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确的字眼”显扬真理
1 上帝向但以理先知透露,到了末期,“真确的知识就会丰富起来”。(但12:4)《圣经新世界译本》正是受膏基督徒显扬真确知识的重要工具。现在,汉语版的《新世界译本》全书终于面世,叫我们多么雀跃!
2 《新世界译本》2001年汉语版的一个重要特色是,译者选用了不含异教观念的词语,翻译所有描述人死后情况的经文。历来汉语译本大多把希伯来语希屋尔和希腊语海地斯译成“阴间”“阴府”,又把希腊语矶汉拿译成“地狱”。此外,这些译本在某些经节把希伯来语尼发希和希腊语普绪克译成“灵魂”或“魂”。结果,这些译本使读者以为圣经支持灵魂不死、阴曹地府、地狱永刑等观念。为了帮助读者破除错误观念,《新世界译本》汉语版不但小心选用正确的词语,还提供三个附录,分别举出圣经本身的证据,解释原文的正确意思。
3 “阴间”还是“坟墓”? 例如,请看看附录4。这里把圣经中出现过希屋尔(66次)和海地斯(10次)的卷、章、节开列出来,让读者从圣经的上下文看出这些词语其实指人类的坟墓。正如附录4最后一段说,这些词语在圣经里“总是涉及死亡和死人的,从来不涉及生命和活人”。——启20:13。
4 至于汉语“阴间”的意思,请留意两岸词典的定义:“迷信指人死后灵魂所在的地方”(《现代汉语词典》);“迷信的人说鬼住的地方”(《国语日报辞典》)。可见“阴间”是异教观念,指所有人死后继续生存的地方,跟“阳间”相对,很明显误译了希屋尔和海地斯。
5 既然这样,我们解释圣经教义的时候,应该怎样说呢?如果我们说“阴间就是坟墓的意思”,别人也许会说我们曲解了“阴间”这个词的意义。与其对人说“阴间”是什么不是什么,不如翻开附录4解释:(1)圣经里完全没有“阴间”的观念;(2)“阴间”是错误的译法,原文词语的意思是坟墓;(3)死人在坟墓里没有生命,而且有希望复活。(传9:5,10;约5:28,29)新发行的《新世界译本》把希屋尔和海地斯的意思直接译出来,而不是只套用一般中国人所不认识的音译词(“希屋尔”“海地斯”),读者就更能明白个别经节的意义了。
6 “地狱”还是“欣嫩谷”? 请看看附录3。《希腊语经卷》原文所用的矶汉拿其实是个音译词,意思是“欣嫩谷”。其他汉语译本的译法是“地狱”,既没有表达矶汉拿的本义(欣嫩谷),也没有正确反映欣嫩谷的象征意义(完全毁灭)。《新世界译本》的修订译文把欣嫩谷的本义直接翻出来,而不是采用一般中国人所不认识的音译词(“矶汉拿”)。这样清楚易明的译法更能让我们反驳地狱的观念。
7 日后,我们可以怎样解释恶人的结局呢?我们如果说,“‘地狱’是永远毁灭的意思”,只会令人费解。与其对人说“地狱”是什么不是什么,不如指出圣经完全没有地狱观念,恶人的结局就是灭亡。——诗37:9,10。
8 尼发希是什么? 希伯来语尼发希和希腊语普绪克在圣经里一共出现了856次。关于这两个词,附录2帮助我们维护圣经的真理。《和合本》采用“灵魂”或“魂”的译法共64次。a但是,《新世界译本》附录2列举了出现尼发希和普绪克的经文章节,让读者从圣经的上下文看出,其实并没有灵魂、鬼魂、亡灵这回事,因为尼发希和普绪克在经文里基本上指活物,有时候指活人,有时候指动物,有时候指活人的生命,既可以死去,又可以复活。这些特点跟灵魂不死的观念完全不同。
9 “魂”就是“灵魂”:“魂”在汉语是什么意思呢?请留意两岸的词典怎样说:“(1) 灵魂。(2) 指精神或情绪。(3) 特指崇高的精神。”(《现代汉语词典》)“(1) 旧时迷信说人有魂可以离开身体而存在。(2)‘灵魂’的简称;也指人或物的精神。(3) 指感觉的意念。”(《国语日报辞典》)可见,“魂”就是“灵魂”。在汉语里,两个词都不可能用来指活人、动物或生命。
10 《新世界译本》的译者清楚看出,他们绝对不能强求汉语“魂”字包含它本来没有的意思,更不能把一个字硬套在八百多节经文里。所以,为求准确表达经义,译者在治理机构写作委员会的指引下,按照上下文选用最贴切的译法。另外,写作委员会批准在附录2所列举的二百多节经文里加插脚注,说明正文哪些词语表达了尼发希和普绪克的意思。
11 例如,诗篇16:10说:“你必不把我撇在坟墓里,必不让你的忠贞仆人见弃于墓穴。”脚注说:“‘我’,希伯来语:我的尼发希。见附录2。”有几个译本的译法好像证明,人有“灵魂”到“阴间”去,《新世界译本》却没有这样的异教色彩。b
12 马太福音10:28的修订译法是:“杀身体却不能杀生命的,你们不要畏惧;能把生命和身体都灭在欣嫩谷里的,你们倒要畏惧。”脚注说:“‘生命’,希腊语:普绪克。见附录2。”其他所有汉语译本的译法好像证明,人有“灵魂”能脱离“身体”生存,而且上帝把某些人投入“地狱”。现在《新世界译本》确切地恢复了“纯净的言语”。(诗12:6;彼前2:2)事实上,《新世界译本》2001年汉语版是头一本弃绝“阴间”“地狱”“灵魂”和“魂”的汉语圣经。《新世界译本》的译法固然忠于圣经“纯净”的经义,但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信有灵魂的人认识人死后的情况呢?
