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圣经问答》第187篇
  • 圣经中的财主与拉撒路分别指的是谁?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圣经中的财主与拉撒路分别指的是谁?
  • 圣经问答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圣经的答案
  • 耶稣讲的故事是怎么样的?
  • 这是一个真实故事吗?
  • 耶稣说的这个故事表明有地狱永火吗?
  • 耶稣为什么要说财主和拉撒路的比喻呢?
  • 财主与拉撒路——含有什么教训?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5年
  • 一个财主在海地司里
    人的希望仅限于今生吗?
  • 财主与拉撒路经历转变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9年
  • 财主与拉撒路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
查看更多
圣经问答
《圣经问答》第187篇
耶稣讲述财主和拉撒路的比喻。图中可以看到财主和一个名叫拉撒路的乞丐,他浑身皮肉溃烂。

圣经中的财主与拉撒路分别指的是谁?

圣经的答案

拉撒路和财主是耶稣讲的故事中出现的人物。(路加福音16:19-31)在故事中,他们分别代表两群人:(1)耶稣时代骄傲的犹太宗教领袖;(2)愿意接受耶稣教导的平民百姓。

这篇文章会谈谈:

  • 耶稣讲的故事是怎么样的?

  • 这是一个真实故事吗?

  • 耶稣说的这个故事表明有地狱永火吗?

  • 耶稣为什么要说财主和拉撒路的比喻呢?

耶稣讲的故事是怎么样的?

耶稣在路加福音第16章说道,财主和拉撒路的处境都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

耶稣讲的故事大致是这样的:有一个人非常富有、生活奢侈。有一个叫拉撒路的乞丐被带到这个人的门前。他很想捡富翁桌上掉下来的碎屑充饥。后来拉撒路死了,天使就把他带到亚伯拉罕身边。富翁也死了,被埋葬。在故事中,富翁和拉撒路死后都有意识。富翁被描述在熊熊烈火中受苦,他请求亚伯拉罕派拉撒路用手指蘸点水滴在他的舌头上,让他得到纾解。亚伯拉罕没有答应,还告诉富翁,他跟拉撒路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两个人之间也有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这是一个真实故事吗?

不是。这只是耶稣说的一个比喻,用来帮助听众明白一件事。一些学者也说,这只是个比喻。1920年版的《新旧约全书》(委办译本)的书眉标题也说明这是一个比喻。天主教《耶路撒冷圣经》在脚注中解释说,这是一个“故事形式的比喻,其中并没有提及任何历史人物”。

耶稣说这个比喻是想要说明人死后的情况吗?他的意思是有地狱永火,而且人死后会在当中受到折磨吗?亚伯拉罕和拉撒路在天堂吗?有几个理由可以帮助我们看出耶稣的意思并不是这样。

请想想:

  • 如果富翁真的在熊熊烈火之处受到折磨,那么火焰难道不会将拉撒路指尖上的水滴蒸发掉吗?

  • 就算水滴没有蒸发,仅仅一滴水,真的能够让富翁得到纾解吗?

  • 既然耶稣已经说过,在他降世之前没有人上到天上去,那么亚伯拉罕怎么可能已经在天上了呢?(约翰福音3:13)

耶稣说的这个故事表明有地狱永火吗?

虽然这是一个故事,但有些人主张耶稣会这么说,就表示好人会上天堂,坏人会受到地狱永火折磨。a

但这样的推论并不合理。

关于人死后的情况,地狱永火和圣经的教导是背道而驰的。圣经清楚说:“活人知道自己会死,死人却什么都不知道。”(传道书9:5)因此圣经并没有教导说好人都会到天上去享福,坏人会受地狱永火折磨。

耶稣为什么要说财主和拉撒路的比喻呢?

耶稣想通过这个故事说明,有两群人的情况将会经历巨大的改变。

财主代表“向来贪爱钱财”的犹太宗教领袖。(路加福音16:14)他们听到了耶稣的教导,却不接受。这些宗教领袖也瞧不起平民百姓。(约翰福音7:49)

拉撒路代表那些愿意接受耶稣信息的平民百姓,他们经常受到犹太宗教领袖鄙视。

这两群人的状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 犹太宗教领袖以为他们受到上帝认可。但是由于他们拒绝耶稣的教导,所以上帝也拒绝他们、不接受他们的崇拜。在上帝眼中,他们仿佛死了一样。另外,耶稣和门徒传讲的信息让他们感到非常痛苦。(马太福音23:29,30;使徒行传5:29-33)

  • 平民百姓长久以来在崇拜方面一直没有得到宗教领袖的帮助。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有些人接受了耶稣所传讲的真理,并从中得到益处。他们也有机会得到来自上帝的永恒福分。(约翰福音17:3)

a 在《和合本》中,路加福音16:23说财主死后到了“阴间”。然而这个词的希腊语原文“海地斯”,指的是一个象征性的地方,所象征的是死亡这种状态。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