己的名声就毁了。”

      如果你在社交网站上的名声不好,受到的影响可能很长远。《在数码时代中成长》指出:“据说有很多社交网站的用户找工作时不被录用或丢掉工作,原因就是他们在社交网站上贴了不好的话或照片。”

      你该怎么做 试试从别人的角度看自己的社交网站,想想别人会怎么样看我。想想看:我真的希望别人这么看我吗?如果别人看我贴的照片,他们会用什么字眼来形容我呢?很随便?很性感?很爱玩?如果我真的给别人这样的印象,那么我之后去面试工作时,我希望未来的老板看我的网页后也有一样的印象吗?这些照片真的可以显示出我的价值观吗?

      假如你是个年轻人,请问问自己:“如果爸爸妈妈、老师或一个我尊重的成年人看了我的网页,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呢?我会不会因此觉得不好意思呢?”

      要记得 由于你在社交网站上所贴的东西会影响你的名声,因此要记住使徒保罗所说的话:“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拉太书6:7)

      4 上社交网站交朋友要小心什么?

      “跟智慧人同行,就有智慧;同愚昧人来往,难免吃亏。”——箴言13:20

      你要知道 你的朋友会影响你的想法和行为。(哥林多前书15:33)因此,在社交网站上你也要小心地选择朋友。有些人会接受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人加入朋友名单,但他们其实并不熟悉或根本不认识这些“朋友”。有些人发觉名单中的朋友并非全都对自己有好影响。来看看一些人怎么说:

      “如果你不管什么张三、李四、王五都加为‘朋友’的话,就会有麻烦了!”——安娜莉丝

      “我知道有些人加了一些他们本来不想接受的朋友,但因为不想伤害他们的感情,所以就来者不拒。”——莉安

      “接受网上的朋友就像面对面交朋友一样,你必须留意自己交了什么样的朋友。”——亚历克西丝

      你该怎么做 要定下自己的交友原则。例如,有些人规定自己要跟什么样的人做朋友:

      “我只会加认识的人做‘朋友’,是真正认识的,不光是知道有这个人 而已。”——琴恩

      “我只会加认识很久的人做‘朋友’,陌生人我是绝对不会加的。”——莫妮克

      “只有我熟悉而且价值观跟我一样的人,我才喜欢加他做‘朋友’。”——蕾

      “我的原则很简单,不认识的人要求加入做我的‘朋友’,我一定不理会。我的‘朋友’一定都是我认识的,而且在现实世界中,大家都已经是朋友了。”——玛丽

      “如果有个‘朋友’所贴的照片或最新消息令我很反感,我一定会从朋友名单中删除这个人,绝不会不好意思,因为只是看看这个人贴的东西,就会对我有不好的影响。”——金

      “以前我有社交网站时,我定下了很严格的隐私设定。我绝不会让朋友的朋友看我贴的话或照片,只有我自己的朋友才可以看。我这么做是因为不肯定朋友的朋友对我的影响是好是坏,我不认识他们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样的人。”——凯蒂

      要记得 医学博士格温·奥基夫在《网络安全》(英语)一书中指出,“最好的网上交友原则就是只加你认识的人做‘朋友’,而且这些人是你在离线之后也会继续接触的”。b

      [脚注]

      a 《警醒!》在此并非要推荐或批评任何社交网站。基督徒如果上网,就应该确定自己没有违反圣经的原则。(提摩太前书1:5,19)

      b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关于社交网站的资料,请看《警醒!》2011年7月刊24-27页;2011年8月刊10-13页。

      [第8页的附栏]

      要记得登出网站!

      如果你不在电脑前,又没登出(退出)你的社交网站,会有什么风险呢?其他人就可以上你的网页贴任何资料了。罗伯特·威尔逊律师说,如果你没登出自己的社交网站,“就像把自己的钱包或手机放在公众的地方一样危险,因为谁都可以坐下来贴资料在你的涂鸦墙上”。他有什么建议呢?“一定要记得登出你的社交网站”。

      [第8页的附栏]

      自找麻烦?

      美国《消费者报道》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使用社交网站的人中,“有百分之15会贴上自己目前身在哪里或旅游的行程;百分之34的人会写上自己出生的年月日;百分之21的人会贴上孩子的名字和照片。他们这么做会有风险,例如被人跟踪、入室盗窃或被盗取身份资料”。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