13 既然“魂”是“灵魂”“鬼魂”的同义词,如果我们说“魂就是人的意思”,别人只会感到混乱。我们解释真理,应该用“正确的字眼”,提出“容易明白”的论据。(传12:9;林前14:9)与其对人说“魂”是什么不是什么,不如用附录2的材料解释:(1)圣经里完全没有灵魂观念,人根本没有灵魂在死后存在;(2)人死了就没有生命,没有知觉;(3)其他译本在某些经节用“灵魂”或“魂”字,其实是误译了原文词语在经文里的意义。
14 我们可以用哪些经文直接解释真理呢?我们可以用圣经书末新修订的《圣经讨论话题》20甲、32乙丙所列举的经节。这些经文直接陈述真理,说明死人毫无生命,没有知觉,等待复活。我们引用这些直接描述人死后情况的经文,往往已经足够。我们不一定每次讨论这个问题,都采用复杂的论据,首先解释原文的字眼叫尼发希,然后引经说明尼发希是什么意思,又说明不是什么意思,由此证明尼发希不是灵魂,最后才指出人没有灵魂。
15 可是,如果某些教会的信徒声称人的确有灵魂,甚至引用其他译本为证,我们又该怎样帮助他们呢?我们可以参考附录2“会死能灭”标题下的经节,例如翻开以西结书18:4和雅各书5:20,然后利用《新世界译本》的脚注,跟他们所用的译本对照来看。这样,合理的人不难看出,尼发希和普绪克是会死能灭的,所以不可能指什么不死的灵魂。c我们还可以用约翰福音5:28,29和使徒行传24:15指出,死人的希望在于未来的复活,而不是死后的灵魂。
16 圣经的执笔者所罗门在传道书12:10指出,他写下真理的时候力求用“正确的字眼”。我们多么感激耶和华,让我们获得这么忠于纯正话语的圣经译本!《新世界译本》汉语版全书面世,确实是属灵事业上的里程碑。我们应该在传道的时候带这个纯净的译本,善于运用,随处显扬我们上帝的真理!
[脚注]
a 后来出版的汉语圣经也采用“灵魂”或“魂”的译法,不过次数比《和合本》少。例如:《圣经新译本》35次,吕振中的译本23次,《现代中文译本》19次。
b 有两个译本的译者也明白到,人的尼发希就是人本身。例如,吕振中的译本把这一节头一句译做:“因为你不将我撇弃于阴间”;天主教思高圣经学会译本的译法是:“因为你绝不会将我遗弃在阴府”。
c 《和合本》出现“灵魂”或“魂”的地方,原文的字眼大多是尼发希或普绪克。可是,在诗31:5;路8:55;23:46;约19:30;徒7:59;林前5:5;7:34;林后7:1;雅2:26,原文的字眼是希伯来语鲁阿或希腊语普纽马。从圣经执笔者的实际用法来看,鲁阿和普纽马指的是人和动物生命的动力。如果有人引用《和合本》这些经节去论证人有灵魂,我们可以参考《守望台》2001年7月15日刊4-6页的经文和论据去帮助这样的人。
[第4页的附栏]
直接陈述真理的经文
• 诗115:17
• 诗1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