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飽受壓力,蔚然成風
“蘭迪!”麗塔大聲喊叫。當時麗塔正在返家途中,她在離家不遠之處看見兒子半懸在頂樓睡房的窗外,而窗口距離地下的水泥平台足足有8米。拉里在屋内聽見妻子狂叫,便急忙跑上樓,衝進房裏,用手抓着蘭迪,把他拉回屋内。蘭迪的父母要即時知道答案。“你為甚麽要這樣做?為甚麽?”他們難以置信地問道。“你這樣做本可以跌傷,甚至跌死!”“我想死,”蘭迪滿不在乎地答道。蘭迪只有五歲。
從外表的各方面看來,蘭迪是個正常、健康的男孩子。沒有人會想到他竟然想死。不過,後來專家透露,蘭迪的内心其實受到很大壓力。
像蘭迪一樣,今日有無數孩童成為巨大壓力的犧牲者。有些孩童由於找不到應付苦惱的方法,便試圖把煩惱壓抑下去。但是,遭壓制的情緒最終還是爆發出來。對有些孩童來説,無法用言語去紓散的緊張會造成身體不適,或者促成犯罪行為。對另一些孩童來説,壓力則積鬱在心而引發各種自暴自棄的行動,例如弄傷自己、飲食失調、濫用各種使人上癮的物品,以及甚至自殺。《危機中的兒童》一書説:“不少這些問題——尤其是自殺——一度被視為惟獨成年人和青少年才會遭遇的。但現在卻看來正逐漸蔓延到孩童身上。”
‘這樣的事怎可能發生呢?’成年人大惑不解地問道,‘童年豈不是玩玩具和遊戲的日子嗎?豈不是歡笑和開心的時光嗎?’對很多孩童來説,答案是,“並不然”。朱利葉斯·西格爾醫生聲稱,“有人認為童年是只知歡樂不知愁的日子,這其實只是成年人捏造出來的故事而已。”兒童治療學家約瑟夫·盧波也對這個悲慘的事實表示同意:“我執業已有二十五年。今日我所診治的抑鬱兒童和青少年相當於以往的四倍。”
究竟甚麽因素使兒童遭受到前所未見的巨大壓力呢?有些甚麽迹象可以作為警告信號?我們有甚麽方法可以幫助許多飽受壓力的兒童?隨後的文章會解答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