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應付自然災害
地震、龍捲風、火災、洪水、颶風——面對大自然的可怕威力,我們簡直束手無策!成年人往往發覺,災害過後,猶有餘悸,所留下的恐怖陰影需要多年時間才會漸漸消失。不足為奇的是,受驚的兒童往往需要額外幫助,才可以克服内心的恐懼而平復過來。
美國聯邦緊急事故管理局指出,災害發生後,兒童通常會擔心:(1)只留下自己一人,(2)跟家人失散,(3)災害會再次發生,(4)有人會受傷,甚或不幸罹難。災害結束後,做父母的,你可以做些甚麽去減輕孩子的焦慮呢?聯邦緊急事故管理局提出以下建議。a
設法使家人團聚。整家人一起共處,不但可以消除孩子的疑慮,還可以使他安心,不再害怕父母會捨他而去。你如果需要幫助,最好不要把孩子交給親友或庇護中心託管。聯邦緊急事故管理局察覺到,“孩童會焦躁不安,他們擔心父母一去不返”。你如果要到别處去,就盡可能攜同子女一起前往。這樣,你的“孩子就不致由於驚慌不安,纏着父母不放”。
用鎮靜、堅定的口吻解釋當前的處境。就你所知,告訴孩子有關災害的資料。如果必要的話,要向孩子再三解釋。讓孩子知道,接着會有甚麽事發生。例如,你可以説,‘今天晚上,我們一家會在臨時收容所過夜。’跟孩子談話的時候,目光要跟他們的眼睛對平;如有必要,不妨跪下來以遷就他們矮小的個子。
鼓勵孩子表白心聲。聯邦緊急事故管理局指出,“如果要減輕孩子的焦慮,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跟他交談。”留心聽聽個别孩子的心聲,關心他們對災害的感受,盡量了解他們的焦慮。(對照雅各書1:19。)告知孩子,受驚是正常的反應。孩子如果看來不大願意訴説心事,不妨讓他知道,你也覺得害怕。孩子要是知道你心有同感,披露内心的恐懼就會容易得多,他的焦慮也會大大減輕。(對照箴言12:25。)“要是可行,這樣的討論最好包括整家人在内。”
讓孩子參加善後清理工作。清理、維修房子期間,指派孩子各自分擔雜務。“分工合作有助孩子明白,一切事情終會恢復正常。”幼兒通常需要額外照顧。聯邦緊急事故管理局解釋説:“父母可能需要多點照料幼兒在身體上的需要,不時把他緊抱在懷裏;由於這個緣故,父母可能分身不暇,很難兼顧其他必需處理的事務。可惜,在這方面父母是無捷徑可走的。在另一方面,父母如果未能滿足幼兒的需要,難題就可能會曠日持久。”
最後,還有一點要銘記在心。聯邦緊急事故管理局提醒父母:“你的決定最終應該以孩子的切身福利為念。”你只要把這些指引實踐出來,就可以順利渡過這一切困難。
[腳注]
a 摘自《幫助孩童應付災害》和《處理孩童對颶風和其他災害的反應》這兩本刊物,聯邦緊急事故管理局出版。